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就是“人”[55]
我们在上一节讨论了教育思想发展史中出现的种种人性假设,从宗教的人性观到天性的人性观,从自然的人性观到社会的人性观,从理性的人性观到非理性的人性观、游戏的人性观,每种人性观都有其时代的合理性,但诸种人性观都是作为对立面的纠偏而出现的:性恶是对性善的纠偏,天性人是对宗教人的纠偏,社会人是对自然人的纠偏,非理性人、游戏人是对理性人的纠偏。无论是对立面的哪一方,所言及的一方面都属于人性,但也只是人性的某个方面,而不是完整的人性。如自然人只看到人的自然性,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理性人只强调人的理性尤其是技术理性,忽视了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教育局限于人性的某个方面,发展的只能是片面的人。
其实,人性讨论中的致命问题,还不在于把诸如天性、宗教性、自然性、社会性、理性和非理性等视为人性的一个方面,不论把人性归结为哪一个方面,它们在思维方式上,都是一种“物性”的思维。物性思维首先是一种对象化的形式思维。对人的认识,采用对象化的形式思维,即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按照形式逻辑的方式把握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如人是思想的动物、符号的动物、文化的动物、制造的动物、游戏的动物等。意识、思想、文化、符号、制造、游戏等,构成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即人性。不论具体的人性是什么,这种思维方式总体上把人看做具有“附加值X的动物”。人首先是动物,在此基础上,确立人不同于动物的附加值X,这就是以认识物的方式认识人。“运用物性的这种方式去把握人,视人为一种特定的客观对象,以形式逻辑的方法知性地分析人与其他存在的异同点,把人归结为某种确定不变的性质与规定。这样势必会把人‘物化’,使他失去人的特质。”[56]而且,物性思维也是一种本质主义思维。本质主义遵从的是“本质先于存在”,本质是固定的、先在的、预成的。无论把人性归结为自然性、社会性、理性、非理性,人性都是先在的、固定的、永恒的。作为一种永恒的人性,没有历史的差异、时代的差异,也没有个体的差异,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既定”抽象物,这同样是一种物性的认识方式,正如存在主义所说,物的本质是固定的,但“人是一种随时在改变的存有:人无法保持现状”,“他要突破他在开始的情况。他不断在新情况中获得再生”。[57]物的“本质先于存在”,物的本性是先在的、固定的,后天无法改变;但人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存在,生成新的自我,人则是“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是后天通过实践自我创生的。人自我创生的本性,决定了对人的认识必须采取一种生成性思维,而不是一种凝固的本质主义思维。
所以,从思维方式上看,以往对人性的认识,无论是哪一种认识秉持的都是一种物性思维逻辑,在这种思维模式中,无论再怎么认识,人终究不过是一个物,而非“人”。因此,我们对人的认识、对人性的定位,首先要改变的这种认识人的物性思维方式,以人的方式认识“人”。美籍犹太教哲学家和神学家赫舍尔指出:“只要我们从人出发来思考人,即更人性一些,避免使用在低等生命的研究中产生的范畴,我们才能充分认识人。”[58]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教授也提出,只有以人的方式认识“人”,才能把握人独特的本性。
以人的方式认识“人”,人是不同于动物的独特性存在。人的独特性表现为:
1.人是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双重存在
唯物主义认为,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首先是一种自然生物,具有生命的躯体和生物的属性。人的生物性,是与动物共同具有的,是物种生命的呈现,即种生命的存在。但人又异于动物,“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59]人能够有意识支配自己的生命活动,超越生命的被动性,这代表着人之为人的生命,即类生命。人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类生命。类生命是人的生命的本质所在。所以,高清海先生把人的生命本质归结为“超生命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体现为超生命本质,它才能够是人的生命。”[60]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决定着不能把人归结为动物,也不能以物的方式认识人性,必须基于人的双重生命的存在认识人性。
2.人性表现为生命与超生命、物性和神性之间的否定统一
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人是生命,但又超越了生命的局限;人具有超生命的本性,但又不是超脱于物性的神。人就是这种双重的矛盾存在。说是物又不是物,但具有物性;说是神又不是神,但具有神性。物性与神性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人的独特存在。神性代表着应然与自由,物性代表着实然与被动。神性向前,物性向后,人处于在物与神之间,保持二者的张力。人就是在神性的应然中,提升和否定人性的实然,在不断地否定中实现着人的发展。对于人来说,实然是暂时的状态,应然是永恒的追求。打破实然,追求应然,使实然成为应然的一种暂时状态,从而实现人的超越。
3.人性的超越性
人性的双重性,使人处于两个世界中:实然的世界和应然的世界。人的现实发展状态,是生命的实然存在。但人不满于“是其所是”的实然状态,超生命的本性决定了人要追求“不是其所是”的应然。“是”的实然状态是人所不满意的,“不是”的应然状态才是人所想要的。人身上充满着“是其所不是”和“不是其所是”的二律背反,也正是在实然与应然的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人之发展的人性论根据。实然规定人的现在,但不能规定人的未来。应然面向未来,赋予人自我发展的动力,使人之表现为对实然的不断超越。
4.人性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动物本能的特定化,使动物和其环境保持着对应关系,动物被动地适应环境的要求。马克思在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61]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重要的不是意识、宗教等,而是人能够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人“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要的生产资料”的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命固有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本性,从而把人从动物界的“自在生命”中提升了出来。动物的生存是前定的,本能地依靠环境;但人的生命是自我创生的,人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中生成着自我。动物性是先在规定的,但人性是自为的,是人的实践生成和创造了自我,规定了人的发展可能。人性没有固定性,也没有终结。只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超越,也就不断地生成着新的自我。
5.人性的个体性
对于物来说,其本性是固定的,因此,对物的认识,就是要在差异中把握共性。但人就不同了。人作为个体,虽然也有共同性,但共同性不代表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自我创生的,人的实践不同,其创生的本性不同。个体的差异性,才表明人的本质所在。“人之所以为人的类的特性,却不但表现于个体身上的共同特点,更重要的是,它还包含着个体身上多样化的个性特点,确切地说,它只能体现于众多个体既相互统一又彼此区别的具体关系之中。”[6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总是有差别的具体的人。如果试图以共同性认识和把握人性,将其归为某一个固定的本质,这恰是以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来认识人,结果势必使人抽象化,因此我们要以生成性思维认识具体的、处于现实中的人。
总之,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人性是一种开放性的“无”。正是人性的这种不确定性、开放性,使人凭借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着生命不断超越、生成和创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