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如何把握赛前训练
一、赛前训练目的
不同时期训练的要求和达到的目的会有很大的差别,但从训练的整体上看,又是相互关联的。我们把训练的目标和达到的目的分成3个。
第一个目的就是极大的提高运动员的基础实力平台。其中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素质、专项的能力及技术掌握的数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定出经过努力能达到的新目标。
第二个目的就是专项技能和专项速度耐力能力的目标。其中包括争夺的能力和频率,连接、衔接、转化的能力和速度,完成技术动作的专项能力速度和耐力。
第三个目的就是把各种能力进行整合,形成较强的竞技能力。要求在每一个大的周期中不断地重复和深化中,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迎接来临的各种重大比赛。这三个目的就是赛前训练应努力完成的。
赛前训练就是组合,是将第一、第二目的训练中获得的各种能力,在各种对抗和实战中加以强化整合,并在其中组合自己的技战术实施。所以说这一阶段是运动员智慧的开发期。运动员要能针对自己的主要对手,大胆地在对抗和实战中实施自己的技战术组合,并在实施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组合,从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技战术组合网。在这个阶段里,谁能善于动脑子,并敢于在实战中完善,谁就会明显地在竞技能力上得到提高。
这个阶段绝不是提高绝对力量或绝对速度的时候。
这个阶段主要通过技术运用的有机组合和实战中提高综合能力的整体性,这种综合能力的提高就是竞技能力的提高。在这一阶段里,这种组合的实施次数越多,你的竞技能力就会有一个整体性的大幅度提高。这就是我们赛前训练应达到的目的。
还要强调指出,在这个实施阶段中,必须保证训练的质量(连续性和高频率性),才会真正的提高竞技能力。
在这阶段的训练中,教练员要把握一个特点。在比赛中,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特点,都要融于摔跤的直接对抗的、克服对手极大的活的阻力、利用规则允许使用的各种方法、手段制服对手的要求中。它是双向的,必须是能和对手绞着在一起,去发挥自己的特点。所以训练中要贯彻“先下手为强、以攻为攻”的思想,这也是规则所要求的,在训练中就要严格要求,贯彻这一特点。否则你就很难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你的竞技能力的提高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要做到:攻要抢在防之前,防要抢在攻之前。
这种抢先,在绞斗中的争夺、连接、衔接转化里是经常出现的,在赛前训练中把握先机的意识,并在实施中努力去抢先机,就会形成多个来回的绞斗状态。这种绞斗状态的形成,才是提高运动员整体性实战能力的关键。我们的竞技能力就是在这种要求中获得和提高。
二、赛前训练应注意的方面
(一)比赛时运动员要降几公斤体重
为了能使体重平稳地降下来,在降体重阶段,在不影响体力的前提下,要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就要适当的增加跑的练习。
(二)个别对待是赛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摔跤训练中如何个别对待呢?在训练中应在攻击的频率上、速度上、连续性上、配对上、时间上、次数上、重量上。明确相应的标准,根据其特点和需要,随时提出相应的具体量化要求。
根据运动员的不足,在训练中提出不同的具体量化要求,就是针对性的个别对待。但切记不可和整体训练脱节。
(三)赛前运动员在降重过程中,要安排好运动员的休息、饮食和安全。防止非战斗减员
此期间,对运动员要耐心,多讲道理,尽量不和运动员发生冲突,但还要严格要求,这种火候教练要掌握好。
(四)赛前训练安排的特点
1.一周总量要减下来,但一周的高强度时间应不少于平日一周总和。
2.强度训练应是短时间、多次数、大密度,使运动员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能做到运动员练时感到很累,有点吃不消,但一练完后又感到还有劲,这样的火候最好。
3.每次训练课,如能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调动起最大的潜能,效果最佳。这就看教练员的语言鼓动能力了。
4.赛前训练每周可安排一次或两次实战性比赛。但时间要短,而且要在训练课进行1~3项后进行,然后安排能力训练。如果放在前面进行实战性比赛,后面再安排技术训练最易出现伤害。
5.赛前训练时,教练员要在重点队员附近,一方面随时提出要求,方面起到保护作用。
三、赛前训练课应注意的方面
赛前训练应要逐步提高竞技状态中,把握竞技能力的稳定提高,其关键是每一次训练课上如何把握。
(一)一次训练课中专项大强度的累积时间应在25'~35'之间(大强度指脉跳在30次以上/10″)
(二)根据项目的比赛特点,课中组与组的休息时间应分别为
1.每组训练时间在1'30″以内的,组与组间隔时间应在10"~20"或30",应以10"和20"为主。
2.每组训练时间在2'~3′组与组之间隔时间在30"和1′,应以30"为主。
(三)专项训练课中,在技术上应以上步、贴身、旋转的3个关键步骤来指导运动员,并强调技术运用的中途绝不能松手。因为这是衔接、转化和一步到位,进行连续攻击的关键
(四)在对抗训练中,主要是从能否一步到位和连续攻击的意识上,进行严格要求,从而挤出专项速度和意识
(五)训练课中,教练员语言精练,要眼尖、能及时看到完成较佳的运动员,及时提出表扬、鼓励,并适时让其作示范,贯彻教练员的意图
(六)身体训练课中,田径场课应以速度和速度耐力为主。组数不宜过多。一次课应在3000~4000米为宜,但在要求上应突出质量。如一次课的安排:100米×2,800米×l,2000米变速跑(直道冲刺,弯道中速)这其中的每个100米和800米都要跑出接近或是自己的最高水准
同时每周要有2~3次小越野(5000~8000米),以提高运动员心肺肌能力和有氧代谢。
力量课中臂、腰、腹、腿部要全面安排。4~5项,4~6组的速度性力量耐力安排,主要在连续性完成上,进行严格要求,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七)赛前训练特别要注意准备活动要充分,以避免出现伤害事故,由于赛前训练以专项为主,强度大,所以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小时即可
以上应注意的7个方面,都是围绕速度和速度耐力提出的,每次课能否做好,其关键是教练员的要求和纠正是否一丝不苟,认真到位。这几方面如能把握好,赛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竞技能力。
四、赛前训练的关键要求
赛前训练的技术训练要突出强度和强度耐力,力量训练要突出一个极限一个速度,专项能力训练要突出一个速度、一个耐力、一个规范。
(一)技术训练
坚持两个原则一个频率,即零距离接触中的争抢变化中大胆运用技术动作。另一个原则是一分也不给的绞斗状态。一个频率既是相互攻击的次数要求。
(二)力量训练
坚持一个极限、一个速度耐力。一个极限为自己最高重量的70%~80%的极限次数要求。一个速度耐力是在单位时间的次数要求。
(三)专项能力
坚持一个速度、一个耐力、一个规范。
利用相应的沙袋、布人和双人完成某个技术动作单位时间内的次数要求。一个耐力是完成某个技术动作的极限性的次数要求。一个规范是完成某个技术动作的关键细节要求。
为保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竞技状态,在赛前大部分运动员都处于降体重过程,要加强400米跑、2400~2800米的变速跑和8000~12000米的慢跑,每周要安排2~3个单元。
五、赛前训练摆正几个关系
做好赛前的准备工作是胜利完成比赛任务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这里还有几个实际问题需要再强调一下:
(一)深入理解规则
规则的比赛是法律,它对技术使用的范围,比赛的时间,罚则,名次排序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而且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化,我们必须掌握各种变化给以后训练方向,方法、手段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里应明确一点的是:无论怎么变化,都是朝着比赛更加激烈,更具观赏性方向发展,总结历年来的无数次的变化都是朝着这一方向发展,这就给我们教练员在训练中朝着激烈、变化、观赏去理解,我们的训练就可少走弯路。所以我们教练员一定要充分认识规则的变化将给我们的训练手段,方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应牢记,竞赛中的激烈,快速多变,具有较高观赏性的方向不会变,因为比赛需要更多的观众,如果没有激烈性,快速多变性和观赏性就没了观众,这个项目就会被淘汰。所以说作为教练员能否带领运动员冲向高水平,是我们这个项目能否得到持续发展的关键。则我们必须熟悉规则,理解其内涵,才能拓宽我们训练中的思路,带出高水平的运动队。
(二)训练要和比赛的需要挂钩
1.训练为了比赛
训练就是为了比赛,没有比赛的训练就没了方向,训练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教练员就要充分了解比赛到底需要什么。简单地说,要有强大的力量,快速多变化的反应,熟练的技术,持久的耐力和过硬的心理,但每一个项目对它们的需要又有所不同。作为直接对抗的互为项目,以上这些需要通过对方同样的需要而体现出来的,训练就是把比赛需要的强大力量,快速多变的反应,熟练的技术,持久的耐力和过硬的心理,进行不断提升,达到比赛的要求,那就要在训练中提高训练质量,每一项练习都要尽量做到对机体达到较深刻刺激的程度,不断的提高神经发出的脉冲有力和持久性,它是现代比赛的专项能力和耐力的需要。
2.技术的实用性
技术训练中,要特别强调比赛时的实用性,任何单个技术的熟练,组合技术的熟练,争抢与技术的连接,都要在一定范围的对抗中去完成,并且要不断深化对抗的强度,直至达到比赛时的需要,训练就是为了比赛,在训练中我们教练员必须认识到长期脱离比赛需要的任何技术熟练都是白做,因为这是我们完成第三步训练段的需要,是提高技术实用性的需要,它会随着实力的不断提高,形成与技术互动的滚动提高的良性循环中。
3.实力大幅度提升
在直接互为的对抗项目中,实力是关键,技术、战术、心理是靠实力说话的,所以实力能否大幅度提升是赛前阶段能否较好的完成的关键,因为实力大小是冲向高峰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由于实力大幅度提升,全面提高,才能在比赛中表现运动员运用技术的速度、连续攻击的能力、相互绞斗的能力、攻防的快速转换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状态。
(三)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沟通与理解
运动员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训练,都渴望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然而,由于对比赛的认识态度、目的和准备情况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想法和心理状态,越是临近比赛这种表现就明显,尤其是降重运动员表现易烦躁、易发火现象,教练员一定在这个阶段从训练生活、作息等各方面给予照顾和理解,但严格要求还是必须地,相互有什么问题,通过交流、沟通解决,多做正面教练多鼓励、鼓舞斗志、团结一致、共同完成比赛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