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地区差异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地区差异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域经济和全国经济一样,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巨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张后,县域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成就显著,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全国县域平均人口45.65万;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平均38.4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1.32亿元。目前,我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全国百强县充满活力。

第四节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地区差异

县域经济和全国经济一样,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巨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张后,县域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成就显著,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规模从2002年的28.2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21.10亿元,增长了3.29倍,翻了两番;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平均规模从2002年的1.0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61亿元,增长了5.61倍。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一、县域经济发展十年回顾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被关注”、“自壮大”、“经济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发展过程。

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提出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2003年3月5日,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十七大明确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2008年3月5日,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壮大和提升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2011年3月16日,《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十八大提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2000年中国有县和县级市2074个,人口9.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46%。2000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50930.2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52.39%。

2002年,县域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总量59%,人均GDP6439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地方财政收入477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3.6%。

2005年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1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41%;全国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达7.7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总量56.31%。 全国县域平均人口45.65万;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平均38.4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1.32亿元。

2008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成为一大亮点,成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生力军。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总量规模是:数量占全国县级行政单位的10.84%;县域总面积约108.6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1.31%;人口约为2204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60%;地区生产总值约为67638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5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为3500亿,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2.22%。

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总量:县域内人口总数达8.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5.72%;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4.1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1.04%。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县域人口平均44.43万;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平均121.1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6.61亿元。

二、县域经济地区不平衡发展

(一)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现状

目前,我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对造成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感兴趣的学术机构或组织有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北京中国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它对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开始于2000年,至今已经进行了十二次。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总体实力、平均水平(富裕程度) 、发展速度三大类共17 个指标。

根据中国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2012年12月公布的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评价分析显示,全国经济竞争力百强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18个省(市、区)内,在连续十二届评价中,江苏、山东、浙江一直保持在全国百强县数量的前三位。其中江苏、山东、浙江、辽宁、福建等五省份数量最多。 第十二届全国百强县的具体分布是:河北省3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11个、吉林省1个、江苏省25个、浙江省20个、安徽省1个、福建省7个、江西省1个、山东省24个、河南省3个、湖北省1个、湖南省4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2个、陕西省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据推算,全国百强县数量只占全国县域经济单位总数的5.57%,其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却占全国县域经济的26.60%,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国县域经济的33.17%,即全国百强县数量不足全国县(市)总数的十八分之一,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却分别占全国县(市)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同时,全国百强县的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全国所有县(市)平均规模的1.97倍、4.78倍、5.96倍。

全国百强县充满活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均为现价比)高出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19个百分点。全国百强县的县域相对富裕程A+级(相对富裕级)的比例达到63.96%;县域相对绿色指数A+级(相对绿色级)的比例达到35.14%。

全国百强县的县域经济实力为县域统筹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城镇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也比较高。2011年,全国百强县的城镇化率平均值为55.83%,高出全国城镇化率4.5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值为12320元,高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343元。

在开放条件下,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既受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既受传统因素的影响也受新的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等传统因素的影响力不断下降,而信息化、全球化等新因素的影响力逐渐上升,国际因素的作用不断强化,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之中。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传统因素与新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并决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格局。

影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非常复杂,有县域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内外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县域,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不同的县域面临的区域问题不同,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也就存在区域差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县域战略与区域政策、人口—资源—环境因素、发展基础与产业结构水平、市场化程度与制度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等。这些因素大致可分为不可变因素和可变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区位环境和自然条件属不可变因素,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可视为可变因素。

(二)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变化趋势

以我国1999~2010年各县、县级市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支出、城镇化率为基础,运用Theil指数来研究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带县域经济发展分别存在内部趋同,但地区间的差距却在扩大的趋势表现在,一是东、中、西区域不均衡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直接传导到县域经济。百强县90%在东部沿海地区,贫困县以中西部地区为主,2012年全国贫困县有592个,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中部省份有217县,西部省份有375县。在所有省份中,贫困县最多的是云南,有73个;其次是陕西和贵州,各有50个。二是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不平衡,差异性非常大。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最大的是435.92亿元,最小的是4.92亿元,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山东、浙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大的是31.22亿元,最小的是0.16亿元,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上海、浙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100个县域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是最低100个县域的15.78倍。三是资源禀赋导致的发展不平衡。有些山区县资源匮乏,山地多平地少,交通不便,有些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受资源价格上涨因素影响,从贫困县一跃成为百强县,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县市多数是探明资源储量和开发的结果。四是城市对资源的极化效应太强。中国是五级行政管理体制,其中县是处在第四层级,属于行政等级管理体制资源分配的下游,各种重大项目、资金、土地指标等行政资源明显分配不公。

表1-1 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指标对比表[3]

img5

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差异性非常大。2011年,人口规模最大的有89.83万人,最小的只有3.82万人,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安徽、山东;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最大的是519.15亿元,最小的是7.78亿元,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浙江、山东;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大的是40.53亿元,最小的是0.26亿元,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浙江、山东,详见表1-2。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可以用柱状图直观比较。见图1

全国个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地区生产总值)比较图

img6

图1 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地区生产总值)比较图

三、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进程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以农业为主,工业相对欠发达,县域经济起步迟、发展慢、水平低,这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贫困地区已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在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县域经济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立足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1.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城镇增容”的目标来精心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农业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基础产业,没有农业的大发展,就没有农民的富裕,也就没有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金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没有资金的投入,就谈不上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必须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城镇增容”作为一个整体目标,以此来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商洛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围绕“四增”目标,积极实施“产业兴市”战略,集中抓好“四三三”工作重点,即开发生物、矿产、劳动力和生态旅游四大资源;发展区域特色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经营绿色,寻求卖点,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带动农业产业延伸,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两大目标。实践证明,这些工作重点,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牢固确立农业产业化、工业规模化和城乡一体化互动的发展观。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工业化的过程,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化的过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又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西部贫困地区作为农业主导经济区域,只有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以工业规模化为方向,以城乡一体化为支撑的“三化”联动,才能增强地方综合实力,推进县域经济的繁荣。商洛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制定了“三带一兴两促进”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一化促两化”的发展思路,引导各县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工业抓工业、就城镇抓城镇的思维定势,同步推进农村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对于促进特色产业的规模经营和龙头企业的兴起,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农村人口和农村的工商企业向小城镇积聚,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3. 坚持走开放的发展道路。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只在县域内进行资源配置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必须打破县域界限,放眼向外,借助外力促发展,通过市场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县域经济融入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经济活动之中。浙江嘉兴等地的“零资源经济”就是成功的范例。只有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打造“洼地”效应,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更大发展。西部贫困地区在对外开放上,要创新招商引资的方法、方式,避免一味地追赶发达地区开展经贸活动的现象,要认真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有的放矢地开展“门当户对”的引资活动,提高招商履约率。

4. 把培植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作为切入点。西部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多数走的是从资源依托型到市场导向型的路子。在资源依托型发展阶段,一个县要使自己某些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就必须将其做大做强做特。西部贫困地区所占有的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等。商洛市委、市政府立足目前尚处于资源依托型发展阶段的实际,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积极发展“四大资源”,确立了“药、畜、果”三大主导产业,各县区也确立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带,“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正在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发展程度主要看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快慢是东西部县域经济的主要差距。东部县域经济民营化程度已达到80%。可以说,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有潜力、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民营企业是最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之一。商洛市商南县目前支撑县域工业发展的,就是中剑实业和秦东集团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为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大力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使其成长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要高度重视民营资本的合理流动,突破县域经济融资困境。

6. 夯实乡镇经济这个基础。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乡镇要按照县域经济布局,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快资源整合,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打造特色产业;要支持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大力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解决农产品的卖难和低效问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方面要完善小城镇产业结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流动,促进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另一方面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引导集体、个体、私营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真正把城镇建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载体,把集镇建成城乡发展的纽带,努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隆起带。

7.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添发展动力。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管理层次越多,地方发展经济的主动权就越小,工作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县区配置资源的权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特别要解决好财政、金融体制问题,进一步理顺本级财政分配关系,调整规范行政经费支出范围,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提高政府公共支出效率,逐步缓解财政紧张局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等金融机构混业经营体制的形成,促进互利互补。加强信用建设,搭建银政、银企合作平台,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支持在县区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制,满足县域经济的融资需求。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资金支配权力。省级各系统、各部门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实行责任、权力、任务捆绑挂钩,可直接拨付到县区,彻底解决多头管理、资金随意切块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8. 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主体,是各类经济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从一定意义上讲,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以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县级政府。首先,县级政府必须在保证上级的政策和措施落实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积极促进国家宏观调控和自我调控的衔接,通过地方性产业政策和地方性经济法规来维持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其次,要正确处理好行政推动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凡应该由市场调节的,政府不宜过多干预,市场不能解决的,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管理职责,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互动共进;第三,着力营造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本着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西部建功立业;第四,加强县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选准配强县乡两级党政领导班子,保持县乡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对于经过同级人大通过的发展战略和经济规划,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保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连续性。要把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列为考核考评县级党政领导的主要内容,改进考核考评办法,完善奖惩机制,营造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十年来,西部县域经济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成果显著,地位增强。如宁夏2011年县域经济总量占到全区的53.9%,6个县市跻身西部百强县,与2007年相比,13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17个县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发展态势,行政管理体制和区直管县改革扎实推进。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实际,致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1999年,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伟大号召,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政策出台后,当地农民从不理解到理解,从对口粮的担心到关注特色产业的兴起,在一番思想的阵痛之后,逐渐改变了传统耕种习惯,实现了生产方式从以粮为主向特色主导产业的转变。现在,西部地区按照“稳粮、优果、兴牧”的产业政策,初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主导产业区域:陕北以羊、薯、杂粮、果为主;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茶桑蚕、食用菌为主;关中北部成为全国最大果业基地,东部成为棉花基地,渭河两岸成为蔬菜和畜牧业基地。

十年来,县域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一大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如陕西省2008年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1万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21个,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加工出口交货值4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县域中小企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步伐的加快,使一大批企业从建筑、运输、商贸等领域,向农产品深加工、机电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全省中小企业先后创出中国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陕西省名牌产品205个、国家免检产品58个、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43个。2008年,全省中小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从业人员达到634万人,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70%以上。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来自中小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陕西省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西部大开发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也带动了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

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1. 自然条件恶劣,制约经济发展。自然条件恶劣是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地区大多处于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区域,分布在高原、山区、丘陵、沙漠等地区。这些地区或是干旱严重,降水量小又主要集中在夏季;或是高寒阴冷,有效集温严重不足,不适于耕作;或是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交通不便也是制约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远离经济中心地区,交通不便,地理位置不利。广大边远贫困山区,尚有一半以上的乡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历史与文化因素。历史上的封闭、落后和强烈的宗教意识使得西部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人的观念保守落后,这些方面的不利因素使得边远地区在人口问题上表现为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人口素质不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不高,对环境的良性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如对山林操场的过度放牧、砍伐等。

2. 政府投入不足,教育水平低 。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面临严重的困境,失、辍学率较高,青壮年文盲比例偏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初中教育已是他们的“终极教育”。教育投入的不足,已经严重地影响着当地的教育质量和儿童的入学率。一方面,由于教学设施简陋,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待遇低,而且没有保证,致使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每年的学杂费又节节攀升,使本来收入就低的贫困户不堪负担。在陕西清涧县调查的两个村20户贫困户中,失学儿童就有11人,占这两个村学龄儿童的19.3%。

3. 基础设施差、欠账多,现状依然薄弱。十几年来,虽然国家通过以工代赈和其他扶贫资金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老少边穷地区基础差、欠账多,国家扶贫投入仍未能满足建设的需要。据调查,当前我国贫困地区仍有60%的乡村道路为“晴通雨阻”路,55%的县乡道路为等外路,67%的基本农田不能有效灌溉。

表1-2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布情况

img7

注:2010年经国务院再次审定,国家在中西部21个省(区、市)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确定了592个县,作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4.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返贫率较高。老少边穷县中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一遇灾害就容易造成大面积返贫。如福建省2002年6月中旬遭遇特大洪灾,全省有5个市31个县23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1亿元。其中受灾严重的9个县全部在山区,其中的4个县处于原中央苏区范围。又如2010年8月10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田老庄乡等4个乡镇突降大雨并引发山洪,几个小时就造成280多户房屋被冲毁,2000多亩良田被损毁,1000余名群众受灾被。2013年4月27日17~18时,宁夏固原市泾源县自北向南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部分乡镇遭受冰雹袭击,2万人受灾,800余人需紧急生活救助,3100余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12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

5. 产业结构单一,贫困农民增收渠道少 。贫困县农民的主要来源是种养业和外出打工。2010年,贫困地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高达85.6%,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加上农业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产品价格下滑等原因,导致贫困农民通过家庭经营种养业提高收入水平的难度较大。劳务收入虽然一直是主要增收途径,但是由于贫困地区大多二、三产业发展落后,当地就业机会较少,外出务工也受到农民自身素质的限制,缺少技能培训,又难以获得进入劳务市场的信息,导致就业渠道更加不畅。

五、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落后的因素

1. 资源与环境因素(“资源因素”指的是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金与资本、人力资本、科技水平等;“环境因素”指的是投资环境)。①土地收益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土地经营的要素成本和机会成本趋于提高,农业经营的比较利益趋于减少,而西部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却并未随之增加,收入来源多元化进程缓慢,土地保障功能减弱的背景下,农民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②资金与资本因素。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内资不足、引入外资乏力的一些制约因素。③人力资本因素。一是人力资本投入少。二是人才奇缺,还面临流失的问题,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更为严重。④科技水平的制约。 “技术瓶颈”成为县域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⑤投资环境因素。基础设施落后,投资软环境不尽如人意。民间投资软环境不佳,政策及制度性制约因素是主要原因。⑥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人才支撑作用微弱。但西部地区的县域教育特别是职业发展滞后。同经济极少结合,难以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

2. 认识与观念因素。从更深的层面分析,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根源就是观念与认识的落后。①“等、靠、要”思想严重,思想观念陈旧、保守,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命令,寄希望于中央政府加大对西部的投资,有的贫困县(市)受这种思想束缚,丧失了不少良机。②小农经济意识,经营粗放,成本意识淡薄,劳动生产率低下,使得农业生产周而复始地在习惯的模式中低效率运行。在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区,极易形成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③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使有的地方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还难以摆脱依附型思路,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企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不思开拓、无所进取,其生产活动不是“看市场而是看市长”,使得企业效益低下,经过关、并、转后留下的企业更少,有效益的更是凤毛麟角。

3. 经济与社会因素。①城乡区位因素。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区位差异是造成西部县域发展落后的客观因素。②城乡产业特性。城乡产业差异是城乡差距拉大的直接原因。城市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农村仍是以农业为主,从而使城乡经济本身就不具有同等的发展扩张能力。城市经济中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的快速推进,而县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落后,这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③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其深层的原因在于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乡差别发展战略没有及时调整,城镇化严重滞后,农民未能享受到平等发展机会和公平待遇,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致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这种城乡不平等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

4. 制度与体制因素。①“挖农补工”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导致农民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拉大城乡贫富差距,致使农业长期落后。②“重城轻乡”的城乡隔离政策导致农民权益受损,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致使农民长期贫困。③僵化的农村土地集体使用方式限制了青海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民失去了屏障,不得不处于弱势状态。⑤沉重的税费负担导致农民权益受损,成为农村发展的枷锁。

六、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可以分为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两大板块,不难发现,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比,县域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甚至可以说,我国正在进行的热火朝天的现代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城市现代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靠城市经济的急剧扩张和膨胀。县域经济仍是一种弱势经济,是民生经济的短腿。其根本原因在于:

1. 缺少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一是未能组成新的市场主体。一方面,原有的为农民产前产后服务的供销社、信用社,由于沉重的制度遗产和历史包袱而难以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的作用;废除公社体制后的乡村社区合作组织,大多数名存实亡。另一方面,新兴的农民生产组织和为农民服务的组织,如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民运销联合体以及“公司+农户”、农民经纪人等,未能成为有实力、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二是缺少高等资源要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生产要素,尤其是信息、技术、专利、品牌等是市场竞争成败的决定因素。与城市经济比较,县域经济所拥有的诸种资源要素,以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资源要素居多,缺少高技术人才及科教机构、领先学科、现代化的电讯网络等高等生产要素。

2. 缺乏有效的中观调控手段。1994年分税制 和2010年的营改增试点都没有界定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为维护并扩大其财政权力份额,往往凭借政治权力,或者平调下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或者摊派一些行政事务,以致县级财政不能不在“保吃饭”和“保建设”两大刚性支出上走钢丝,使得财政调控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原来接受县级管理的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工商税务、医药国土、公路电力、技术监督等调控职能部门收归垂直管理后,县级政府的中观调控缺少经济的、法律的手段。

3. “二元结构”难以打破。一是现代工业并未完成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县域经济对外开放度不够,现代信息、现代技术和现代工业对农业的改造还十分有限。农业的小规模经营和土地的分散使用,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是“先进”的工业还要依靠“落后”的农业来支撑。在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只有工业由抽吸农业转向反哺农业,才能避免农业可能出现的持续停滞,才能避免拖工业化后腿。但中国的县域经济,因现代工业企业没有全面解困,而不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三是县域经济短期内难以跨入“三元结构”的门槛。中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及自身经济发展水平。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但中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着战略性弊端:一是在世界格局中,中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所对应的非匹配;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明显地表达出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目前中国城市化比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 ,也低于国民收入跟中国水平差不多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其城市化率都在60%以上,日本、韩国则超过70%。现行的中国城乡分割体制有所松动,但远不能说实现了城乡融合或城乡一体,在这种“城乡区别”的体制下,县域经济主体仍然是传统的“二元结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其内部难以生长与“三元结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流动机制。

4. 农村市场难以开拓。一是国家财力支农不够。政府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往往在给一部分人带来好处的同时使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口仍然在农村,城市人口仅占31%。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绝对数尽管有所增加,但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徘徊在10%以下。这10%的财政支出,难以满足69%的农村人口的需要。二是要素供给支持不够。三是制度供给支持不够。

(二)农村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后,又产生了新的体制障碍

如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规模过小的问题,“苏南模式”乡镇企业政企不分的问题,就属于一种体制障碍。

1. 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矛盾。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根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吮吸,以及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征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无疑是弱势经济,处在一种向城市经济供应廉价资源和被迫接受城市高价工业品的双重挤压地位。县域内的“资本失血”、“资金倒流”、人才流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解决好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就有可能陷入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2. 边缘化与山区经济的矛盾。县域经济大多数处于区位条件较差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表明,占有区位优势及交通便利的地区总是率先取得经济发展的优势,而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地区经济则往往只能步人后尘、举步维艰。并且,资本、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集中,并且具有固定化和强化地区差距的趋势,导致贫困地区经济不断被边缘化。因此,如何改善区位条件,摆脱边缘化危机,尽快融入发达经济圈并汇入经济发展主流,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战略性问题。

3. 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我国经历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县域经济来说,仍然以传统的小生产方式为主。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性障碍,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4. 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效益经济,资源跟着效益流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证明:在工业化阶段规模决定效益,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高效益。而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在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无一例外都存在着发展“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化解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如何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亦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5. 特色化与资源经济的矛盾。不少地方发展县域经济,往往认为就是开发地方特色资源。然而,从长期发展来看,这不一定是深具战略眼光的明智选择。因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这类资源工业的发展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甚至毁掉整个自然及人文历史景观。地处各水系上游的山区乱伐滥砍和发展污染性工业,更是危害到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构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重视特色化的资源工业与生态经济之间的矛盾,切忌采取简单的发展特色资源经济的思维定势,不仅需要深思熟虑地统筹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更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发展新思维。

七、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

从我国县域经济整体来看,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出路,在于逐步改变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弱势地位。

1. 国家在制度和政策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条件。首先,需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除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县域应该与城市接轨,逐步实现无差别的“国民待遇”。其次,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和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探索农村土地资本化,赋予农民土地经营产权,实现农村土地产权明晰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第三,要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在财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和信贷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上对县域经济倾斜,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刺激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和发展能力。最后,国家在交通、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也需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这既能迅速改善县域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又能直接推动县域经济的起飞。

2.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上,县域经济面临着双重的经济追赶:一方面,国内城市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县域经济迫切需要加速推进工业化,追赶较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已经从工业化进入信息化,县域经济发展还得与时俱进,追赶信息化的时代新潮流。从客观现实出发,县域经济在发展战略上,应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大战略原则:一是资源经济的比较优势原则。在对资源的理解上不能狭隘和简单化,从思想上要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避免陷入为追求眼前效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的“资源开发陷阱”。因此,在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时,应注意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落后经济的后发优势原则。三是知识经济的以人为本原则。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逐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科教兴县,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八、县域经济的社会环境取向

1. 积极优惠的政策环境。政策,一般是指政府在某一时期为实现一定任务而制定的具有导向性的行为规则。一项重要政策的出台,会在人群中产生重要影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重要作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如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积极优惠的政策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消极僵化的政策往往会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中积极优惠的政策制定,需要实事求是,立足县情,做好上级政策精神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文章;需要立足于发展,着眼于积极、健康、科学、快速地发展;需要认真调查研究,作充分的利弊分析,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需要按照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规范制定。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优惠的政策一旦制定出台,要保持其权威性、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以及与相关政策的配套性和连续性,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政策失去了时效性,也必须及时做出必要的政策调整。不过,政策的调整要慎重,一定要按照民主、科学的程序进行,一定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切不可牺牲正当受益人的利益。

2. 公平规范的法制环境。法制环境,指国家制定的各种规范的制度、法律、法规能够公平有效地严格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能确保各类权益人的人身和财物安全。

县域经济发展中公平规范的法制环境,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规范行为,维持秩序的重要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厂商关注赚钱更关注安全,百姓希望富裕,也更盼望有个公平规范、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公平规范的法制环境需要营造,这既需要加强法制宣传,让人们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更需要强化和规范执法队伍的行为,做到公平执法、严格执法、严密执法,还要统筹规划,从基础抓起,努力造就良好的法制氛围。

3. 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是优化配置资源、有效刺激生产、实现生产者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市场环境,主要指市场的规范程度。主要包括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市场客体的质量状况,市场中介的配备完善,以及市场关系的健康健全与否等。

市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市场环境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市场环境好,会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市场环境不好,则会阻碍甚至窒息县域经济的发展。

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需要重视培育市场主体,让更多的企业、营业户、生产者健康成长,规范经营;需要加强市场建设,提高和完善市场的交易、检测、结算、储运等功能;需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培育市场道德,以形成规范有序、良好健康的利益关系、供求关系、竞争关系和调控关系。

4. 优质便捷的服务环境。这里所说的服务指政府和社会为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各类服务,比如审批服务、结算服务、融资服务、技术服务、教育服务、培训服务、医保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司法服务、治安服务、环卫服务等。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就是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就是其他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

创造优质便捷的服务环境。首先,要求县委、县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创建“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形象;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规范政府、团体、行业、公民的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重视发展各类服务业,培育各类服务组织,以服务于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

5. 诚信文明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指社会文化、社会风气等。当前,在人文环境的建设中至关重要的是弥补诚信的缺失。信用乃立身之本、立业之本、立国之本。诚信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诚信缺失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新旧体制交替,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因某些管理制度、行为约束等缺位、不到位所出现的不正常的贪利和盲从现象,这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规避、去清理、去引导、去规范。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诚信文明的人文环境,营建良好的人文环境,需要政府加强信用制度建设,营造规范的信用体系,加快信用档案的建设,规范和促使厂商、民众恪守信用;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县、文明单位、文明企业、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家庭,以及做文明人的活动,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要加大打击力度,对那些坑蒙拐骗、逃税赖债、制假贩假的行为要坚决严厉打击,让他们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和形象成本代价;要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渠道、途径,运用各种灵活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诚信文明,鞭挞丑鄙恶习,尽快形成对不诚实、不守信、不文明的行为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九、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选择

所谓优势是相对自身的劣势而言,是与周边县或其他县比较而言。其县域经济发展中选取优势的标准大体如下:①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基础,或独特的特殊条件;②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或能开拓出较大的市场需求;③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或易于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④能有效地聚集和形成强大的生产能力;⑤能有效地节约成本;⑥对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县有或易于形成较强的吸引、吸纳能力。

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资源优势。所谓资源优势,主要指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生态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比如,鲁西北的有些县人均可耕地多,有已开垦和待开垦的土地较多的优势;山东省的招远有较多的金矿,昌乐有较多的宝石矿产资源优势;山东省枣庄市的山亭区近年发现万余亩的森林,该地已被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有着丰富的物种资源;黄河三角洲有些县有大面积草场与滩涂的资源优势;山东省滨湖的东平、微山以及许多拥有较长海岸的县则有大面积可利用的水资源优势;山东省的蓬莱、长岛、蒙阴、五莲、青州、章丘等则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2. 传统优势。所谓传统优势,主要指已经过较长时间的历史积累所形成的有一定影响的某种经济优势。比如,“吃在中国”的“吃”的优势,丝绸、陶瓷、茶叶等国粹的优势。就山东而言,有栖霞的苹果,肥城的桃,德州的扒鸡,莱芜的香肠,泰安的煎饼,周村的烧饼,等等。再比如,河北吴桥的杂技,山东鄄城的武术等。我国是文明古国,几乎所有的县都或多或少拥有知名或较知名的传统优势,这些优势有的是特殊资源条件下出产的特殊产品,有的是特殊技术加工后的产品,有的是一种文化资源。它们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去改造、去创新、去利用,去发扬光大,如果利用得好,有的可以成为新的发展契机,有的可以成为名品,有的则可能做成大产业,带来大效益。

3. 产业优势。所谓产业优势,指县域经济中拥有一个或几个极具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县域经济中一、二、三产业同在,在各大类产业中不仅拥有许多小产业,而且那些已经成为或较易成为有较强竞争力、较强经营能力的产业可成为优势产业。比如,山东利津的冬枣,阳信的鸭梨,峰城的石榴,宫南的板栗,龙口的粉丝,兰山的火腿,莱阳的农产品加工,邹平的纺织,茌平的铅锭,高唐的农用车。再比如,浙江乐清的电器,义乌的小商品,广东东莞的家电,福建惠安的石雕,河南义马的煤化工等。这些都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优势产业,这些产业对所在的县域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4. 技术优势。所谓技术优势,指县域经济中具备较多或特有的技术创新、开发、占有、推广、应用能力。

(1)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比如,山东省寿光市以种植蔬菜而驰名,其在蔬菜育种、栽培方面有着一大批创新人才.劳模王乐义曾创新了黄瓜与南瓜的嫁接,使用塑料大棚等多项实用技术。并且,他们的蔬菜栽培技术曾传授到全国各地,为全国的蔬菜生产做出重要贡献,简易大棚栽培技术已传授到埃及等国,为推动世界性蔬菜栽培革命也做出了贡献。

(2)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比如,山东省莱州市拥有一大批民间科研院所,曾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李登海所领导的登海农科院多年来选育、繁育、推广了多项玉米良种。

(3)较强的技术占有能力。这里指或通过引进,或通过合作、交流等手段,具备较强的对新技术的占有能力。

(4)较强的技术推广、应用能力。山东省的莱州在全国最早开通了科技110,农民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技术问题,专家可以通过电话进行技术诊断、开列技术药方。再比如寿光蔬菜产业的壮大也同时得益于该市具有较强的技术推广和应用能力。

5. 品牌优势。所谓品牌优势,指县域经济中所拥有的品质优、叫得响、价格稳、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的品牌产品。品牌优势往往与资源优势、传统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密切相关,如果该资源是矿藏,品牌则是矿藏中的钻石;如果传统资源是树干,品牌则是树干上的果实;如果该产业是龙身,品牌则是龙眼;如果该技术是手段,品牌则是成功的结晶。拥有品牌是一大优势,但品牌也需要不断养护、锤炼、推展和升华。

6. 市场优势。这里的市场优势,是指县域自身拥有较发达的市场或能够较便捷地进入国内外大市场。比如,山东的寿光拥有号称江北第一的蔬菜批发市场,在这里蔬菜买全国、卖全国;山东的滕州有着全国最大的干杂货、调味品市场,其产品价格不仅调控全国市场,而且产品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徽亳州拥有全国知名的中药材市场,河北辛集建有世界驰名的皮货市场;浙江义乌拥有世界闻名的小商品市场;山东即墨、福建石狮有着大规模的服装市场;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有着占地3000亩的建材市场;等等。再比如,有的县有着较多的出口权或免检出口权。这些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7. 区位优势。所谓区位优势,又可称为地缘优势,是指某县所处地理位置,或濒临港口、机场,或贴近交通干线、能源管线,或近邻大中城市、大型企业。某县有区位优势,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可以节约运输成本,获取较高的级差地租;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可以获得大型企业、大中城市高新企业、优势企业的技术、管理、信息等资源的外溢效应;从社会分配角度看,可以较充分地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与大中城市的发展产生关联效应。

8. 人缘优势。所谓人缘优势,这里指某一县域与县域以外有着可利用的极易影响经济发展的社会关系。比如,较广泛的海外关系,较多可利用的“外脑”,较多可利用能帮忙的同乡“关系”等。事实表明,人缘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能起到润滑、参谋作用,可提供和造就更多发展条件或机会。

9. 人才优势。所谓人才优势,指某一县域拥有较多经过专门培养、训练,或有一技之长,或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得人才者兴,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市场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和人才已成为新时代的两大支点,而人才是知识的创新者、承担者、运用者。因此,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县域经济的发展,人才至关重要。由于基础、规模、区位、发展条件、政策环境等不同,不同的县域所拥有的人才资源也不同。

不过,人才优势是相对的,会随着时间、地点、行业的变化而变化。只要重视培养,人人有可能成才;只要环境适宜,人才可招之即来。学历、资历、身份是人才的重要标志,但不是唯一标志,选人才应不拘一格,用人才应用其所长,察人才应看其优点。人才优势是最为可贵的,也是最为可变的,因为人才是可以流动的,而且是最易流动的。一个县域发展条件优越,特别是政策环境、人才成长环境适宜,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为我所用;反之,不但难以吸引人才,而且可能有人才也难以发现甚至埋没,有人才也留不住,或留住了也“人在曹营心在汉”,难以为我所用。

10. 政策优势。所谓政策优势,指某县域经济发展中所拥有的有利政策。这里指上级所给予的优惠政策、特殊政策,县域自身所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别于其他一般县的特殊政策。比如,山东省出台了促强扶弱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省委、省政府决定抓好荣成等30个经济强县和郸城等30个经济欠发达县。浙江省出台了对强县扩权的政策,省委、省政府决定扩大绍兴等17个县(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将现在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空降”至经济强县,这些权限覆盖了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大类,几乎囊括了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湖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将此当做全省上下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并在项目审批、客商准入等方面强化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福建省出台了相关政策,强调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激活、壮大县域经济。省委、省政府通过实行简政放权,赋予县(市)相当地级市的经济社会管理审批权限,适当扩大区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强化转移支付等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目前,各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倾注度和出台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

附:

2012年全国各省市区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县域经济与县域工作的内容

2012年2月11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安徽省人民政府代省长李斌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全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提速。

2. 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工作稳步推进,34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14个县(市、区)突破20亿元,县域经济呈现竞相加快发展的可喜局面。

3. 要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

4. 深化省直管县体制试点和扩权强镇试点。

5. 总结推广先进县发展经验,进一步完善县域分类考核办法。

6. 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县域流动,努力打造一批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中小城市。

7. 鼓励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加速产业集聚,促进“三化”同步提升,催生更多的经济强县强镇。

8. 支持基础条件好的县城和重点城镇提质扩容。

2012年1月12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苏树林作政府工作报告。

1. 要培育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体。

2. 加快建设“大城关”、“大县城”,创造企业和项目运营的有利条件,打造特色化、品牌化的优势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3. 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户籍改革、区划调整、“三旧”改造等政策,着力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旺镇和历史文化名镇。

4. 健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稳妥推进预算公开,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完善省对下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力度。

5. 总结推广“晋江经验”,出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29条意见,入选全国百强县数量居全国第5位。

2012年1月9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刘伟平作政府工作报告。

1.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兰州、嘉峪关、金昌3个省级试点市和11个试点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 全力抓好扶贫攻坚。认真实施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加快编制和启动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加大衔接争取力度,力争我省连片特困地区的58个县(市、区)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扶贫开发规划,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

3. 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增设县域和乡镇分支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三农”的机制。

2012年1月13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广东省人民政府代省长朱小丹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2. 行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深入推进,县级行政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完成。

3. 推进财政、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县以下政权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

4. 开展新一轮县镇扩权试点,建立完善富县强镇动态扩权机制。

2012年1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自治区主席马飚作政府工作报告。

1. 深入推进扩权强县工作。切实将自治区和各市的721项管理权限下放到县一级政府,扩大县域经济自主权,打造一批经济强县。

2. 完善县城和重点镇道路、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县城和重点镇综合竞争力。

3. 着力加快城镇化发展。实施扩权强县,开展村镇规划集中行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4. 打造县域和乡镇创业平台,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5. 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深化自治区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2012年1月10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赵克志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不升反降。

2. 促进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3. 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扩权强县,逐步将省市两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县级政府,拓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比重。

4.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推广“四在农家”经验,大力开展村庄整治,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沼气池建设。

5. 着力发展扶贫特色产业,开展产业扶贫整县推进试点

2012年2月9日,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海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蒋定之作政府工作报告。

1. 6个民族自治县纳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规划。

2. 努力壮大县域经济。引导支持各市县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培育“一县一业”、“一镇一品”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市县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

3.完善市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努力实现市县经济发展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相统一。

4. 促进东部市县向高端旅游业、经营性房地产业、高效农业转型升级。以基础设施为先导,着力加快西部市县开发建设,引导投资量大、产业链长的新型工业项目在西部园区集中布局、集约发展。精心保护中部生态核心区,引导中部市县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花卉、药材、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

2012年1月6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河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张庆伟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实施“腾飞计划”,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突出抓好“三十强”和“三十弱”,通过强县带动和弱县推动,活跃县域经济发展全局。

2. 鼓励和支持各县建立产业联盟,推进产学研结合,打造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商品销售平台,发展农村金融业,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做好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

4. 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

2012年1月8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郭庚茂作政府工作报告。

1. 一批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传统农业县,通过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狠抓开放招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 按照“四集一转”和“提升速度、提高水平、扩大效果”的基本要求,强化政策引导,突破薄弱环节,开展观摩指导,产业集聚区综合效应日益显现,已成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和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产城互动格局初步形成。

3. 10个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4. 突出特色、强化支撑,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县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重要节点,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县域城镇承接产业转移、承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5.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融合。

6. 继续推进省直管县和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2012年1月9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宪魁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财政实力稳步提升。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 坚持县域和城区并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3. 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走产业立县之路,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和经济外向化等发展方向,创办园区,招商引资上项目,不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尽快形成立县主导产业。

4. 推动省直管县改革试点等其他领域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2012年1月11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国生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县域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对全省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2.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在去年增加10亿元财政调度资金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20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总规模达到60亿元。

3. 加快培育县域发展排头兵,激励大冶、宜都等县市率先冲刺全国百强,努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4. 坚持和完善县域经济发展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形成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

2012年1月11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徐守盛作政府工作报告。

1. 37个县(市、区)纳入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

2. 支持县域和非公经济发展。

3.加大政策扶持,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引导和鼓励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县域流动,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冲刺全国百强和中部百强。

4. 深化财政、税收等体制改革。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2012年2月1日,吉林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儒林作政府工作报告。

1. 要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2. 继续组织开展县(市)工业集中区综合评估,将符合条件的纳入省级开发区序列管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强化带动能力。

3. 启动实施县域“三化”统筹试点,落实下放用地、企业所得税审批权限等,增强县域发展活力。

4. 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发展,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

2012年2月9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召开,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学勇作政府工作报告。

1. 要继续推进强县扩权改革,开展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抓好2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2. 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加强政府性债务的清理、监管和风险防范。

3. 引导和支持大中型银行向县域延伸服务网点,增强地方金融机构服务能力。

4.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加快,县域经济更具活力。

2012年2月1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江西省人民政府代省长鹿心社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县域经济实力增强,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40个,南昌县超45亿元。

2. 实施扩权强县、兴乡强镇试点改革,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力争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50个。

2012年1月12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辽宁省人民政府省长陈政高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县域经济加速发展。预计44个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705亿元,增长43.2%,占全省比重由2007年的13.7%上升到26.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20亿元的县达到13个,比2000年增加7个。经过几年努力,县域经济的短板正在补齐,县域经济正在成为拉动辽宁全面振兴的生力军。

2. 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3. 实施第二轮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

4. 大力推进一县一业,争取再有5个示范县。岫岩食用菌、东港草莓、阜蒙花生、盘山河蟹、铁岭榛子、桓仁冰葡萄、西丰鹿业等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5. 大力发展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和服务业聚集区,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要达到20个。

6.全面推进县城建设,其中20个县城要按照30万~50万人口来规划。推进县城户籍改革,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7. 认真抓好县城总体规划,县城建设全面推进。

2012年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高县域综合实力,增强县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2. 要积极引导和支持盟市统筹旗县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基础相对薄弱旗县加快发展。

2012年1月1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自治区主席王正伟作政府工作报告。

1. 2011年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县域经济总量占到全区的53.9%,6个县市跻身西部百强县。

2. 与2007年相比,13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17个县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发展态势。

3. 行政管理体制和区直管县改革扎实推进。

2012年1月13日,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骆惠宁作政府工作报告。

1. 要按照“四区两带一线”的总体布局,重点推进东部城市群建设和海西城乡一体化试点,推动撤县设市工作。

2. 支持藏区发展“飞地经济”,支持县域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块状经济增长点,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 要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预算和支出公开,增加对各地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提高县级政府运用财政手段保障基本公共需求、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012年2月19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姜大明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县域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81个,其中过20亿元的40个,过30亿元的21个,龙口、邹平、寿光、滕州、诸城5个县(市)超过40亿元。

2. 县域经济发展要跨上新台阶。制定新一轮支持政策,推动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水平。

3. 各县(市、区)要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县域特色,着力抓好大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培育、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统筹城乡能力。

2012年1月11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君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22个县(市)开展了扩权强县试点,县域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2.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建设一批强县富民的好项目、大项目,加快县域社会事业发展,壮大县域综合实力。

2012年1月12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赵正永作政府工作报告。

1. 继续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和县域经济。

2. 进一步支持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发展,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快建设100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县域经济占比提高到55%以上。

2012年1月11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上海市市长韩正作政府工作报告。

1. 全面实施市与区县财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完善“税收属地征管、地方税收分享”的财税体制,区县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2. 鼓励支持区县结合产业优势实施创新热点计划,培育有特色的创新产业集群。

3. 推动义务教育首先在各区县实现均衡发展。

2012年1月10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作政府工作报告。

1. 深化扩权强县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 加快建立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12年1月9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

1. 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区县经济迈上新台阶。

2. 加快发展壮大区县经济。实施“三区”联动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进一步壮大区县经济实力。

2012年1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作政府工作报告。

1. 推进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

2012年2月11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云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李纪恒作政府工作报告。

1. 要以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县域经济为抓手,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奋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 要提升县域综合发展能力。以启动民间资本为杠杆,以民间投资和消费为支点,创新政策,推动县域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打造一批经济强县。

3. 继续实施扩权强县试点,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发展自主权。

4. 抓紧编制县城和重点乡镇建设规划。

5. 建立科学合理的县域综合发展绩效考核体系,鼓励各县争先进位、勇创一流。

6. 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体系,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7.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乡镇机构、统筹城乡和旅游业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2012年1月8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奇帆作政府工作报告。

1. 把振兴区县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市对区县各项补助增长34.7%。健全“一圈”对口帮扶“两翼”机制,启动市属国有企业第二轮50亿元融资计划,帮扶区县工业园区建设,“两翼”地区经济增速继续快于全市平均水平。

2. 振兴发展区县经济。深化实施“一圈两翼”战略,完善和兑现加快区县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增强区县统筹发展能力,把各区县培育成为实力较强、特色突出、联动发展的“小老虎”。

3. 强化区县产业支撑。

4. 支持区县完善城镇功能、突破要素瓶颈。

【注释】

[1]无论面积大小,县起初只是作为中央政府派出机构。

[2]名称和职能。

[3] (备注)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和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研究》数据推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