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学习方法
李 刚
“国培计划”初中语文培训是一项由教育部发起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遍及全国数省。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和我一起参加培训的还有我校3名教语文的同事,在学校属于年轻教师行列。可以看得出学校领导对我们年轻教师的能力提高的重视。学校领导一再强调这次培训的重要性,我们也自始至终对这次培训十分重视。这次培训让我本人对语文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无论是备课,还是课堂管理理念,在工作思路上都有了根本的转变。我们的工作岗位在偏僻的农村学校,学校条件比不上发达城市,至今还在省合格学校达标验收阶段。可以说教育发展在全国还处于落后水平,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差。通过第一期的培训,借助网络平台,感觉自己如“井底之蛙”跳出了井底,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全国各地的教育精英们让人耳目一新的宝贵教学经验。我如同干涸的禾苗,遇到了甘霖,使劲从中汲取营养。下面我谈谈第一期学习中对文言文教学的一些认识。
由于我们是乡镇中学,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一些教具和教学方法运用受到限制,所以通过培训,加之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索,我认为学习基础薄弱的初中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
一、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是起步阶段,最应该下工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知识的积累,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借助文言工具书,重视预习
现在的教辅资料遍地都是,虽然学校不主张用课外资料,但是学生都有自己的资料,那么这些资料的正确运用就十分关键了。我规定学生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二)遵循“活学活用”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把字放在句子中,放在文章大的背景中去理解无疑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方法。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所以这里就强调“活学”和“活用”这两个概念,在学中灵活运用,在用中用心体会,让古老的文字把自己带入一个美好的境界。
二、给学生时间去诵读,通过诵读让学生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一)借助课文注释,粗读课文
课文后的注释是文言文学习不能忽视的,并且课文后的注释都是课文理解的关键。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给学生猜的空间,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二)提问题、解难题、细读课文
学生通过粗读课文,对课文的基本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就要通过课内细读来达到一定的目标和要求了,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课文,脑中有结构,声音有感情。
(三)用心领会,精读精思课文
大声朗读是学习文言文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对于文言文的语感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四)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课堂上的教学很有限,不但有时间的限制,还有学生个体差异的限制,有些问题讲得不全面、不周到、不细致,所以课后的学习很重要。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从而能完整地写一篇学习感悟,通过感悟来找到自己的不足。
培训第一期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但我所学到的知识将影响我的教育人生。我将继续践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理念,做学思型教师、做知行路使者,共创教育事业美好的未来。在接下来第二期的培训中,我还会一如既往地聆听优秀教育专家和老师的讲课,从中学更多的知识。
(作者系宁夏西吉县偏城中学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