第三节 教学改革增实效
基础薄弱怎么办?师资流动怎么办?生源流失怎么办?教学落后怎么办?管理滞后怎么办?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它来自勇气,来自责任,也来自时代赋予的使命。
钱圩中学原来是一所薄弱的农村初级中学,近几年优质师资的流动,大量优质生源向城区学校的流动,给学校的内涵性发展以致命的打击。教师工作很认真,也很辛苦,教学质量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近年来,外来民工子弟同本地学生同校同班学习,又给课堂教学、师生交流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校际联盟的开展,给钱圩中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校长吴正华的领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即:将导学单引入课堂,既解放了老师,又解放了学生——导学单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靓丽风景线。
下面,将钱圩中学探索导学单的情况介绍一下。
吴正华担任钱圩中学校长以后,首先对学校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然后,会同学校领导一班人开展研究,为何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缓慢?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究其原因,是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教师备课或对教材的把握有偏差,课堂上还处在满堂灌的状态;教师对学生知识的反馈、作业的布置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对作业的批改就是对与错,缺乏方法的指导,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缺乏激励作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完成作业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作业抄袭普遍,厌学现象突出。
吴正华校长结合本校实际,带领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大量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另外,杜威的“在做中学”和“教学与思维”的思想;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在学习观摩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和杜朗口中学的课堂“10+ 35”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导学单”构想,创新性提出了双效五环六步教学法:一是改革备课模式,实行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的备课改革;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以“导学单”为施工蓝图的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改革;三是改革课后辅导模式,实行以“导学单”为根据的查漏补缺、教学相长的课外辅导改革。从课前备课,到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学校领导班子在深入到学校每一位老师的课堂进行调查,了解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后,先在数学组进行了数学“导学单”教学模式的尝试。尽管“导学单”的实施,给教师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这是数学老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的一条很好途径,也是“减负”的一项有力措施。学校完全按照“减负”的要求来设计,它既是教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教师学生人手一份,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教师的“导学单”上还记载着每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和思维过程。学生“导学单”上的作业部分是课外作业,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精心设计,数学作业不使用其他教辅资料。由于他们设计“导学单”的导向性很明确,针对性强,采取“低起点、小步走、勤反馈、重辅导”的策略,结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起到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实践,最关键的是“导学单”集“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于一体。鉴于数学组“导学单”的成功经验,2008学年学校在语、数、英、物理、化学全面推进了“导学单工程”建设。
“导学单”的实施,从教师来看,能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素质结构,拓展研究视野,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切实提高专业化水平;从学生来看,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和课外活动中得以充分合作和互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业成绩,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合作意识、技能提高以及健康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导学单工程”系列活动最初研究的方案是:
讨论研究环节:由备课组和教研组每周进行“导学单”实施后的经验得失的讨论。
实战演练环节:各学科准备一节公开课,分别从课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继续修改与优化“导学单”。
成果展示环节:其他学科分别在校内进行了利用“导学单”教学展示活动,师生反响甚好;并在区层面举办主题为“导学单与教师专业成长”数学论坛,与会的专家和骨干教师对导学单对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导学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改变传统备课模式,“先学后教”,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大加赞赏。从而将这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影响至整个区数学领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公众的认可度,社会的信赖度。
经验交流环节:导学单工程推进工作期末总结交流会。
学科组确立了以教研组组长为主导的核心人物,本组内的其他教师协作互助,从备课、听课、反思、结合课改的先进教育理念,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争论、商榷和研讨,大家达成了共识,同一份“导学单”结合不同个性老师个性教学,就是更好地研究和贯彻落实新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解决了适合本地区学生学习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真正使教研组工作成为教学研究和研究教学。
“导学单”的核心理念:由教师提前备课,师生共用的一份预习、新课及分层作业合一的教案和学案。
基本框架
◇“导学单”是学生的学习单,同时又是教师的工作单。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用的、体现教与学和谐统一的教学载体。
◇教学“五环节”是指课堂教学的五个基本的环节。即通常所讲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
效果与作用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或设置台阶,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
教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研究能力;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的把握能力;课堂教学设问的能力以及对学科知识体系素养等。
对教师要求
教师用导学单进行教学要具备三个能力:一是备课中的“厨师”能力。要求提前备课,集体讨论,轮流执笔,并由骨干教师把关审核。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优选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把导学单烹饪成色、香、味、形俱佳的大餐。二是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师必须在导学单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三是教学时的“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单,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减少语言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四是对每份“导学单”的练习、作业教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
课堂五环节
(1)备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明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力,将知识问题化,将问题情境化、将内容层次化。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将教材校本化。根据“导学单”的基本框架,先备课组轮流主备,再备课组集体讨论,最后由把关老师审核定稿。这是“导学单”编制的过程。
(2)上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教师根据“导学单”的内容,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准则,将知识问题化、层次化,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留有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说,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业的设计就是“导学单”上的课后作业,教师对作业编写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让学生学以致用。
(4)辅导:教师根据“导学单”上的反馈情况,以集体辅导与学生个别辅导相结合,必须有针对性,突出个别辅导,因为个别辅导也是教学要突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具体体现。
(5)评价:注意检测的评价以及过程性评价。以课本为依据,难易度恰当,注意检查学生用所学知识、理论说明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三维目标”,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每周有过关训练。同时对课堂学习,作业情况及时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为准则。
导学单结构(六步)
第一步:学习目标(主要是知识与技能、能力过程与方法两维目标);对本节课对学生要求达到的程度作陈述。
第二步:课前预习(包括知识回顾、实验操作、预习课本);把本节课需要的预备知识或实验操作以各种形式提前让学生完成。
第三步:课堂学习;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加以突破。
第四步:课堂练习;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通过练习反馈。
第五步:课后作业(自测)(分层);教师把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上的题进行“精”筛选和补充,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
第六步:课后反思。师生对本节课的滋生点、改进点作陈述。
导学单编制
(1)导学单的编写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导学,师生共用。
(2)导学单在编写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原则: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的联贯性,促使教师在编写导学单的过程中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方可使导学单的价值给予充分体现。
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原则:教师通过问题的具体情景,引导学生对问题提炼、概括。引导学生在分析具体知识中包含的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思想,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原则:强调在学科特定的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活动,突出学生自己悟出学科基本方法和解题的基本途径。
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原则:由于学生对学科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心理、生理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设计导学单过程中可从数学直观形象的记忆→抽象理解性内容→知识延伸性内容考虑,从而演绎学习学科的个性。作业中设计分层。
开放性(有可供师生完善的“留白处”原则):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可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问题和训练,然后可由学生交流合作完成。
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原则:精心设计新颖激趣的语言,创新导语;重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创新探究设计;重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意识,创新学法;采用自选自编等方式,创新练习。
民主性(师生可共同参与)原则:教师导学单设计时要为学生创造吐露思想的机会,在态度上给予鼓励,在方法上加以指导,在学生之间营造一种竞争、合作的气氛,充分发挥集体力量,集思广益,引导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解题讨论能够促使每个学生动脑思考,把自己的想法显示出来,克服思维惰性,也许有些学生不能完整地讲出解法,但只要有一点思维火花就要给予肯定。这样,在不断尝试、修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严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实践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原则:教师导学单设计时可由学生自己制作出教具,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分析、并做出归纳总结,从而经历了一个思维方式进行研究探索的模拟情境,教学效果则更佳;自编练习题,通过一个“模仿——改编——自编”的渐进过程,真正能从生产或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并经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乃至想象等加工整理成数学问题。
(3)对导学单的具体要求是:每一课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注意帮助学生梳理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提供适当的学科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供检测学科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注意学科导学单与一般教案和讲义的区别,不能将学科导学单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导学单实施
(1)课前预习检查:导学单编印完成,教师将导学单提前发至学生,学生预习后,教师在课间检查,然后师生共用导学单实施课堂教学。
(2)具体上课过程:课堂上,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讲。教师主要讲重点、难点、迷惑点、易混点,然后进行适量的练习,教师引导全体学生边练习边订正错误,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高。
(3)课后:教师要在导学单上填写“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的“错题集”,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课后作业:A组全班同学完成、B组中等以上同学完成、C组较好的同学完成。
一份好的导学单,教学思路既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又有个人充分施展的空间;既加速了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成熟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又促进了中老年教师的进一步创造;由于精选习题,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既体现了合作研究、博采众长,又留有了公平竞争的余地;既把备课时的隐性思维转化成了显性思维,把教师静态的个人行动转化成了动态的合作研讨,又为个人提供了个性化探究、建构的备课这一日常的教学业务工作便上升到了教学研究的高度,培训、教研、备课、上课,不再互相游离,而是逐步达到了和谐统一,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导学单给学校带来了巨大变化:
1.导学单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课堂教学容量大,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许多与日常生活、现代数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如小试验、小游戏、体育、工农业、环保、旅游、统计等。短短40分钟的一节课,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导学单的实施,大大地节省了上课的时间,使各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等活动,也培养了他们“自学”的能力。新课程实施和推进强烈冲击着现有师资教学体系,要求尽快探究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策略,通过导学单的实施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实现了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导学单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
双效五环六步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师生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课堂上师生明暗双线交替呈现,双主体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学生通过学习目标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数学预习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预习能力,慢慢培养学生回家看书的习惯。课堂上,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走近教师,变从教师出发的题海训练为学生自主的先思考后练习。测试时教师从“导学单”上选择题目,引导学生利用导学单集这一优质资料经常地进行复习。把知识回顾、操作实验等提前到课前预习,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各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增大数学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设计问题时还要求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将隐性思维凸显为显性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可以不补课,不订资料,课后基本没有其他作业;师生互动探究,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健康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3.导学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缩短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周期
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只有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持其旺盛的活力和强劲的优势。一般说来,一个教师需3~5年的时间才能成长为具有一定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教师。只有缩短培养教师的周期,使其迅速成长,才能适应学校之间的竞争,才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开展导学单实践以来,学校有近20人次在市、区公开课中亮相。语文陶姗姗老师展示的一节区级公开课《作文指导》,受到了研训员和兄弟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数学张宏建老师的区级公开课同样得到徐汇、金山研训员的好评。陶姗姗获金山区首届“新苗杯”一等奖,徐伟获二等奖,张宏健获三等奖。徐伟老师敢于同上海市名师上“同课异构”的课,展示了一位青年教师的风采。
课题《创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被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初级中学实施多元化教育促进个性化发展行动研究》获金山区第三届科研成果二等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获金山区第三届教科研成果三等奖。《通过农村初中数学导学单的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挖掘生活中物理资源,开发学生智力的研究》,《薄弱班级柔性化管理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报刊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被列为区级课题。钱圩中学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绿化合格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金山区平安学校,金山区文明单位,金山区四星级规范示范校。
山阳中学蒋水清校长介绍校际联盟开展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