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网络道德教育都有独特的优势。在网络社会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平等的。正是这种广泛参与性,使得网络道德教育主体的权威化正在逐渐消解。许多学校开始大力建设校园信息门户网站,致使网络道德教育渗透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逐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近3年来,该校德育网已累计更新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典型事例、名人故事等资料230多万字,赢得极高的“人气”,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二、信息技术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资源扩大了教师的视野,拓展了教师教育思维的方式、方法,可以使教师从更多更全面的素材中提取出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教育内容,及时地教育、帮助学生,使学生了解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1.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媒介,可以对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产生显著的影响。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网络道德教育都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说教式的灌输,内容枯燥、抽象,学生很难内化。网络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图文和语音功能,使道德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并且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共同讨论一些道德问题,发表自己的道德见解,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外在网络上也可以采用公正团体策略以增加网络的凝聚力,提高网民的道德认知能力,减少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1)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

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①教育信息的多样化。国际互联网将世界各个国家联系起来,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虚拟社会”中融合在一起。因此,它是一个全球性、动态性的信息库,其网上的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活动涉及的各方面内容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由于有网络技术的全方位介入,不仅能即时传播,与世界同步,而且还能呈现出无限的扩充性,从而使网上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②教育载体的科技化。做好网络道德教育工作,首先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的现代传播和通信技术手段。高科技的网络可以做到大容量、大口径的信息输出,极大地提高其传播效果及覆盖面,进而实现道德教育工作由“人员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化,道德教育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此外,高科技可以使网络上道德教育信息实现多媒体化,更加具有吸引力。

③教育客体的个性化。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统计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网络行动者的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年龄在18岁以下的网民占上网人数的20%,网民在结构上呈现低龄化。年轻的网民易产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主体意识较强,势必表现出很强的个性化。同时,由于网络具有匿名的特点,在网络中发表言论和抒发情感无障碍、无顾忌,可以真实表达心中所想。网络为广大青少年人格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可以尽情地展示自我个性,进行自我认识,加强自我评价,找到自我价值。因此,针对网络道德教育客体个性化的特点,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也应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以供他们选择。

④教育主体的权威消解化。在网络社会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平等的。道德教育工作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而是耐心服务的引导者、助学者,更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朋友。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取,选择和传播的过程。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使得教育资源不再为教育者单独掌握,任何人通过网络都可以方便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实或虚假的信息。由于独立意识的增强,被教育者在选择和理解这些信息内容时,总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观点和理念。

从广义上来说,所有网络活动的参与者,包括网络服务供应商、网络管理者、德育工作者、教学科研人员甚至所有教育工作者,还包括网络用户,都是网络道德教育者。正是这种广泛参与性,使得网络道德教育主体的权威化正在逐渐消解。

(2)网络道德教育的形式

鉴于以上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法,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许多学校开展了网络道德教育,其形式多种多样。有些学校充分利用网页、BBS、聊天室、交互式界面、联网点播直播等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形成支撑网上正面道德教育的全方位体系。有些寄宿示范性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建设和维护学生宿舍局域网、建设起网上舆论支持力量,形成了较好的网络正面教育氛围。已有少数德育工作者开始走进网络,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或博客,用正面的声音引导学生。不断壮大的专题网站构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正气的网络阵地和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BBS也已成为吸引和凝聚学生群体交往以及信息交流的重要网络媒介。一些地区的教育局党、团委还成立了由网络建设、宣传教育、学生工作及网络技术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加强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领导与服务,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投入了专门的工作队伍和经费设备,开设了网上党校、网上团校,设立理论学习、时事政策的辅导和答疑、心理咨询等网站。近年来,学校校园网建设与应用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校园网络信息服务体系。许多学校开始大力建设校园信息门户网站,致使网络道德教育渗透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逐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实践探索10-1      用“网络”沟通心灵——太湖高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纪实(11)

当许多老师、家长为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而谈“网”色变时,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却趋利避害,把网络建设成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每逢周末,该校“德育教育校园网”成为学生喜爱“光顾”的地方,网络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正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时尚的内容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神奇大门。面对汹涌而至的“网络热”,太湖高级中学的老师因势利导,引领学生健康上网。该校将近年来社会上一些未成年人因上网不当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与父母关系恶化甚至离家出走等典型事例汇编成册,由老师向学生逐一讲解。一场关于网络的大讨论也在校园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同学们围绕“我所喜欢的网站”、“我所喜欢的网络内容”、“网络的作用”等议题各抒己见,在观点的碰撞中,增强了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

与此同时,由德育在线网站“、红色网站”、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网站等组成的德育教育校园网也在同学们的期盼中闪亮登场。为了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学校发动所有学生、老师通过收集自己喜欢的网络内容直接参与网站建设。近3年来,该校德育网已累计更新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典型事例、名人故事等资料230多万字,赢得极高的“人气”,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网络为太湖高级中学进行青少年思想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该学校长年开设德育网上论坛,结合同学们的思想实际定期发布讨论主题。由于网络的匿名性,青少年不忌于在网络上暴露自己的思想,使老师能更准确地掌握学生思想的脉动,并通过网上互动交流,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突破了传统面对面交流的局限。每次讨论结束时,由学校进行归纳性总结,并将讨论内容汇集成册,作为学生的德育教材。今年初,该校结合阅读《青少年明礼诚信修养读本》一书,在网上推出了16个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讨论专题,不到一个月就有数千人参与讨论。

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为学生搭起心理沟通的桥梁。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疾患增多的现象,该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网站,招聘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在线辅导,并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学校与有条件的家庭实现了家校联网,互通学生的现实表现和心理状况,帮助家长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曾经有一个“三好”学生,因父亲生病住院,母亲下岗,家中无力支付父亲的医疗费,一时糊涂“拿”了同学的钱,事后他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曾一度想退学。后来,他通过网上咨询,在老师的疏导帮助下,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同学们不仅原谅了他,还自发捐款帮助他。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该校已为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800多次,为学生家长提供德育咨询7000多次。

2.信息化班会课

班会课是凝聚班级力量,辅导学生思想,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端正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传统的班会课,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总结班级近期来学生的成绩与不足,并且布置具体工作,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是聆听老师的任务,而不做深入的思考。新型的班会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信息化的班会课堂环境主要由设备、软件、教室和机房等组成,它也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比如网上班会。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设备、有线电视、电子白板和投影仪等。与传统的班会课相比较,信息化的班会课具有电子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将信息技术作为首要班级管理手段后,学生参与班会课的主动性提高了,增强了对班会课的兴趣。信息技术不论在帮助活动策划,还是在增添活动精彩、进行班会总结中都逐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班级全员参与班会课策划与组织,班主任提供班会主题范围,学生分组各司其职,最后将制作成的课件或作品呈现在班级成员面前,比较共享。

实践探索10-2      高中生开起“网络班会”(12)

本报讯6月14日下午第二节课的时候,市38中学高一·六班的同学们在网络上利用QQ聊天开起了“网络班会”。

原来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将“正视自我勇于挑战”的主题班会拿到了网络上进行。大家不再面对面,却是心贴心,用手指和键盘倾诉着内心的感受。网络班会之前,班主任在网络上放了一小段课堂偷拍录像,全是同学违规的小动作,课堂上睡觉,老师提醒了一遍又控制不住趴下;午休的时候,偷偷在教室里吃雪糕……看到自己被网络曝光,QQ上立刻热闹起来。原来听不进批评的同学在网络上像换了一个人,不仅勇于承认错误,还表达了改过的勇气。“网络班会,让我感觉自己就是班会上的主角。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网名小虫的同学说。记者现场感觉到,网络这种形式可以直达同学们的内心,孩子们的思维很直接,几秒钟就打出一句话,每个人几乎都是在同时发言。彼此情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传统班会无法相比的。

3.班级博客

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为班级管理拓展了大量的虚拟空间,例如BBS、QQ空间、BB教学平台、班级博客、微博等。它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班级道德教育拓展了深度与广度。其中班级博客功能应用性最广,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好评。

班级博客也称班级网络日志,它是信息技术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在学校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班级博客以其新颖的方式和不断更新的内容为班级道德教育提供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平台,为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创造了虚拟的教育时空,在信息化班级管理中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创造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新途径和信息化的道德教育的新方式。

班级博客是班级成员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文字、多媒体、视频等表达方式记录班级的成长记录,包括班级生活的感悟、思想动态、学习经验,发表对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的意见和见解,以及个人生活成长的点滴。班级博客形式新颖、动态更新、不受教育时空的限制,尤其对班级道德教育贡献巨大,可以过滤信息,评价信息,共享知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鼓励创新的作用。

传统的德育教育一般是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道德教育不一定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且针对班级问题,仅仅通过说服教育也往往效果不佳。而班级博客则利用网络技术在虚拟的世界里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网络创造的平等时空让师生之间更多了朋友般真诚的心灵对话,道德教育内容的丰富多彩让教育形式更富有生命力。无论是声音、图片还是动画图像,直观生动的表现,让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犹如亲临其境,提高了自觉接受道德教育的积极性,非常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传统的教育内容结合数字化信息表现形式和双向的互动沟通,使得信息技术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大大提高了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

img83

图10-5 开心树班级博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