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城市化背景下的都市转型
当代中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有关城市空间的思考离不开这一大的宏观背景。城市环境在城市化的冲击下进行着剧烈、透支的都市转型,这导致城市空间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49的10.64%升至2014年的54.77%。目前已有6.2亿~6.3亿人口居住在城市,这个数字是美国总人口数的2倍多,是日本总人口数的近5倍,预计规划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人口将新增3亿多。这不仅意味着城市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建设,更意味着未来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出现冒进态势。其中既找不出进化演变的概念,也没有从规划到建筑的逻辑程序。纵向观察,城市在巨变:城市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地扩张、蔓延。横向审视,城市在趋同:高速路、立交桥、商业区、大广场、高层建筑、广告招牌、霓虹灯,等等,在每一个城市都能看到这些元素的存在。不管是南方北方,还是穷城富城、大城小城,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道都重复着同样的模式。单一雷同的空间格局脱离了原有场地的现状,地域特色和文脉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脱离社会文化语境的、规模宏大的物理环境的激进建设,使原有的城市肌理以及承载着居民特殊情感、记忆与生活的街巷、院落和老房子随着城市的翻新而消失了,供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一度被压缩,虽然一直生活在城市中,居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却赶不上城市拆除与重建的速度。显然,城市这种连根拔起的巨变并不能等于城市空间质量的提高,更不等于人们认同和乐于接受这种超速变化的环境。
1.1.1.2 现代社会认同问题的凸显
认同问题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受到关注,这并不是说以前没有认同问题的存在,而是因为“认同”在传统社会中根本不成问题,更没有必要把它变成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在传统社会里,由于技术条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有限的、彼此熟悉的网络关系中。在那里,土地赋予了村民同它之间不可割舍的情怀;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提供了神圣的生存目的和价值;宗族血亲关系为个体的繁衍和生命的延续做出了清晰的证明。在这样固定和熟悉的社会中,人被深刻地系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并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正是这种与地域牢不可破的关系与情感维系着人们对自身生存的价值观、安全感和归属感,它也成为人生存于世的重要心理根基。认同感对于这些具有固定和唯一身份的人们来说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这种关系和价值观念却在现代性的冲击之下彻底地崩溃了,工业革命的爆发致使西方发达国家将现代性通过强大的技术理性价值植入中国原有的传统社会结构之中,导致中国被迫开始现代化。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人们几千年来积累的对于生存意义和传统的价值观的确定性认识瞬间被抛入价值的虚空之中,他们处于茫然而不知所措的境地。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带来的文化断层和价值观迷乱,严重地冲击了传统社会的结构和角色认知。现代社会只追求效率和结果的工具理性逐渐开始控制人的思维和生活,它改变了人的心理结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了人的异化:人变成平均的、同一化的人。于是“认同”在当代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