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1958年,美国公司研制出第一个计算机教学软件以来,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并相继研制开发出了很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或专门用于教学的计算机程序语言。PLATO系统和LOGO语言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通过研究它们的发展与演进可以总结与预测未来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趋势。
表10-1 PLATO系统的演进表
表10-2 LOGO语言的演进表(8)
欧美各国的信息技术教育目前还正处于迅猛的发展之中:美国通过新国家信息教育目标的制定正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冲刺;英国网络时代的学习化社会正呼之欲出;欧洲其他各国也不甘落后,纷纷采取措施,正在迎头赶上。从各国的发展情况和PLATO系统、LOGO语言的演进来看,因特网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必然趋势,网络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随着宽带技术(尤其是无线宽带技术)、流媒体等网络多媒体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因特网将为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因特网的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益普及,因特网环境下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基于大量资源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方式和充分利用人际交互的学习等方面,使未来的教育沿着以下方面发展:
(1)侧重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
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觉和自我意识为中心,从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六个方面,培养他们对于信息社会的内在归属和认同。在思维空间不断拓展的信息社会,单纯外在的行为训练和规范,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必须更加重视和强调人们思维活动的规范和思维空间秩序的维护。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更加侧重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社会的深刻理解,培养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适应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2)各种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的综合运用
信息技术本身具有强大的集成和显示功能,教师和学习者可以综合运用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电影以及交互式应用程序等各种媒体形式的教学资源来开展教学和进行学习,甚至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代理来支持教学和学习。由于因特网上资源日益丰富,且获取便捷,逐渐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主心,让学习者综合利用因特网的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各种学习方式。
(3)信息技术与教学法的整合(9)
信息技术与教学法的整合较之基于“辅助”理念的CAI辅助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侧重学生的价值取向,思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以提升信息素养,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为具体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法的整合成为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也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特征。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已使传统条件下难以实现的教学理想成为现实,例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发现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建模工具、(在线)模拟实验室、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的支持下都已经成为可能;此外,现代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等经典学习理论的结合还诞生了很多新的学习方式,如WebQuest、远程合作学习等。
(4)泛在化的学习与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教育理念和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为终身学习创造了开放性的环境、为终身学习提供技术支持。传统的教学界限与时间范畴逐渐被打破,泛在化的学习成为可能。因特网等现代通信信息技术使教学和学习逐步摆脱书本和教室的局限,借助有线和无线方式的笔记本、各种便携式掌上电脑与因特网链接,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地访问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可以随时随地与同学、教师和在线专家交流、讨论和开展合作式的项目研究,泛在化的学习已经成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外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成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不可或缺的学习提供方式。
(5)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教育全面信息化的时代。数字化教与学资源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与保证,而数字化教与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有效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知识,又取决于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程度。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成熟,教育信息管理已经上升到教育知识管理阶段。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应用中的新趋势,日益引起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就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共享。(10)
目前,对于究竟什么是教育知识管理,尚无统一定义。一些学者只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知识管理进行了界定:盖尔布莱斯(J.Galbreath)认为,教育知识管理就是运用技术工具对知识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存储,并通过电子网络广泛传播、利用的过程,知识和智慧的持续创造和传递贯穿于整个教育领域。黎加厚认为,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知识管理是研究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造新知识的活动规律,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詹青龙认为,教育知识管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捕获教育或与教育相关的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组织、创造,进而转化为知识和智慧,并通过网络传播以促进全球教育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理论与技术。教育知识管理不同于教育信息管理,前者是后者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延伸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