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析图书编辑与报纸编辑异同

浅析图书编辑与报纸编辑异同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媒体的出版周期决定了编辑工作的节奏,怎样在保证所负责编辑稿件按照要求完成的同时,做出精品作品是图书编辑和报纸编辑共同面临的问题。有观点认为,结构性是报纸编辑工作不同于图书编辑工作最明显之处。报纸编辑的个体行为虽然也同样存在,但群体协作显得更加重要。

浅析图书编辑与报纸编辑异同

人民交通出版社 周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就像思维流动的源泉,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了满足传播需求,原始的文字载体出现了,“编辑”这一行当也应运而生了。

编辑的古义是顺其次第,编列简策而成书。虽然记载文字的材料发生着变化,但编辑二字,沿用未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编辑的定义是:[动]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名]做编辑工作的人。也就是说编辑是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各种媒体层出不穷,编辑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有报纸编辑、期刊编辑、图书编辑、网络编辑等。其中,图书编辑与报纸编辑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工作内涵又使其扮演的角色有所区别,下面仅依循个人经验,从媒体出版周期对编辑工作的要求、媒体结构性对编辑工作的要求、读者对编辑工作的要求、编辑素养、编辑实操五个方面来简略阐述两者间的异同。

一、媒体出版周期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图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从某种层面上说,图书其实是一种不定期的出版物。它并没有非常具体的出版日期,更谈不上准确的出版周期。这种不定期的出版行为,使图书在知识的深度和篇幅等方面具有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也更有利于发挥图书在人类知识财富的积累和沉淀方面的作用。但这种出版周期对编辑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合理安排选题规划、认真做好出版计划、严格督促作者结稿、及时调整工作强度等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稿件累积时,工作紧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稿件的编辑质量。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报纸分为日报、周报等,有明确的出版周期、时间。出版周期和时间一旦确定下来,未经有关出版管理部门的批准便不能更改,所以报纸出版是一种定期的出版行为。这就要求报纸编辑必须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掌握出版时间、周期,在保证稿件按时、按量刊出的同时,还要精心策划、发掘报道方向、安排采访、积累素材等,为重点选题、新辟栏目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媒体的出版周期决定了编辑工作的节奏,怎样在保证所负责编辑稿件按照要求完成的同时,做出精品作品是图书编辑和报纸编辑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媒体结构性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图书和报纸都强调整体性。图书在其进入编辑加工之前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图书编辑面对的每一种图书都是围绕同一个相关的主题创作而成的。报纸编辑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重点把握总体编辑构思,维护和强化报纸的整体性特点,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风格统一,内在的“神”一致。

有观点认为,结构性是报纸编辑工作不同于图书编辑工作最明显之处。一份报纸是由不同作者、不同题目的散篇文章集合而成的。报纸编辑只有做好结构组织工作,先甄别稿件是否可用,再把无序变为有序,读者阅读起来才不会感到杂乱无章。而在图书编辑工作中,一般都是由作者主动完成文稿的结构性工作,编辑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当然,随着编辑职能的不断变化,编辑主动策划的图书,对结构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读者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图书编辑负责编辑的某一本图书的读者是确定的,但就整体而言,他所编辑的所有图书的读者对象又是不确定的,图书编辑今天可以出版一本适合男性阅读的图书,明天也可能出版一本适合女性阅读的图书。正是由于读者范围非常广泛,图书编辑对自身的修养要有宽域的、开放式的要求,才能通过编辑工作满足各类读者群的阅读需求。

而每种报纸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影响着报纸内容的确定与写作方式的选择,如果报纸风格多变,或者同一期报纸编辑水平参差不齐,那么这种报纸失衡发展的结果就是失去读者。所以,报纸的编辑工作要保持在一定的稳定状态和水平,不宜经常变化。

读者对于图书编辑而言不是先决的条件,一般是先有图书才有读者定位。当然随着编辑理念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面向特定读者群体策划选题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还是属于“不定位”的。而报纸编辑却必须把读者摆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报纸定位基本是不可变的,不能随意重新选择读者群体,报纸的读者对象是谁,报纸编辑就只能依此选择适合这类读者阅读的稿件进行编辑加工。

四、编辑素养

图书作为在某一专业、某一知识领域的大信息量的文化载体,具有专、深、精的文化内涵。图书编辑除了需要掌握良好的编辑基本功,对文字、标点、语法等进行加工处理外,还要求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中文系毕业的编辑可能看不懂深奥的物理、数学公式,如果不学习也不会知道桥梁、隧道的专有名词。因此,“学者型”编辑是时下图书出版界一个广为认同的概念,也是对图书编辑更专业化要求的体现。编辑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又专又精,才能更快更好地发现新的选题、找到新的作者资源。

除了少数专业类报纸外,大部分报纸都是新闻综合类媒体,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几乎涉及各门学科,内容不深奥,但很广博。这就要求报纸编辑不但具备与所负责版面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广为涉猎,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把握时代脉搏,才能编辑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件,因此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涉猎又广泛的“T型”人才,应该是报纸编辑的最佳人选。

五、编辑实操

图书的编辑工作,除了复审、终审、校对的程序外,其他工作,如与作者联系,到与排版、印制、发行等部门的协作基本上是由一位责任编辑单独操作完成的,编辑工作相对独立,与其他图书编辑之间的关联不大,甚至没有关联。

报纸编辑的个体行为虽然也同样存在,但群体协作显得更加重要。报纸的编辑工作本身就是由多位编辑共同承担的。从表面上看,报纸编辑按所负责的版面组稿、编辑加工,分工明确,但有许多工作是交叉的。有某文章既可以安排到A版面,也可以安排在B版面的情况,也有C版面编辑约写的稿件适合在D版面发表的情况,这都需要报纸编辑之间加强沟通,彼此合作,充分发挥群体协作的作用。

图书编辑的个体行为在工作结果上也能得到充分体现。一本图书能否获奖,能否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与图书编辑的素质、水平直接相关,个人成绩很容易体现出来。而报纸编辑的个体行为只有在良好的群体协作中才能得到最佳体现和充分发挥。如果高水平的报纸编辑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理想配合,则很难保证报纸的高质量;同样,一份高质量的报纸,编辑部的编辑不一定都是高手,甚至每位编辑都可能“名不见经传”。

通过以上五方面分析可以看出,图书编辑与报纸编辑虽然各成体系,各具千秋,但又同宗同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细细揣摩,妙在其中。以上刍议虽是管窥蠡测,但也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