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性论与教育

人性论与教育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性论对于教育的意义,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教育的根基。教育只有把人性作为根基,才能使教育指向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因此,人性假设对于教育,决定着教育的本质内涵。因此,教育成“人”,在根本上意味着“教育即交往实践”,“教育即建构生活”。人是教育的核心,人性是教育理论的根基,不同的人性观形成不同的教育理论。因此,我们需要确立合乎人性的人性观,建立符合人性的教育理论。

第二章 人性论与教育

→学习目标

1.以人的视角理解人性的内涵,认识人性之于教育的意义。

2.了解教育思想史中不同教育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理论主张。

3.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人的类生命本质以及其成“人”的教育实践活动。

→本章要点

人性是与“神性”、“兽性”、“非人性”、“反人性”等相对的“人之为人”的特性。以人的方式认识“人”,人非物非神,人就是人,因此,人性也非物性,也非神性,人性就是“人”的特性。人性是物性与神性、种特性与类特性的矛盾统一,单一的物性或神性、种性或类性,都不是对人性的正确认识。

人性论是对人性的总体认识,但人的类特征决定了对人的认识,不能采用一种物性的思维,即一种实证的科学思维,而只能采用哲学的思维。人性论就是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对人应该成为什么、应该怎么样的一种价值判断和主观假设。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需要,对人性有着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观。人性论对于教育的意义,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教育的根基。教育只有把人性作为根基,才能使教育指向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因此,人性假设对于教育,决定着教育的本质内涵。由于对人性的认识不同,使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不同,于是就形成不同的教育理论。

近代以来,对人性的认识有天性的人性观、自然的人性观、社会的人性观等,天性的人性观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的人性主张,他们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归还给人自身,充分相信人性,尊重人性,高扬人性。自然的人性观一方面也是人的天性所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性免受社会污染的纯真,卢梭的自然人就是一个人性纯真的人,他提倡教育回归自然,也就是要回归人性的本真。社会的人性观不仅主张社会性是人性的重要构成,而且将社会性与个性对立起来,认为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人性的发展必须顺从社会的要求,教育就是要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培养一个“社会我”。理性的人性论是近代西方主导的人性观,它把理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人的一切发展都基于理性,以理想为基础,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在知识教育中培养和训练其理性。近代教育所培养的理性是全面的,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理性渐渐演化为技术理性、工具理性,而失去了实践的道德理性、价值理性,导致现代人成为只有理性而无人性的“单向度人”。针对理性人的问题,又导致形成了非理性的人性观。非理性主义把人的情感意志、本能冲动和个性等非理性因素置于人的理性之上,看做人生命的本质,强调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意志、价值、尊严、个性和自我实现等,突出表现在20世纪的德国文化教育学、存在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之中。当代教育思潮中还出现了游戏人的人性观,把游戏视为人的本质,追求教育中的游戏性和游戏精神,克服教育的功利性、机械性,享受教育带来的愉悦。

在教育思想史上,无论是把人的属性归结为什么,都是一种本质主义的物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适合生成中的人。转换这种物性思维,以人的方式来看待人,人的双重生命的存在,不仅具有动物的种生命,更具有人所特有的类生命。类生命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教育成“人”的人学依据。教育成“人”的根本在于成就人的类生命。交往实践是类生命生成的机制,因此,成就类生命的教育,必然要求成为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在交往实践中建构生活,在生活中促进人的生成与发展。因此,教育成“人”,在根本上意味着“教育即交往实践”,“教育即建构生活”。

有学者指出,“倘若要问某人‘什么是教育?’也就等于问他‘什么是人’”。[1]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教育离不开人,理解教育自然离不开对人性的认识。教育学的知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人的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所说,只有对人和人的本性有了彻底的充足的认识,从而得出教育人所必需的一切知识,才能使教育开花结果。因此,我们要认识和研究教育,有必要从认识和研究人开始。人是教育的核心,人性是教育理论的根基,不同的人性观形成不同的教育理论。林林总总教育理论中的人性观,不一定都符合人性的要求,有的反倒“束缚”人性甚至“反”人性。因此,我们需要确立合乎人性的人性观,建立符合人性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哲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其最高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