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求有效教学

追求有效教学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老师在写课题时把“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点。

第一章 课堂教学理想的探索

【案例与引子】

《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牧童指着画上的牛,说:“这牛尾巴画错了。两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那是牛用尾巴驱赶牛蝇的样子。您没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吧?”

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这一节课我听过两次,一次是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一次是区级公开课。教学活动大同小异:

老师在写课题时把“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点。然后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板书有什么特点?”同学回答:“‘画家’写得大一些,‘牧童’写得小了一些。“正中老师下怀。老师接着说:“是的,这里的画家是一个著名的画家,牧童是一个十分普通的牧童,而且是一个小孩。我们就来读一读,看看这个著名画家和一个普通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是分析戴嵩画画的水平如何出神入化,一个如此著名的画家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在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时,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这种品德多么难得,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我们应该学习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中形成的板书其中一幅大体是这样的:

在省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执教的老师获得了一等奖。在区级公开课的议课活动上,我和授课教师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的是谦虚这种品质,还是名人的谦虚品质?刚才,你请一位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读得不理想,先后有三位同学直言不讳地提出他在朗读中的问题,这位同学都虚心接受并感谢了帮助他的同学,读课文的同学虚心的品质是否宝贵?一个人的成就大了,人格是否就不平等了,我们就要用写大一点和写小一些来强化?我们是不是在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名人崇拜’?”

观课议课的目的并不只是提出问题,它更需要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反思。反思结束,授课老师说:“那你说一说,如果你来执教这一节课,你会如何处理?”我说我准备这样教: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画家与牧童》,大家想一想:画家是干什么的?牧童是干什么的?”

“在画家与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大家读书,并把不认识的生字标出来,把不理解的句子勾出来。”

在认识生字,了解故事以后。“大家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将适机引出以下问题让同学们琢磨:

以后戴嵩画“斗牛”时会注意什么?画画的本领有什么变化?——戴嵩以后画“斗牛”不会再画错了,因为他虚心听取意见,会改进自己。——以此让学生意识到“虚心使人进步,我们都要虚心”。因为戴嵩意识到别人对他的批评可以使他少犯错误,所以在牧童说他画错了的时候,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而在牧童指出他画错了牛尾巴的时候,他又“向牧童拱手”表示感谢。

为什么画家和其他人都没有注意到,而牧童能够发现戴嵩的错误?——牧童是放牛的,天天跟牛打交道,他很注意观察。——由此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观察十分重要,我们要学会观察,注意观察。

为什么戴嵩会感到惭愧?——因为他画错了。——以此让学生体会到一个著名画家也可能有错误,说明拥有名气、地位、年龄、财富并不等于拥有真理。错了就可以批评,错了就要承认,就要改正,真理面前应该人人平等。

我们学过这一课,你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应该虚心,善于观察,要买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和大人。

这样,对于“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一类的句子,我就不会作为阅读和分析的重点。我不能强化“给大人、名人提意见需要勇气”的观念,而是让学生意识到批评和讨论应该成为最普遍的习惯和风气,无论是对谁,批评和被批评都应该是一件非常正常和普通的事。

当然,对于二年级的学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现状进行调控,以上意图未必都能实现。但我期望有这样的教学追求,不是在课堂上教学生膜拜名人,而是让学生具有更加独立的人格。

我与授课老师对话时,想到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故事:

哈里·S.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一位记者采访他的母亲。记者称赞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自豪。”“是这样。”杜鲁门的母亲说,“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是做什么的呢?”记者问。“他正在地里挖土豆。”杜鲁门的母亲回答。

一个是我的朋友在邮件中给我说的一句话:

我们不要“用一生的辛苦忙碌攀登到人生阶梯尽头时,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

对2006年所观察的179节课进行分析,总体感受是:少数优秀(新课程理念背景中的优秀)教师不仅教学能力强,而且课程意识比较突出;而对大多数教师而言,追求的主要还是教学能力、技巧和机智的提高和发展,缺乏课程意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而缺乏课程意识的教学很可能就如“梯子搭错了墙头”。

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该干什么?我们的“梯子”到底该搭在什么方向?这就是本章我们要讨论的课堂教学的理想。

第一节 经历美好生活

人并不像自然存在物,“它出自这样一种存在物的最深沉的必然性,这种存在物必须塑造自己,并因此需要一个指明方向的榜样和理想以供他参照。人的不完满性为理解所补偿,这种补偿告诉他怎样来完善自己。”人的“不完满性”通过学习这种“塑造自己”的方式来弥补和完善。教育和学习可以塑造人,这是教育和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塑造人的角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和教育呢?

这是很早以前看到的报道:

一位女士告诉记者:1月31日晚上11点过,她突然听见一阵啜泣,低低的,却伤心十足。循声找去,竟然是年仅8岁的儿子在床上哭泣,儿子的眼泪已将一大片被子浸湿,而且嘴里还喊着:“老师,别打我。”她赶紧把孩子抱了起来。孩子的身子分明颤抖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惊恐之色,睁开眼,方才看清是妈妈,孩子眼中再次溢满泪水。他羔羊般偎在妈妈的怀中,近乎哀求地说:“妈妈,我不读书了,好不好?”

打从学前班起,每当同学们做错作业的时候,孩子的班主任就会勃然大怒,或者凌空一记耳光,或者揪起耳朵拔你长高。同学们一见到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总是战战兢兢。儿子属于班上各方面表现都较好的学生,但仍然免不了做错作业而遭受皮肉之苦,每挨一次打,十天半月都难以抹去心中的阴影。这次因为在期末考试中把一道极其容易的习题做错了,老师评讲试卷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又狠狠地扇了儿子一个耳光。

这位女士说,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但自从上学以后,儿子就经常郁郁寡欢,在家里极易发脾气。她认为,这是小小年纪承受了巨大压力所致。

2004年11月18日,王庆环老师在《光明日报》撰文《从拒写432遍“3”想到的》说:

作者一位朋友的小孩读幼儿园大班,幼儿园老师布置写课后作业,当这位家长发现老师要求孩子写432遍1、2、3的“3”时,作出了不让孩子写这个作业的决定,并对哭着害怕在老师面前交不了差的孩子说:“你们老师那儿我去说,我认为你应该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尽管只用这两个案例来讨论学生在学校中、在课堂中的生活状态并不合理。但透过两个案例却可以促使我们观察和思考今天的学校生活、课堂生活对学生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可以搞一个调查,看一看:满怀学习热情来到学校的学生比例是多少?离开学校时,感到学校和学习生活快乐,并且对新学习充满期盼的学生比例又是多少?我们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保护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在多大程度上压抑和泯灭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渴望?

对这个问题,很多老师会说:“这样做是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对于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认为教育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即教育是为了未来的。另外一种是“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着也就在生活着,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过程;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是生命的成长,另一方面是生命的流淌和逐渐消失;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在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身就是目的。

是“生活的预备”还是“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应该首先考虑“当下”还是“未来”?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看吃甘蔗的现象。可以用吃甘蔗的两种不同方式来隐喻两种不同的人生方式和态度:一种是从不甜的一头吃起,越吃越甜,它所比喻的生活是先苦后甜,可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生活态度;另一种是从甜的一头吃起,越吃越没有滋味,而它所隐喻的生活方式是先甜后苦,我们把它算作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

在两种生活方式中,人们往往鼓励第一种生活方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种追求的最精辟的概括。对于“方为人上人”的取向,当然应该批判。陶行知先生说:“我们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人上人是贵族,心态是自负,看不起别人。人下人是奴隶,心态是自卑。人外人找不到做人的感觉,心态是自闭。而人中人是心地平和、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心态自信和舒展。

在这里,我们想提出的问题是:生活中,有没有因为很长时间都没有感觉到甜味而怀疑甘蔗不是甜的,于是放弃这节甘蔗的现象?——回答几乎是肯定的。

用“吃甘蔗”的现象对照教育,我们也常用“先苦后甜”教育和激励学生。不容怀疑,这种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未来幸福生活的目标引导下,克服学习中必然遇到的困难取得进步,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也要看到,老是没有吃到“甜”味,放弃再吃的人也不少。

这种放弃的最极端的方式是对生命的放弃。2005年4月份,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大二女生写了一段这样的话:

“我列出一张单子:

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

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

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

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

二十年回忆中真正感到幸福的时刻屈指可数,

我不明白,

为什么小学的时候无比盼中学,

曾经以为中学会更快乐。

中学的时候无比盼望大学,

曾经以为大学会更快乐。

……

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最后,

充满了难以再继续下去的悲哀,

不得不靠环境的彻底改变来终结。……”

她把这段话贴在了学校网站的BBS上,然后站在宿舍楼上纵身一跃。她没有在教育中,也没有在生活中吃到甜味,于是,选择了放弃生命的方式。

第二种放弃是逃离学校,选择辍学。

第三种是只能坐在教室,不得不坐在教室,逃无可逃。他们的放弃就是放弃学习,人到了,心不到,或者机械地参与,或者冷漠地旁观,或者敌对地反抗。走进教室,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这种令人痛心的现象。

对于现实与未来,当下和长远,我个人的看法是:

现实是整个人生的组成部分,未来是由一个个现实组成的,今天的幸福是未来幸福的基础,也是人生幸福的组成部分。就算要追求未来的幸福,随着时代发展,未来的幸福也必须建立在终身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说,对学习的愉快感受和体验是未来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如果仅仅为了未来,今天把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都丢失了,学生的未来很难幸福。所以,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现实的幸福状态,使学生感受幸福和学习快乐。今天,当他们在课堂上、在学校里对现实生活满意,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以后,他们才能也更容易对未来充满期望,才愿意为未来生活努力,未来的幸福生活才有基础。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作为中小学教师,尽管我们难以改变大的社会环境,但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在我们的学校中,我们可以追求“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蹦蹦跳跳上学”是他们对学校充满期望,生活有激情,有活力;“高高兴兴回家”是他们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快乐幸福,有成长,有进步。“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孕育着未来,孕育着希望。

第二节 学习幸福生活

加拿大学者迈克·富兰指出:“教育具有一种道德上的目标,就是不论学生的背景如何,要使他们的一生有变化,并在充满活力且日趋复杂的社会中成为能够生存和有工作成果的公民。”另一个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则说:“抚养孩子和教学均来自同样的教育学的最基本的经验:保护和教导年轻一代如何生活,学会为自己、为他人和为世界的延续和幸福承担责任的这一神圣的人类职责。”一方面,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流淌的过程;另一方面,教育又必须面向未来,为了学生生活。

作为教师,我们天天进课堂,天天面对学生。“什么是学生?”“学生到课堂上学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干什么?”这一类的问题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也因为平常和普通,我们一般不屑于追问,当然也常常疏于追问。因为缺乏追问,我们常常失去课堂的意义,迷失教学的方向。

我曾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追问,并致力寻找自己能够接受的答案。

比如“课堂教学追求什么?”答案:“也许是三维目标”。

“那为什么要追求三维目标?”答案:“三维目标‘有利于全面发展’,‘体现了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目的又是什么?”我找到的答案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生存和生活。”

绕了一个圈,原来,最根本的东西还是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这样,我对“什么是学生?”“学生到课堂上学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干什么?”等问题有了最朴素的回答:

什么是学生?——在前辈和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生存,如何生活的人。

学生来到学校走进教室,他们为了什么?——学习生存,学习生活。

现在我们可以想一想:(1)什么是生存最需要的?什么是生命最重要的?(2)目前的教育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得这些东西?是否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3)课堂教学到底该追求什么?

其实,每一个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他都应该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

自然因素表明人具有生物属性,人要生存,首先需要满足吃、喝、拉、撒、睡以及性等方面的需求,生物属性是基础。满足生物属性要求,人需要“野蛮其体魄”,教育必须教给人谋生的本领和能力,学生需要在学习中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社会中赢得生存的权利和机会,这是知识、能力、方法等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但仅有存活的本领和能力并不能保障人能生存,生存还需要强烈的存活意识和存活的追求。从生存意义上讲,教育还要让学生学习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自然因素是前提,但如果仅仅满足人的生物属性,人就会随心所欲、弱肉强食、无所顾忌,这样的人只有“兽性”,是“畜生”。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与他人共处的时候,需要收敛、需要克制、需要合作、需要互助,需要认识了解、内化体悟、外化践履社会道德规范,需要接受社会文明。缺乏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素养,学生就难以融入社会。社会属性使人合群,获得了社会属性就获得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满足社会属性的要求,教育就必须传递基本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文明,促进学生社会化,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文明其精神”。

仅仅满足社会规范的获得而没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在很多程度上人还只是奴隶。人既不能像动物一样存在,也不能像奴隶一样活着,人不仅要在改造自然活动中生存,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适应,更重要的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要追求自由,人要“活”出生命的意义和尊严,“活”出自己的独特价值。可以说,精神属性才是人的内在的真正高贵的品性。人的精神属性体现了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在人的不断追求中,社会不断进步,人性不断完善。另外,人的自我超越目标永远没有终点,人的自我完善“永远未完成”,正因为这样,人才需要终身学习。让学生精神上成“人”,需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使学生有理想,有追求,敢于突破和超越。

我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意识到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本领,共处的规范,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智慧。

一、学习生存

从人本身而言,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物体而存在。学习生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作为生物体存活的问题。

(一)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事实上,只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才可能珍惜生命,也只有感受到生活可爱才可能热爱生活。我们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和思考,今天的学校生活、课堂生活可爱吗?

这是《北京青年报》2007年2月2日登载的一位家长的来信:

重提鲁迅的“救救孩子”

2月1日这天,是我市小学生期末统考的一天!早晨7点,我把女儿从睡梦中叫醒,让她起床洗漱、吃饭,迎接期末考试。女儿今年刚满9岁,在我市某小学读三年级。

女儿赖在被窝里,闭着眼睛,咧着小嘴似哭非哭地不停嘟囔:“我害怕!我不想去考试!”为帮助她解除考前心理压力,我安慰女儿说:“考试有什么害怕的?考不好、即使考倒数第一名,爸爸也不责怪你!”女儿还是紧张,回答说:“老师说了,谁考不及格,学校、班级就不要他了!”我无语!不知道如何安慰我那刚满9岁的女儿!“考试考不好会很惨!”老师的话也绝对不是吓唬孩子!在以前,孩子每做错一道题、写错一个字,除了要写100遍“认真”二字,还动辄罚做50道、100道题!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每天面对的不是快乐成长,而是陷入题海之中。

我女儿的遭遇,只是所有孩子的一个缩影而已。孩子为什么要学习?老师的回答恐怕就是为了应对考试。因为老师的教学水平、自身价值的高低,以及能否得到奖励、提拔、提高工资等,往往与学生的试卷“挂钩”,用分数去证明、体现。对家长而言,孩子成绩的好坏,决定着自己的颜面与自尊。当然,家长与老师在逼迫孩子学习、考试的同时,无不贴上“爱孩子”的虚假标签。实质呢?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工具去役使、操纵,只是可怜了我们的孩子。他们没有了童年,没有了自由与快乐,只有无休止、痛苦地做作业、考试。

这种牺牲孩子童年与快乐的教育,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与创造力,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今天,对于那些陷入“作业堆”“考试热”的孩子们,我们有必要重提鲁迅的那句“呐喊”—救救孩子!

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或者说,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在学校中、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和学校生活给他们以未来社会生活和生命活动的认识基础,并由此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行动。在一定的意义上,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学生的生活和人生的命运,基础在学校里,在课堂上。

当学生发现学校、课堂生活使他不快乐,他会干什么?鲁迅早在1918年就说:“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有位同学在回忆他上小学时说,一次上课因与其他同学讲话被老师发现后勒令他学狗叫,他无论如何也难以发出狗叫的声音,无奈之下哭着乞求老师容许他学狗爬。最终老师以猫玩老鼠的心态观看了他的“表演”,然后在其屁股上踢了一脚便扬长而去。这位学生诉说道:“是这位老师教会了我恨,恨老师,恨所有的人,使我久久不能面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生活。老师之所以单单对我实行处罚也许是我成绩差的缘故吧。然而,这难道不是造成我成绩更差的原因吗?”对课堂生活的失望使他们对生活失望,学生的命运从此改变前行的轨迹,生命的天空从此雾蒙蒙、雨蒙蒙。

生活因为可爱才热爱,生命因宝贵才珍惜。课堂应该给学生怎样的现实生活?

首先应该是可爱的生活。他们在学校里、在课堂中能感受生命宝贵,生活可爱,知识有意义,学习有价值,从而对生命充满渴望,对知识充满渴求。如果学校成了监狱,教室成了牢笼,教学成了禁锢,学生唱的是“我去炸学校,校长不知道,你拿枪我拿炮,轰隆一声学校不见了”,学生就不可能有未来美好的生活。

其次是受尊重的生活。学校和班级管理制度人性化,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有序,人际环境充满关怀。这样的校园环境不仅使学生意识到好的规范和制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自觉维护规范和制度,而且立志建设更加美好、更加合理的制度和规范。

然后是鼓励选择的生活。异想天开有人欣赏,个性张扬得到鼓励,充分自由发展得到支持。

再次是得到老师充满温情和人道的同情、关心和支持。教师能发现他们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了解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称赞他们的良好表现,激发他们生命的潜力与活力,关怀他们的生存困境与愁绪,喜爱他们的天真与幼稚,宽容他们的失误与瑕疵。

(二)具有适应生存竞争的知识和技能

很显然,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能自己养活自己,也就更谈不上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学习选择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人的职业生活可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了。不管是哪一种职业,只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只要从业者能够从中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源并体验到快乐,这种职业生活对从业者都是有价值的。过去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个要求也许太高,但今天至少可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养人”。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方式看待学生未来生活的前途,而不是一心认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和支持学生有个性、有特色地发展。同时,要尊重学生发展方向的选择,引导学生选择,让学生在充分挖掘潜能的前提下,学习正确地选择。

曾经有一位数学教师对一位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说:“我不相信体育就能当饭吃,早上也练,晚上也练!你应该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考学才是你的惟一前途。”没有想到,这位同学后来成了一位小有成就的运动员,日子过得比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更加舒坦。我们可以理解这位数学教师渴望学生把数学成绩搞上去的良苦用心,但他对生活的理解,以及他对学生选择的指导却未必正确。

【阅读链接】

学习选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选择性的改革目标和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已经进入试点阶段的高中课程改革,这一特点更为突出。

人们一直认为,中等教育改革是全球性的难题,因为中等教育结束的时候,每个学生都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个人都面临着人生选择,无论是升大学,还是走向社会,分流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升大学,也面临着升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的问题,这是每一个高中生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所以,敞开选择的大门,提供选择的空问,在保证必要基础的前提下,使学生享有充分的选择机会重要而必要。

在我看来,选择之所以重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就人生而言,人生本就是选择,学习选择就是学习人生;二是就时代发展而言,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的不仅仅是经济,某种程度上,也在于人自身计划了人的生存轨迹,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学习选择的意义并不突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不仅是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而且是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变。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复杂多元的社会中,学习选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和必然。

学习选择,我以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习选择就是学习自由

选择首先意味着人有自由,没有选择自由无从谈起,选择本身是人运用自由,学习选择意味着人学习如何自由。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有三点基本认识:作为类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

所谓“自由”活动,是指人类具有掌握客观规律以改造和变革自身和自然活动的独立性。美学家高尔泰说过:“人没有自由就不成其为主体。”体现人的“自由”的本质,意味着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单纯受制于外物或他人的作用而被动存在,而是积极地、富于创造性地把握现实生活的必然性以实现活动的目的,这是人的活动与其他动物的活动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对自由的渴望,是自文明诞生以来根植于人类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本质力量,只要人活着,他就应该以最适合人性尊严的方式去存在。人的自由活动的受阻或丧失意味着人的本质的异化: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受到摧残,这是劳动本身的异化:人本身的活动是替别人服务的、受别人支配的、处于别人的强迫和压制之下的活动,这是人的异化。

学习自由意味着我们要自己选择自己的主体性活动,自身是行为的主宰。我们必须而且有权选择行为的目的和手段,一切行为都应该经过自己的策划思考,使行为出于自愿、行为的始点来自自己。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并应该教给学生的自由。

二、学习选择就是学习承担选择的责任

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说:“蜜蜂建设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完成了。”“自觉”表现为人的意识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对活动结果的预测和承担。

既然自愿行为开始于我们自身,那么我们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有完全的责任。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而且意味着承受选择的重负,意味着他必须承担其行动的后果,接受对其行动的奖励或惩罚。

坚信个人自由实际上就是强调个人的责任,选择自由意味着选择责任。选择与责任的关联性和互补性,意味着能承担选择责任能力的人才有自由。强调选择的责任的基本假设是:人具有选择理性行动的能力;每一个人需要对其自身利益进行理性判断,以争取自身能力水平得到更加充分自由的发挥;意味着没有谁比理智行动者本人更清楚他的利益;它的基本目的使人的行动比在不负责任的情况下更加理性;使所有的人都能够在理性水平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

事实上,自由也对于负责的个人才具有实在意义。对于不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就需要必要的监护和监管。我个人认为,道德、法律规范危害他人、社会的选择者应该承担的责任,法院和其他执法机构用强制手段促使选择者承担自己的选择责任。

从选择自由和选择责任的统一来看,教学生学习选择,是使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负责、学会规划人生,在选择中体验艰辛与喜悦。通过教育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和发展。

三、学习选择就是学习发挥优势

“人有人不同,花有百样红”,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的个性差异因遗传、经历、环境而各不相同。学习选择需要看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可以说,干上自己想干和能干的事,往往事半功倍,而干上不适合自己干的事,事倍功半。在竞争如此激烈和残酷的时代,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是如此时不我待,看清自己的优势,发展优势、发挥优势是一种更加明智的选择。

四、学习选择是学习放弃

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什么都想得到”是一种痴心妄想,“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不选择就是一种选择,学习选择就是对不选择的活动和事物选择放弃。

我个人认为,现在很多人觉得累,是因为没有选择放弃,能选择“适可而止”的人太少。过多的选择和追求使我们背上沉重的包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我很同意这种看法:放弃在获得幸福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比努力所起的作用并不逊色。聪明人不会在可以防止的不幸面前坐视不管,但也不必在不可避免的灾难上徒费时间和精力,即使这些灾难本身是可以战胜的。如果因为它们会引起时间和精力的过分消耗,妨碍了更为重大目标的追求,那么这种放弃也是有意义的。因此,我想,一个人即使在追求真正重要的目标时,也不要陷得太深,这样容易使可能出现失败的想法长久地困扰着自己,威胁心灵之平静安宁。

美国作家霍桑说:“幸福是一只蝴蝶,你要追逐它的时候,总是追不到;但是如果你悄悄地坐下来,它也许会飞落到你身上。”我们中国也有这么一句话:“舍得,舍得,一舍就得,就怕你不舍,那你就不得。”在这里,放弃的是有形的荣誉、财力、权力,选择并将得到的是心灵的快乐、充实、幸福。

2.学会学习

“惟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在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授课老师请参与者说一说“在自己心目中,什么知识或能力最重要?”我的答案是终身学习的能力最为重要。由此思考,学生学习生存,也就必须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需要什么呢?首先是有热爱学习的态度,有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想学习,愿意学习,并能从学习中感受乐趣。其次,是获得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有比较高的学习效率。再次,是具备相应的继续学习的知识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李永培先生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客观存在的价值取向和学习方式的差异,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完成规定性学习任务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并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和坚持性是这一层次学习的最高境界。第二层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合作交互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自主调控学习情绪和学习策略,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积极评价自己的学习,自主构建是这一层次学习的最高境界。第三层次是学生真正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里,冲破教育框架的束缚,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学习已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内需力,这既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学习与创造的共存与融通。”

3.具备适应生存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应该如何对待和看待知识和技能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知识和技能,防止知识技能的绝对化、神秘化。

【阅读链接】

九?十二?还是八?

太阳系中的经典行星(过去称为大行星)数量的变化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们接受的教育,包括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太阳系是九大行星。但我们不知道,冥王星作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的身份应该质疑:1930年,美国洛厄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克莱德·汤博宣布发现冥王星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和体积,认为它比地球大几倍,但实际上冥王星的质量甚至比月球还小,只有地球的1/400。

当人们认识到这个错误时,冥王星已经作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被写入了教科书,也成为太阳系内惟一一颗由美国人发现的行星。因为是美国人发现的,所以,美国科学家对任何试图开除冥王星“户籍”的提议都表示强烈反对。国际天文家联合会(IAU)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小行星中心的负责人布赖恩·玛斯登说,他在1980年的一次会议上提议把冥王星降级为小行星,结果与会的美国天文学家们居然威胁要把他扔到宾馆的游泳池里。

1999年起,人们对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质疑和捍卫此起彼伏,但国际天文家联合会一直没有表态。2006年8月15日,IAU的一个7人小组拿出草案,把新的行星定义为:一是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重力必须和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状呈圆球。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0亿亿吨以上。

这样,谷神星(原来最大的小行星)、原先被认为是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一颗暂时编号为“2003UB313”的天体都要升格成大行星了,太阳系大行星的数目可能从9颗扩大到12颗。

知道这个消息,我想:惨了,同学们背得更辛苦!

好在这只是草案,需要在2006年8月24日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表决,就像投票选超级女声一样!

表决“在4位歌唱家美妙的歌声中开始,以激烈的争论贯穿,以‘里程碑’式决议结束”。“表决前,一些天文学家还抓住最后机会表达质疑,他们站在观众席走道里竖立着的麦克风前,要求主席台上正襟危坐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罗恩·埃克斯再度修改决议草案。一位天文学家甚至要求修改其中的一个标点。”“投票时,两派的对立显而易见。天文学家们挥舞着手中的选票,极具煽动性地鼓励更多人加入他们当中,其中包括埃克斯,一位冥王星的强烈支持者。”

“行星”的定义本身不是“明确”的,而是“通过”的:“‘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必须和自转速度平衡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而冥王星因为其轨道与海王星相交,因此不符合这一定义。

从此规定:太阳系的经典行星数目为8!

“九?十二?还是八”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

我想到了什么:

首先,书本知识未必是真理,科学的认识和结论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比如冥王星的大小、质量。

其次,科学的结论难免受人为因素、感情因素的影响,比如布赖恩·玛斯登提议把冥王星降级为小行星时,与会的美国天文学家们威胁要把他扔到宾馆的游泳池里。投票时,天文学家也会挥舞手中的选票,极具煽动性地鼓励更多人加入他们当中。

再次,科学的结论只是某一时期某一科学共同体相互妥协,彼此接受一个更容易接受的东西所形成的决议。比如,到底该怎样定义“行星”,人们选择了投票。

对表决结果我很高兴。我高兴的是:不是12而是8,在老师的要求下,学生可以少背几个了。

但我们也该想一想了,记住这些结论到底有多大价值?说不定,有一天,人们又有了新的发现;或者某一个权威拿出了更容易接受的意见,再选一盘……

我们不能责怪曾经拿出9个大行星的科学家,也不能责怪这样编写教材的专家们,他们做了他们当时所应该做的。

只是我该怎么办呢?——在看到知识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和中立性一面的同时,我要注意到它还具有文化性、不确定性、情境性和价值性等基本性质。

我们不能再一味膜拜了!

(相关资料来源于新华网)

看到知识的文化性、不确定性、情境性和价值性,我们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认识、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鼓励学生突破和超越。

其次,又必须给学生适应社会交往和交流的必须知识和技能。

2007年1月,我到一个学校与老师们交流,一位老师说曾经看到这样一个一资料:

英国某学校一位老师教学生认识英语字母“O”被家长投诉。家长说,在家里我们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告诉孩子“O”符号具有丰富的意义,现在老师说,这个符号就念[au],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学校接到这位家长的投诉后,辞退了这位老师。

离开具体的教育情景,没有对教育过程中细节的把握,讨论教育教学中的是非曲直也就没有了基础。我只能就事论事。仅就有限的信息,我认为:学校一方面需要尊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权利,尊重家长的意见;另一方面,学校毕竟是教育机构,有权利也有义务作好解释工作,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责任。

我认为,可以向家长解释:符号“O”(或者圆圈“○”)的确隐含了无限的认识可能,对于利用符号“O”发展孩子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应该给予肯定。但具体到英语单词里,它的读音和拼写是相对确定的。没有对英语单词语境中这些固定的东西的掌握,孩子就不能正确地发音、说话,也就无法正常地阅读,就难以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生存和生活就可能出现问题。所以,需要老师明确在英语交流的语境中,给学生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正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

同样的困惑也出现在中国,曾经听说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家长,在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对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4只点燃的蜡烛,吹灭了l只,第二天早上,还剩几只蜡烛?

经过启发,孩子意识到:4-1=1。

一只长方形的桌子,截掉1个角,还剩几个角?

孩子发现:4-1=5或者:4-1=3

一棵树上有4只小鸟,猎人打死了1只,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经过分析,孩子知道,在这里,4-l=0。

鱼缸里,有4条金鱼,死了1只,鱼缸里还剩几只金鱼?

……

孩子学会了思考,也自己得出了结论:4-1=4。

孩子进小学了。老师在作业中写出了“4-l=”的题目,孩子兴奋地把自已知道的“4-l=1”“4-l=5”“4-l=0”“4-l=4”“4-l=3”都写出来,老师不明所以,在“4-1=3”后打“√”,其余的都打了“×”。

孩子哭着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对学校教育开始失望,并向老师提意见。

对老师来说,在面对如此多样的“4-1=”答案的时候,最好还是先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答案”,不要简单判断和轻易否定。有了疑惑后,需要了解学生,询问学生,肯定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认识。接下来,还是要给学生讲讲在日常生活交流中“4-1=3”的约定俗成性。

如果家长有了不理解,就需要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取得一致:比如,当小孩拿出4元钱买1元钱的蛋糕,这时该找补多少钱?如果售货员记住的是“4 -1=0”,而购买东西的小孩记住的是“4-1=5”,这个世界非乱套不可。

一方面是约定俗成的知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相对性价值,两者间存在对立和矛盾。如何处理和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是用生存的需要考量,其次又不能用这些东西禁锢人、压制人,同时要注意把握度,所谓真理向前跨进一步就成了错误。

另外一个问题是多样化和最优化的问题。新课程鼓励和接受理解多样化、算法多样化,不仅因为人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社会生活具有多种可能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从适应生存的需要出发,理解多样化、算法多样化一方面必须以相对正确或者可理解、可接受为前提;另一方面,在正确的前提下,理解多样化、算法多样化又要尽可能追求最优化。

比如,面对“3+3+3+3+3+3+3+3+3=?”的计算,用连加是一种方式:2个3加起来,然后4个6连加再加3是一种方式;10个3相乘减3也是一种方式……现在的问题是,当学生在具备学习乘法或者已经掌握了乘法方法以后,在不否定上述各种算法合理性的同时,是否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3×9”是更为简便的方法?

我认为,在肯定多样化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不能失去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认识更为简便和快捷的方法。原因是教育毕竟应该传递人类的先进文化,传递人类最新的文明,同时,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人类生活节奏总体不断加快的今天,时间就是生命,赢得速度也可能赢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对于生存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无疑老师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可以成为一个参照。但老师同时必须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思考学生具有无限丰富的发展可能性,他们将生活在未来。这样,我们就不能仅仅根据自己自身的经验思考学生未来的前途。

2006年l0月,我在农村学校执教“24时记时法”,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陈老师手里有一张机票,机票上的起飞时间是10月29日20时45分,陈老师必须在晚上什么时间以前登上飞机?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不能完成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能误掉这趟飞机。”这样设计的本意一是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意义;二是想引导农村学生走出去,进入更广阔的世界。议课时,面对这个问题,一些老师说:“这些学生坐飞机,那不是梦想吗?我们都没有坐过飞机。”我的意见是:当老师的,一方面不能小看同学们未来的前途;另一方面,我们的目标不就是引导他们过上超越我们的生活吗?

(三)养成必要的道德行为和法律自觉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往往生活在人群中,人总与他人共同生活。在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时候,如果人仅仅只是为了自己,随心所欲不加控制和节制,一个人就可能是另外一个人的地狱,人与人将无法共处。当彼此都成为对方的地狱时,人类生活就难以继续。

正是为了让彼此都能够在人群中生活,在长期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寻找和建构调节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两者通过不同方式告诉人们哪些是正确的事,哪些是不正确的事,人应该做正确的事,不能做不正确的事。道德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引导人们克制自己,不去做错误的、可能伤害他人的事。道德和法律教育的根本在于使人在行为之前都能自觉进行道德、伦理和法律审查,并最终选择正确的行为。

因为道德行为和法律自觉并非仅仅是为了他人,更本质的是在“眼前为他”的同时在“长期为我”。培养道德修养,形成法律自觉就是为“我”,它和“我”的生存紧密相关。所以,养成必要的道德行为和法律自觉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生存的必修课。

如何有效实施道德和法律教育呢?首先道德教育应该体现递进层次,它的基础在于有所畏:

就我看来,就道德的层次和境界,可以把人分成四类人:

最低层次的人是无所畏惧的人。无所畏惧的人“随心所欲”,不知道有规矩,不知道害怕规矩。由于对道德、法律缺乏畏惧,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欲望不顾一切,为所欲为。这种人服从于欲望和兽性,对他人和社会都相当危险。

稍高层次的人是有所“畏”的人。这种人也追求自己的理想,致力实现自己的欲望,但在追求实现欲望时,心中会有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因为害怕法律制裁会收敛自己的行为,因为害怕道德和舆论谴责而不得不有所约束和自我控制,在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下他们遵纪守法,尽职尽责,这是合格公民的基本表现。

第三个层次是有同情心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层次的人追己的利益,但当自己的利益要求与他人利益有冲突的时候,他们会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利益,选择不伤害他人利益、兼顾他人利益。

第四个层次是有仁爱心的人。他们以他人和大众的利益为依归,为了他人快乐和幸福,可以选择放弃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可以杀身成仁,可以舍生取义,可以“舍身饲虎”。

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自由是人类活动的特性,也是人类活动的追求,人渴求自由,追求自由,发展自由。人追求自由是因为人在其现实性上又是不自由的:首先,人的生死不自由;其次,人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在群体中存在,自然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也都限制着人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要以“自觉”“自律”为前提。这样,发展就不仅仅只是外在的扩张,它还是一种内在的收敛,是自我限制中的成长。

这种自我限制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畏”。就群体而言,人不能过于狂妄和自大,需要敬“畏”自然规律,与环境和谐相处,在与环境和谐基础上可持续发展。就个体而言,对生命的有限性我们要“畏”、能力水平的有限性使我们“畏”,对群体的依赖又使我们“畏”道德、“畏”法律。“畏”使我们在追求中克制,在发展中内敛。

这种内敛不是禁欲,也不是阿Q精神。它是在充分认识人的本质力量,认识到人生的种种可能和不可能后,既自强不息,不断开掘生命的潜能,拓展生命的影响力;同时又自我约束,追求内心的充实与宁静。它是自由与自律的统一。

节选自陈大伟《道德故事与师德修养》

其次,道德修养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认识道德规范,树立道德观念,养成道德行为。道德教育需要贯穿在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课例参考】

在学生心田里散播“向善”的种子

——《七颗钻石》的教学设想、简录与反思

一、导入

师(出示事先画出的大熊星座、天琴星座、天鹰星座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生活在农村,在夜晚可以看到很多美丽的星星,在这些美丽的星星背后,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大家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生:知道。

师:知道就好。如果不知道,今天回家就请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们国家的民间传说,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北斗七星”的故事和传说——“七颗钻石”。(板书:七颗钻石)我们看一看是哪个国家的传说,谁写出来的?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目的:一方面从生活入手。另一方面,同在一片蓝天下,尽管地域不同,国界不同,但人类有很多共同的历史和传统,因为这些共同的历史和传统,人类可以而且应该相互理解。)

二、新课

师:“七颗钻石”是一个传说的故事,大家想一想,一个故事里面有些什么?

(目的:简要分析故事的要素,由此给出学习故事的结构)

(下略)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个故事,找一找主要人物是谁,看一看故事的背景,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生读。师生共同分析人物、时间、地点)

师:大旱灾是故事的背景。你们从哪里读懂了这是一次大旱灾?“大”体现在什么地方?大家读一读。

生:“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花儿都凋谢了,草木都枯黄了,许多人和动物都因焦渴死去。”

师:哪些地方体现了这是一次大旱灾?你从哪些字词发现这是大旱灾?

生:许多人和动物都因焦渴而死。

师:人和动物会不会死?

生:会。

师:人和动物都要死,这是常识。这一句的哪些词能说明这是一次灾难?

生:焦渴而死。

师:这是死的原因,因焦渴而死说明什么?

生:缺水。

师:对,因焦渴而死说明缺水很严重,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词中体会缺水严重?

生:“许多”。

师:其实,人和动物都是要死的。但这里人和动物的死不正常——“许多人和动物都因焦渴死去。”我们找到了“许多”“焦渴”。现在请大家抓住这两个词读出大旱的严重来。

生(读):“许多人和动物都因焦渴死去。”

师:好,我们再用这种方法来找一找下面的句子,看看还有哪些字词表现了旱灾严重。

生:“都”。

师:“都”是什么意思?

生:全部。

师:这里“都”进一步说明了旱灾的严重。现在我请一个同学读出“都”的味道来。

(生读)

(目的:通过程度副词表达作用的体会和阅读,让学生感受如何抓住和运用程度副词。我觉得,课堂教学需要这些基础)

师:这个故事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中发生了。故事的背景告诉我们,在这个故事中,水十分宝贵。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想在缺水的情况下,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生读)

生A:第2自然段写了小姑娘去找水,第3、4、5、6自然段是小姑娘做好事。

师:做了什么好事?

生:把水给狗喝,给母亲和过路人喝。

师:那7、8自然段呢?

生:是故事的结果。(师板书:结果)

(师生共同阅读分析第2自然段,体会水的珍贵和小姑娘找水的艰辛)

师:找到如此珍贵的水,看一看,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生:给小狗。

师:给小狗后发生了什么事?

生: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里面的水还是满满的。

师:说明了什么?

生:做了好事。

师:做好事得到了什么?

生:回报。

师:回报你觉得是好的还是坏的?

生:好的。

师(板书:好事好报):小姑娘把水带回家,又把水送给了妈妈,我们看一看又发生了什么?

生(齐读):水罐变成了金的。

师:之后她还送给了一个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的过路人,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读):“过路人接过金水罐。突然,从金水罐里跳出七颗闪闪发光的大钻石,金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师:这就是故事的结果。我希望大家回去后讲给家人听。(目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应该是相互的,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告诉家长有十分丰富的教育意义。在这里,可以让家长一起体会善良,体会做了好事有好报,对社会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你家里的人听完以后,可能会问你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想一想,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师:故事中什么东西最珍贵?

学生A:水。

学生B:善良。

师:故事中,两样东西都很珍贵,想一想:谁更珍贵?

生:善良。

师:是的,比水更珍贵的,是善良的心。故事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小姑娘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生:做了好事,得到了好报。

师:对,做了好事有好报。今后,当我们抬头看到北斗七星的时候,我们知道那是爱心的照耀,看着它,我们会想到什么?

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师:对,而且做了好事有好报。

(目的:星空永恒,道德永驻。此处是让学生意识到:只要你还知道有星星,你的心中就应该有这些道德信念)

三、拓展

师:学习了这个故事,陈老师有几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第一个问题是找水给“谁”喝?小姑娘帮助小狗是帮助了什么?

生:动物。

师:妈妈呢?

生:亲人。

师:过路人呢?

生:陌生人。

师:想一想,如果看到正在枯萎的花,小姑娘会不会给它水?

生:会。

师:帮助正在枯萎的花是在帮助什么?

生:植物。

师:把几个加起来我们要关爱什么?

生:爱小动物,爱植物,爱他人,爱亲人。

师:对,这就是要关心一切生命。再想一想,为什么要把水给小狗?如果小狗不需要水,小姑娘找到水后可以先喝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给妈妈,植物。

师:假设妈妈不需要,植物也不需要呢?

生(小声说):可以。

师:我认为是可以的。请大家注意,这里的小狗、过路人、母亲都是十分需要水的,我们要帮助的应该是最需要帮助的。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故事的时间是“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的地点是“在地球上”,可能在什么时间?可能在什么地点?

(生疑惑)

师:时间可不可能在现在?地点可不可能在你的周围?

部分学生:不可能。

部分学生:可能。

师:陈老师觉得这样的故事没有具体时间、地点,它说明这样的事,可以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可以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所以只要我们站在地球上,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北斗七星,就可能在我们身边出现这样的故事。

(目的:要想让文本对学生生活产生影响,就不能让文本与学生生活疏离。把“我们”投身到故事中,让我们意识到: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故事就在我们身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主角。这样,我们就需要想一想:我们该怎么办)

好了,请同学们回去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你知道了什么。我将给康老师建议,下一节语文课要交流一下回家讲故事的情况。

下课!

【课后小记】

2006年9月,曾经在一所学校听《七颗钻石》,总体感觉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和处理表面化了一些,把一篇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文章只上成了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课。也给这位老师提出过教学建议,但后来这位老师的教学效果如何自己并不知道。于是就想自己试一试。

2006年10月,我在贵州省湄潭县新南乡中心小学做义工,大家要求我给学生上课,我也想给农村学生上课,感受农村学校的教学状况。一共上了三节,其中一节就是四年级的《七颗钻石》。

我想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呢?我想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善良的心最宝贵”“好心有好报”。对于“善良的心最宝贵”这个目标,执教这篇课文的老师可能都能够想到。对于“好心有好报”的目标我是这样设想的:

对于人性,我国古代有“性善”与“性恶”的争论,我现在认为,就本性而言,人刚生下来是无所谓“性善”与“性恶”的,但后天环境和教育会影响和决定这个人是“向善”还是“向恶”。人到底选择“向善”还是“向恶”,又取决于对“向善”“向恶”付出和回报的认识。可以说,确立“好心有好报”的信念,是奠定“向善”信念的基础。基于此,我把这一课让学生体会“好心有好报”作为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康德老人的诫命是“头顶上灿烂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强调了在看到“北斗七星”时,心中想到这个故事,想到“好心有好报”,并努力躬身实践;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对家庭的影响,对社会的改造,我要求学生回家给家人讲这个故事,并把讲故事的过程作为后续口语交际或写作的材料。另外,在拓展方面,我强调了除了亲人、他人、动物以外,我们还要爱植物,爱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与此同时,《论语》中有“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我想让学生知道:帮助应该施加给需要帮助的,照顾好自己也是一种道德。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回答时,我随机引导出的板书不是预想计划的“好心有好报”,而是“好事有好报”。后来想一想,不知不觉,是学生给了我们更为真实的东西:其实有好心不行动是无法得到好报的;而且有好心,做不出为别人认可的好事来(有时自己会觉得是好事,而受者并不理解和认定是好事)也是未必有好报的。所以“好事有好报”更符合事实,更有价值。这是学生教给我的,在此,我再次体会了什么是教学相长。

二、学习生活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思想才能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生存就是存在着,它就像我们自然界中的花、鸟、草、木一样,它们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附带物;而生活是活着,它是生命的延续,是一种人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富有享受。人作为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命的存在,不是动物的存在,而是一种生活活动的存在。从本质上,学生生活是学习生活,因为生活才是目标,教学生生活才是教育的终极任务,但人首先要生存,生存是基础和前提。所以,我们才会说,学生学生,学习生存,学习生活。

也许可以以终身乞讨者为例,从生存角度看,他们是作为生命体存在着,他们学会了生存。但他们对自己的生存方式满意吗?就一般人看来,他们的生存有体面、有尊严、有成就感吗?这样,就可以说教学生生存就是教学生适应社会以满足生存需要,教学生生活是教学生在与他人互动与合作中,表现人的尊严和自由,追求内在充实和宁静,过一种不断创造和超越自身的新生活。教学生生活就是要教学生活出人的意义,活出人的追求,活出人的价值。

教学生生活任重而道远,在实践中,一些文本和教学活动让人担心。

到某小学听课,课文是小学三年级的《居里夫人与她的老师》,讲的是居里夫人在成为世界名人之后仍然尊重与热爱自己的小学教师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这样写的:

一天,欧班教师收到了一封挂号信,寄信人是“玛丽·居里”。欧班老师难以想象这信真是给自己的,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普通老师写信呢?她拆开信读了起来。读完信,泪水涌出了眼眶,原来写信人是她20年前的学生小玛丽。在信中,居里夫人向欧班老师深表敬意,还寄来了往返的路费,请她去作客。

教材的编者在课文后出有这样的练习题:

默读课文,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欧班老师读完信会激动得泪水涌出眼眶?为什么用“涌出”而不用“流出”?

是呀,“涌出”与“流出”一字之差,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意味:居里夫人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而欧班老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这样一位普通人居然接到如此有名的人给自己的亲笔信,还寄来路费,邀请她去作客,这是一种多大的荣幸和恩宠啊!她的眼泪怎么能不夺眶而出,她怎么能不感激涕零呢?

第二个故事同样强调了这样一种感动:当居里夫人在一个盛大的仪式上将欧班老师介绍给大家时,“老人的脸上挂满了激动的泪水”。

所幸课后练习没再用“挂满”二字作文章!

福柯说过:任何一种现成的知识背后都隐藏着一种不易觉察的权力关系。在“涌出”这一修辞背后,隐藏的是一高一低、一贵一贱的不平等关系。我们在无意识中给孩子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名人拥有一种潜在的权力与优势,而作为它的陪衬,则似乎是普通人的势利与功利。对权势的屈从,对尊者的感恩戴德,就如臣子得到君王恩宠一样地受宠若一凉。只是,在科技取向的现代社会,科学家取代了皇帝,成为另一种权力与优越性的象征。尊师重道,这样一种为人的基本品质,是因为来自于一个名人,就显得格外不同寻常?而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想,如果给欧班老师写信的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那她就不会感动,或者不会如此地“涌出”泪水呢?

教材往往塑造着另一种权力关系。在这样的教材的误导下,一些无批判力的教师在教学中便会将课本中隐藏的不平等关系放大。教师讲课以强调这种不平等关系开始:“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也许是教师觉得语气的强调还不够,于是,一边讲述,一边写字,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板书:一左一右的不平等,犹如两军对垒,赫然在目。似乎不强调欧班老师的卑微,便不足以突出居里夫人的伟大。

黑板,是我们的孩子文化心理成长的土壤,在这样一种土壤里,会生长出什么样的心灵世界呢?

也正是基于相同的考虑,我们才对《画家与牧童》现有设计和教学进行反思、批判和改造。

【课例参考】

让学生学习生存,学习生活

——《桂林山水》教学追求、简录与对话

第一部分 教学追求

教育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习生活,最根本的做法是建立文本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避免文本、文字与生活经验的疏远和隔离。《桂林山水》是一篇游记,是作者一次旅游生活中对美的发现和讴歌,尽管作者不是此时教学的我们,桂林山水离我们远,但旅游离我们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我们都需要。所以学习《桂林山水》,主要任务不是认识桂林山水的特点,而是学习旅游,学习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通过学习使旅游变得更有乐趣和意义。这样,由于学的东西不再是死的文字,而是活的生活,有用的生活,更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期望和热情。

必须承认,语言和文字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和约束力,而且这种规定性和约束力又是相对稳定的。正是这种相对稳定的内在规定性和约束力,使人们通过语言相互沟通和理解成为可能。这样,尊重语言文字,理解语言和文字的内在规定性,就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工具进入社会、理解历史的必要前提。我所执教的《桂林山水》是第二课时,检查阅读和字词,紧紧抓住文字语言分析,讨论文章表达方法,口头交流游记的写作思路,都是基于提高学生生存能力,适应生存要求的考虑。

在语言文字背后,凝聚着作者的经验和智慧,这种经验和智慧或表达生活,或解释生活,或展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为读者理解生活、向往美好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因此,在教育活动中,需要复活作者经验,走近作者,走进作者内心,在复活作者、与作者对话过程中体会作者的生活经验。在《桂林山水》的教学过程中,我在明确文字的表面意义后,引导学生深入作者内心,体会作者感情,观察和学习作者理解和表达生活的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自己的生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前人的经验参照。

人的高贵品性在于人的精神属性,在于人的超越性和独立性。这种超越是对习俗的超越,对他人的超越,对既往的自己的超越。在《桂林山水》中,作者超越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简单结论,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而对于学习《桂林山水》的学生,又该怎么办,答案也在超越—不仅超越“桂林山水甲天下”,也超越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用自己的眼睛发现”是对文本和作者的超越。这种超越使师生向往自由,追求独立人格,享受审美的乐趣。这种乐趣从现实的角度,就在于以后在旅游中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声音表达美,从而获得自我发现和自我表达的愉悦,享受更加丰满充实的精神生活。

必须承认,学会生存、学习生活是一辈子的事,因为永远有一个“理想”等待我去追求、去实现,所以“现在的我”始终不成熟,每一个人“塑造自己“都永远未完成。因此,任何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一节课只能是一节课,不能在一课时中完成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习生活的任务。有价值的是我们在这样追求……

第二部分 教学简录

一、检查阅读和字词掌握

师:这篇课文已经学过一节了。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和感情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现在请大家读一读,把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

(生读课文,师巡视)

师:刚才陈老师看同学们读书都很不错。现在陈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和一些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师念:“漓江”“峰峦雄伟”“波澜壮阔”“无瑕的翡翠”“屏障”“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生听写)

师:对于没有写正确的词语,大家下来要写一写。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无瑕的翡翠”?

生1:“无瑕”的“瑕”原指玉上的斑点,“无瑕”就是没有斑点,没有缺点的意思。翡翠就是一种玉石。加在一起就是没有斑点的玉石。

师:哦。翡翠这种玉石是什么颜色呢?

生1:绿色。这里是用来形容漓江水“绿”的。

师: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呢?

生2:一只小木舟,行驶在碧绿的水中,仿佛人在一幅美丽的画卷当中游览。

师:舟行驶在碧绿的水面上,两边是如画的山水,人在当中游览。有些同学可能觉得用语言不好解释,那你就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一种画面,然后进入这个画面。

二、感悟文本内容

师:请大家看到课文的第一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

生:“甲”是“天下第一”。

师:“天下第一”。“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这里是谁的说法?

生:“人们说”。

师(板书“人们:”):是“人们说”。想一想:这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人们”的意思,还是作者的意思?

生:“人们”。师:作者是否同意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师板书:作者?)

生3:在这里,作者是相信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的。但是作者没有直接地表明他同意人们的看法,而且是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方法来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

生4:我也认为,作者是相信“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因为在第二、第三自然段里面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但在描写山、描写水时暗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你注意到了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暗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请你读一读相关的文字,想一想作者想说什么?其他同学要把他读的地方找到,一边听,一边思考,作者到底说了什么?是什么意思?

生4:“我看见过渡澜壮阔的大海,观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师:好,读得很有感情!我们来琢磨一下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里,作者是不是想说漓江的水比大海和西湖的水更好?

生:是。

师:“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作者的意思是漓江的水超过了西湖和大海的水?

(生犹豫迟疑)

师:有的同学在犹豫了。大家再看一看书,这里是不是说漓江的水天下第一?

生5:我觉得,作者并不是说大海和西湖的水比不上漓江的水,我觉得作者的意思就是说他看见过大海,也赏玩过西湖,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意思是漓江的水很特别,它的水不同于大海和西湖的水。

师:这位同学的意思说,作者想说漓江的水很特别。漓江的水、大海的水和西湖的水是各有……

生:各有千秋。生6:有特点。

(师擦“?”板书:“有特点”)

师:作者认为桂林山水有特点,特点是什么呢?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呢?

生:水的特点,山的特点,以及山水一起的特点。

师:水的特点是什么?

生7:静,清,绿。

(师板书:“静,清,绿”)

师:大家读一读写水的文字,想一想,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读)

生8:很美。

生9:身临其境。

师:为什么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哪些地方写得好,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我们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从哪个方面写的?

生:静。

师:对,写的是“静”。我们可以再看一看后面紧跟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静得怎么样呀?

生:“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感觉不到”,写的是什么?

生10:这是从感觉的方面写漓江的水。

师(板书:“感觉”):写的是对水的感觉。大家再用这种方法看一看,写“清”是从哪一方面写?

生10:“看见”。从视觉写。

师(板书:“视觉”):“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仿佛”是什么意思?

生l1:好像。师:用了什么方法?

生11:比喻的方法。师(板书:“比喻”)

(感受山的特点、山水结合的特点以及作者的表达和写法部分略)

三、体会作者情感

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发现了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游桂林山水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些特点。想一想,当作者有了自己的发现以后,他会是什么心情?

生12:激动。

师:激动!仅仅是激动吗?

生13:还有赞美。师:还有吗?

生14:兴奋。

师:还有没有?

生15:自豪。

师:为什么自豪?

生16:因为他发现了。

师:发现了什么?

生16: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

师:我们现在来读一读第一句。读出作者的心情。

(生读)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在这里“真”字和“啊”字有什么作用呢?现在去掉“真”和“啊”,“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大家读一读。

生(语气平淡地读):“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现在加上“真”和“啊”,再读一读,体会两个字的作用,读出两个字的作用。

生(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范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它是作者游览中发现了美,

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而由衷表达的欣喜和赞美。

要读好这篇文章,首先要“入境”,头脑中要有这些美景,有这些画面。多美呀!第二要入情,作者在这里游览着,发现着美,他抑制不住地想表达美,歌唱美。

现在请一位同学入境入情地把全文读一读,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体会作者的心情,

随着作者的指点和描述去观察美,发现美。

(生17读全文)

师:好,谢谢你。如果我们有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和激动、欣喜的心情,那我们就要感谢作者,感谢这位同学。

(师生共同鼓掌)

师:在大家闭眼想象的时候,这一位同学(走到那位同学面前)在认真观察课本前面的桂林山水图。她在看着图,听着同学的声音,在作者的带领下在江上荡漾。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四、引导学生超越文字和作者

师:现在,我们有了作者眼中的桂林山水。那你呢?你到桂林山水怎么看?(师板书:“你?”)哪些同学到过桂林?

(同学中没有举手的)

现在没有去过,今后可能会去,当你们到桂林的时候,你们是不是要去发现“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否就去发现漓江水静、水清、水绿,桂林的山奇、山秀、山险?

生18:我到桂林,除了去发现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以外,我还想去观赏那里的树木,体会树木的茂密和生机。

生19:我想去观察和发现桂林那一带的人文文化,因为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风景区,那里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我对少数民族很感兴趣,对他们的服装、人文风情感兴趣。所以,我到桂林,不仅要观赏作者写出的山、水以及山水结合的特点,也要观察这里的人文风情。

师:好!说得真好!注意,两个同学都有一个想法值得陈老师学习,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这就是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师板书:“用自己的眼睛”)

生8(插嘴):发现美。

师:对,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板书:“发现美”)。我们要向作者学习,旅

游的时候不是来去重复别人的发现,而是发现自己心中的桂林。当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自己的美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

生20:激动、欣喜和赞美。

师:对,我们可能就和作者一样激动、欣喜和赞美,这就是旅游的乐趣。这是诗人贺敬之对桂林山水的发现和歌唱: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生鼓掌)

师:这首诗“桂林山水歌”大家下课以后找来读一读,琢磨一下,两位作者心中的桂林山水有没有不同。

五、指导学生习作

师:文章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14:我觉得是总结了文章。

师:是总结了文章吗?好,他的观点是总结了文章。还有其他看法没有?

生4:我觉得,第一段和第四段相互照应。

师:第一段和第四段相互照应,你还是同意总写的?

生4:是。

师: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21:我认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在写游桂林山水的原因。

师:这里有两种意见,到底是写原因还是总写呢?大家自由读一读。

生(读第一段):总写。

师:想一想,作者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他已经去过了,还是还没有去过?

生:没有。

师:对,是听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才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注意“采”观赏,才来了。想一想,第一句是原因,还是总写?

生:是原因。

师:陈老师的看法,也是写原因。它就像我们听到某个人说,某个地方好玩,我们就去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写游记的方法。有哪位同学最近出去旅游过,用这种方法来开一个头?

生18:我们在网上知道三亚那里天气很好,我们这里天气很冷,然后就去了。

生22:我去的是青海湖。我们学过一篇青海湖的文章,我的印象比较深。回去给爸爸说想去看一看,出乎意料,爸爸竟然答应了。

师:大家知不知道人们对四川一些风景名胜的评价和说法?有哪些风景名胜因为听说好你就去了?对青城山,人们说——

生:青城天下幽。

师:于是,在某一个时间,你和几个朋友就去游览了。人们又说.峨眉——

生:峨眉天下秀。

师:容中尔甲唱的:“神奇的九寨——”

生:“人间的天堂。”

师:于是,然后我们就去游九寨沟了。把这个过程写出来,就可以写成游记。它的写作思路就是,我听说某个地方好,我就去了,去了以后,我们发现了什么,走的时候感受是什么,这样写出来就很清楚明白。但要写精彩,重要的是什么——

生:用自己的眼睛。

师:有这样一句话:世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

生:发现美的眼睛。

师:希望大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大家下去以后,可以照着这样的方式写一写自己最近的一次旅游,当然除了景物,大家还可以把旅游的过程、旅游的心情写得生动一些。

这篇文章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引起游览的原因。那还一有没有其他开始的方法呢?下一课是《林海》,大家下来研究一下,它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又起什么作用?

大家再读一读《桂林山水》这篇课文,这一次,你可以体会着作者的感情读,也可以用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读。

(生读课文)

师:陈老师想知道,你们认为这一节课陈老师最想让大家明白的是什么?

生:用自己的眼睛。

师:真好!下课!

第三部分 教学对话

陈老师:

您好!

感觉您的课有意思,就请行家看了,有这些意见,供您参考:

课上得很有高度,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层次很清晰;联系了生活,联系了实际,联系了游记的写作等,很深入。不过有点想法:这样上是否语文味少了点?课堂上的问题感觉太琐碎了些,好多地方学生应该能理解;学生的读也少了些,这么美的文章多读,就是一种享受啊。

某老师  

2007年2月2日

某老师:

您好!

我同意您的看法。单就这一节课看,阅读是少了。

对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我的看法是,这毕竟是第二课时,每一课时总要有每一课时的重点。

应该说,阅读和理解总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阅读可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不是建立在加深理解基础上,而是只让学生反复读,本身也没有多大效果,有的时候甚至是无病呻吟。

在处理时,我首先检查了同学们的读,发现大家读得已经比较满意,所以,简单重复的读就应该少一点了。以后不是没有读,而是尽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读。具体办法是在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组织不断提高阅读水平的读,通过读巩固理解的成果,并用读表达自己的理解。比如对于桂林山水的美,是只读出对桂林山水的赞美,还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站在作者的立场,读出发现美、讴歌美的真情,以此激发人的发现力量,讴歌人的发现力量?我更愿意选择后者。当然,一节课有一节课的任务,40分钟只能完成40分钟的任务,本节课的主要定位并不在此,所以,这样的读没有更多安排。

关于语文味的问题,我首先想的是什么是语文味。对语文味,我的体会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这是基础,但不是目的。二是运用语言材料和规律进行言语活动,以更有效地表情达意。只要是围绕这两个任务,并在努力实现这两个目的,这样的活动、这样的课堂就具备了语文味。另外,借助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生活才是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我们不能脱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生活这个根本来强调语文味。实践中,很多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低,并不是现在的语文没有语文味,而是缺少了生活味。这里的生活味就是利用阅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通过阅读改变生活.可以说由于缺乏对提升生活的观照,视野太狭窄,学生很难感受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这是学生的语文兴趣越来越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不能非此即彼,更要反对形式主义。但也必须看到,就语文而语文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比如,教《苹果落地》,一些老师根本没有意识到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苹果落地的原因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这个基本常识,而这本身是文本语言材料提供了的。关于琐碎的问题,的确存在。总体上,老师的作用还是过于突出。这是需要改进的。

谢谢您的意见和关心!

陈大伟  

2007年2月8日

第三节 追求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一)“有效”的维度

1.看是否有效果

也就是说预期的目标与结果是否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和出现。教师的教,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师教的行为出来以后,需要考察是否引起期望的学生行为,比如你向学生提出一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学生思考没有,有没有学生起来响应你、回答你的问题。如果学生思考了,或者学生起来应答了,说明你的行为是有效果的,如果学生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反应,你的这个教的行为就是无效果的。看一看下面的课例:

在语文课上,老师刚挂出小黑板,大多数学生就开始读小黑板上的儿歌。看见学生读得很不整齐,老师发出指令:“一二三……”,指令一出,同学们立刻放弃朗读并紧紧接上话头:“一二三,要坐端;三二一,坐整齐。老师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背诵完毕,课堂自然安静。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学习《人有两件宝》,现在老师先读一遍,然后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老师读完学生读。学生读完,老师提醒学生:“‘脑’字是鼻音。”刚一说完,学生立刻摇头摆脑地“nao,nao”练习起来,老师认为课堂乱了,又来了一遍“一二三……”,然后让一位同学范读,最后组织学生声音整齐地练习“nao,nao……”

我们可以说,这个案例中,老师“一二三”的管理纪律行为是有效果的,因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停下来了,课堂纪律安静了。

如果有效果,我们又可以分为“正向效果”和“负向效果”,“正向效果”是达到了我们期望的理想的效果,而“负向效果”是与我们期望的效果完全相反,比如我们的教育行为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上例中,老师的本意是通过纪律管理行为促进学生学习,但潜在的、后续的效果是使学生失去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说得到的是负向效果。

2.看是否有效率

在经济学上,效率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教学中最大的投入是时间的投入,时间是衡量教学效率的主要指标。我们认为,教学效率=同学们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教学花费的时间。在这个公式中,分母“教学花费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在中小学,也就是40分钟或45分钟。因此,对一节课的教学效率进行评估,或者试图提高一节课的教学效率,我们的着眼点应该在分子上,通过提高分子的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分子中,关注的对象首先指向学生,它充分体现了“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样,衡量教学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是否获得了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而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不认真或讲得精彩不精彩。

其次,应该将效率集中在学生的智力活动时间上。应该说,除了体育等学科以外,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以心智活动为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教学应该以引起和促进学生心智活动为教学活动起点,以追求心智水平提高为目标,教学是触动心灵,教学是发展智慧,其他活动的设计和展开要服务于这个主要目标。由此,我们评估各种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就看它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心智水平。对于课堂上师生活动是否是表面现象和形式主义,我们应该用是否引起和促进心智活动来区别。

第三,学生的智力活动前加上“紧张”予以限制,是对智力活动质量的保障。已有经验的简单再现和低水平重复不可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只有在“最近发展区”里活动,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处于适度紧张的状态,才有可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教学有效益,体现在学生的智力活动有水平、有质量。

第四,教学的效率应该体现在关注每一个学生身上,它追求更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强调同学“们”是强调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强调“同学”同时意味着要重视教师与学生“学习共同体”关系的建设—要关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收获、成跃和进步。这样,追求“有效”教学,不仅追求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收获,教师有变化,而且追求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

【课例】

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

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

【课例参考】

一、扩句练习

我拿出一个同学写的作文开头:“山涧中,小鸟在天空飞翔,她在笑;小花在风中摇晃,她在笑;小河在山间流淌,她在笑。“引导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补充着,有的说“小鸟”前能加“可爱”“活泼机灵”等词,“天空”前能加“湛蓝深远”“一望无际”等,“飞翔”前能加“自由自在”等词,以此类推。出现了“飘一着茶香的山涧中,活泼机灵的小鸟在湛蓝深远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她在笑;五彩缤纷的小花在轻柔的微风中羞涩地摇晃,她在笑;清澈见底的小河在温暖的河床中快乐地流淌,她在笑。”这样扩句,孩子们都觉得自己很棒,于是跃跃欲试,要为自己的作文改头换面了。

二、替换练习

一学生写“一个晚上,我坐在葡萄架下,看着大大的月亮,想起我美丽的妈妈。”“一个晚上”显然太直白又没有味道。我引导孩子们把“一个晚上”换成了“在银色的月光里”,短短几个字,作文的开头立刻焕然一新了。最后,经过集体的智慧,用扩句加替换的方法,孩子把此段改成了“在银色的月光里,我手捧一杯清茶,坐在飘着甜味的葡萄架下,望着月,思绪飞向了美丽的妈妈。”

上述两个课例,一个实际上已经变成“带草字头”的已经认识的字的复习,它是在学生已有水平上的简单重复,一个学生在不断地进行紧张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提高和改进。我们可以说,前一个是低效或者无效教学,后一个是有效教学。

(二)“有效”的理念

1.“有效”强调对学习效益和质量的追求

它要求参与者树立成本意识、时间意识、效率意识、效益意识,不断追求更低的投入成本,谋取更高的质量效益。

2.“有效”以改进教学设计为基础

追求教学效益,不单纯是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的更新和调整,而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持下整体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它需要系统设计的思想和整体改进的观念。

3.“有效”以不断反思为推动力

追求“有效”需要教师时刻反思“是否有效”“怎样更有效”。它同时要求教师对现有教学时刻处于一种“不满意”的审视状态,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采取有效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4,“有效”以及时反馈和评价为保障

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加强教学活动监控,以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益。

5.“有效”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

理念首先表现为对某一个问题的统一性认识,其次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它把这种统一性认识作为办事的规则。作为一种理念,“有效”始终致力于教学效益的提高。作为一种“策略”,它表现为教学者为提高教学效益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具体地说,它落实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与改进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以相应的策略和具体方式来支撑。

【阅读链接】

清楚简捷的思路能提高课堂效率

我参加陈大伟老师组织的“观课议课活动”已经有一个月了。回顾这些日子,有忙碌、有辛苦,也伴随着许多快乐,收获不少。课堂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幸福、快乐的成长来源于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在这一个月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清楚简捷的思路,是课堂高效的保证。下面结合我自己在活动中的一些片段来说明:

《分数意义的进一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一定意义后进行的分数意义拓展,即把原来一个个体看作一个整体,发展到可以把许多个体组成看作一个整体。

第一次上这节课时,我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整体平均分,即将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学生平均分成9份,分别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涂色。然后说出自己所涂颜色各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说明和展示,这部分学生完成得非常顺利。接下来就出问题了,我要求学生把大正方形剪成9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然后说一说各颜色的小正方形可以用哪些分数表示。因为9个小正方形是从大正方形中分出来的,学生只能把各种颜色的小正方形看成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而不能把9个小正方形看成整体。我很着急,越启发学生越糊涂。

课后议课,陈老师针对我在课堂上的困境,建议我以更清晰和简明的思路教学。在另一个班上同一内容的时候,上课时,我就直接向学生提问:“我们教室有几盏灯?”同学们说有11盏。我关掉了4盏。问:“没亮的灯占教室中灯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十一分之四。”他们说:“把11盏灯平均分成11份,有4盏没亮,所以是十一分之四。“当我提问:“上一节课,我们是把一个物体拿来平均分,现在是怎么平均分的?”学生说:“我们可以把11盏灯和在一起,看作一个物体,再把它平均分。”我再问:“‘它’指的是什么?”学生:“指的是教室里的几盏灯。”学生很快知道:可以把11盏灯看作一个整体,再平均分这个整体.分数是这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的部分。

对比这两节课,我体会到,只要老师的思路清楚简洁,抓住一节课的重点,各个环节围绕一条思路展开,能使课堂高效,能尊重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也很愉快。因此备课时要有清楚简洁的思路,围绕思路组织教学内容,内容的呈现不但要有利于“教”,而且要有利于“学”,体现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要求

要实施有效教学,其教学行为一般需要满足三个要求: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我们认为,从教学过程看,“学生喜欢”是有效的前提,从“学生喜欢”的角度,可以从这些方面思考和改进:

(1)学生喜欢与否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的环境和氛围,如果课堂氛围是僵化而压抑的,学生难以喜欢;如果课堂环境和谐、融洽,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是得到鼓励和支持的,学生更容易喜欢。

(2)学生的情绪是否积极:如果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被边缘化(甚至主动寻求边缘化),学生对教学活动无动于衷、冷漠甚至充满敌意,这无论如何不能说学生情绪是正常的;就这一点,我们认为,学生喜欢就表现为学生对教学活动热情、期待而激动,有一种主动寻求“中心化”的表现。

(3)喜欢还有一个人数比例问题,有效率的课堂应该照顾尽可能多的学生,如果只是几个学生喜欢,放弃了大多数,也不能算好课堂。有水平有质量的课堂会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要求,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和内容安排,使所有学生产生“老师的教学就是为了我”的感觉。

(4)一节课,学生不可能长时间地处于兴奋和激动当中,教学需要节奏变换和兴奋调整。因此,要求所有时间都处于兴奋状态,既不现实,我个人认为也不科学。但较长时间的兴奋和喜欢终究是高质量、高效益的保证。

【课例参考】

真正的有效学习从何而来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和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一节起始概念课。人教版教材安排了游乐活动的素材和用小棒摆各种图形的活动来引入乘法,应该说教材上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把这些素材在一节课中一股脑儿呈现,表面上十分热闹,但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的课甚至在学生摆小棒、写算式的操作活动中耗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

如何恰当地选取素材,采取简约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乘法的概念呢?

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讲,大部分学生已比较牢固地掌握了加法概念,但对乘法知之不多。即使部分学生对乘法已有所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也是模糊的、不完整的。要让每个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里理解乘法的含义、建立乘法概念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乘法的初步认识》进行了尝试教学。

[教学过程]

一、实践感悟

1.师生游戏。

师:(伸双手)一只手有5个手指,我一共有几个手指呢?

生:l0个。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5+5=10。生:2个5相加。

师:3只手一共有几个手指?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5+5+5=15。

师:4只手(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有几个手指?可以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5+5+5+5=20。

生:10+10=20。

师:8只手一共有多少个手指?该怎么列式呢?

生:8个5相加,5+5+5+5+5+5+5+5=40。

生:10+l0+10+l0=40。

2.感悟乘法。

师:如果是20只手呢?你能很快想办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用加法,5+5+5+5……

(生边说师边板书,师的板书跟不上生说的速度,下面有生说:到底有几个5啊?)

生:20个5相加。师:怎么表示?生:写20个5连加。师:老师佩服你的耐心。有没有其他表示法?

(一生到黑板上写)5+5+5+5……+5(一共20个5)

生:可以用乘法,5×20或20×5。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爸爸教我的。

师:你真了不起!已经知道用5×20或20×5来表示,这里的“5”表示什

么?“20”又表示什么?“5×20”表示什么?

(生答略)师:(指着“×”)这个符号就叫乘号。

二、认识乘法

1.改写算式。

师:你能不能像上面这样的写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比如2个5相加,我们可以怎样用乘法来表示呢?

生:2×5=l0或5×2=10。

师:(指板书)刚才的这些加法算式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选一题试试看,写在练习纸上。

(生同桌交流:我写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写)

师:5×4、5×8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2.观察发现。

师:(指板书)仔细观察、比较这些加法和乘法算式,它们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

么?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生:相同的是都有一个5,表示一只手有5个手指。

生:都是几个几相加。

生:不同的是,5的个数不一样。

生:也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不一样..

生:乘法比加法的算式短。

师: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真强!发现了这么多秘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也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乘法。

3.自己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师:像这样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你能再写出一个吗?请你先写一个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然后,把自己写的算式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3+3+3+3+3+3写成乘法3×6或6×3。

师:为什么写成3×6或6×3?

生:因为有6个3相加。

4.体会乘法的简便。

师:如果想知道我们全班35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手指,该怎么列式?

生:每人有10个手指,35个10相加用乘法表示是35×10。

生:每只手有5个手指,35个人有70只手,用70×5表示。

师: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如果用加法做,你觉得怎样?你认为哪种

方法简便呢?

生:乘法。

师:为什么?

生:写起来快,一看就知道是几个几相加……

师:是啊,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第一层次:把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有的能直接用乘法表示,有的不能,明确必须是相同的数相加才能用乘法表示。

2.第二层次:摆一摆,写一写。

其中有一题是:4×3怎么用图、动作或学具表示?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学生用各自的方法表示,有的画图、有的用文字、有的拍手表示、有的打节奏、有的摆上了学具……

3.第三层次:主题图的应用。

师:让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看一看、找一找,选你喜欢的活动项目列出乘法算式,看谁写得多。把你写的算式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

师:你选了什么?怎样列式?怎么想的?

生:我选了小火车,算式是4×3,因为每个车厢坐3人,有4个车厢。

生:我选了过山车,算式是2×6,因为每排坐2人,有6排。

四、总结延伸(略)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经验”,挖掘课程资源

在“乘法”的引入中,一般教师会选择童话故事或主题图引入,让学生写出相同数相加和不同数相加的算式,然后比较并进行分类,在比较分类中一步步引出乘法的意义。这中间“牵”的成分过多,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笔者基于部分学生对“乘法”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直接用学生最熟悉的“手指”来引入,把握适宜的教学切入点,抛出挑战性的问题:20个5相加该怎么写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展示各种表示方法,当用加法写起来很麻烦的时候自然就生成了乘法算式。正是由于找到了教学的准确切入点,抓住乘法的生活原型,充分发掘学生的差异资源,因此,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漫无边际的探究,而是生动、高效地拓展原有经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凸显了课堂教学的重点。

2.创设挑战性问题情境,引发数学“思考”

本课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与合作交流、积极调控相结合。例如,当学生模仿着写完乘法算式后,教师让学生思考:“仔细观察、比较这些加法和乘法算式,它们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价值,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的简便,在初步认识乘法后,设置问题情境:如果想知道我们全班35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手指,该怎么列式?由此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索、思考、比较的过程,在对比中切实体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3.组织有效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

本课在乘法意义的探究过程中,组织学生有效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师生游戏——感悟乘法——改写算式——观察发现——体验简便,紧紧扣住“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这一主线展开讨论与交流,有明确的目标。在练习设计中紧扣乘法意义的理解,加深体验,第一层次着重强化必须是相同加数相加才能用乘法表示;第二层次由摆图片写算式、看图写算式到根据乘法自己来表示算式的意义,层层递进,训练扎实;第三层次利用主题图写乘法,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这样的设计,围绕乘法的意义展开数学活动,有的只是平平实实的活动,教学环节简化朴实、教学手段简单实用。本节课追求的是数学活动的扎实有效,而不是热热闹闹的场面、教学媒体的多样化等这些表面的东西,摒弃了那些“有操作而无活动”“有活动而无体验”的无效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