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宏观就业压力增大,且当前国内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作为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的运动训练专业,在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就业方面就存在着专业口径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适应能力差以及就业观念陈旧等问题。1999年以来,由于我国高校扩招,导致运动训练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扩大,也使得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困难,竞争更加激烈。
一、运动训练专业面临的机遇
1.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要求各级政府把体育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订和组织实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据国家体育总局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1—11月,我国体育用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29%;实现利润总额19.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6.09%。2010年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已超过500万人,实现增加值已超5 000亿元,较2009年增长超过20%,明显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体育产业真正成为为民服务、为国增利的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如美国,体育产业作为十大产业之一,已经占到了GDP的2%;澳大利亚体育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了农业、铁路、保险、电力等主要行业。目前,欧美每年人均体育消费300~500美元,而我国年人均体育消费不足100元人民币。如果人均体育消费能达到欧美的一半,就将形成一个每年2万亿元人民币的巨大市场(2010年7月4日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由此可见,体育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2.全面健身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健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作为娱乐、保健、交流的重要内容,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党和政府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康体系,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国家体育总局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中就明确指出: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成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的人才资源,要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明确提出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注册数从目前的65万人增加到100万以上。城市达到每1 000人至少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农村达到每2 000人至少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发展,大众体育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为运动训练专业拓展培养渠道、服务大众体育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运动训练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1.学生就业难与办学规模的协调
运动训练专业的创立,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更重要的是提高现役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提高运动训练效果;增强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竞争力,为运动员解决后顾之忧;选拔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到高校深造。近年来,随着运动训练专业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毕业生逐年增多,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就业困难等实际问题,运动训练专业一度成为红色预警专业,这直接影响到运动训练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如何控制招生规模和招生学校数量,必须认真调研,从体育事业的全局考虑。运动训练招生政策应与奥运战略紧密联系,鼓励优秀青少年积极投身到运动训练中,拓宽青少年学生今后的出路,同时调整运动训练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具备当前社会急需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专业的社会认知度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源质量低与招生政策的调整及人才培养的改革
随着运动训练专业招生学校的增多,出现了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学校之间相互争夺生源、生源质量整体下降的局面。招生入口的影响直接导致部分学校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当前运动训练专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各院校应在现有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并充分考虑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优势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尽可能为广大学生创造优良的人才培养环境,为学生的成才和成长提供优质的服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三、运动训练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控制招生规模与数量
目前,全国150多所体育院系中有70多所开设了运动训练专业,招生人数规模较大,在校生人数近4万人。按照国家规定,本专业招生对象是二级以上运动员,主要来源于各专业队现役与在役运动员,体育运动学校、传统体育项目中学和普通中学的优秀运动员。现在,我国每年审批的二级运动员约为1.5万人,但每年报考人数达3万人以上,由于种种原因,新生中二级以上运动员不足60%(金季春,1998),生源状况在运动水平、文化基础、自身素养等方面差异较大,影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当前高校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可通过提高生源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管理和决策部门应及时审视运动训练专业的布局和规模,不断调整专业定位,提高办学要求,稳定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
2.突出专业特色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由于受到学生就业的影响,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瞄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结果导致与其他体育专业课程相近,专业特色不突出,影响了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管理部门应注重引导各学校根据自身学校专业和学科特点,充分体现各类学校的办学优势,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如综合性大学具有多学科、学习氛围好的优势;体育院校具有专项教学、专业信息通畅、学生运动技能突出、与体育系统关系密切的优势,各校就应该结合这些优势设计适合学生成长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的配套,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的机遇。
3.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运动训练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结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尽可能拓展专业口径,加强对社会紧缺体育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办学实际,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性,体现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制订出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的成才和成长提供更多的和便利的机会。也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内外结合、学校与运动队结合等方式,教学和训练并重,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4.课程设置紧密联系市场需求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虽然在文化基础知识、运动基本知识和专业理论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足,尤其在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均不高,业务工作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下降,这些都严重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当今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较高的综合能力,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是深化教育改革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应该在数量和质量上进行优化,注重课程的实用价值,多开设具有专业特色和应用性较强的特色课程,改变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合理设计术科和学科的课程比例(王丽娜等,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