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班集体的形成
变化发展是一切事物的属性,班级也是这样。班级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班级一经组成就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它不会停滞不前,而是处在不断地分化与整合之中。
班级不等于班集体。班级要发展成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按照一定的教育计划和要求,齐心协力地建设才能逐步形成。从低级形态的班级发展成为高级形态的班集体,这种发展阶段应该如何划分,学者们见解不一。日本学者田中次郎认为应该分为七个阶段:探索、同一化、集体目标的出现、集体规范的形成、形成内集体—外集体的态度、集体气氛的产生、地位与作用的分化。日本学者广田君美依据“结构化程度”,将班级组织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孤立期(探索期)、水平分化期、垂直分化期、部分集体形成期、集体统合期。我国学者姚成荣在《班级管理工作新论》中把班级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发展成熟阶段。唐讯在《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论与方法》中指出,在共同活动、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中,班集体由教育的客体转化为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育主体,一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初级阶段——组织和教育集体、中级阶段——指导集体自我教育、高级阶段——在集体中发展个性。林冬桂学者等在《班级教育管理学》一书中,依据班级成员的群体意识的强弱程度、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交往的密切程度,把班级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班级初建阶段、班级形成阶段、集体形成初期、集体形成阶段、良好集体阶段。劳凯声学者提出,班集体形成和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松散的群体阶段、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班集体的确定阶段、班集体巩固发展阶段。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班级的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以班主任管理为主的阶段、以班干部管理为主的阶段、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