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阅读

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阅读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探究了文中每一颗“泪珠”后的“珍珠”,明确了两者关系,后一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这篇文章对主题的表达很含蓄,应该是一个锻炼学生阅读品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其实,只要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注释,就会理解:君,就是丝线,丝线再红艳,也穿不得泪珠,泪珠只能自己体会,忧患只能自己面对。朗读,无疑是阅读实践中必要而有效的活动。

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阅读——《泪珠与珍珠》教学反思

陶月英

看到学生从满眼迷茫、满腹疑问到颔首微笑、目光专注有神,我想,这堂课应该基本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林林总总,有的概括,有的琐碎,但说明了两点:一、文章确实有令人费解之处,二、学生阅读水平还很有限。

教学过程就是带着学生去解读文章、解决疑难的过程。在这堂课上,我是有意识地这样做的,也觉得基本成功,受到了特级教师陈钟梁、陆继椿、顾朝晶三位先生的肯定,他们以“温婉细腻,娓娓道来”“带着学生一起走进教材”对我的课予以了高度的评价。

课堂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途径,这一点很值得我反思。

一、关于阅读实践中的探究方向

阅读要经过研读、发现、探究、解读的过程,这需要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但到底什么是该探究、该体悟的,就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发现的,因此,首先要教会他们寻找有价值的探究方向。

在教学这篇文章前,学生作了初步的研读,交上来的问题多达50个,如“这篇文章到底写的是什么?”“文章为什么显得很凌乱?顺序在哪里?”“为什么将‘泪珠’与‘珍珠’并列作题目?”“文中诗句的含义是什么?引用它们的作用在哪里?”“为什么要写母亲的眼泪?”“为什么要写观音的流泪?”“为什么写不知愁的少女时代?”“什么叫‘抽象’?什么叫‘具象’?”“什么叫‘人造泪’?”这些发现固然是学生很个性化的思考和感悟,相当可贵,也体现了他们的阅读兴奋点,但有不少问题非常琐碎,且无关整体理解,如果就此深加探究,既浪费时间,也无益于文章的理解,更无益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其实,整理一下,不难发现,这些问题有关于主题的,有关于结构的,也有关于内容乃至字词的,我将它们整合为两个问题:(1)标题是“泪珠与珍珠”,两者有什么关联吗?(2)文章的顺序合理吗?事实上,探究了文中每一颗“泪珠”后的“珍珠”,明确了两者关系,后一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探究清楚这两个问题,就基本读懂了文章。读不懂文章,其他的所谓个性解读都是空的,“哈姆雷特”总要是“哈姆雷特”呀。

探究方向的指引要有一个扶植、引领然后放手的过程。有时,学生对文章大概内容的把握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很多时候需要对文章内容作深层次的理解。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质疑、设问。带着有价值的问题,到文本中去作有针对性阅读和有深度的独立思考,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更高的层面,也有助于问题的自我解决。

善于找到探究方向,是善于阅读的标志,它需要阅读实践的反复锻炼。

二、关于阅读实践中的解惑方法

这篇文章对主题的表达很含蓄,应该是一个锻炼学生阅读品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学生通过这一次阅读实践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积累到一些解惑的经验。

1.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阅读顺序

在引导学生确定探究方向后,不少学生仍对目标问题——“泪珠”与“珍珠”的内涵——无从把握,我就让他们寻找较明显的语言信息,第10小节中的两者关系和内涵应该不难找到,再顺藤摸瓜,一一寻找每一颗“泪珠”中包含的可贵“珍珠”就容易多了。

2.关键词、关键句的深入品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阅读中的研究少不了对字词句的细斟细酌。

在对游子泪的含义的理解时,学生是不知愁的,还无法透彻理解,只是宽泛而抽象地认识思乡之情,让他们仔细找一找文中怎么表达流泪的,就有了较具体的感受:“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追问其流泪的原因,学生便有了“骨肉团聚”的认识。再追问“为什么流得这么尽情?”学生不难找到这句话——“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再让学生解释“郁结”一词,有的学生就脱口而出:“积聚在心中的感情。”有的说:“解不开的结。”到这里,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任老泪横流”的欢畅,这是分而终合的亦悲亦喜之泪,悲的是亲人饱经磨难,难寻旧颜;喜的是探亲接通了血脉,飘泊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归宿,这实在是幸福的泪,也就能理解下一个小节“人造泪”的内涵了。

如果缺少了对“郁结”一词的理解,对游子泪中饱含的思乡、爱乡情感的理解一定会概念化和表面化。

同样的,如果缺少对“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甫‘眼见枯骨’的哀痛”这一句话的深入品读,对第1-4小节中写到的种种“泪珠”的理解一定会支离破碎;如果没有对“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一句的内容解读和“愈益”一词的体会,那么,对整篇文章的主题理解和行文妙处的认识也会流于肤浅模糊。

3.课文注释、课后练习的充分利用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常常注重研讨问题的定位、关键语句品读的引导,甚至不惜花费课内外的时间去大量引用相关材料,陈钟梁老师的一句话——“为什么不去读一读课文注释呢?”——警醒我:不少环节如果我能引导学生利用好课文注释,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理解文中引用的白居易《新乐府》的诗句“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时,落实好“君”字的意思是关键,而因为学生对整首诗的诗情不理解,我几经引导也无济于事,最后只好由我直接阐述。其实,只要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注释,就会理解:君,就是丝线,丝线再红艳,也穿不得泪珠,泪珠只能自己体会,忧患只能自己面对。

课后练习也是体现编者匠心的地方,却常常被我们忽略。这篇课后练习中引用的《虞美人》结合课文注释有关作者的简介,就是理解文中浓重的忧患意识和游子情怀的一把钥匙。

三、关于阅读实践中的阅读方式

在公开课教学中,我们常喜欢运用配乐朗诵的录音带,朗诵带里的朗读固然普通话标准,音色优美纯正,能渲染课堂气氛,增添教学色彩,殊不知教师的朗读也许更真切,这一点我在这堂课上有深切的体会。当我满怀感情地朗读《虞美人》时,不仅自己沉浸其中,丰富了备课时对文章的情感认识,我更感觉到了在场学生及听课老师的情感共鸣,享受到了“东船西舫悄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愉悦。

朗读,无疑是阅读实践中必要而有效的活动。正如于漪老师说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

可见,真正能扣击学生心灵,形成学生体验的是学生自己的朗读。在朗读时,他们为了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自然会读准字音,注意轻重缓急,自然会考虑能影响情绪、表达情感的字词,在高低、强弱和快慢中反映对课文的认识,也能唤起对形象的想象。郭沫若说:“朗读是力度与时间的结合。”我相信,如果能指导学生自己朗读好这篇文章的话,一定更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至于课文中引用的优美诗句,更要让学生一遍遍地朗读,哪怕他们现在不甚了解,相信也会给他们的心灵着上人文的色彩,留待他们随着阅历的增加而慢慢绽放鲜花。

默读,则常常被我们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中摈弃——因为生怕造成课堂的冷场,对不起听课的老师。我也同样有这种顾忌,所以,我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文中一共写了哪几种泪珠”时,布置学生“跳读”课文,寻找信息,效果并不好。这个问题较复杂,要找到信息并分条概括,靠“跳读”是很难完成的。

其实,默读是朗读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默读不出声,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默读更是终身化学习的需要,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读书报,查资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都要用到默读。

默读时,需要注意做到:眼到、心到、手到。默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

默读,是一种必须培养的阅读素质。《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说,默读最能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在默读的过程中,学生是静悄悄地,真正独立地感悟、积累语言,期间对阅读文本提出的疑问和思考不易受他人(老师或同学)影响。朗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学生通过默读,对阅读文本理解后的表达和交流。只有默读和朗读糅合在一起的阅读,才能真正训练学生阅读的“个性”。

特级教师顾朝晶老师告诫我:“课堂的视点是学生。”只有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才能让学生学会阅读,我将尽心地探索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会阅读的有效之路。

(本文获2006年度江苏省教育学会“金帆杯”论文评比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