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素质概述
教师应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渊博的知识及高超的教育能力,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说明,教师的心理素养尤其是个性品质,如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等是直接影响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巴班斯基对实验学校中的各地区1000多名教师进行研究证明,较好而又迅速地掌握最优化教学法的教师,有着一系列显著的个性特征。而另一些教师却由于其个性特征阻碍他们迅速而有效地掌握最优化教学法。美国教育家罗伯特·特拉弗斯认为,教学是一种表演艺术,然而,由于教师和教学对象之间存在着的特殊联系,它又区别于其他任何表演艺术。持“可辨能力论”的人们要我们相信,有效的教学是一些清晰可辨、相互独立的活动的组合,可事实并非如此。认为教学是由一连串的能力所组成的观点,主要出自近半个世纪来统治着美国心理学界的还原论观点,根据这种观念,复杂的行为可以被还原成一组简单的组合部分。但是,“非还原论”者们认识到,被认为是与有效的教学有关的特定行为,仅仅是那些卓有成效的教师的内在个性特征的表现而已,师资培养中应力图发展的,正是这些个性特征。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向认为,角色的外部特征是不用学的,因为角色的深层结构一旦形成,其外部特征就会自动地表现出来。因此,认为教师需要的只是一个被称之为教学能力的教学法百宝箱的观点是应摒除的。同时,教师的心理素养本身也是一种极重要的教育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素养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和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
一、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影响力
影响力由两部分组成,即由不可变因素(如传统、职位、资历)构成的权力性影响力和由可变因素(如品质、知识、感情等)构成的威信影响力。其中,不同教师在威信性影响力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其影响力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威信性影响力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决定的。
对威信性影响力有决定作用的品质、才能、知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已如前述,在此主要考虑感情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感情是制约教师影响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师生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彼此就能产生亲近感、认同感,相互间的吸引力也就较大,学生也就愿与教师交朋友。容易相信传授之“道”,最终导致教师影响力的增大。而良好的感情关系的建立则与彼此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关。
社会心理研究认为,在人们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时,“好感回报性法则”起着决定性作用,人们总是“喜欢爱自己的人,而讨厌恨自己的人”。因此,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爱自己的,是对自己有好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向学生表达自己的同情心、爱心和亲密感,要求教师乐于接纳学生,不仅接受他们的长处和优点,还要能容忍、接受他们的不足和缺陷,并表现出宽容和谅解。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接纳不仅要在头脑中成为一个持续的兴奋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看到,通过活生生的事例感觉到。而这一要求的满足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一个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甚至心理不健康的教师,本身在情绪上缺乏安全感,在与他人交往中缺乏同情心,甚至与他人、与社会有对立和敌视情绪,要让人“接纳”他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只有对他人、对社会具有丰富的同情心,并有足够安全感的教师才会容忍学生的不足,不会因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而破坏师生间良好的感情关系,在学生中建立起较高的威信,对学生有足够的影响力。
由此可见,提高教师影响力的途径之一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关系,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浙江教育学院骆伯巍老师提出,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使之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富于创造性。具体讲,心理健康必须具备以下6条标准:
1.兴趣、活动广泛
心理健康的人大多能主动、直接从事各种活动,具有广泛的活动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自己有意义的某些事(工作、理想和目标等)。
2.有较强的责任心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意识到个人对自己、对社会所负的责任,而且能在言行中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3.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融洽
心理健康的人对他人、社会能表现出同情、亲密和爱,而不是对立、对抗、敌视和仇视。他们本人能与人交往,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别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尊重、信任、喜悦等)常多于反面的态度(仇恨、嫉妒、怀疑、畏惧、憎恶)。在一个集体中,他们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和集体休戚相关,安危与共。他们勇于牺牲个人的欲念,而为集体和他人谋求幸福。
4.情绪上有安全感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对挫折、恐惧和不安全、意外等有相当高的忍耐力,不会因为某些不安全因素而担惊受怕。
5.有较高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生活挑战的欲望
接受现实生活的挑战,不仅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而且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6.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通过工作和学习中的一次次成功来满足应付现实生活挑战的欲望,这是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特征。关于这一点,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刘绍禹教授曾经指出:精神健康的人,感觉生活有意义。做事有一定目标,对于他人的工作怀有一番热忱,他的头脑是清晰的。毅力是坚强的,循着计划去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凡虎头蛇尾,忽东忽西,态度消极,感到生活无味的人,精神就不健康。
三、教师最佳心理状态的把握运用四法
教师最佳心理状态的形式,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靠多方面的努力,是多因素作用的综合体现。要形成和把握运用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必须认真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
认真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保持稳定情绪和良好心境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认真备课,对教材内容弄懂弄透,对教育规律认真把握,对教学方法悉心研究,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反之,必然导致心情紧张,慌乱出错。只有课备得扎实,教师登上讲台,才能心底踏实,情绪良好,使自己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
2.提高素养,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较高的素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是教师形成最佳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每个教师都应自觉培养和锻炼。
(1)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要充满浓厚的兴趣
教育兴趣是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献身精神,有以教为荣、以教为本的高度责任感和自信心,对教育工作、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课程充满兴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
(2)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炽热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公正、无私、普遍、持久,不感情用事,不搞厚此薄彼。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为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形成奠定基础。
(3)教师要有坚定、果断、自制和耐心的顽强意志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困难,需要教师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这就要求教师有明确的目的和达到教学目的的坚定性,有处理课堂问题的果断性,有控制不愉快心境的自制力,有期待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或由坏到好转变的耐心。如果教师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优柔寡断、遇事慌乱、感情用事、烦躁不安的现象,会破坏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
(4)教师要有比较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
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和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观察力、较强的注意分配能力、深刻的判断思维能力、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敏捷果断的教学机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按照教学计划顺利地实施教学,避免各种课堂问题行为的干扰,使自己始终保持愉快的心境。
3.加强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基础。古人日:“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不融洽,教师走入教室就会感到别扭,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这势必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和心理状态。而正常的师生关系,则有利于教师保持愉快的心境,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4.分析环境,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劣,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教师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影响。作为教师,应认真分析教学环境,找出影响师生心理气氛的各种不利因素,并及时加以消除。如:教室中墙壁的颜色、学生的密集程度、通风情况、光线明暗、温度高低、噪声大小、清洁卫生等,对师生的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只要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某个不利因素存在,就会影响师生的情绪。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自己动手改变的,就努力创造条件改变,如清洁卫生、改变墙壁的颜色、改善通风情况等;教师本人不能改变的,则要积极向学校及有关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尽力去改变。
除此之外,最佳教学心理状态的把握,还要做到运用心理规律,去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创造精神
创新精神与个体的思维方式、渴望现实世界挑战的欲望及意志力有关,这3个因素又决定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1.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个体,在思维上应具有创造性,而创造性思维又与个体的迷恋及灵感有关。迷恋指的是对某一事物的着迷,使人忘掉周围的一切。古今中外的许多创造发明都是在主体着迷的状态下完成的,而迷恋则起源于兴趣,个体只有在对某一事件抱有浓厚兴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一步迷恋该事物。因此,只有当个体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从事某一活动时,创造性思维才能发挥作用。一个抱着搪塞、应付的态度从事某一活动的人,绝不会迷恋上这一活动,不可能在活动中有所创造。而是否有广泛的活动兴趣,以什么态度对待正是衡量个体心理是否健康、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同样,灵感也是在积极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柴可夫斯基说得好,“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一个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只会以消极、被动的态度从事活动,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不可能在活动中产生有价值的灵感,因此,其工作的创造性是极低的。
2.具有强烈的渴望现实生活挑战的欲望
他们是“不确定事件爱好者”,在平时生活、工作及职业选择中,他们倾向于喜爱充满“不确定性”、富于挑战性的活动。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活动是振奋的,而并不是可怕的。他们是“自我依靠论者”,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自己有能力克服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他们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借助于外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作为教师,他们不是指望优良的生源来提高教育质量,而是通过自己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达到成功。同时,他们又是“高明的目标选择者”、“现实主义者”。在确定目标时,他们倾向于采取现实的态度,小心地、务实地确定自己及学生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他们总是选择与自己或与学生能力相称的目标,而不像心理不健康的人那样,或采取“孤注一掷”的策略,选择远远高于自己能力的目标,或采取“速效自我满足”的策略,选择远低于自己能力、较容易达到的目标。心理健康者的这些特点正是教育者所必须具备的,这种务实的态度也正是教师应该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
3.具有顽强的意志力
只有创新的欲望,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教师的工作仍难见实效。因为在这种欲望激励下进行的活动过程是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坚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起着决定的作用。古人讲得好,“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常之才,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而这一切只有心理健康者才具有。
由此可见,决定创新精神的三要素均与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关系。教师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有价值的创新精神。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教育工作有效性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为此,我们在教师素养研究中要把心理健康水平放在首要的地位。在师范生的招收、培养中,必须考虑心理健康因素:在招收师范生时把心理健康作为一项指标,在培养师范生时传授有关心理卫生学知识,使用各种心理矫正与评价的方法,以保证未来的教师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承平。
五、教师课堂应变的心理素养
教师在课堂应急状态下能否主宰自己、把握形势、驾驭对方,迅速制定出应变良策,直接受其心理素养的影响。
1.意志力
应变中的意志力是指教师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取得应变成功的心理机制的保证。当教师处于应急状态下,克服内心慌乱,强迫使自己保持镇定时,就会表现出意志对情绪状态的调节。应变意志的顽强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果断性
具有果断性的教师能全面而又深刻地考虑行动的目的及其达到的方法。
(2)自制力
指教师凭借理智来支配和节制自己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自制力强,在应急状态下,能克制内心的怯懦、慌乱等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处理问题刚毅、果断。
2.思维能力
实施课堂快速应变所需的思维能力,体现在3个方面:
(1)机敏性
指应变者对课堂矛盾事件反应的灵敏度和速度。表现在思维上,能多方位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受消极定势的桎梏。
(2)深刻性
指应变者认识判断“事件”性质的正确度。表现在思维上,能透过现象而深入分析到问题的本质。
(3)新颖性
包含独特性和创造性两层含义。即指在思路的选择上不囿于固定的逻辑,在思考的技巧上不拘泥于规范化的方法和程序。
3.自信心
自信心是教师意志和精神状态的最集中表现,体现教师的认识、思想倾向以及对教育的责任感、义务感等要素。可以说,它是教师实施课堂应变的灵魂,是取得应变成功的根本保证。
4.容忍度
指教师面对课堂矛盾事件的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容忍程度。较强的容忍度能保证教师在应变中遭遇“压力”时,免于意志动摇、言行失常。
教师具备上述心理素养,才能在课堂上突破固定程序,抓住时机。迅速透视课堂矛盾问题的实质,采取正确而有效的应变良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