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院校的筹办

高等院校的筹办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9年3月,教育厅长时子周曾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提议建立宁夏医学院,但教育部未予批准。因自外蒙古独立后,宁夏省国防地位极其重要,而蒙古教育之推行至为迫切,师资之训练尤为重要。当然,宁夏中等教育依然存在着不注重发展民族教育的问题。最后,关于宁夏高等教育。宁夏所谓高等教育只能间接地利用国内、国外高等学校为本地培养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了。

三、高等院校的筹办

1939年3月,教育厅长时子周曾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提议建立宁夏医学院,但教育部未予批准。[333]1947年2月,宁夏省第二次行政会议议决,再次呈请教育部在宁夏筹设国立贺兰大学,未能实现。[334]

1947年,宁夏省计划设立师范专科学校。因自外蒙古独立后,宁夏省国防地位极其重要,而蒙古教育之推行至为迫切,师资之训练尤为重要。当时宁夏省各县中等学校已增至14所以上,而各县普设初级中学及原有各校扩充学级均急需师资。往年宁夏省师资延聘借才内地,每难足额,兼之战后复员东南教师谋归,宁省中等教育之前途可虑。因此,为未雨绸缪计,省政府积极筹设师范专科学校一所。[335]

1948年8月,宁夏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在各方面条件考虑成熟的情况下,正式成立。该校成立初期,利用省垣西门外一座古庙为校址,有庙房十余间,临时聘请中学教师兼课,所授科目有国文、数学、教育、伦理、心理、生物、三民主义和中国文学史等。1949年6月,迁至省垣宁夏师范院校内,借用该校一部分房屋上课。省府改派李春达为校长,纳长麒为教导主任。同年9月,停办。[336]

事实上,截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宁夏虽有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的初建,但就其师资力量及授课内容而言,还不能称之为高等教育。因此,可以说1949年前宁夏未能建成一所正规大学。

总之,宁夏建省后,始有教育厅的设置,教育行政机构逐步建立健全,在自上而下各级政府教育政策指导下,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呈现金字塔式的发展状况,从小学到大学按着不同阶层,由众至精向上延伸,广大贫民子弟终逃不过被剔除到最底层。

首先就宁夏初等教育而言,取得最突破性的成绩,就是建省以来,使得一定数量的宁夏学龄儿童接受了一至四年的义务教育,由1931年的儿童受义务教育率为5.62%,发展到1945年的58%。同时,还将普及义务教育与辅助广大失学民众受教育紧密结合,使得受教民众至1945年,已达到失学民众总数39%,这一成绩功不可没。尽管普及义务教育率的提高还主要集中在一至二年的短期教育,教学内容还主要停留在国文、算术等课程的浅层教学,但这些教育过程都为宁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生进而完成初级小学、高级小学教育乃至再深造或适用于社会实践教育等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当然,也不可否认,宁夏初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多,诸如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措施不当及只重义务教育普及率,无视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效应等等。因为宁夏经济落后,中央拨付地方教育补助费用有限,宁夏地方财政收入又大多用于军事、生产等,使得初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造成宁夏各级小学校出现的设备陈旧、师资匮乏、教学质量差等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也无力顾及宁夏等西北民族地区小学校普遍存在的使用统一教材不适应等问题。加之教育管理工作混乱、普及义务教育措施不适当、没能积极调动宗教人士和民间力量参与普及教育事业的行列等,使得宁夏边疆民族教育仍然落后,蒙回儿童依然处在文化教育的边缘。女童受教育倍为可怜,女子学校的创办也如履薄冰。例如在同仁初级女子学校的创建过程中,地方绅士以各种借口施加压力,并以各种清规戒律对该校进行干扰,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苏采凤将学校搬到她自己的家里继续开办,后经张禹川、苏采凤的不懈努力,才于1934年将学校搬回三皇庙内。

同时,在发展边疆民族教育过程中,或出现该迁就的没迁就,不该迁就反迁就。如一味地强求化特殊为同一,将所有学校中带有像“清真”等字样的区分民族的校名一律去除,其实这大可不必。对于当时回民群众还没有完全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的情况下,需要理解他们在心理、感官深处的适应,甚至对于民族地区学校酌量设适应宗教生活的设施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迁就。于此同时,国家有义务从教育入手,举办学校,启发蒙回各民族儿童的知识教育,“并需解宗教的约束,强迫学龄儿童入学。废除宗教限制下不能上学的青年小孩,灌输国家民族的思想和观念”。[337]

其次,论及宁夏中等教育,虽发展空间不大,仅由建省前简单的中学、师范教育拓展为职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初高中教育等略为广泛实用的综合性教育,而且办学数量有限,但宁夏中等教育在地方经济落后、百业待兴的情况下,适时调整教育方案,着力发展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得中学教育由过去仅为学生升学作准备扩展为把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训练纳入中学教学课程中,改变了中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使之能升学的则升学,不能升学的则为有用的社会建设者。新中国成立前,宁夏中等教育虽还很落后,但从师范、职业、中学不同方位出发,发展师范学校有:省立宁夏简师、省立中卫简师、省立女子简师、国立绥宁师范、灵武简师等;职业技术学校有:国立宁夏实用职业学校、省立高级助产职业学校等;中学有:省立宁夏中学、中卫初级中学、惠农初级中学、国立绥宁师范、国立宁夏实用职业学校、私立贺兰中学等。其中,省立宁夏中学是一所拥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学。使得中等教育由过去的只在省城逐步向各县发展。

当然,宁夏中等教育依然存在着不注重发展民族教育的问题。普通中等学校对蒙、回教教轨中的诸多种不能协调的困难,尤以饮食问题等基本未予重视,致使入读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及职业学校的回族学生寥寥无几,蒙古族学生更是不见踪影。在依照国家教育宗旨及政府颁布的各项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过程中,还存在着选择教材、实施教学不注重民族历史和民族情感等问题,致使民族教育流于偏废,出现不平等现象。

最后,关于宁夏高等教育。当地政府虽试图在本省内创建高等院校,但都因经费、师资、设备等问题而未能成效。宁夏所谓高等教育只能间接地利用国内、国外高等学校为本地培养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了。因此说,想发展教育,必须先发展经济,否则再宏伟的蓝图也苦于经费难筹而化作泡影。

【注释】

[1]《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决议案》(1929年3月27日),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2]安涧《宁夏教育现状纪略》,载《西北论衡》第5卷第6期,1937年,第13页。

[3]傅作霖《宁夏省考察记》,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119页。

[4]宁夏省政府教育厅《宁夏教育概况》,宁夏省印刷局,1940年版,第46~47页。

[5]高君实《到边疆去做什么》,载《殖边月刊》第2卷第11期,1934年,第14页。

[6]《二十年度各省市地方现受义务教育儿童数占学龄儿童总数百分数表》,载上海申报馆编《申报年鉴》(1935年),1973年版,第1037页。

[7]马鹤天《西北开发必先解决西北人民的生活饥荒与知识饥荒》,载《新亚细亚》第4卷第5期,1932年,第9页。

[8]陈赓雅《西北视察记》,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74年版,第133页。

[9]杨增禄《惠安堡高小》,载《盐池县文史资料》第6辑,1992年版,第57页。

[10]陈赓雅《西北视察记》,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74年版,第100页。

[11]《推进省会义务教育》,载宁夏省政府行政秘处《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1935年4月,第29页。

[12]《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三年各省市教育经费概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13]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开发西北协会出版,1934年版,第55页。

[14]刘曼卿《边疆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67页。

[15]宁夏省政府教育厅《宁夏教育概况》,银川,宁夏省印刷局,1940年版,第6页。

[16]《成立小学教师轮流讲习所》,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4月,第18页。

[17]《小学教员进修》,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2月,第20页。

[18]《成立小学教师轮流讲习所》,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4月,第18页。

[19]《小学教育行政——成立小学教师轮流讲习所》,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4月,第18页。

[20]宁夏省政府教育厅《宁夏教育概况》,宁夏省印刷局,1940年版,第7~8页。又: 《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1935年4月)中陈述,轮流讲习所第一期学员由甘肃招来之中学教师三十余名,可能有误,对此说明。

[21]宁夏省政府教育厅《宁夏教育概况》,宁夏省印刷局,1940年版,第8页。

[22]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7页。

[23]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3编《初等教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版,第332页。

[24]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第73页。

[25]安涧《宁夏教育现状纪略》,载《西北论衡》第5卷第6期,1937年,第15~16页。

[26]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235页。

[27]安涧《宁夏教育现状纪略》,载《西北论衡》第5卷第6期,1937年,第15~16页。

[28]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第71~72页。

[29]《各县地方教育经费》,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2月,第19页。

[30]《各县地方教育经费》,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2月,第19页。

[31]整顿平罗县地方教育经费》,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2月,第17页。

[32]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第71页。

[33]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20页。

[34]《宁夏省政府训令》[字第三九四七号],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第18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第19页。

[35]《各县地方教育经费》,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3月,第19页。

[36]《各县地方教育经费》,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3月,第19页。

[37]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第70~71页。

[38]《宁夏省款扩充地方教育两年完成计划》,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杂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第45页。

[39]《宁夏省款扩充地方教育两年完成计划》,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杂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第45页。

[40]《县地方教育经费》,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教育》,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7~8月,第27页。

[41]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10页。

[42]《教育部订定之国民教育实施纲领》,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24页。

[43]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35~137页。

[44]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3编《初等教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版,第332页。

[45]景文源《理门巷小学始末》,载固原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固原文史资料》第4辑,1992年版,第139页。

[46]刘浚源《中卫县私立端甫小学与第三完小的渊源关系》,载中卫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中卫文史》第1辑,1986年,第19页。

[47]刘浚源《中卫县私立端甫小学与第三完小的渊源关系》,载中卫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中卫文史》第1辑,1986年,第24页。

[48]赵暾《马鸿逵的载德慈幼院》,《银川文史集粹》。

[49]张思明《经济破产中之中国教育》,载《东方杂志·教育论坛》第30卷第18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9月,第8页。

[50]宁夏省政府教育厅《宁夏教育概况》附表《宁夏省历年小学概况统计表》,宁夏省印刷局,1940年版,第46~47页。

[51]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9页。

[52]安涧《宁夏教育现状纪略》,载《西北论衡》第5卷第6期,1937年,第17页。

[53]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9~131页。

[54]《宁夏省款扩充地方教育两年完成计划》,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杂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第46页。

[55]《教育部颁发实施义务教育一年制短期小学暂行规程训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32页。

[56]《教育部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施行细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24页。

[57]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9页。

[58]《教育部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义教经费支配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11页。

[59]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98~108页。

[60]赵钟贤、宿心慰《磴口县教育发展略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磴口县委员会编《磴口县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72页。

[61]周永耀《磴口县东地完小》,磴口县委员会编《磴口文史资料》第4辑,1987年版,第228页。

[62]盐池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盐池县志》,内部发行,1986年版,第426页。

[63]武常新《盐池县女子小学》,盐池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盐池县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版,第70~71页。

[64]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第16页。

[65]中共盐池县委党史办公室《盐池革命史略》,1986年版,第28页

[66]张光祖《我所知道的盐池县教育情况》,载宁夏盐池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盐池县文史资料》第1辑,1983年,第4页。

[67]盐池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盐池县志》,内部发行,1986年版,第427页。

[68]《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概况》,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59~160页。

[69]马占珍《同心县历史沿革》,载同心委员会文史资料组编《同心文史资料》第3辑,1990年,第8页。

[70]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06页。

[71]《教育部订定之国民教育实施纲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21页。

[72]《教育部订定之国民教育实施纲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22页。

[73]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34~135页。

[74]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97页。

[75]《宁夏省政府训令》[教字第6287号],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第148~149期合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9月,第82页。

[76]谢松涛《推进边疆教育问题之商榷》,《月华》,第14卷第5、6期合刊,1942年,第5页。

[77]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3编《初等教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版,第153页。

[78]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3编《初等教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版,第332页。

[79]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3编《初等教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版,第331页。

[80]胡平生《民国时期的宁夏省》,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第486页。

[81]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第55~56页。

[82]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第56~57页。

[83]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第57页。

[84]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第57~58页。

[85]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第58页。

[86]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第58页。

[87]《教育部廿六年度推行边疆教育计划大纲》,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二)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902页。

[88]《宁夏省政府二十七年下半年行政计划·回民教育》,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行政院经济部档案》四/15143。

[89]马维翰《纳家户回民小学简史》,载宁夏永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永宁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39页。

[90]《教育部廿六年推行边疆教育计划大纲》,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二)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98页。

[91]《教育部廿六年推行边疆教育计划大纲》,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二)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905页。

[92]金占祥《民国时期银北的回民教育》,载《石嘴山文史资料》第7辑,1992年版,第24页。

[93]纳兴业《马宝山办学校》,永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永宁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版,第71页。

[94]马彦江《忆永宁县原私立贺兰中心小学》,永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永宁文史资料》第3辑,1997年版,第147页。

[95]张淑玉《惠安堡回民小学》,盐池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盐池文史资料》第6辑,1992年版,第48页。

[96]金玉书《宁夏省立云亭小学》,载宁夏银川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银川文史集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0页。

[97]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8页。

[98]胡迅雷《民国时期宁夏的回族普通教育述略》,宁夏文史研究馆编《宁夏文史》第10辑,1993年,第163页。

[99]马福龙《伊斯兰在宁夏》,载《西北通讯》2卷8~9期,1948年,收录于《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宁夏分册),内部发行,第225页。

[100]明如《宁夏边疆教育概况》,载《新宁夏》1946年2~3期,收录于《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宁夏分册),内部发行,第297~298页。

[101]陈国钧《西蒙阿拉善旗社会》,载阿拉善盟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编《阿拉善盟史志资料选编》第2辑,1987年,第264~265页。

[102]《教育部检发二十五年度推行蒙藏回苗教育计划指令》,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二)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86页。

[103]陈国钧《西蒙阿拉善旗社会》,阿拉善盟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编《阿拉善盟史志资料选编》第2辑,1987年,第265页。

[104]朱家辉《边疆教育概况》,教育部边疆教育印,1947年8月续编,第62页。

[105]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8页。

[106]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214~215页。

[107]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215页。

[108]仲旭《瀚海边缘上的一座文化堡垒——国立宁夏额济纳旗小学》,载《边疆通讯》1945年3卷2期。

[109]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编《三十六年度各省市教育工作计划会刊》,1947年,第197页。

[110]《宁夏省实施国民教育第二次五年计划》,载《国教指导月刊》第2卷第4期,1947年,第7页。

[111]教育部边疆教育司《边疆教育概况续编》,1947年版,第8页。

[112]盐池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盐池县志》,内部发行,1986年,第427页。

[113]盐池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盐池县志》,内部发行,1986年,第428页。

[114]《宁夏省实施国民教育第二次五年计划》,载《国教指导月刊》第2卷第4期,1947年,第7~8页。

[115]固原县编纂委员会编《固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116]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75页。

[117]朱允明《甘肃省乡土志稿二》第12章《甘肃省之教育》,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90年版,第490页。

[118]叶超等纂修《民国固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64页。

[119]固原县编纂委员会编《固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54页。

[120]蓋世儒修,张逢泰纂《化平县志·经政志》卷2,平凉一心印书馆石印,1940年,第11页。

[121]蓋世儒修,张逢泰纂《化平县志·教育志》卷2,平凉一心印书馆石印,1940年,第37页。

[122]蓋世儒修,张逢泰纂《化平县志·教育志》卷2,平凉一心印书馆石印,1940年,第32~34页。

[123]蓋世儒修,张逢泰纂《化平县志·职官志》卷2,平凉一心印书馆石印,1940年,第34~36页。

[124]蓋世儒修,张逢泰纂《化平县志·选举志》卷2,平凉一心印书馆石印,1940年,第25页。

[125]朱允明《甘肃省乡土志稿二》第12章《甘肃省之教育》,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90年版,第490~491页。

[126]海原县志编纂委员会《海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127]刘郁芬修《甘肃通志稿·甘肃教育志》,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第276页。

[128]海原县志编纂委员会《海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1页。

[129]朱允明《甘肃省乡土志稿二》第12章《甘肃省之教育》,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90年版,第479~480页。

[130]海原县志编纂委员会《海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2页。

[131]廖楷陶《甘肃之民族问题》,《西北问题论丛》,1941年,第1期。

[132]陈国栋《隆德县志·民族》卷1,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51页。

[133]陈国栋《隆德县志·经政志》卷2,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7~8页。

[134]朱允明《甘肃省乡土志稿二》第12章《甘肃省之教育》,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90年版,第488页。

[135]王佩瑚《古今西吉县境区域隶属》,西吉县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西吉文史资料》第2辑,1992年版,第13页。

[136]《国民政府公布小学法》,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38页。

[137]《制定宁夏省小学暂行规程》,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7~8月,第28页。

[138]《宁夏省小学校暂行规程》,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宁夏省政府公报》第29~30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第12~13页。

[139]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0页。

[140]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2~123页。

[141]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5页。

[142]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6页。

[143]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6页。

[144]吴锡录《解放前贺兰教育状况的点滴》,载宁夏贺兰县委员会编《贺兰文史资料》第1辑,1985年内部发行,第68页。

[145]熊振武《从当小学生到当教师和校长的回忆》,载石嘴山政协文史资料编审组《石嘴山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发行,第80页。

[146]吴锡录《解放前贺兰教育状况的点滴》,载宁夏贺兰县委员会编《贺兰文史资料》第1辑,1985年内部发行,第68~69页。

[147]张光璧《民国时期贺兰教育概略》,载宁夏贺兰县委员会编《贺兰文史资料》第1辑,1985年内部发行,第61页。

[148]张光璧《民国时期贺兰教育概略》,载宁夏贺兰县委员会编《贺兰文史资料》第1辑,1985年内部发行,第62页。

[149]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3编《初等教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版,153页。

[150]《宁夏省三十一年各县教育社会行政工作检讨会审查各县教育工作报告决议书》,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第148~149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第85页。

[151]《宁夏省小学校暂行规程》,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第29~30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第14页。

[152]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7页。

[153]《宁夏省小学校暂行规程》,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第29~30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第15页。

[154]杨增禄《盐池文史资料》第六辑《惠安堡高小》。

[155]金玉书《宁夏省立云亭小学》,宁夏银川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银川文史集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156]《教育部公布修正小学规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42页。

[157]《教育部公布修正小学规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43页。

[158]金玉书《宁夏省立云亭小学》,宁夏银川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银川文史集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9页。

[159]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印,1942年铅印本,第127页。

[160]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开发西北协会出版,1934年版,第55页。

[161]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开发西北协会出版,1934年版,第55页。

[162]暨南大学西北教育考察团《西北教育考察报告书》,国立暨南大学出版科,1936年版,第127页。

[163]银川市志编纂委员会《银川市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161页。

[164]梁瓯第《边疆教育问题的研究》,《教育通讯》,第4卷第8、9期,1941年,第19页。

[165]郭统文《民族本位教育之研究》,载《新青海》,第2卷第10期,第46页。

[166]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27页。

[167]《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国教字第4511号],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宁夏省政府公报》第139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1年,第83页。

[168]《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国教字第4511号],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宁夏省政府公报》第139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1年,第83页。

[169]《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国政字第6873号],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宁夏省政府公报》第150-151期合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第69页。

[170]庞敏修《西北的回民及其教育》,载《西北论衡》第7卷第11期,第150页。

[171]庞敏修《西北的回民及其教育》,载《西北论衡》第7卷第11期,第150页。

[172]蒋介石《为学做人与复兴民族之要道》,1935年9月19日,对云南昆明中等以上学校师生的讲话。

[173]《教育部颁布今后中小学训育工作应特别注意之事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二)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3页。

[174]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0~11页。

[175]《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二中字第6286号],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第148~149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第84页。

[176]《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教字第1882号],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第148~149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第82页。

[177]《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教字第1882],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第148~149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第83页。

[178]杨增禄《惠安堡高小》,盐池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盐池文史资料》第6辑,1992年版,第59页。

[179]《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二社字第6285号],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第148~149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第83页。

[180]《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秘字六第35号],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宁夏省政府公报》第148~149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第84页。

[181]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开发西北协会出版,1934年版,第56页。

[182]马维翰《纳家户回民小学简史》,永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永宁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版,第39页。

[183]马维翰《纳家户回民小学简史》,永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永宁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版,第40页。

[184]《筹设宁夏省立模范小学》,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7~8月,第28页。

[185]残石《宁夏省立模范小学——实验小学印象记》,宁夏银川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银川文史集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7页。

[186]残石《宁夏省立模范小学——实验小学印象记》,宁夏银川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银川文史集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8页。

[187]残石《宁夏省立模范小学——实验小学印象记》,宁夏银川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银川文史集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7页。

[188]残石《宁夏省立模范小学——实验小学印象记》,宁夏银川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银川文史集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189]银川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银川市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63页。

[190]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宁夏省政府教育行政报告》,1947手抄本。

[191]阿拉善盟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编《阿拉善盟旗志史料》,1987内部发行,第33页。

[192]朱家辉《边疆教育概况》,教育部边疆教育司印,1947年版,第62页。

[193]董正钧《居延海(额济纳旗)》,北京,中华书局,1952年版,第111页。

[194]董正钧《居延海(额济纳旗)》,北京,中华书局,1952年版,第111页。

[195]仲旭《瀚海边缘上的一座文化堡垒》,《边疆通讯》1945年3卷第2期。

[196]董正钧《居延海(额济纳旗)》,北京,中华书局,1952年版,第111~112页。

[197]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6年9月,第20~22页。

[198]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9页。

[199]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70页。

[200]《国民政府公布中学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14~415页。

[201]《国民政府公布师范学校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15~416页。

[202]《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第351号],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公文》第7~8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4年,第50页。

[203]《创办职业教育之经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教育》,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2月,第19~20页。

[204]《教育部公布修正中学规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26页。

[205]《教育部公布修正师范学校规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43页。

[206]银川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银川市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63页。

[207]银川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银川市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64页。

[208]《教员旅费补助之经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6年9月,第17页。

[209]《由各该校结余项下借发宁夏中学女子中学本学期新聘外省教员薪金之经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6年11月,第17页。

[210]《训令各中等学校令该校呈报缺课教员及缺课时数》,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公文》第7~8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4年,第50页。

[211]《禁止各中等学校教员缺课》,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3月,第20页。

[212]《改进本省中等教育》,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7~8月,第27页。

[213]宁夏省政府教育厅编《宁夏教育概况》,宁夏省印刷局,1940年版,第8页。

[214]《选派中学师范工艺劳作师资受训人员之经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6年10月,第21页。

[215]《抗战以来后方各省中等教育概况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67~668页。

[216]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开发西北协会出版,1934年版,第61页。

[217]《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第355号》,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公文》第7~8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4年,第50页。

[218]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76~78页。

[219]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76~78页。

[220]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74页。

[221]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75~76页。

[222]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编《边疆教育概论》,1943年版,第55~58页。

[223]刘曼卿《边疆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

[224]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开发西北协会出版,1934年版,第59页;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85~92页。又:省立宁夏中学、省立宁夏简师、省立女子简师,自建省后几经改名,为便于起见,分别称之为宁中、宁师、女师。1934年,女师改为宁夏省女子中学,简称之为女中。

[225]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71页。

[226]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70页。

[227]李有禄《银川师范学校发展简介》,宁夏贺兰县委员会《贺兰文史资料》,1986年,第13页。

[228]《教育宗旨与学制系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5页。

[229]《选送本省现任中等学校理工英语史地专任教员前往暑期讲习会听讲之经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6年8月,第15页。

[230]《选送本省现任中等学校理工英语史地专任教员前往暑期讲习会听讲》,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报告》,1936年8月,第15页。

[231]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73页。

[232]《中等学校学生寒假期内工作原则》,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杂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1935年,第45页。

[233]举办省垣中等学校学生联合讲演竞赛会之经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6年9月,第18页。

[234]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85~89页。

[235]《视察各中等学校之经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6年10月,第15页。

[236]安涧《宁夏教育现状》,载《西北论衡》第5卷第6期,1937年,第14页。

[237]林鹏侠《西北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236页。

[238]李有禄《银川师范学校发展简介》,宁夏贺兰县委员会编《贺兰文史资料》,1986年发行,第13页。

[239]李雨村《解放前宁夏教育述略》,载宁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宁夏文史资料》第11辑,1982年发行,第76页。

[240]旭平《职业教育之研究》(续),载《康藏前锋》第1卷第8期,第48页。

[241]《教育部为推进职业教育致各省市教育厅局训令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10~411页。

[242]《国民政府公布职业学校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12页。

[243]《创办职业教育之经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2月,第19页。

[244]《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第400号],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公文》第18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第20页。

[245]《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第4 0 0号],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公文》第1 8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 9 3 5年,第2 0页。

[246]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开发西北协会出版,1934年版,第73页。

[247]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开发西北协会出版,1934年版,第74页。

[248]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85页。

[249]《视察各中等学校之经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6年10月,第15页。

[250]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75页。

[251]《筹设省立初级职业传习所》,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宁夏省政府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1936年12月,第23页。

[252]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印,1942年铅印本,第94页。

[253]《教育部制订之创设县市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实施办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49页。

[254]《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计划与国防计划之联系方案大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129页。

[255]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印,1942年铅印本,第74页。

[256]《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计划与国防计划之联系方案大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257]银川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银川市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页。

[258]《宁夏省政府教育厅训令》第6285号,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宁夏省政府公报·公文》第148~149期,1942年,第83页。

[259]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81页。

[260]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89~90页。

[261]银川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银川市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262]靳振安《马鸿逵创建的私立贺兰中学》,载宁夏银川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银川文史集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263]马鸿逵《敬告本省各学校教职员及学生家长书》,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特载》第31~32期,1935年,第1页。

[264]靳振安《马鸿逵创建的私立贺兰中学》,载宁夏银川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银川文史集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265]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印,1942年铅印本,第9页。

[266]银川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银川市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

[267]银川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银川市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

[268]宋辅汉,马俊惠《解放前惠农县的中等教育》,宁夏石嘴山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石嘴山文史资料》第7辑,1992年,第53页。

[269]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教育行政报告》,1947手抄本。

[270]张学诗《宁夏平罗中学校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71]韩相德《平罗中学的四十年》,宁夏石嘴山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石嘴山文史资料》,1990年,第23页。

[272]中宁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宁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273]叶超等纂修《民国固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63页。

[274]海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原县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6页。

[275]《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计划与国防计划之联系方案大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编《教育》(一)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8~129页。

[276]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74~75页。

[277]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92~93页。

[278]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编《边疆教育概论》,1943年版,第136页。

[279]张一民,崔美娥等《历史上的绥宁师范》,宁夏石嘴山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石嘴山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版,第52页。

[280]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92~94页。

[281]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编《边疆教育概论》,1943年版,第136页。

[282]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编《边疆教育概论》,1943年版,第136页。

[283]张一民,崔美娥等《历史上的绥宁师范》,宁夏石嘴山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石嘴山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60页,第57页,第58页。

[284]张一民,崔美娥等《历史上的绥宁师范》,宁夏石嘴山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石嘴山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60页,第57页,第58页。

[285]张一民,崔美娥等《历史上的绥宁师范》,宁夏石嘴山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石嘴山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60页,第57页,第58页。

[286]张一民,崔美娥等《历史上的绥宁师范》,宁夏石嘴山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石嘴山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59页。

[287]张学诗《宁夏平罗中学校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第3~4页。

[288]张学诗《宁夏平罗中学校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第3~4页。

[289]徐秉义《吴忠解放前的中等教育》,吴忠市委员会提案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吴忠文史资料》第1辑,2000年,第57~58页。

[290]徐秉义《吴忠解放前的中等教育》,吴忠市委员会提案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吴忠文史资料》第1辑,2000年,第59页。

[291]叶超等纂修《民国固原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63~564页。

[292]赵让《解放前的固原师范学校》,宁夏固原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固原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234页。

[293]海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原县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9页。

[294]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编《边疆教育概论》,1943年版,第59页。

[295]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82~83页。

[296]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教育行政报告》,1947手抄本。

[297]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教育行政报告》,1947手抄本。

[298]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编《边疆教育概论》,1943年版,第59页。

[299]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182页。

[300]③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编《边疆教育概论》,1943年版,第59页。

[301]资料来源: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编,《边疆教育概论》,1943年版,第86~88页;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95~96页。

[302]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71页。

[303]银川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银川市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7页,第348页。

[304]银川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银川市志·教育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 9 9 8年版,第3 4 7页,第3 4 8页。

[305]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教育行政报告》,1947年手抄本。

[306]《贺兰文史资料》第2辑《宁夏官兵子弟学校始末》罗代兴、杨廷贵。

[307]《教育部公布待遇蒙藏学生章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二)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16页。

[308]宁夏省政府教育厅编《宁夏教育概况》,宁夏省印书局,1940年版,第21页。

[309]《教育部关于宁夏青海广西等边远省区学生就学中央大学训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二)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64页。

[310]《教育部关于宁夏青海广西等边远省区学生就学中央大学训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二)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64页。

[311]《教育部关于宁夏青海广西等边远省区学生就学中央大学训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编《教育》(二)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64页。

[312]金律和《宁夏今日的教育》,载《开发西北》第1卷第6期,1934年版,第62页。

[313]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57页。

[314]《宁夏省资助国内留学生规程》,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公报·法规》第29~30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第10~12页。

[315]《选送本省国内留学生》,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5年7~8月,第22页。

[316]《选送中央军校学生之经过》,载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6年4月,第22页。

[317]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63页。

[318]宁夏省政府教育厅编《宁夏教育概况》,宁夏省印书局,1940年版,第21~25页。

[319]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编《边疆教育概论》,1943年版,第127~129页。

[320]宁夏省政府教育厅编《宁夏教育概况》,宁夏省印书局,1940年版,第25页。

[321]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60页,第61页。

[322]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 9 4 2年铅印本,第6 0页,第6 1页。

[323]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66~70页。印,1942年铅印本,第60页。

[324]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62~63页。

[325]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教育行政报告》,1947年手抄本。

[326]②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教育行政报告》,1947年手抄本。

[327]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61页,第59页,第59~60页。

[328]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61页,第59页,第59~60页。

[329]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4册《教育篇》,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42年铅印本,第61页,第59页,第59~60页。

[330]《补助国外留学生津贴》,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印,1936年,第12页。

[331]席怀瑜,梁碧梧《解放前的宁夏教育》,《宁夏文史资料》第19辑,第211页,第212页。

[332]席怀瑜,梁碧梧《解放前的宁夏教育》,《宁夏文史资料》第19辑,第211页,第212页。

[333]《建立宁夏医学院案》,载《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报告》,第187页。转引自胡生平《民国时期的宁夏省》,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第384页。

[334]《上海文汇报》1947年2月17日。转转引自叶祖灏《宁夏的今昔》,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第176页。

[335]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宁夏省政府教育行政报告》,1947年手抄本。

[336]徐世雄《解放前宁夏教育片段》,宁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宁夏文史资料》第12辑,1984年,第109页。

[337]《西北国防前线——阿拉善旗》,载《和平日报》,1947年7月19日,第3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