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展开
教育叙事的目的在于关注日常教育实践与经验的意义,是校本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那么,教师如何展开教育叙事研究呢?
一、汇聚经验
学校科研中的教育叙事研究可以立足于学校及课堂中的日常教育实践。也就是说,学校或课堂本身就是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场所或现场。因此,即便是自身或他人的叙事,都不仅仅是事件的实录,而体现为研究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为一种经过选择、演绎、诠释的经验经历过程。这种经历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经验的搜集:
①搜集个人的经历记载或文本性历史素材,包括个人经历故事、口述史、日记和日志、书信等;其次是通过与参与者的深入交往而进入参与者的内心世界,采用参与性观察、开放式访谈、注意倾听、双向交流、现场笔记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叙事研究。
②应注意相关背景资料,包括年鉴和编年史、各种文献、纪念性物品(照片、奖品、纪念品等)。
二、诠释意义
叙事不仅囿于记录与叙述故事,更在于激发不断反思自我与勇于实践的专业精神,以及对日常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交往、追问的过程。这种反思与追问在叙事研究看来,是对经验的重组和理解,以及提供意义诠释的过程。
首先,有了叙事素材,还需要对这些叙事素材进行提取、分析并界定这些叙事事件如何形成、改变的基本元素和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并且,将搜集来的所有故事和叙事素材进行比较,分析每个故事的主题,然后将这些互不相同的主题重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发展过程。研究者不能根据现存的理论来加以诠释,应该把你熟知的答案或意见悬置起来,要直面需要探究的现象,并尽可能地从自己的理解和与参与者交往过程中的理解、体验来进行分析,由此可能产生一种新的理解。
其次,经历和实践经验的意义是由一系列交往过程构成的,或者说,意义是隐含在所有的叙事事件和故事之中的。只有对这些叙事事件和故事进行诠释,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内在意义才会逐渐被人领会和把握。因此,我们强调光有叙事描述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诠释和理解呈现给读者。要注意的是,对于叙事不可能用因果关系来加以解释,而必须用多义性的诠释来加以理解;叙事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的研究方式。
三、表述语言
教育叙事中的事实叙述与意义诠释都离不开语言,所以有的研究者把它称为语言取向的研究。
对于教育叙事写作的方式,封·马南归纳出很具启发性的七种方式:
①现实主义式,讲求记实性,尽可能真实地再现生活现场和当事人的经历,作者的态度冷静、客观;
②忏悔式,作者坦诚地敞开自己,以谦虚、惊奇的心态记录现场的文化习俗;
③印象式,即详细地记录事件发生时的情景及当事人的瞬间反应,形象描绘生动,主观感受很强;
④批判式,对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进行抨击,写作上褒贬鲜明、感情强烈;
⑤规范式,其研究目的是建立并展示规范的理论,写作风格严肃、逻辑性强;
⑥文学式,十分讲究文学上的叙事技巧,如细致的人物刻画、充满戏剧性的转折、伏笔和前后的照应等,读起来引人人胜;
⑦联合讲述式,共同创作文本,发出双方的声音。
教育叙事研究的写作应当注意些什么?
第一,采用深描的手法。深描即教师比较详细地介绍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的发生与解决的整个过程,留意一些有意义的具体细节和情境,在叙事研究的报告文本中引入一些原汁原味的资料,比如学生的作品,学生的日记,某位学科教师对这位学生的评价,隐藏在学校建筑中的语言,等等。这种深描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而且富有情趣。
第二,注重故事的情节。讲故事总得讲述某个事件。这个事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偶然的变化,一个不确定的波折,这种起伏跌宕构成故事的情节。正因为它是日常生活的波折、起伏、跌宕,它才显得曲折、委婉而动听、可读。
第三,理顺故事的结构。所有的结构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意义。要求一个故事有结构,实质就是要这个故事有意义,让人听了故事以后能明白某种道理,当然,这些教育道理、教育理论只能隐藏在故事或事件的背后,即用藏而不露的方式表达某种关于教育或人生的道理。
以叙事(讲故事)为特征的文本既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经验总结。叙事文本是叙述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故事,这个故事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特征,比如所叙述的故事必须是教师自己亲身经历的,即教师参与其中并引起了某种改进。
案例点击
片段叙事: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
在一次公开课时我发现有一位从不举手的学生M举手了,我有些奇怪,但还是让他起来发言。但M站起来后一脸的羞愧和慌张,根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我让他坐下,没有批评这位学生,心里有些纳闷:这位学生为什么这次举手了呢?举手又为什么不知道答案呢?站起来之后的羞愧和慌张是否对这位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呢?
下课后我把M叫到办公室。我安慰学生M说:“今天你举手了,这很好,这说明你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当时究竟是怎么考虑那个问题的呢?”
没想到M说:“其实我根本不知道答案。我不希望被同学看不起,所以我举手了,希望能够侥幸地蒙混过去。可是老师偏点我回答。”
我当时听了很感动,犹豫了一阵子,我对那位学生说:“这样吧。我们做一个约定,以后每次上课你都积极举手,如果不知道答案,你就举你的右手,如果知道答案,你就举起左手。你一旦举左手,我就点你起来回答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学生M果然开始每节课都举手。同学们最初都觉得有些奇怪,但时间长了,同学们开始渐渐相信M是学习高手了。
有一段时间我做过统计,M举左手的次数为25次,举右手的次数为10次。但自从我找他谈话,把我统计的他举左、右手的次数告诉他之后他举右手的次数越来越少。
M在日记中写到:“考上大学后老师来送我,他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别让自卑打倒你的自信,换只手高举你的自信’。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他让我举右手并且少举右手只是为了让我超越自己,换只手高举自己的自信,赢自己一把啊!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遇到对手和困难,但如果不能举左手,那么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起自己的右手’……”
自传体叙事:我的教育经历
前些日子,我们几位老师约定写教育自传,我就谈谈我的教育经历吧。
我出生在广州的一个教师世家。从小父母就希望我长大后能成为一名教师,继承他们的事业。他们总算如愿以偿,现在我真的成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许多人因为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而成为教师,而我却恰恰是因为讨厌教师而去做教师的。说起来也有一段故事: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由于父母对我严加教育,所以我学习成绩一向很好,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
可能是我性格比较内向,很少说话,在班上表现并不活跃,所以我并不是老师心目中的爱将。即使我考试考到第一名,老师也从来没有表扬过我一次。相反,那些平常话很多、很讨老师喜欢的几位班干部,老师事无大小总是表扬他们。那些表扬语,连我都听腻了。
然而,我想听一句老师对我的赞扬语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可望而不可及。更气的是每次家长会,班主任对我妈妈说的都是同一句话,而且是惟一一句话:“你的女儿就是一块死木头,根本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这句话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为了这句话,我不知哭了多少个不眠夜。我不明白老师为何如此地不公,如此地偏爱。
也是因为这一句话,我暗地下了决心:我日后一定要做一名教师。而且要做一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教师。结束了小学那段不愉快的日子后,我更加努力学习,而且开始不断改变自己。我努力地去和同学、老师交往,并积极地在各方面表现自己。在中学和师范大学的学习期间都受到老师的一致赞许。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后,我果然成为了一名教师。
当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接触到那一张张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面孔时,我的心融化了。他们使我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对教育的狂热之情。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小学教师不喜欢我。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可爱之处,只在于老师有没有用心去挖掘而已。
在我教的第一批学生中有这样一个小男孩:在许多教授过他的老师心目中,他是一个顽皮可恶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处处与老师作对。刚接班时,由于我是一位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他更加一点也不怕我。上数学课,他就拿语文书,上语文课就拿数学书。你叫他去东,他就偏去西。你骂他,他却习以为常。
在一次体育课中,我教学生学青蛙跳时,他不仅不学,而且还冲着我说:“你以为我们是白痴?无聊。”说完他拔腿就跑。我不服气,就在后面追他。跑了几圈后,我不仅没有追上他,还被他抛开了一段距离。
这时我惊奇地发现原来他跑步如此的快。我停下来不再去追他,站在原地高兴地鼓起掌来。他回过头来惊奇地看着我。
我对着学生们说:“同学们,原来我们班有一个跑步健将,他就是曾××。如果不相信,咱们就来个跑步比赛,好吗?”同学们都一致赞同。
“你敢不敢跟同学比比,证明自己的实力呢?”以他那不认输的性子一定会答应的。果然,他马上答应了。经过几轮的比赛后,他果然战胜了所有的对手,被同学公认为我班的第一跑步健将。所有的同学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
从那次以后,我发现他变好了。上数学课时,他悄悄地把数学书放在桌子上了……
每个人都有权利使自己成为人类认识领域中的一个开拓者。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以一名帮助者、支持者、欣赏者的身份走近学生,这才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真正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