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对训练中不同环节的不同策略
一、把握时机也是速度
速度在竞技体育中的灵魂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摔跤训练中如何体现速度呢?
绝不是有了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就能取胜,平日我们教练总爱喊“快点”“太慢了”。可是运动员往往在训练和比赛中,不能完成教练员的要求。主要是因为没能把怎样“快”理解透彻的缘故。
“快”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共同追求的,在训练和比赛中如何快起来,却要认真分析。
一般来讲,大家都在追求单纯的“快”,这是很重要的。只能称这种“快”为即时速度,却忽略了另一种“快”——时机。因为摔跤是两个人直接对抗的,又是在瞬间随时变化的。在这样急迅的变化中,通过规则允许使用的技术动作,表现自身的各种技能。
因为它是通过对方来体现的,是相互的,也是均等的,正因为是相互在瞬间随时变化的对抗中,通过技术动作去制服对手,才更体现了要把握许多瞬间出现的机会。我们称之为“时机速度”。也就是在对抗运动的瞬间把握上步、进身发力的时间。
重视即时速度,采用了许多方法手面去提高它。但对如何把握这种时机、恰到好处的运用技术动作,想的不深。在训练中,往往以即时速度要求运动员再快点,替代了时机速度。
还往往意识不到为什么运动员冲的又快又猛还是进不去呢?
这就要求我们认识时机速度如何去获得。时机速度需要即时速度作保证。更需要知道,在不断深化、对抗的短暂机会中,去把握运用相应的技术动作。
于是我们提出了在日常训练中,应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化,对技术动作的全面性、熟练性和运用能力常抓不懈,逐步形成高速度、强对抗、瞬间运用技术动作的自动化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高度熟练的自动化速度,就会出现根据对手身体瞬间状态,形成步法抢点的自动化,这才是时机速度的全部含义。
全面技术的熟练要贯彻训练的全过程中,逐步在运动员身上出现更多技术动作的自动化定型,就会出现更多的抢点自动化。训练的进一步深化,在即时速度的保证下,把握更多地运用技术动作的机会。
一句话,时机速度就是在技术动作全面高度熟练基础上,形成的预见能力。
二、建立动力定型
(一)抢、夺、拿、插、捧、掏不是目的,它只是为运用技术动作的重要辅助手段
它要通过各种具体的技术动作去实现攻击对方的目的。但抢、夺、拿、插、捧、掏一定要在运动中,变化中的瞬间去选择具体的技术动作,完成攻击的目的。
这种特定要求形式和技术动作完整的结合,才是完整的进攻。首先要弄清楚在抢、夺、拿、插、捧、掏的运动变化中,在什么样的瞬间状态和哪个技术动作,或是和哪些技术动作能做完整的结合。才能在训练中引导运动员有目标地去实践,并且在反复的重复中去摸索结合的规律性。才能逐步在快速、变化和连续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种结合,还要不断的强度和快速连接中,继续深化,才可能建立起一定的动作定型。必须认识建立定型的操作规律,才能带领运动员,在越来越艰苦的强度要求中,以高度的自觉性坚持下去,最终获得在强对抗状态变化下,技术动作能完美的结合,形成动力定型。
必须按照这样的规律,坚持不懈的顽强要求下去,才能成功。
(二)千锤百炼
一通百通的道理就在于勤、在于苦、在于思考。
勤与苦是根本,思考则是勤与苦的升华。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其根本的差别就在于会不会善于思考。对于教练员同样如此。那些成功的教练员就是由于善于思考,才能把握方向,少走弯路。
以上的道理应用在技术训练中,就要根据队伍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在不同条件的对抗中,不同的要求中,去掌握熟练全面技术,从中逐步形成各自的技术特点。这种特点要在不断增大的对抗和相应的要求中深化。
这种深化的过程,就是向运动员自身的惰性和有意安排的困难面前,向怯意心理作顽强争斗获得的,它也是以教练员克服自身惰性的顽强精神作保证。否则就会被运动员的惰性所同化,而走较大的弯路。
(三)任何合格的产品都有其本身特定的要求,也只有按其规定的要求完成的产品才能合格
我们摔跤是在运动和变化中对抗的,你所用动作的路线、时机、发力等,都要符合其特有的规律和要求。技术本身在运用中,所要求的力量、速度、柔韧、心理等都要相应的储备。在平日训练中,要有计划的一丝不苟的练习。技术动作的路线、时机、发力及相应的力量、柔韧、速度、胆量等,都要在日常训练中一点一滴的去积累,最后达到在特定条件下运用各种技术动作的能力。
这个积累的过程,就是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比如胆量,平日训练就不敢大胆实践、想赢怕输。长此下去,心理素质绝不会高。依此类推,在发力、力量等方面,训练中达不到要求,或是不规范,也会出现不同方面的不合格。那么你很难在特定的竞赛条件下,取得好成绩。因为在特定条件下会出现不同方面的变形。
所以我们只能在特定的竞赛条件要求下,在日常训练中,各个环节都要在反复重复和深化,一丝不苟的按规定的要求去重复、去深化,才能真正获得正确的动力定型。在特定竞赛条件下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规则变化后,训练方向的变迁
国际摔联为了使摔跤争取更多的观众,使对抗的双方更能表现自我,在规则上是每年一小变,四年一大变。我们对每一次规则的变化,都需要认真地研究。因为规则的演变,必然导致的是发展方向,对抗的激烈程度,训练的要求有所变化。在四年一大变后,其变化很可能引起训练上的变革。
规则的演变,只能向更加激烈的对抗发展,向鼓励运动员运用技术动作发展,向以力量为基础的技术发展,向以速度和连续进攻方向发展,向迅速变向用力运用技术方向发展,使训练向更艰苦的方向发展。
在训练中,对运动员的要求高了,对教练员的要求则更高了。教练员在训练中能否认清这个趋势,并发挥其组织和指挥才能,是能否带领运动员向新的方向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能否适应规则变化后的新要求,走在其他运动队前面的关键。
四、智力的开发是训练良性循环的关键
运动员除少部分人理解的多一些外,大部分人还处于仅按教练员说一点做一点。一时不说,一会就忘的局面。一些旧的习惯时时出现,使要求难以贯彻到底。所以今后要努力做到让运动员在理解中投入训练,去改变旧的习惯。训练的自觉性、刻苦性和理解能力,是一个运动员必不可少的成长因素。所以在今后挑选运动员时,除了思想、身体上的条件外,这3方面应是主要条件。理解能力又是国手向高水平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智力的开发在摔跤训练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摔跤运动在我国的普及,我国摔跤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业余队、省队乃至国家队的训练中,把智力开发放在重要地位的时刻应该到了。因为摔跤运动员水平的高低,不是短跑运动员的个人表现。他是通过对手来表现自己水平高低,只有在技战术上、体能上、心理上、意志上均超过对手,才能战胜之。在特定竞赛条件下战胜对手,那只是一种结果,在结果的背后——训练场上才是真正较量的战场。
这个战场较量的主体是运动员和教练员,而教练员则是这个战场的主导者。就像一个战役中,战士是一个战役的主体,而指挥员则是主导者。一个战役的胜负,要主体——战士的冲锋陷阵去实现胜利,但没有主导者——指挥员的周密调查,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定战略战术,以及他们平日严格的练兵,就不可能取得战役的胜利。运动队的教练员在特定的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就直接反映了教练员的训练水平。
这个训练水平的高低就是教练员的智力结晶。运动队的训练方向要教练员制定,全面技术的掌握和熟练要教练员有层次的去安排。技术动作的相关联系,它们有哪些技术可逆反运用,哪些技术动作可相互连接达到连续进攻。规则的不断变化后,要在哪些方面做出调整。技术训练中哪些能力要相应安排,以保证技术动作的高质量完成等,都需要教练员认真思考和科学的安排,才能引导运动队沿着正确的方问发展。
这些方面的认真思考和科学的安排,就是教练员的智力开发。教练员还要把这样的训练规律和它的必要性讲解给运动员听,增加训练的透明度,让他们明白和接受,他们明白和接受的过程,就是智力的开发过程,因为运动员清楚了为什么这样练和怎样练,才能冲击高目标,就可极大的调动运动员的内在积极因素,会使训练情绪饱满、高涨、充满活力,运动水平才能不断地上新台阶。
五、训练安排要有节奏
训练要讲求实效,不能单纯追求大运动量。训练过程就是挖掘运动员潜在能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恢复,不提倡疲劳战术。因为训练的过程就是疲劳与恢复的过程,没有恢复就谈不上是好的训练。训练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负荷造成不同程度的疲劳,并利用不同的消除疲劳手段,获得超量恢复。这种负荷—疲劳—超量恢复的完整过程就是训练的全过程。
随着运动员运动水平和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这种过程也要不断地深化,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才会不断的提高。随着不断地深化和强化的训练,要在每次训练的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根据运动员的潜在能力,则恢复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队伍的实际状态,在每个训练周期内,合理的安排强度、练习量和恢复的节奏,以确保运动员始终能以饱满的身体和心理投入每一次训练。
六、训练不求形式,重在质量
训练不求形式,重在质量我们不能只看运动员出汗多少,来衡量训练的好与坏。最主要的是运动员的主观努力,是否按要求完成训练计划。如果只求热烈,只要运动员在场上乱拼,能喊能叫,以达到教练员心理上的满足,是没有好处的。
长此下去,会使运动员养成不动脑筋,只要又喊又冲,就可完成训练的不良习惯。这种不顾质量和规范,只满足于气氛的训练是要不得的。
因为这种机械式的热闹的训练场面,会造成运动员为训练而训练,失去了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在特定的比赛条件下,形成比赛场上瞎拼的局面,往往运动员赢了七八分,又很快输掉的可能。
在艰苦的训练中,教练员的督促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启发运动员自我训练精神。让运动员明确训练的要求、目的,以高度的自觉精神投入进去,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既定的目标,达到训练效果。
训练中能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训练才能少走弯路,但离开教练员的合理安排,精确讲解、正确的示范,不懈的严格要求,也是难以形成的。所以训练质量的好与坏,关键是训练计划合理性、安排科学性,要求严格性,能否和启发运动员高度自觉性相结合。
训练质量的好坏高低,第一位决定因素是教练员。
七、掌握跪撑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规则的不断改变,跪撑攻防能力的大小,将在比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最新规则对于使用动作不成功不吹起的规定,为跪撑角斗又提供了一次机会。这种处于不等状态下,能否拿分或连续拿分,是能否取胜的关键。
训练中应以进攻精神为主,将跪撑的硬滚桥、变问滚桥、提滚、提变向滚、提抱、变位提抱、反抱提、变位反抱提、跪抱提等技术动作为重点。抓住上步、抢点、发力的三个环节,提高变向、变位的时机和速度,并在提、滚的能力上加大训练力度,可极大的提高连接和连续进攻的能力。
在跪撑防守训练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尽量扩大防守支撑面积。
(二)以髋为轴,积极前后左右移动,破坏对方重心和发力阻止对方变位进攻。
(三)快速转肩,改变防守方向,限制对方的变向进攻。
(四)利用爬行和解脱对方的把位,使对方拿不到合适的把位。
八、“发力”在技术训练中的重要性
技术训练中,在正确、完整要求的前提下,要把发力训练贯彻始终。每一个技术动作都要在上步快、身体跟的快和发力快的要求中,贯彻在一个技术动作的全过程。
在技术动作的重复训练中,除了以上的要求,还要提高运动员的速率感。让运动员养成一个以速度为核心的习惯和定型。在不间断的系统训练中,最终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在特定的比赛条件下,动作就不会变形。
这就要求舍得拿出更多的时间,不怕麻烦,天天磨炼。要精力集中,并及时指出运动员的优缺点,并能随时让做得好的运动员示范演示。长此坚持下去,在比赛中运动员就能正确灵活的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
九、强调手、身、步法有机配合
手、身、步法在训练中,应和技术同样重要。因为手、身、步法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使用什么动作,或是变化什么动作。技术动作完成的整个过程也离不开手、身、步法的相互协调配合。手、身、步法可分成使用技术动作前和使用技术动作时。
(一)使用动作前
在对抗的双方,要运用技术动作时,首先接触的就是手。手在抓、握、拿的变化中,又必须和步法不停移动的变化协调一致。才能利用肘、肩、胸、大臂、头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瞬间,造成进攻的瞬间局部优势并及时把握它。
之后才是运用技术动作的手、身、法协调配合。这里特别体现的是“要在步法不停移动的变化中制造瞬间的进攻机会”。这个步法不停移动变化,不仅是使身体跟上,协调和维持平衡,而且是在规则允许之下,起到限制对方,破坏对方重心,声东击西,争取更有利的瞬间去运用技术动作。
这种使用动作前的手、身、步法的协调配合是具有战术意识的。
(二)使用动作时
技术动作在使用过程中的手、身、步法的协调配合和使用前的一切是有所不同的。
经过长期观察研究,提出了上步是取胜的关键,贴身是取胜的保证,旋转是取胜的核心。因为上步才能贴身,贴身才能抱紧,抱紧才能强制对方随着自己旋转,完成技术动作的全过程。
在对抗和比赛中往往会出现,在使用过程中,对方上步或其他防守反应时,手、身、步法也应做出相应的变化。
如:使用抱肩颈夹颈背时,在横腰转体过程中,对方向前迈出一步要反攻时,就要及时顺上步的斜前方迈出一步,两臂抱紧,上体及时跟随步法方向追压下去,形成第二次发力。
这就是抱肩颈夹颈背的变异动作。在高水平的对抗比赛中,每一种技术动作的完成中,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状态。
每一个技术动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防守或反攻瞬间状态,如何利用手法、身法、步法的某种相应改变,实施第二次进攻。但无论是第一、第二甚至第三次进攻都不能离开上步、贴身、旋转3个要素。
十、训练计划应按规律运行
经过多年训练的总结整理和综合的比较,认识到任何体育项目的训练都有其特殊的规律。随着现代训练手段的多样化,现代科技在体育训练中的渗透,比赛的频繁化,训练模式和训练要求都要随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而有所相应的变化。必须跟上新的要求,但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各层次运动队的训练,根据大型比赛要求,每年应划分3个部分,这3部分在年与年之间应是螺旋式的重复上升,所以我认为:
(一)在冬训中应以提高全面实力素质和全面技术熟练,并逐年在速度上提出新的要求,在技术的相互转化上,提出相应的要求,提高其熟练性和速度。
(二)在春训中,加强对抗能力的提高,和在对抗中的技术运用的转化能力。力争在春训中,将冬训中获得的全面实力素质和技术结合向专项能力转化,并带有强化战术变化的要求,以高强度的要求去达此目的,以迎接五月左右的锦标赛。
(三)在夏训中,要以专项耐力和技、战术的总体要求,让运动员强化巩固专项能力,技战术的变化和临场的应变能力。
并在专项的对抗能力和耐力上,力求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训练要求上,速度和速率要贯彻始终,以提高运动员的最终运用技术动作的高成功率,在不同层次的比赛中才会出现好成绩。
十一、训练内容与训练要求的关系
训练的系统性,对提高运动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参加不同层次比赛的年龄段,其训练的系统性都有其不同的训练内容。
不少的教练员只满足于完成训练内容。虽然运动员的水平也在提高,但从训练角度上讲,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摔跤在我国已经恢复20多年了,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可是世界和奥运会冠军却总与我们无缘。
在回顾以往的训练中认识到,能否缩短训练周期,提前2年左右训练出一批优秀运动员,从而延长高水平运动员的使用周期,其关键就是对训练内容提出科学的要求。这种要求应是运动员运动水平的超前要求,这种超前要求,是根据比赛的需要而提出的。
这种超前要求又可定名为目标要求,这种目标是在定量、定时、定组数、定次数、定标准上提出具体的量化,让运动员在训练中去追求的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具体量化指标。并且能在不断的提高中,随时再提出一定高度的具体量化要求。
这样的训练要求,必须要全面的了解运动员的各方面的具体状况,才能恰如其分的提出具体的、经过努力、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量化标准。所以说训练内容必须在科学的要求下,才能较好的完成。
当然训练内容,也必须是根据运动员的不足和优势相互弥补中去制定,再和具体量化要求紧密结合,就可获得较大的训练效果,从而缩短训练周期。
十二、速度、速率在训练中的重要位置
速度是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的灵魂。然而在训练中,应如何把它放在真正的位置上,往往意识不是很强烈。在自然界中,我们已经认识到高速度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那么,我们教练员就要在技术的训练中,从速度上着手,以速度为核心,逐步提高技术运用的速度。因为速度不但具备破坏对方牢固的防守,而且遇到的反攻机会也会大大降低,所以说速度在训练中应贯彻始终。
速度在前面曾将其划分为即时速度(启动速度)和机会速度(时机速度),这里讲的速度就是它们的总和。
在运动员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机会速度占的比量会越来越大。而专项的机会速度,就是要在技术的高度熟练中获得。
只有在全面技术的高度熟练中获得,才能具备较高的专项灵活和协调性,也才能具备专项所需要的机会速度。在训练中,要根据运动员训练年限的增加,其技术训练比量也应越大。在熟练性上也要越来越高,并且在训练中,要使运用技术频率加快,让运动员既要适应高速下的进攻要求,又要适应频繁进攻的要求。
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进攻次数,才能迫使对手穷于应付而提高进攻的成功率。当然在训练之初的成功率会很低,但那只是走向成功的过程,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高成功率。
十三、技术训练的3要点是技术动作成功的关键
经过多年的训练,认识到任何竞技体育项目,技术是根本,单个的技术动作不会出高水平。虽然在大型比赛中,不可能使什么技术动作都能成功的。
任何绝招或是组合技术绝招,都是在全面技术极大的熟练后,使自己善于使用的绝招,有全面技术的密切配合,才能形成自己的特长绝招,否则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绝招。
在比赛中力量是基础,速度是灵魂,技术是根本,耐力是保证。
那么,在训练中如何去把握这个根本呢?
在训练中,把握运动员运用技术动作的规范化,是训练好坏的关键一环。在对技术动作的分析中,认识到做任何技术动作,都离不开3个基本过程——上步、贴身、旋转。
把这3个密不可分的技术动作的3个过程,定为完成技术动作的3要素。
在观察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的好坏和是否规范完整,也应以这3个主要环节为依据。并且要认真、仔细研究和熟悉每一个技术动作上步的时机和位置,贴身的时机和部位,旋转的时机和方向角度。
这样,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错误,使运动员始终在技术动作的要点要求中练习,可形成巩固的正确动作定型。3个要点中都强调了时机,因为把握时机是高质量完成技术动作的关键。
对运动员来讲,把握时机,可以最大可能避免对手的反攻机会。在技术训练中,只有清楚技术动作在使用时上步的位置、贴身的部位和旋转的角度方向,以及它们的时机,才能在训练中,少出或不出错误定型,为缩短训练周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