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力与兴趣和谐统一——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法探索
陆金华
摘 要: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意味着我们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改变和重塑教学,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应该体现在教师的思维中,更应该体现在教师的操作和教师的行为中,但是,也往往会由于教法不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恹恹欲睡。面对这一现状,许多教育工作者早已踏上了探索化学新教法的征程。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法;探究;互动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成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探究是化学学习中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化学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体系,是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性课题。
在中学化学教法的探索中,围绕“三维目标”,我们通过三种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科学原理,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现将我们实践过程简介如下。
一、在合作探究中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开放互动
实施课改,要求在学法上贯彻合作探究,在教法上实施互动的开放式教学。在这一教学理念之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传统的教师权威的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天然的权威性,教师要巧妙地利用这种天然的权威性,切忌让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演变为对教师的盲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自身特殊的性质。表现在学生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具有个人的独立意志。教师如果能够站在尊重和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权威,那么,不仅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而且有利于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中提升知识与能力,教师便可以从传统的讲授、灌输中解脱出来,与学生轻松地开展教学互动。
例如,在上高中化学必修①中的“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这一课时,如果以教师讲授为主,就可能把这堂课变成空洞的灌输,即使教师选用了生活中的实例和部分演示实验为论据,也可能因为“一言堂”和“家长制”让学生感觉到索然无味。学生不仅在被动的接受中感觉到身心疲惫,甚至还会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而达不到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目的。
如果采用以下的教法,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变,在学习氢氧化铝的性质时,可设计以下教学程序:
【激疑】 如何证实氢氧化铝具有酸性?(学生讨论)
【实验】 取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AlCl3溶液中,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变化。
【讨论】 沉淀产生及消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
【激疑 拓展深化】 反应物的加入方式对反应现象有无影响?
【实验】 将AlCl3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中,观察实验现象,并与第一个实验比较。
在补充的实验中,我们提醒学生注意观察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瞬间稍纵即逝的白色浑浊,以及最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引导学生了解反应原理:
Al3+Al(OH)3(白色沉淀)AlO2(沉淀消失)Al(OH)3(白色沉淀)
通过对比实验及分析,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实验操作方式对反应历程的影响,更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再如,我们讲到浓硝酸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做碳与浓HNO3反应的实验。开始是将灼热的木炭投入浓HNO3中,无法获得预想的实验效果。在教师的组织下,同学们进行讨论,并请小组代表发言,组员也可以对组内的发言做补充。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这时,教师是担当主持人的角色,对学生的发言作出适当的点评。通过这个过程,就产生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开放互动,形成了观点的碰撞与交融,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总结,组织学生求大同、存小异。最后得出结论:热量迅速被溶液吸收,无法获得预想的实验效果。接下来,让学生自己设计认为理想的实验,最后学生们通过逆向思维,设计了下图的装置,将浓HNO3滴到灼热的木炭表面,获得满意的实验效果。
这样的课堂欢快、饱满而且有余味,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总结、探究、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知识、能力与兴趣三者的和谐。
二、将触角延伸到课外调查,使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化学课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如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际就会失去活力,成为僵死的教条,产生“墙上芦苇”的效应。化学的认识功能不仅在于它能帮助人们掌握知识,还在于通过它能将知识反作用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认识,开创新的认知领域。通过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化学教学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标。
广阔的社会是最大的实验室,结合化学教学,我们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如:为探索消除“白色污染”的方法,学生用多种药品尝试了对废弃泡沫塑料的降解,未获得理想效果。后来学生从“石油裂化”的实验中受到启发,将泡沫塑料进行催化裂化,成功地将污染环境的废物变成了有用的化工原料——“塑料油”。如:学习《合成氨》时我们组织学生到化肥厂实地考察;学习《中和滴定》时,我们组织学生参观质验部门的化验室,通过参观学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感性认识,拓宽了知识面。利用寒暑假期,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化学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农业生产滥施农药、化肥产生的不良后果;考察水泥厂、造纸厂了解化工生产原理等,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应用化学知识撰写实验论文或调查报告。化学社会实践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使中学化学教学进入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在校外广阔空间和丰富素材的诱惑下,组织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实现知识、能力与兴趣三者的和谐就不再是蜀道难,而是顺风船。
三、通过写小论文和开放实验等形式建立协作、友爱、平等的交往关系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具有不同的思维品质、不同的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解决方法等,使他们对事物独具慧眼,可能对同一课题提出许多不同而有合理的见解。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如果都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而不是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开展合作交流,学生不仅体验不到合作交流的乐趣,而且还会因为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实现有效成果的最大化。“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师要善于创造和谐环境,鼓励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合作创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并在集体交流活动中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实验演示:分别将集满氯气和氯化氢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观察现象。共同讨论分析实验原理:氯化氢和氯气的溶解性差异——引起试管内外气压差的差异——导致压入水的速度和水量的差异——根据水的速度和水量大小,定性描述或比较两者的溶解性的差异(设置情境,引起认知冲突)。桌上提供了少量仪器和材料,大家以小组形式,相互合作,根据溶解性实验的原理和对比实验的要求,尽可能多地设计方案,并讨论如何控制好实验的关键点。
请小组长组织好探究活动并作好分工。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更多,哪个组的方案更有创意,哪个组的表达能力更强(提出并表征问题)。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并递交集体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质疑、讨论与评价。学生的方案有:(分别在容器中收集氯气和氯化氢进行对比实验)
(1)简易的喷泉实验
(2)定量实验(控制水量和实验时间、滴管内预先吸满等量的水)
(3)直接对比(滴管内预先吸满等量的水)
(中间有移动分界物一瓶充氯气、一瓶充氯化氢)
(4)仪器变形实验(滴管内预先吸满等量的水)
(直角导管内端套一气球)
选择1~2个简易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再提出一些问题:
①上述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创新的思路:如何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如简易的喷泉实验等)。如何把定性实验改为定量实验(如用针筒实验形式等)。如果不采用水的流速和量来观察,能否采用其他的方式(如仪器的变形等)来观察现象。
②上述对比实验的关键。
③对比实验的设计与创新的方法。
通过实验原理的分析、实验关键和对比实验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技能,调动他们的探索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展开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与评价活动。学生因为有探索的基础,积极性容易被激发起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在活动中学生遇到了问题,并加以思考,但又不很明确,此时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关键的讨论,学生地思维更流畅、活跃,活动的开展也更为顺利,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背景的呈现——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方法的提炼这一主线展开。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置情境,适当地用言语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好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提炼对比实验探究的方法,同时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的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参与方案的设计、讨论与评价,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增强合作意识与问题意识,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了协作、友爱、平等的交往关系。
在化学课程改革中,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将教学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将对学术课程的学习与对社会实践的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将对知识技能的培养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和持续发展,我们决心把化学教法的探索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王祖浩,王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梁慧珠,郑长龙.化学实验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本文获2007年度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