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性主义派别和教育的关系
根据各时代妇女不同诉求的研究,女性主义理论可分为不同流派: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等。各派的观点和要求对教育理论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众多的流派中,前三者的活动和著作较多,现作简单介绍。
(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Liberal feminism)对教育的观点
这一派女性主义受到自由主义的影响,强调女人和男人都是人,反对生物决定论,认为两性差异来自两性性别角色和社会制约的结果。性别角色因学习而获得,例如:女生要学习烹调、刺绣、打扮、清洁家居、照顾长辈和弟妹等,这大大影响了女性对未来生活的发展。对女性特质的刻板印象是社会化过程的结果,所以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学者强调机会的平等,提出改变不公平社会中现存的体制和组织的主张。如果女性能像男性一样获得教育的自由和权利,她们的表现不会比男性逊色。这一派主张透过立法和政治改革,为妇女增强能力和开拓生存空间,建议改革现行社会体制,争取女性平等。[46]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教育改革上主张两性机会平等,去掉一切阻止女性发展潜能的障碍,这些障碍可能出现在学校,可能是心理素质,可能是工作歧视。这一派学者强调教育须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机会平等、性别角色社会化和刻板化、性别歧视。
机会平等是这一派的一贯主张,“平等就是一样”。[47]从前受到社会阶级偏见的影响,学校不能做到教育机会完全平等,现在很多国家、地区已发展普及教育,很多不平等事情好像已消失,但其实因性别、种族问题,仍未能做到教育的全面平等。一些地区会把女生分开来接受教育,常常减少她们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科目的选择。男女同校也会出现不平等现象,例如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刻板观念,认为女生在某些科目的学习能力比不上男生;又或许在就业市场方面,顾主聘用毕业生时已有先入为主的性别取向,认为女生只适合做某类型的工作。
这一派学者强调现代妇女仍不是全面平等的,现在仍存在着性别歧视、父权社会、种种压迫等。有学者建议在师范课程中加入女性主义理论学习,让未来的教师认识到学校可能是复制性别歧视的地方。
第二个关注点是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和刻板化。女性主义者认为人们对女生和男生角色的传统观念和取向,主要受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家庭、学校及传统习俗的影响。社会化的过程使两性在互动时,女性常常处于不利的位置,例如:依靠、服从男性。
伴随着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研究,一些基本概念,诸如歧视的本质、权利、公平公正引起学者作更深入的思考。很多学者认为上述概念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较大,跟性别角色的关系较小,例如:不少政策和传统观念都对女性带有歧视色彩,对女性发展极为不利,尤其是乡镇妇女和工人阶级妇女。在学校里,教师和教材可能成为性别角色刻板化的“帮凶”,因为教师的言行会影响男生对女生的态度,他们的态度又会影响学生选修科目(好像科学、技术等较适合男生)和将来升学、就业的发展。同样,女生易受教师和其他人的影响,从而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而愿意扮演社会期望她的角色。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提出一系列建议,希望能改变教师与学生的态度,这包括学校组织(如课表、女教师职责)、分析课程内容(删去性别歧视和刻板化的内容)、鼓励女生修读科学和技术学科。同时,推动在职教师进修有关性别歧视的课程,加强教师们对两性平等的认知。
(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Socialist feminism)对教育的观点
女性主义者认为性别角色的认定,透过教育的实施,使女性在家庭中扮演复制生产关系的角色。父权和资本主义同时压迫女性,女性被排除在薪资劳动之外,遂沦为附属角色。
教育怎样与限制女性的角色发生关系?运用新马克思主义在教育社会学中分析,便会发现学校在教育中,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渠道,把劳动力分成不同等级。女性主义者从政治、经济观点出发,让群众了解学校的角色——是在为家庭、职场复制着性别角色和人力分配。
有研究指出:办公室的技术非常适合女性学习,因为这些技术一点都不难学,所以一些中学也会开设有关办公室技能的训练课程,另外青年/成人中心也开办夜间训练班,让大量的女性接受办公室技术训练,而顾主不用付出任何费用,便可以在劳动市场以低廉的工资聘请这些女性。这些课程只训练女性怎样使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数据(如文件档案、报表、简报),但却没有培训她们对计算机的知识和管理,这些都可以提升女性在职业上的发展和地位。所以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通过这些研究,发现教育与经济合伙培训了一大批妇女,她们将来只局限在某些低技术、低收入的工作就业。
另一些研究把重点放在学校与母亲责任上。很多学校的家长会、学校活动都期望母亲参加。孩子在未入学前,他们的教育都由母亲负责,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孩子,母亲要给他们多一些文化资本,使孩子更早站在起跑线上。学校也有很多义务工作也需要母亲帮忙,例如:图书整理、讲故事活动、庆祝生日、表演活动、出外参观等。这些“家长活动”无形中已为家庭人力分配进行性别分工,即强化女性生育和照顾子女的角色。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在教育上主张解构一再复制性别角色的学校教育体制,在教育理论上采用较激进的教学法,并要求教师与学生挑战现时的课程内容和活动,让大家意识到在现时父权体制下,女性所获得的知识是不完整的,它只能反映操控的层级和男性的利益。
(三)激进女性主义(Radical feminism)对教育的观点
激进女性主义赞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意见,认为这社会需要在结构上彻底改变。她们认为社会的不平等造成性别阶级和性别之间的不平等。父权社会是女性受到不同压迫(种族、经济、政治)的根源,父权制度必须连根拔起,否则它将会继续演化成各种压迫。她们认为父权制度是无法改革的系统,它盘根错节,所以要消除妇女所受的压迫,一定要采取革命式变化,而不是修补式的改变。
对于女性教育的目标,并不止是知识、权力和财富的平等,而是消灭“性别”这个压迫人们的文化实体。她们指出教育中的复制,其实是男性对女性的控制,拒绝女性获得知识、信息、自由,建立自尊,以及减少被侵犯的恐惧。她们揭示男性主宰文化与知识的现象。很多著作说:“我们知悉……”是不正确的,因为数千年来,女性在文学、文化中的贡献全被忽视了,男性一直主宰着文化领域,学校成为“守门人”,不容许女性入学,所以有关教育的政策全由男性决定。他们利用“话语”来控制女性对自身、对世界的观念(譬如: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出嫁从夫、夫死后守节、七出之条等)。就算是现代的学校,课程和活动都限制女性教师和女学生对校政参与和提出教育意见的权力。她们建议在一些大学中开设女性研究学科,而有关性别的科目也应引入成人教育中。
激进女性主义支持者也关心学校(教育机关)运作中的性别问题。例如:教师对男生给予更多注意,鼓励他们多发言、多表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觉得女生沉默、被动是正常的,这无形中有利于男生的全面发展。更有研究发现一些学校的男教师间接鼓励男生欺压、侮辱、骚扰女生(譬如:笑她们胖、把她们的书藏起来、制造谣言、小组活动不让女生参加……)。过去,不少女生投诉被男生欺负,学校都没有正面处理。女性主义者指出学校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通过事件教育教师与学生怎样平等看待女生,并要修改课程、教材和开办“性别研究”学科。至于教学法,教师多运用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取向,减少学生之间的竞争,让每一位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
一些更激进的女性主义者认为要建立以女性为中心的体制和信念,解放女性,进一步主张在“唯女性”的环境中教育与学习,建立姊妹情谊(sisterhood),肯定自身所拥有的女性特质,进一步自我认同。
这三个流派的分别,可用以下一段引言概括起来:“近代分析家同意激进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最大的分野是:激进女性主义认为性别压迫是最古老和最深远的一种剥削形式,它在种族和阶级压迫前已出现,并且是各种压迫最底层的观念。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强调阶级、种族和性别压迫的互动很复杂。阶级压迫出自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不容许女性解放。这两派女性主义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观点很不一样。后者强调女性获得全面解放,不需要把当代资本民主制度中的经济和政治结构全面变更。”[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