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成就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
——《西厢记》中红娘形象探析
李海平
王实甫的《西厢记》自问世以来,就以其讴歌自由爱情的主题深获观众喜爱,在舞台上久演不衰,当之无愧地成为元杂剧压卷之作。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鲜明活泼,志诚傻气的张生,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崔莺莺,冷酷虚伪的老夫人,然而堪称经典的还属聪明伶俐、善于自保、热情勇敢、正直泼辣的红娘。正是这样一个不卑不亢、自尊自信的奴婢,促成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使其成功冲破封建礼教束缚,成就美好姻缘。
一、红娘能轻松穿梭于小姐与夫人之间的原因
有心机、懂得察言观色。“听琴”一折中,红娘陪莺莺到后花园,通过咳嗽告知张生。看莺莺已被张生的琴声吸引时,红娘觉得时机已到,便自动离开,“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会便来。”红娘在这里既是给互相爱慕的两人留下自由空间,同时去瞧夫人,实质上也是防着夫人,以免被发现,这也体现了红娘做事的细心周到。在老夫人面前,红娘表面上言听计从,老夫人交代的事情更是不敢怠慢。在老夫人委以她“行监坐守”的使命后,她在老夫人的眼皮底下,做得十分到位,以至于招来莺莺的责怪,“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这样老夫人对红娘自然放心满意,也使得红娘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机会帮助莺莺和张生成合,促成一段美好的姻缘。
自我保护意识强。要保护自己,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情况,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红娘正是这样一个“知己知彼”的人物。在“听琴”完毕后,闻说张生患病,莺莺央求红娘去看张生,张生请求红娘送书信给莺莺,红娘便脱口而出“只恐他翻了面皮”,知莺莺者,红娘也。后来莺莺果然“翻了面皮”,怒斥红娘,幸好红娘早有心理准备,立马辩道,“小姐使将我去,他着我将来。我不识字,知他写着甚么?”红娘真的不知道信中的内容吗?非也,张生早已将信的内容读给她听了。她在这里分明是用“我不识字”来做挡箭牌,以便保护自己。这样,红娘既保护了自己,又顺利地完成了张生交给的任务。
天生机灵、口齿伶俐。红娘在戏剧中第一次亮相,便给人留下了口齿伶俐的印象。老夫人派红娘去问长老,何时给老相公做好事,“长老万福!夫人使侍妾来问: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着看得停当了回话。”红娘刚一开口,便引来旁边张生的赞叹,“好个女子也呵!”“大人家举止端详,全没那半点儿轻狂。大师行深深拜了,启朱唇语言得当。”通过张生,从侧面体现出了红娘的伶牙俐齿。
正是因为红娘有以上种种优点,才使得她能轻松地应对小姐与夫人,在小姐面前的体贴,在老夫人面前的忠心,让她既成全了小姐与张生,又维护了老夫人的尊严,红娘真是两边抓,两边都不误。
二、作者对红娘的描述盖过莺莺的意图
体现出红娘的重要性。一方面,没有红娘,崔张爱情就不可能继续。崔张在花园的不期而遇,在夜晚的隔墙对吟,在道场的眉目传情,让两人的爱慕之情早已开始潜滋暗长。张生的智破贼兵,更让两人拉近了心的距离,老夫人的赖婚,让本来欢喜的二人心跌谷底。是红娘挺身而出,策划“听琴”,之后他们的爱情才得以延续。老夫人发现了他们的蛛丝马迹,维护崔张爱情的重任又落到了红娘身上,她舌战老夫人,最终使老夫人妥协,承认崔张恋情。后来,眼看张生金榜题名,马上衣锦还乡,老夫人的侄子郑恒出现,欲横刀夺爱,强抢莺莺,并当着红娘的面诋毁张生,诬陷张生在外已婚。老夫人轻信谗言,当即决定将莺莺许配给郑恒。又是红娘,在信任张生的基础上决定在“夫人跟前力保”他。总之,红娘在崔张爱情的发展过程中,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使崔张的爱情化险为夷,最终修得正果。红娘实在重要。另一方面,没有红娘,莺莺的本性就不可能被激发;只有红娘,才能将莺莺的真实情感传递给张生。莺莺身上具有一般女子的自然属性,那就是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同时,莺莺身上也有贵族小姐教育之后的礼仪之防,她爱张生,却又碍于夫人的威严和自己的身份,不敢向他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意。可以说正是她的这一身份限制了她的少女的自然渴望,而红娘便成了她的助推器。自从老夫人赖婚后,张生痛不欲生,红娘安排月下“听琴”,给二人创造机会,并用谎话帮张生探出了莺莺的真实感情,确信崔张二人是真心相爱。如果不用假话激莺莺,她怎肯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凡此种种,红娘最终将莺莺的“贵族小姐”外衣脱去,使莺莺勇敢地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
作者借红娘表达对封建礼教的嘲弄。《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无生命之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张生与崔莺莺的结合过程就是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的过程,红娘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莺莺就是在红娘的鼓励和激发下,才做出与张生结合的大胆行为。也就是说先有红娘的反封建思想,才有了莺莺的反抗行为。老夫人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处处表现着封建家长的权威,张口闭口都是她的“门第家谱”和“家门清白”。而红娘却在“拷红”一折中用“门第家谱”观念打败了老夫人,可以说红娘用老夫人的矛去攻老夫人的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结果大获全胜。封建力量外强中干的本质表现殆尽。红娘在老夫人面前的胜利,是王实甫对封建礼教无情的嘲弄。
三、戏剧因红娘而成功的原因
红娘的出现迎合了观众的审美情趣。首先,从语言上来看,戏剧的观看对象大多数是市井阶级,他们更喜欢那种贴近自身生活的表达方式。纵观全剧,剧作者对文化修养高的人如张生、莺莺就多用文雅的语言,而对于文化修养比较低的人物如惠明和尚、红娘则多用口语俗语。如“天长地久”、“提心在口”、“带月披星”、“巧语花言”;还有当时的民间口语俗语,如“心数多”、“情性”、“将没做有”等等,是从红娘的口中道出的。这些语言在观众听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很容易就提起了观众的兴趣,拉近了戏剧与观众的距离。其次,从行为上来说,市民阶级长期处在社会的下层,难免受到上层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很多时候又迫于其淫威不敢反抗,而红娘在剧中虽是一个奴婢,却天不怕地不怕,敢于反抗权威来保护自己。她的头顶有两座山小姐和夫人,他们随时都可能找红娘的麻烦,面对他们的责难,红娘没有忍气吞声或消极反抗,而是毫不客气地当面驳回。红娘在小姐和老夫人面前的据理力争,正表达了观众的心声,观众在红娘身上找到了寄托,自然让观众叹服。另外,从思想感情方面来讲,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是每一个人心中的企盼,市民阶级也不例外。当崔张爱情出现危机时,观众也为他们着急,替他们捏了一把汗,希望有奇迹出现来挽救他们的爱情,而红娘正是这个奇迹的创造人。当爱情濒临破灭时,她都会顶住老夫人的重压,及时为他们出谋划策,红娘不愧为崔张爱情的“军师”。
红娘让戏剧的喜剧性增强。首先,戏剧将红娘定为核心人物,人物重心的置换本身就形成喜剧情节。《西厢记》的核心内容是表现崔、张一对“有情人”终“成了眷属”,那么这一对“有情人”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作品的核心主人公。事实则不然,红娘只是侍候莺莺的一个小丫环,却常常处于主动,不仅支配着莺莺和张生这一对需要她帮助的恋人,甚至连身为一家之长的老夫人也要听凭她的安排,成为牵动整个人物关系的喜剧性的中心人物,这就形成对既定人物戏剧重心的置换,带动整个剧作的喜剧化情节走向,从而产生浓郁的喜剧效果。其次,红娘的口齿伶俐压倒重生,让人忍俊不禁。一开始“寺警”一折中红娘对张生的一段抢白,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竟然让一个大字不识的丫头教训得败下阵来。张生在与红娘并不熟悉的“不合适”的谈话背景下,“过量”表现自己对莺莺的强烈感情,这种感情又极“不相合”当时社会约定俗成的程序规范,所以很容易引发观众的笑声。凡此种种。
红娘是王实甫笔下塑造的最贴近市民阶层的人物,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同时她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勇敢正义的举动更加打动了观众的心,她已经植根于每个人的心底。戏剧因红娘而成功,红娘因戏剧而流芳百世。
四、红娘对现代人的启示
做人要不卑不亢、要自信。在封建社会,丫头的命运是悲惨的。首先出身低微,自小就在富贵人家里当下人,更没有什么自由可言。贫富的巨大差异,会让很多奴婢产生自卑心理,“忍从驯顺,自轻自贱”便成了一般奴婢奴隶性的体现。红娘则不然,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的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过她的讽刺、挖苦乃至言辞驳斥。她之所以能将奴婢做得如此成功,得益于她的自信和面对权势的不卑不亢。最终得到小姐“姐妹”般的对待,老夫人也将她当做自己的“一把手”。红娘最终因自信而成功。
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现代人更应该学习红娘的这种品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在众多的竞争中总有人逃不脱被淘汰的命运,有些人甚至屡战屡败。自怨自艾者颇多,甚至由抱怨转而自卑乃至自闭,最终消极对待人生。我们要向红娘看齐,积极找出自身优势,不要惧怕竞争,相信自己,以饱满的姿态去面对,这样的人必定会像红娘一样出色,站在竞争的最高点。
自立自强。红娘作为封建贵族家庭中的奴婢,家境自然穷苦不堪,小小年纪便被卖给富人当丫头,当小姐正在享受童年之趣,备受父母宠爱时,她却早已习惯了如何端茶倒水,打扫卫生,也许还会被小姐当马骑。她还是很快地认清了现实,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努力适应。从小的下人生活,练就了她“眼疾手快”的本领,天生的口齿伶俐更使她如虎添翼。不去抱怨和羡慕,努力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力争成为其中的优秀者。这就是红娘给现代人的另一启示:自立自强。
在现代人眼中,“自立自强”这四个字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就业呈现出千帆过境的惨烈局面,官二代和富二代们在父辈的庇荫下安然享受生活,平凡人家的孩子也自立自强地谋求生存之道,不论面临什么环境,都必须摒弃一切幻想,脚踏实地地努力拼搏,就算身处荒漠,也能找到一片绿洲。红娘就是其中成功的典型,红娘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自立自强者的风范。
总的来说,几百年来红娘形象一直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闪光点,无不让人钦佩。直到今天,那些为人牵线搭桥做好事的人,都有一个流传百年的名字“红娘”。红娘身上的无穷魅力,是挖掘不尽的,她留给后世的,更多的是启示和思考。
(作者系宁夏固原博物馆助理馆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