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是改善学习方式的良策
杨炳奎
摘 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色之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良,教师观念的转变很关键。我们的实践认为合作学习不仅是转变学习方式的推进器,而且它“逼”着教师转变观念。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悄然兴起,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发展成为新的教学理论和方略。目前,合作学习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以色列等国的大、中、小学校,取得显著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合作学习传入我国,一些专家和广大教师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把它引入课堂教学,不断丰富其内涵,开始在我国教学中进行尝试和实践。
一、合作学习与新课程标准的关系认识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或群体)活动为主体,教师分配任务并控制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广义上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包括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发展的过程),同样也称之为群体合作学习的过程。这种组织形式把个体竞争转化为小组(或群体)竞争,强调学习者自我指导、个性发展和合作意识,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品质,激发其学习兴趣,发展其语言交往能力起积极的作用。这种教学是实施和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种有效举措。
这次新课程改革将我国已经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新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础理念,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十八种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颁布标志着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新课程标准经近三百专家的共同努力,总结了国内外教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必将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重建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我们的实践认为合作学习是转变学习方式的推进器,本文就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做一些探讨。
二、合作学习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色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加强过程性、体现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吸收合理信息的能力,提倡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研究性学习。
我们认为这一要求是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分享认识成果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等问题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和改革,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以整体形势来看,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强大,加上人才选择机制的不完善,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教学改革中许多仍然没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且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居多,尚未构建出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因此素质教育的成效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针对传统教育机制个体独立学习的单一学习方式,我们进行了与之相对的群体合作学习方式尝试以达到改善学习的方式。
三、合作学习模式有益尝试和探索
新课程、新教材为我们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前一阶段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新教材的新要求,就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提出合作学习模式,是针对应试教学制下单一的个体独立学习模式相对而言。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有互动,没有影响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教学。我们提出合作教学,一是要改变以往个体独立学习方式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二是要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间的更广泛的交往和积极互动,使有效学习方式健康有序地发展。可以设想如果课内只有师生间交往,那么40分钟一节课,每个同学只能有一次交往机会,如果分成小组活动(每组2~4人),用30分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活动,10分钟交流总结,那么学生的交际和互动机会就大大增加,而且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关注他人的合作意识充分地得到强化。
英国的教学法专家哈默(Harmer)说:“最好的老师应该是那些仔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组织教学的人。”课堂合作是指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和在老师指导下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形式,一切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要实施这一教学活动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课前师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明确目标。教师集体备课,说课,互相听课是必不可少的,以设计比较理想的教案。学生分组也很重要,使每个小组能积极地开展讨论,组长人选十分重要,他要调动全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些老师还要求在课前群体预习、课内群体练习、课外群体复习的做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群体小组人数因讨论内容而定。
②每堂课开始与结束、老师导讲和总结也是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占课时间1/4,开始布置任务,把学生分2到4人的讨论小组,做10~15分钟的讨论和交流,使教学交际化。为了确保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可以合理分工,如记时、记录等,以便需要时在课上或课外交流使用。
③教师最后进行精辟总结,将最有效的语言信息以最佳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学生,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要善于抓住学生交流过程中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成绩,让学生提高适应新教学模式的能力,满怀信心地完成新任务。
在实践过程我们还发现把群体合作学习方式用到课外也很受学生欢迎,我们就因势利导,开创与课内群体合作学习方式相呼应的课外群体合作学习方式,使得群体合作学习有更多的形式、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生的课余活动、假日休息有群体活动趋向,适宜开展群体合作学习;另一方面我国的休息制度与国际接轨,休息时间越来越多,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如何科学安排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是个新课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差距在于业余时间”。可见如何安排学生的业余时间有时会影响他们一生。调查发现有些同学业余、假日时间安排得很好,有些同学业余时间多得发愁,更有些同学胡乱安排时间,我们把群体合作学习方式用于业余时间,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具体做法如下:
①组织形式。根据时间和内容不同采取不同形式。可能以宿舍为单位分组,以个人兴趣爱好分组,寒暑假与长假,可以按社区、街道分组,农村可按自然村分组,有时也可以外出旅游分组,这样根据活动形式自由组合,采用灵活多样学习娱乐形式,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征。
②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以语言学习为中心,开展英语课外活动,以兴趣为群体开展新闻采访,播放校园英语新闻,英语报刊设计;举行大型、小型英语晚会;参加社区学英语辅导和公益活动;参加旅游活动等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有些群体小组还把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事实上课外群体合作学习是开展上述活动的好形式。
③不断总结和表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但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必须有检查、落实措施作保证,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利用时间的习惯。课外群体合作学习的出现,体现寓教于乐的观念,对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起到导向的作用。诚然,我们讲利用业余时间并不是要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保证他们有足够时间体育锻炼和休息也是必要的。
课外群体合作学习方式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我们主要是通过班主任联系手册和班上骨干学生的信息反馈来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定期开展交流,召开总结和表彰会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总结交流过程中发现有些群体合作学习方式较好,且又能持之以恒,一些原来成绩居后的学生也赶上来了,他们反映原来自己英语基础较差,自己也想学好英语,但回家后无人指导,几乎想放弃,群体合作学习帮助自己解决了这个难题,自己又喜欢上英语课了。这也证明了“霍桑效应”的非正式群体存在,课外群体合作学习方式十分类似于非正式群体。它往往是以感情纽带建立起来的,十分有利于情商整合,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对课内群体合作学习起到了重要的延伸和补充作用。事实证明,单靠班主任抓这一工作有一定困难,任课老师的加入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课外群体合作学习活动的深入。
四、合作学习的理性认识
合作学习(CL)源远流长,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它基于“人多智广”(Four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一哲学思想,它也符合现代交际理论的一个原则——整体并非总是部分的总和(The whole is more than the sum of the parts.)。也就是说在群体学习和交流中,学生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体验。事实上早在2 000多年前,我国的儒学大师在教育中重视合作并将之运用于教学之中,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切磋,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更快地探究事物真谛的目的。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体系还为时过早,目前还没有完整统一的概念,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下面我们选取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供分析参考,同时也结合我们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Cooperative Learning Center)是一个专门研究合作学习的机构,研究中心的约翰逊兄弟(DW.Johnson and R.T.Johnson)认为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群体)形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促使自己和他人的学习。
我国的教育学者林生博在论及合作学习时提出:“合作学习乃是一种创新教育设计,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活动,其成败关系团体荣辱。”
笔者认为: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更是一种新颖学习方式。这种共同活动使学生既学会竞争又学会合作,合作学习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传统教学中的个体独立学习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在国内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有:
1.群体合作学习是学知识、学外语、培养交际能力的好形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发现问题,钻研讨论和解决问题,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又锻炼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斯坦·利·弗希在曾写的一书中(Is There a Text in This Class),谈到关于学生对课文理解是否一致的问题,其结论是否定的。其根源是学生的家庭出身不同,来自不同的地域,学生的动机态度、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和经验阅历各异,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信息差,因而对课文理解也不同。群体合作学习就是他们的交流“平台”,创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把各种对课文理解的观点互相交流,实际上是对课文一次更新认识的机会,学生以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独立思考,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以创新的理念去认识课文,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也必将会有更多的启迪,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2.群体合作学习更加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求。它一方面把个体竞争转化为群体竞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竞争的压力,对于一个备受考试压力的学生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另一方面,群体合作学习方式以及个体和群体综合型学习方式的出现,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方式选择的机会,也就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这样在认知、交流和解题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只要认真思考,总是有机会表现自己思想和才能,有时还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赏识。在教学管理中赏识是老师对学生的一次重要奖励。群体合作学习中老师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会把这种进步看得十分珍贵,对优秀生来讲,奖励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于中等生而言,相信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学困生来讲,体现关爱与平等。这种群体合作学习方式就能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强化成功体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优化了学习环境。
3.群体合作学习方式引起师生兴趣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历史原因:在传统文化中我们总是以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为主体的,这个集体取向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外国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无我文化(I-Less culture),群体取向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相互依赖、相互合作。无论做什么事比较重视集体的作用,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自炫其能不足取;中国人注重互助和依靠,视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中国人注重保“面子”,情感外露不值得称道,办事说话讲究含蓄。可以这样说我国青少年是在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这种社会环境和家庭文化氛围,与群体合作学习的理念十分相似,学校开展群体合作学习,自然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们对群体合作学习作了充分的肯定,它也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但这决非排斥个体独立学习方式,这也毕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也应看到,在长期应试教育和独生子女家庭成长起来的学生,还有很多不适应群体合作学习方式的地方,对于长期适应应试教育的老师同样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管怎么说,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要比用单一学习的方式要强,它更能体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便于学生自主选择,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海云明.情感智商[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2]Wilga M.River.Interaction Language Teaching[M].人民教育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发表于《教育论坛》2004.2,并获江苏省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比赛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