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的社会意义
薛永菲
自2008年以来,固原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已经开展了将近四年,在这四年里,志愿者工作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着并踏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为了进一步提升志愿者工作并突显志愿者活动的社会意义,2012年9月9日,固原博物馆宣教部组织志愿者前往固原市社会福利院开展了“宁夏固原博物馆志愿者爱心活动”。
在经过详细认真的策划、准备后,9月9日下午,宣教部的3名工作人员和11位志愿者带着准备好的儿童食品前往固原市社会福利院探望孤残儿童。到达福利院后,志愿者们将礼物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并且陪孩子们唱歌做游戏。志愿者们还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这里收留的孩子大多残疾,肢体上或者智力上存在问题,其平均年龄为四岁到五岁,大部分儿童一岁左右,还在婴儿床中靠奶粉生活,甚至有两个月大小的孩子,都是被父母遗弃的。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固原市社会福利院由于搬迁和重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次爱心行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带领博物馆志愿者们参加公益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公益道德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综合服务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学会感恩父母、感谢社会。志愿者王亚莉、马俊表示,非常希望博物馆以后能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志愿者们能够真正地走进社会、感恩生活。
这次“宁夏固原博物馆志愿者爱心行动”的成功开展,不但锻炼了志愿者队伍,也让我们对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的社会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随着固原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和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志愿者作为博物馆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对博物馆拓宽工作领域、体现社会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志愿者活动传播了爱心文化
志愿者服务活动传播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爱心文化理念,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固原博物馆通过不断开展志愿者社会活动,使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散发出的爱之光不仅惠及受助者,还感染了周围的人,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通过传递爱心与助人的理念,那些曾经接受帮助的人产生了回报社会的激情,也会投身到志愿者的队伍,经历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这一过程。这些曾经的受助者,而今的志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切实地开展助人活动,更进一步提高了志愿服务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二、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
志愿者工作,提供给志愿者们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关怀,减少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开展志愿者活动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服务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对于固原博物馆志愿者个人的积极意义
志愿者不是“完人”。在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群体千差万别的需要,面对自身能力和条件的局限,志愿者也会很自然地产生“何必当初”的困惑感,也要和自身“人性的弱点”做斗争。正因为如此,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志愿者本身也是一种人格的塑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从履行承诺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使其从认知与行为层面上促成了自我发展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志愿服务的过程,就是志愿者不断自我校正的过程,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对志愿者们完善自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志愿者服务活动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和内在一致性。志愿者活动就像一股清风,使人们透过人与人之间残酷激烈的竞争关系,看到了人性的尊严、人道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接受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伦理原则。在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困难群体无偿奉献的过程中,他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利用”和“被利用”;和睦温馨的人际关系与市场经济并非“格格不入”;对困难群体的态度是测量一个社会人文水平的标尺;一个人希望得到他人怎样的对待,就应当首先学会怎样去对待他人。由志愿者活动引发的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等深层次思考,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