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课程设置要以发展个性为出发点
一、开设选修课
目前,国内许多学校在选修课开设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不仅规定了中央选修课,还鼓励地方与学校利用当地资源,充分开设选修课。然而,师资、教材、设备、考评,特别是教育思想等问题,却制约着选修课的广泛开设。面对选修课,许多地区与学校一片茫然,甚至束手无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在选修课开设方面成绩较大。到目前为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已经开设了38门选修课,不仅在选修课教材、课时安排方面花费了很大精力,而且在师资方面动了很大脑筋。他们把眼光瞄准校外,聘请高校或社会上专家来校兼教。为了吸引专家,学校出台了优惠政策。凡博士生导师来校兼选修课两年以上者,其子女或子孙可在升学方面享受本校教职工的待遇。有些老少边穷地区在选修课开设方面因地制宜,也闯出了新路子。比如有些地区开设剪纸、年画、地方戏曲等选修课,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于选修课内容设置问题。叶立群先生认为,根据需要,可以开设下列类型的课程:(1)为升入高等学校不同专业打基础的课程,例如升入理科各专业、商科的财经专业,数学基础的要求比升入文科各专业要求要高,高中就应开设高于高中共同基础(表现为必修课)不同水平的数学选修课,供准备升入这些专业的学生选修。升入文科的中国古代史专业、医科的中医专业对中国古代汉语的要求高,高中就应开设高于高中共同基础的语文选修课,供准备升入这些专业的学生选修。这一方面的课程应该是开设选修课首先要考虑的。(2)为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了解新的科学、技术的课题。例如有关环境保护、能源、人口的课程,以及生物工程、电子技术、地球科学等课程。(3)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例如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簿记、会计、金工、木工等课程。(4)适应学生爱好和特长的课程。例如音乐理论和音乐欣赏、造型艺术、体操和球类等课程。
选修课教学的评分问题,可以参照必修课,也可另辟蹊径,如采取等级记分或者学分制。
二、开好活动课
活动课程,在国际上派别各异,思想来源也不一而足。然而,最有影响的流派代表人物要首推美国教育家杜威。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学科课程的弊端日益暴露。杜威针对这种情况,在吸收前人及时人理论成果的前提下,建立了活动课程理论。杜威批评传统的学科课程是把一个统一完整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然后分别独立地分成多门学科教给学生。因此成了一堆死知识。他认为,这种“知识”与生活脱节,与实际脱节,以致不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不能满足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他主张学校应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他强调要把各门学科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原有的经验状态,把教材引入儿童生活,把教材心理化,变为儿童的直接体验。为此,他建立了把教育从教科书、教师或任何别的地方转向儿童的重要观点,他声称这种转移“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组织起来。”这就是杜威提出的活动中心课程(或称儿童中心课程),其学习的根本方法就是让儿童从经验中去学,也就是“从做中学”。
杜威的理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分强调了活动课程而忽视了学科课程。按照他的理论实践的结果证明,学生学习内容庞杂、零乱,学生缺乏对概念的系统认识,连读、写、算的基本技能都不能及时有序地得到训练,结果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杜威来华访问及其中国留美弟子学成归来,一度掀起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热潮。我国许多实验学校曾一度开展活动课程,然而绩效并不明显。
新中国成立后,杜威的这种实用主义教育观被批判,不过批判时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其理论的合理的成分也予以否定。因而,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以来仍让学科课程独主天下。到了80年代,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理论促使人们寻找教育的新途径,因而活动课程被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重新重视。1993年秋开始试行的由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了设计,构建了由“学科”和“活动”组成的课程体系。
当然,我们认为,对活动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绝对不是20年代的机械重复。思想上以儿童为中心,内容上注重多科综合,单科活动课程的提法,本身就是对杜威理论的突破。其次,我国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活动课就是课外活动,或曰第二课堂。这种说法更值得商榷。活动课首先是“课”,课堂是主阵地,但是又要“活”,不受课堂的约束,延伸到课外。对杜威的理论应有所创新,也有所继承。譬如综合性,在创建单科活动课程的同时,还应兼顾“综合”。不仅要注重学科内的综合,也要注重与相邻学科的适当综合。另外,活动课程的内容,比起必修课,更应具备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实践性等特点。
活动课开设与研究,目前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人文学科,活动课开展较为广泛,研究较为深入。江苏省东海县中学1996年承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课题《中学语文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受到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副会长顾黄初教授的充分肯定。他们的《试谈语文活动课程设计的原则》一文,发表于《文教资料》1998年第3期,同年8月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该文关于语文活动方案设计的7条原则,虽然是就语文而言,但其他科目的活动课可以借鉴,这里摘要如下:
1.“活”“动”性原则
语文活动课程设计,既要注意“活”,又要注意“动”。
语文活动课程在形式上要“活”。具体地说:(1)以课堂为阵地,但也可以走出课堂。(2)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以某个问题为中心,由学生组织实施教学方案。可以以教师为主导,对生活中的某些语文现象进行剖析,或者以讲座形式介绍一些贴近生活的文学、语言知识。(3)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也可以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
动,要求师生双边活动到位。当然,这种动,不仅要求手动、口动,更要求“脑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在获取知识信息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2.综合性原则
虽然语文活动课程中的“语文”两字,已限定它不能如杜威提倡的传统活动课程那样,每节课都做到多学科内容交叉,但是要尽量挖掘语文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内容。例如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顾及历史、政治、军事等内容的语文材料。
3.课堂性原则
活动课程不排除课堂外的阵地,但是,它作为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不能放弃课堂这个主阵地。其实,活动课程的创始人杜威又何尝放弃过课堂这个教学阵地?它所说的活动课程中心是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而不是教学场所的转移。
4.长效性原则
作为语文活动课程,它是语文教改的产物,是素质教育思想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应该立足长远,为学生的终生打算,不搞急功近利那一套。语文活动课程方案的设计,应该有大语文观,注重学生语文视野的拓宽。
5.知识性原则
任何一门课程,都要让学生获得一定量的知识。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侈谈能力的培养,犹如沙上建塔一样。当然,语文活动课程给予学生的知识,要以“鲜活”为主。比方说时文赏读,又如广告词的撰写,讽刺诗的创作等,都具有鲜活性。
6.趣味性原则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不可忽视。前人在语文实践中留下大量具有趣味性的语文资料,这给我们进行语文活动课程教材的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7.创造性原则
创造,是教学的高标,从事语文教学活动,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文活动课程方案的设计,要注重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创设思想碰撞的机会,使学生思想在碰撞中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语文活动课程方案设计还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探索发现,而不应只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结论。
江苏省东海县中学的语文活动课课题实验已经告一段落。实验表明,语文活动课的开设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最佳途径。语文活动课方案实施顺利、有效,学生学习语文的环境得到优化,视野得到拓宽,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校的电视台、广播台培养了一大批小记者、小编辑、小节目主持人、小播音员。社会实践活动使不少同学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高三(1)班学生贺兰,为县电视台拍摄公益广告,并出演电视散文《灯在远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还在中考、高考、习作发表以及语文类竞赛获奖表现出来。
本课题是在学校全面展开的,没有专门设立对照班,但是,先期试验班级与其他班级作比较,仍能说明问题。
三、组织好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中学生光与书本打交道,不适当地参加社会实践。不利于知识向能力转化。目前,我国已经把综合社会实践课列入高中的必修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公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综合社会实践课的开设作了较为详尽的要求:
高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分为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4个部分。研究性学习总授课时数为288节,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分别为每学年1周,社区服务可以利用校外时间灵活安排。《计划》指出: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创造条件。”
研究性学习,在沿海地区开展得较好。许多学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环境保护、用字规范、植物良种培育等课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些学校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学生在哲学研究方面成效显著,学校还编辑了学生哲学论文集。有些地区_的科学实验小组,在植物栽培、品种改良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中国少年科学院的首批13位小院士中,不少是从事研究性学习的少年学生。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勤动脑筋,精心安排,悉心指导。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研究应该是专家们的事,作为中学生,是力难能及的。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种看法过低地估计了中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没有认清研究性学习的目的。《计划》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目的在于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克服有关人员的模糊认识,才能使研究性学习深入持久地开展。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之一。早在1955年,我国就设置了劳动生产课,并规定了劳动的时间。不少地区和学校开了课,并且取得了成绩。但是,这门课的开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给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带来灾难性后果。许多学校围绕高考指挥棒转圈圈,奉行“多考多教,少考少教,不考不教”的原则,竟然把劳动技术课打入冷宫。
当然,我国中央教育部门,还是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开设的。1982年10 月19日,教育部颁发了《(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城市中小学条件好的应逐步做到按不同年级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如各年级可结合有关课程教学,开设植物栽培、动物饲养、木工、金工、电工、无线电技术、烹饪、缝纫、编织等劳动技术项目。农村中学一般以农业生产技术教育为主,如土壤、肥料、育种、作物及果树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技术项目。如农用机械维修、电工、木工等。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大纲中分年级列出了劳动技术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发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把劳动技术教育课列为必修课,并要求每学年不少于1周。
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亟需加大力度。尽管也有些学校在搞,但是往往从实用主义出发,如重军训,轻视工农业生产劳动。因为军训能够增强学生的纪律性,有利于学校管理。至于工农业生产劳动,许多学校不以为然。有些学校尽管有生产劳动基地,也形同虚设。其实,让学生了解、体验工人的辛苦是十分必要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现代化新人的缺憾。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