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强调教学对个体认知、情感、态度倾向的不断影响,不仅使学生形成和增长关于现实世界知识,而且要发展他们的理论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实现个体认识和经验的不断成长。
发展性原则是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的信息量猛增和“知识爆炸”的情况,使人们认识到重要的不是掌握继传性的知识,而是发展起探索知识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因此以某些大国的军事竞争为背景,世界各国兴起了以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发展性原则就是在那时被提出的。然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发展性原则除了发展个体能力的涵义之外,还被赋予发展知识和个体的要求,这反映了现、当代科学认识活动对新精神的影响。总之,发展性原则成为全面发展个体能力素质的要求,充满了科学批判精神。
发展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一、确立对知识、经验的不断发展的观念
以往教学论一般以掌握某一既定目标的知识、技能或形成一定的行为倾向为满足,如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等都是以实现某一知识掌握目标或社会所期望的态度、倾向为标准的,并不要求学生超过或突破这些标准。然而事实上,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认识也不可能完全用某种目标系统来加以规范。发展性原则看到了这一点,它提出教学除实现规定的学习目标外,还提出发展旧知和探求新知的任务,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认识不断深化和更新的事实。为此,发展性原则要求确立对知识和经验不断发展的观念,不局限于一般的目标教学,而把重点放在学生认识、经验的不断改进活动上,使个体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二、强调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个性的不断完善
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没有止境的接近,也是不断地解决现实中和思维中间题的过程,这也就是认识不断深化和个体不断成长的基础。教学认识由感性水平向理性水平的提高,是主体在不断地对客体进行变革活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记诵和应用某些概念和原理的过程;是在以符号、文字和心像、模式等形式的不断转换和改组过程中实现的。不是“内化”知识,掌握技能所能形成的。换句话说,认识的深入依赖于主动探索发现的活动,只有在从事主动、能动的认识活动同时,儿童和青少年才能全面展开他们的精神力量,实现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个体的不断完善。
三、加大智力操作的分量,发展理论思维和创造思维
目前的教学由于局限在传授关于某类事物性状的知性认识水平上,无法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由于教学过分强调直观和分析,缺少理论思维的培养,更使知性水平的教学难以上升到理性阶段的认识。为此需要提高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智力操作的强度,重视逻辑的和数理的理性思维能力训练。如强调对学科知识整体关系结构的发展,加强数学学科中推理分析题的分量,使学生形成“由博返约”的能力,实现对事物的全面深入认识。
创造思维是在理论思维基础上实现的对已有知识的突破或创新。创造发现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对有关问题的经验资料的全面把握,二是发现者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或以美的规律来重组已有材料,解决现存矛盾,这两个条件都与理论思维能力有密切关系;同时还要动员认识者全身心的力量,包括他全部的知识、经验、意志力等因素,才能从事创造发现的活动,从事对已有认识材料的综合、分析、评估、符号式思考、模式或意象系统的组合和再组合、系统化和通则化这些高强度的智力操作活动。因此,现代教学中关于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目标是以高强度的探索发现活动为基础的。
总之,要实现认识深化和突破的发展性目标,必须使儿童和青少年习惯于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乐于从事艰苦的科学认识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