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师道德行为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关系
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关键。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同时也是一个好的公民、一个遵纪守法的模范、一个在社会交往中善于与人团结协作的人,这是良好的道德修养所具备的条件。因为教育是社会特有的一种职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而教师的活动也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活动,必须受到社会的制约。在法制建设中,教师承担着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担,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就必须首先在自己的行动中做到自觉遵守法律,绝不可以被个人的私欲所随意驱使。然而纪律与法律又是互相联系的,教师道德修养中还有自身的职业纪律,这也是教好学生的重要保证之一。因此教师应当经常同缺乏纪律观念及各种不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在整个教育界创造一种纪律严明的良好风气。一个好的教师仅做到这一点,还只是达到一种较低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在社会各方面的交往中,做到善于与人团结协作。因为现代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和立体化的教育。任何一个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都是自来自社会各个渠道的“合力”,使之在学生身上产生最优化的效果,这对于教师的素养和能力都是一种要求,也是对学生的全面负责,保护学生的责任。这些看来都不体现对学生的直接教育,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总之,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会使学生自觉地遵守内心深处的思想品德的立法,养成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觉地遵守社会秩序和法律,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过程中,教师的道德修养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与学生思想品德有着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教师的形象的整体放大效应与否,关系到“未来工程”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同时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这一形象的比喻,向教师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用美好的形象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品德兼优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