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从“先生讲,学生听”到“学生学,教师导”
“先生讲,学生听”,这是旧时启蒙国语课本上的一句话。它是我国古代教学法的经验总结,长期以来被教育界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而流传至今。随着近代教学目标的扩展,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手段的更新,“先生讲,学生学”这一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怀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20年代就对这一方法提出了怀疑,进行了挑战。他说:“从1922年到如今,55年了,编选教材的办法屡次变更,可是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开教师的‘讲’。”“教师果真是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是只管‘听’的吗?‘讲’‘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我怀疑好久了,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第149页)他进一步揭露了这种讲听法的严重问题:“课堂教学既然是一讲一听的关系,教师当然是主角了,学生只处在观众的地位,即使偶尔举举手答个问题,也不过是配角罢了。这在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学生会不会习惯了教师都给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永远不离开教师是办不到的,毕业了,干什么工作去了,决不能带一位教师在身边,看书看报的时候教师给讲讲,动笔写什么的时候请教师给改改。”(《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151页~152页)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先生讲,学生听”是一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少弊端:第一,学生学习被动化,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习惯的形成,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第二,教学活动说教化,不利于学生学习时口耳眼手脑并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第三,教学信息单向化,不符合现代课堂教学信息多向传递多向交流的特点,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可是,事到如今,仍然有不少教师对讲听法看不透,丢不掉。他们总以为教学就是“粉笔加开讲”,甚至以为“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实际并不然。君不见,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教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甚至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中小学功课,大多是工具课、技能课。大凡工具课、技能课,不是一讲一听所能奏效的,而要教师导之以法,学生练之以功,方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现代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教学应该摒弃“先生讲,学生听”的方法,应该采取学生学,教师导的方法。学生学,教师导的思想,称为“学导思想”。体现“学导思想”的各类教学模式,称为“学导式”。体现“学导思想”的各类教学方法,称为“学导法”。这里的“学”,除了“听”这一耳受活动以外,还有答问、观察、模仿、解题、实习、实验、操作等习作活动。这里的“导”除了“讲”这一言传活动以外,还有示范、演示等身教活动,宣传、组织、布置、检查、督促、评估等管理活动;而且作为言传活动的“讲”,不限于系统解说和滔滔讲演,大量的还是提示、点拨、疏导、答疑、评点等等。这样,学生不是“听生”、“听者”,而是“学生”、“学者”;教师不是“讲师”、“讲者”,而是“导师”、“导者”。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有关教学方法表述的变更情况,可以看出从“先生讲,学生听”到“学生学,教师导”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1956年10月颁布试行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阅读教学的进行采取讲读法。”“讲读的基本特点在于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导。”在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改为“讲读课文必须把课文讲解清楚”。在1980年12月印行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又改为“要善于讲解课文”。到了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中,则进一步改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从“讲解主导”到“讲解清楚”到“善于讲解”到“指导读懂”,实际上就是从“先生讲(读),学生听(读)”到“学生学(读),教师导(读)”过程。前后历经近40年,方才实现从讲听到学导的转变。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又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