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重价值的教师观

多重价值的教师观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思维共振,是指师生在课堂交流中,双方的思维处处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教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教师的思维是停滞、贫乏的,就会明显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反映出来,一个不会“思维”的老师,学生也不会尊重他,更可怕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也就是说,师生思维共振的先决条件,便是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

第二章 以创新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体系

第一节 动态生成的课堂观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因而,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具体的活的人,而不是抽象意义的教师形象,他有自己的意识、情感、态度、文化素养和学科素养;学生也是具体的活的人,对个体而讲。他有自己的情感、态度、有上课的基本状态,对群体而言,他们共同显示出同一年龄人的基本特征。形成特有的精神风貌,或消沉或活跃,表现出一种“人气”。教学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主动参与式”认为动态生成的课堂观应充分展现教师的生命价值,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让课堂保持生命的涌动和生长。

一、课堂是教师在创新活动中展示生命价值的“舞台”

课堂是一个人类群体有目的、有组织开展活动的时空集合体——四十几分钟的时间、四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四十几个人。它有令人激动的矛盾冲突,有难以躲避的困惑和焦虑,有角逐智力的欢娱愉悦,有切磋琢磨的师生情谊……可以说这里是一个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大舞台”。

在这个“大舞台”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教师备课时预测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活的课堂教学向我们的智慧和能力提出挑战。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我熟悉几十种专业的工作人员,但是没有——我对此深信无疑——比教师更富有求知精神,不满足现状,更富有创新思想的人。而教师创造性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他的工作对象(儿童)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今天同昨天就不一样。”在课堂实践中,教师面对着随时变化、千差万别的教育对象,确实不可能用刻板如一的现成模式去解决出现的所有问题。教师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年复一年地照样使用,只有靠教师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都要教师灵活安排,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生气、有活力,常教常新,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的乐趣,充分展示自己的生命价值。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会遇到各种预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要对此进行细微观察并及时做出反馈调节处理,没有创造性的教学机智,也是难以胜任的。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课堂就是流动着生命的舞台,教师在课堂中应让那些没有生命色彩的知识活化。而知识活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活化(创新)使这些知识既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通过活化(创新)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容易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讲授。

1.在思维共振中体现生命价值

所谓思维共振,是指师生在课堂交流中,双方的思维处处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教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教师的思维是停滞、贫乏的,就会明显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反映出来,一个不会“思维”的老师,学生也不会尊重他,更可怕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也就是说,师生思维共振的先决条件,便是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

怎样才能引起师生的思维共振呢?关键是教师要创造师生思维的“同频”条件,一要搞清课文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而作者的思路是隐含在教材课文之中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深入理解教材,理清作者的思维线索和方法。二要熟悉学生的思维实际。学生平时思考些什么问题,使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中的特点,思维态度的倾向和思维活动的准备状态等,教师都应了然于胸。三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教师在进行教学构思时应注意教学思路和学生的思路合拍,恰到好处地在关键之处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创造性的火花随时都可能进发。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创造能力,才能使学生如从春风中感悟知识、启迪智慧、激发灵感,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师的生命价值也在学生和谐的气氛和热烈的交锋中得到展示。

2.在情感共鸣中展示生命价值

课堂是生活的缩影,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作为教师,在抓重点和中心的同时,也要重视那些隐性的,对学生发展具有渗透效应的内容,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如一位教师在教古诗《游园不值》,忽然一位学生“砰”地一声推门而入,径直入座。这位教师见状不动声色,就地取材问道:“‘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为何‘小扣’而不‘猛敲’呢?”学生饶有兴趣地议论开了,“因为猛敲人家的门是一种粗暴的行为。”“因为诗人知书达理,讲文明,有礼貌。”……这时,教师走到迟到的学生身边弯腰轻声问:“你认为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敲’呢?”这位学生脸红了,同学们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在教师的这段“即兴”教学中,学生因境读诗,深化了语言文字的理解,就诗论诗,受到了思想情感的陶冶,在一堂课里,这也许只是发生在瞬间的只言片语,但它所体现的人格力量却会使学生永远难忘。

三尺讲台不宽,但紧连着孩子们广阔的思想;一块黑板不大,却撒播着文明、智慧的种子;洁白粉笔画出的一个个符号构筑起明天辉煌的人生殿堂。讲台、黑板、粉笔是何等普通而平凡,但又多么绚丽和灿烂,我们只有耕耘课堂,创新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艺术和活力,让知识和科学、艺术融为一体,在不断地创新中培育栋梁,在不断地创新中奉献终身。

二、课堂是学生创新活动中生长生命的“土壤”

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是舞台,他们尽可以在这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生命价值;而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则是土壤,他们的生命在这片土壤里得以生长。

1.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小学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身高、体重等外部指标明显增加,大脑、骨骼等各部分的机能迅速完善,逐渐接近成人水平。这样一个身体迅速生长的时期恰恰是在学校度过的,是在一个个以四十分钟为单位的时间里度过的。据统计,小学生课内外时间的比例大约是4∶1,可以说,课堂是小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占绝对优势的课堂里,学生通过参与适当的动手、动眼、动耳、动口等活动,促进各器官生长发育、完善机能;学生参与科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生还可以在健康教育、自然等课程的学习中,了解到关于身体生长的奥秘、掌握卫生保健的知识,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地生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是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生长身体的“土壤”。

2.学生在课堂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发展是智力的发展。课堂教学囿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教室固定、时间固定、人数固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死板与沉闷,相反,课堂中传递的知识信息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从史前文明到对未来社会的幻想、从地球生物到宇宙星空、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高科技技术到生活常识、从具体的形象到抽象的概念,这诸多方面诸多内容的知识都在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疑问及师生的尝试、体验、探究、创造中充分传递。再加上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使得课堂摆脱了时空的束缚,可以跨越时空,纵横驰骋,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知识信息,使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海洋、知识的土壤,使学生可以从中尽情吸取“养料”,发展自己的智力。

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有意识组织的观察、听辨等活动中得到训练,空间感知、时间感知、运动感知等各个层次的能力都能有新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适宜在课堂中发展。教师适时的点拨会令学生阻塞的思路茅塞顿开,每个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角度、思维品质会产生互补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便在这一次次顿悟、互补中上升到一个又一个高度。

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记忆的规律和方法,开展生动有趣的记忆游戏和竞赛,对记忆的效果进行考查,这些活动无疑为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课堂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围绕一个内容,众多学生参与想象,你一言我一语,你有新的设想,我有好的创意,结果往往产生多样化的令人惊叹的想象,而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中发展想象能力。

从这个方面看,也可以说课堂是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生长智力的“土壤”。

3.“主动参与式”的课堂营造的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根据自身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只是他们的启发者和向导,引导他们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恐惧心理和精神压力,始终保持旺盛的情绪参与学习,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渴求学习的佳境之中,并且在教师帮助给予的成功体验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进一步激发兴趣,以期获得更大的成功。同时,他们主动地学习真实地展现个性、学力和学业成果,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动性,不断争取展现的机会。在这种愉悦、主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发展。因此课堂是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生长情感的“土壤”。

4.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全体学生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每位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有时这些个性会互相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例如,课堂上总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异常浓厚,而有一部分学生则表现淡漠,表现淡漠的学生可能会因为看到学习兴趣浓厚会得到老师的鼓励,而产生谋取成功的愿望,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心理会在课堂的交流中得到明确,焦虑、自卑、畏惧等不利的心理因素也会在交往中得到克服,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课堂也是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生长个性心理的“土壤”。

正因为课堂对学生生命的关注,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发展,所以课堂这块土壤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三、课堂是师生在创新活动中生命涌动的“海洋”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机械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是“标准答案”、“正确结果”,这种定势的教学模式和僵化的操作程序忽视了课堂中活生生的“人”的存在,使整个课堂如死水一潭,没有激情,没有创新,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其实,课堂里生活着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在一个个四十分钟的单位时间里,产生了多少情感的激荡,跃动着多少个神奇的联想,闪烁着多少智慧的火花,无数个鲜活的生命在小小的课堂蓬勃着生命的活力,汇成一个涌动着生命的“海洋”。

课堂应当激荡着师生丰富的情感。每一个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教师,都应该设法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这样他就能感受到同学生一起创造的快乐,他的生命在课堂中也会得到更新与焕发。同时,课堂的生动让他感到生命的活力,感受到自己潜在的力量,感受到情感的激荡。

教师在课堂中凭借耐心、机智和饱满的热情,利用充分的感性材料和先进的教学媒体,让学生在喜、怒、哀、乐的意境中体验情感。这种情感陶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影响他们的气质,也有利于坚定他们的意志。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艺术形象打动孩子们的心,使他们的思想随着形象的千变万化而起伏回荡,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激起了强烈的爱憎,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和美的熏陶。课堂应该时时闪现着师生思维的火花。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教案,轻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摒弃这些观念和做法,让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生命的创造。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程,面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境和经历的过程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惟一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力正是在处理这些活动情境中得到发挥。而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兴奋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发散性提问,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甚至标新立异,积极“联想”,主动“逆想”敢于“幻想”;要采用多种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如小组合作学习和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课堂上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创造,他们的思维一定会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课堂应该融合着师生的感官交流。课堂里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师生的多种感官在愉快地交流。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种手势、一个动作皆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喜爱,真可谓“一枝一叶总是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眼睛看、嘴巴说、耳朵听、手儿划,真可谓“全身心投入”、“多功能运作”。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学习,学得饶有兴趣。当他们的某一成绩得到老师的点头致意或竖起大拇指称赞时,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成功的喜悦萦绕在心头,让课堂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性循环,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机。

总之,我们把课堂教学定格为一种创造生命的活动。在这样的课堂,师生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在这样的课堂,教师的劳动处处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全体学生获得多方面发展,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第二节 全面开放的教学观

在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时间和空间、评价等方面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运用多种感官,从多角度、多方面、全方位、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开放,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观片面强调“双基”教学,即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而实施素质教育则要求构建一个“双向性教学目标体系”,一是强调在完成“双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同时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素质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建立现代教学目标,其核心是要树立一种现代“发展观”,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追求一种“前瞻效益”。

“主动参与式”用系统论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以育人为目标的结构复杂的运动系统。教育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有形化,依据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和操作功能,教学目标系统可分为育人目标系统和操作目标系统。育人目标是教师教学价值观的体现,操作目标是教师教学效率意识的反映。教学育人目标和教学操作目标及教学效果的关系是:育人目标值越高,教学效率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首先,教学目标的开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的要义有三点: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这些既是对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出的总体目标,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主动参与式教学目标的开放,就是要让学生自然素质(生理特征、生理机能特征)更好,心理素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更强、社会文化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更高。这就要求我们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高质量、高效率,保证素质教育的正确实施。开放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反馈矫正为核心,以班级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相结合为基本形式,以多种教学的最佳组合为桥梁,使95%以上的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适用具体的目标控制每堂课的教学,是教学形成良性循环的保证,对一二节课来说,就要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也就是说严格遵守教学常规的要求,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开放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其次,教学目标的开放,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没有效益,就没有现代化。我们强调教学目标的开放,一定程度上能保证课堂教学能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显然,教学效益是正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的高效率。即教学效益=教学目标×教学效率。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它更多地侧重于数量,而效益则更大程度上强调质的内涵,因为有“质”才有“益”,“质”和“益”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决不是单纯的高效益,而是目标与效率统一下的高效益。所以,在教学效率一定的前提下,教学目标越开放,教学效益也越高。

再次,教学目标的开放,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个性是相对共性而言的。树立个性教学意识就是要求在教学中着眼于对学生的研究,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考虑学生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教学目标的开放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其次要求每个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个性素质和个性品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没有个性的教学,无法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主动参与式”教学目标全面开放。重视学生的个性价值,承认教学中教与学双边个性的价值,承认个性的存在,鼓励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

教学内容的开放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公开教学的要求,使学生明白学习的要点、方法、过程、目的等,以便于学生自学。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学还应逐步向学生公开教材,如单元中各篇课文的地位以及相互关系等。这样,教学双方目的明确,导向一致,有利于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合作,有利于信息的传递、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要有选择性地开放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内容应该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习者多方面的需求,使他们通过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完成知识结构的最优化。

首先,教学内容的开放,有利于培养创新素质。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属性。刻意追求知识体系的严密与稳定,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实际上是以静态的、封闭的形式来对应动态的、开放的内容,与客观规律相背离。培育创新素质,急需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教学内容的开放,一方面建立了教育内容的更新机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开放给予师生面向实际、自选内容、按需施教、灵活施教的余地,改变“一纲一本管几亿”的大一统僵硬格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其次,教学内容的开放,有利于信息的传递。21世纪,人类面临的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的信息化时代。当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时,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广泛而有效地汲取。“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冲破现有教材的束缚,在开放的环境中,指导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广泛涉猎,实现信息的顺利传递。

其三,教学内容的开放,有利于实现教材的最优化。社会在变化,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材内容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在我国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由国家统一颁布,使用统一编写的教材,规定统一的教学大纲。这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相适应。另外,现行的教材编写,课程结构设置仍然带有以升学为导向的烙印,教材一味追求深度、难度。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才能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给教材的优化指明了方向。教学内容开放后,传授知识着眼于学生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教材的编制科学化,现代化。在教材的结构体系中,更能体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大胆地选择和增加体现时代气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内容,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其四,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心理学中所说的“个体”,“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追求,它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当个体以艰辛的努力满足了这一需要,实现了这一愿望后,就会表现出一种短暂的甚至是瞬间的心理平衡。然后又有新的需要,新的追求。教学内容的开放就是满足学生这种不断产生的需要的前提。

科技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或者说缩短了知识陈旧的周期,这就要求人在一生中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未来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教学内容开放后,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为他们一生的学习打好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研究小学生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进一步开放教学内容,使他们永远保持一种强烈求知欲望。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创设动态发展适时变化的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即通过教师的“教”,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其全面发展。教学过程的开放要求教学活动的全程应是动态发展的,是适时变化的,学生的课堂表现应成为调整课堂活动过程的基本依据。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课堂教学过程视作完成预设方案的不变流程,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于是,课堂教学中“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教案转;课堂上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的“听众”。显然在这种僵化、封闭的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力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教师的教也只能停留在“匠人”的水平,不可能真正升华到艺术的境界。

教学过程的开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起点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各种信息的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里交织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转换,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也难以畅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过只是一句空话。教学过程的开放,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带着个人发展需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可以促使他们启动思维、活跃思想,以高涨的积极性探究知识的奥秘,进而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当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时,可以从具有征服性的刺激性的成功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有助于强化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显然,教学过程的开放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效果,是单向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所不及的,它可以直接演化为学习者的动机和热情。

教学过程的开放,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是一种间接的、系统的知识。虽然这些知识是人类已有的,但学生接受这些知识仍然要经历一个在已知基础上掌握新知,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开放,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完善认识结构,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习过程的探究活动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取知识。这无疑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过程的开放,还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去掌握学习的方法。在开放教学活动中,他们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发现的乐趣。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对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过程的开放,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养成。教学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之外均为客体,教师的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就是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对象通过自主地加工、整合、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形成新的知识、经验,即使客体主体化。教学过程的开放,使学生学习主动思考,获得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形成了思维能力,丰富和发展了兴趣爱好,从而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同时在开放教学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这样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他们就不会迷信权威、书本和教师,就能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对一些伪科学的知识进行大胆地质疑,并勇敢探索。

教学过程的开放,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式”提出了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原则,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信息论的角度讲,教师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去了解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由于教学过程的选择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状态下,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双向反馈。这样,当学生参与的面越大,反馈的信息就越全面,越充分,教师就越能有针对性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从大多数学生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因材施教,优化教学,真正达到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发展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方法的开放,实行小班、合作、对话的教学形式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与任务的完成。方法恰当,可使教学结构合理、功能优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否则事倍功半,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材偏重科学性,注重逻辑的内在系统性,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必然是强调系统讲授,进而演变为“满堂灌”。这种教学既忽视了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师生之间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新能力。为此,“主动参与式”强调教学方法的开放,主张课堂教学的创新作为组织教学的中心,以启迪智慧为终极目标,并以活动交往为主要特征。这种课的教学形式有小班、合作、对话等。这种课堂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和谐发展。

“小班化教学”代表了教育发展的一种方向。随着班级人数的减少(一般控制在30人以内),教师有更多的精力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指导与辅导,积极创设更丰富的教学情境,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小班化教学”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改变了过去所谓的“抓两头,带中间”(实质上只是抓尖子生,其他学生陪读)的弊端。在“小班化教学”中,可以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能力分为几个层次。分层的结果不需要公开,分层可因不同学科而异,且可随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学生能力的变化重新分层。备课时应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布置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作业等,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

合作、对话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合作就是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学习中所遇问题的一种方法。在合作形式上分小组合作、班级合作、年级合作等。为了便于小组讨论活动,必须经常改变原有的座位排列,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形式。将单一的“秧田型”变为“风车型”、“餐桌型”、“马蹄型”、“口字型”等,在讨论或实验时采用“风车型”、“餐桌型”;游戏表演时采用“马蹄型”、“口字型”:练习课、考试采用原有的“秧田型”。每个小组都要安排老师的座位,以方便老师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密度,促进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对于较大较难的学习任务,可以发动班级全体成员合作。为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也可以打破班级界限,班与班之间合作。推而广之,在条件允许,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年级之间合作,学校之间合作,网上合作。这样交流的信息量大,交流方式新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符合时代对教学的要求。这种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直接交往,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单向交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挖掘全体学生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的开放,实行小班、合作、对话的教学形式,始终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平等位置。学生由被动向自主(自我管理、自我参与、自我学习)转化,教师由单一角色向多种角色转变,他们既是教育者,同时又是学生利益的保护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相互对话、质疑问难,学生还可以与其他小组同学相互交流。这种课堂从表面上看常常是吵吵嚷嚷,笑声不断,秩序“混乱”,既没有逻辑的贯通,也没有既定的程序,完全打破“教案剧”的格局,但是学生得到的思维的启迪,智慧和能力的发展。这种课堂真正的含义,不是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结论,而是注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创新品质的发展,所以教学方法的开放,除应坚持传统的启发式教学外,还应吸收并运用诸如演示法、讨论法、谈话法等现代教学法,更重要的是要广泛将若干方法组合起来运用,构建“问题—探究—解答—讨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重视学习中的操作、表达、交往、创造、合作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社交能力。这种教学代表了现代教学发展的方向,实现了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促进人的发展。

五、教学时空的开放,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时空的开放,包括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开始。教学时间的开放,要求教师在一堂课中精讲少问,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学习活动。传统课堂教学中宝贵的40分钟多被教师大量的讲述、繁琐的提问所占用。“主动参与式”认为,一节课四分之三(30分钟)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主张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教师只有在学生困难的地方,跳起来还摘不到桃子时候,作必要的讲解疏通。

教学空间的开放要求教学活动不一定完全局限于课堂,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学的空间可以由课内向课外乃至校外延伸、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学生可以走出座位,走出教室,甚至走出学校;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在早读、独立课间或课外自主地支配学习时间;不受人员的限制,可以是一个,可以是一个小组交互学习;不受内容的限制,只要能促其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材料都可以;不受形式的限制,可以讨论争辩,可以参观访问,可以操作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无拘无束地发展提高。当然,教师不是放任自流,应及时引导点拨,防止教学过程失控。这种时空的开放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并且教育空间的开放有益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其纵横综合的思维和宽宏博大的胸襟。

教学时空的开放还包括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首先,思维空间向“全脑”开放。在重视左脑的言语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加强右脑空间思维、形象思维的训练,重视具体与抽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的结合。为此,在频繁的动笔动脑之时要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体验、想象等教学活动。其次,加强开放性的发散思维训练。课堂的提问,作业和考试题的编制应注意推出开放性的问题。如具有不确定性、非惟一结论的问题;条件不很清晰、不很完备,需要搜寻和补充的问题;现实性强,容易调动研究热情的问题;鼓励独创,有广阔发挥空间的问题等。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解决了一个个开放性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一次次发散思维的演练。

教学时空的开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开放的空间里,学生自己学、自己评、长知识、长能力。实践证明,教师讲清楚还不如学生自己想清楚。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倡思维无“禁区”,提倡学生向教师“发难”,提倡不同意见的自由争论。有的教师习惯于用教学参考书上的条条和答案去框定学生的思维空间,不让学生自己思考,学生思维的翅膀即便张开了,也要千方百计把它拉回到既定的轨道上。还有的教师习惯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并借以推动课堂教学过程,却不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教师教案上设计好的问题相继解决了,并不等于把学生的问题都解决了。让学生回答提问远不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何况,那些思考量很小的提问,那些让学生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的做法,不是真正意义的思维训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希望特别强烈。对学生来说,每一个新知识的出现,都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应该给他们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在新知识出现后,当教师打算提某个问题时,都要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

评价空间的开放,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的行为。自我评价的实施,又为学生设置了“空间”,不仅是知识的再现与强化,也促使学生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评价方式如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同座、小组讨论的自我评价,集体进行的自我评价等。

自我调控空间的开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再通过反馈(评价),进行自我调控的过程。调控的内容包括知识目标、学习方法、思维方向等。这种调控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经常巩固、总结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自觉有效地发挥主动性,控制自己的认知思维流向,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学习的坚持性,更多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学评价的开放,采取师评、生评、差异评价策略

评价是系统工程和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概念。教学领域引入“评价”一词,即指教学评价,包括对“教”与“学”的评价。教学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开放,采取师评、生评、差异评价策略对于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是诊断作用。教学评价能够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比较准确地诊断出教与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矛盾等问题,进行归因分类。这种诊断作用是教学评价的基本作用。

第二是导向作用。教学评价指标的制订,一般都具有客观性和导向性,能使师生明白教与学应努力的方向及应达到的程度。

第三是强化作用。正确的教学评价,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态度、活动效果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能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第四是调节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提供真实可靠的教学反馈。通过这些反馈信息,教师和学生可以了解前段的教学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目标。

第五是教学作用。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活动。例如,形成评价融合于教学活动之中;考试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维素质都会有所提高。

“主动参与式”教学评价的开放采取师评、生评、差异评价的策略。

第一是师评策略,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是一种内省过程,它不仅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评价,而且还包括别人怎样评价自己的意识,从而在自我设计和自我实践中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达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常情况下,除了对知识能力水平的评价外,还有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

第二是生评策略。包括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把评价要求纳入到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去,可以总结、发现、反省、顿悟,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和再次尝试、不断提高的欲望。学生自评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促进的好办法。学生互评指一个班级里,好、中、差等层次不同的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优势互补,形成共同的学习合力,有利于扩大参与面,有效地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另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活动中接触过的学习内容及其他目标要求,学生印象极其深刻。同时,他评、组评等集体评价可以使学生从集体的舆论中形成和确立评价标准,学生用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同学。学生在评价中逐步形成的评价能力,不仅有利于在校的学习,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让每个学生敢说、有机会说,鼓励学生大胆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勇于纠正错误,诚恳接受学生质疑乃至批评,用各种方式拉近师生距离,让教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保持心灵的沟通与共振。

第三是差异评价。在教学中,对不同能力、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差异评价,有助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应用激励机制,抓住其闪光点进行表扬,同时委婉地指出其缺点,指出他今后努力的方向等,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的开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端正办学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要想把应试教育下的学生真正解放出来,关键在于彻底改变单一的、片面的教学评价方式,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来使素质教育课堂化、课堂教育素质化。如把集中考试时间有机地分解在平时的课堂训练和学生自我测评中,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对考试的畏惧和逆反心理,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其次,教学评价的开放,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又要承认每个学生不同素质层面的差异。正确对待好中差等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功”与“失败”,加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达到全面提高质量的目的。

再次,教学评价的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允许各种看法的争鸣,不用僵化、死板的所谓“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在评价各种看法时,决断权不在于教师,而是由群体充分讨论,在考察了每种看法的依据和理由是否成立后得出结论。同时,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对别人质疑,愿意听取他人的反馈,充分尊重别人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品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节 多重价值的教师观

长期以来,社会期待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把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作为参照框架(所谓“师徒如父子”)。要求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束,而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关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等。课堂上,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的答案。学生在教学中实际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潜意识地认为:只要掌握一种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方法就足够了,这种观点是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的。

“主动参与式”认为,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学生中也不存在“主角”与“群众演员”之分,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体,他们主动地学习,独立地筹划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由单一角色向多种角色转变,他们是教育者,同时又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动机的启动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督促者,学生水平的测评者,学生生命的培育者,是非功过的裁判员,未来生产的指导者,各种问题的辩论对手等等。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的教不再是简单地以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去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学,而是要求教师根据课堂上师生互动中表现出来的真实情况进行适当灵活的处理;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能愉快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那种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考、提问纳入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框架中去的定势,而是在设计教案时就努力考虑好如何将教学过程变为是学生努力进行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要求教师探索创造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树立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全新的教师观。

一、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向其灌注大量现成的概念、原理、公式之类的知识。不管学生愿意与否,只要教师强灌硬填,学生这个盛装知识的容器终究会被填满,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同时,把教学活动仅仅看作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视教学为原封不动地把前人积累的知识“灌注”到学生这个容器中去的过程,把教师看作是教学的中心,把学生看作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学习的特点是接受和记忆,无需自己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更不必经过认识过程的飞跃。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少,但是灵活运用和发现创造的能力差,智力情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和损害。

“主动参与式”教学与此相反,认为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主要依靠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主动的积极的,他们通过学习活动,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掌握知识,不是像容器贮物一样原封不动地接纳,而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要靠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获得活的知识。教学过程是遵循认识的基本规律的,教学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对所学的东西,要结合自己的知识、观念,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融会贯通,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所学的知识,不断理解、掌握,学会应用,完成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飞跃。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的启发作用。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而不是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等办法来提高学生成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从主导作用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导与引导相结合,最终达到“引而不发”。教师的这种动态的引导作用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从教学的不同阶段来看,在最初阶段,学生常常需要教师扶着走;在中间阶段,教师引着走;在最后阶段,教师则只需跟在学生之后看着他走。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来看,难度大的内容,需要教师领着学生学;而难度小的内容,则只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甚至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则是从积极努力跟着教师学,逐渐过渡到自己主动钻研,独立探索,甚至有所创新。

第四,在教学目标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并重,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发展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其主要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学生主体生动活泼地发展。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启发引导,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首要特征,是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人的素质是通过活动,即个人的亲自体验逐步发展的。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动口、动脑、动手,亲自感受、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真正冲破目前还普遍存在的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那种只有灌输,缺乏交流的状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沉闷局面。

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不断变化。如因为有兴趣而产生积极情绪,就会对学习产生推动作用;因为没有兴趣而产生消极情绪,就会对学习起抑制作用。所以,要使学生在课堂中活动起来,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在启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要讲求实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材料应选用多数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同时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有的放矢,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收集,从记忆中回顾。这样学起来就兴趣浓,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显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创新需要设疑,设疑则是探求知识的起点,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杠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疑”入,巧设悬念,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在启发过程中不要求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而要他们在思维上产生悬念,暂时处于困惑状态,继而去寻求解决悬念的途径。此时,教师应通过语言、手势、直观教具、图示、表情等方法给予提示点拨,或者通过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才能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称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水壶与茶杯”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个水壶,学生是个茶杯,教学就是把水倒入空茶杯,这个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完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显然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摒弃的。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显得陈旧、呆板: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听,学生绕着教师转;教学重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只顾求同,忽视存异。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个性与创造性难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怎能培育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呢?如果我们今天的教学,还只是满足于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而忽视对他们独立获得知识的培养,那将是一种历史性的失误。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传统教学结构,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参与观察、思维、讨论、分析、判断、演示、操作、归纳、表述等学习过程,教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方法,并让他们去体验、实践、掌握这些方法,为学生将来走向新的学习阶段、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现代教育心理认为: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艰巨的脑力劳动过程。好的学习效果依赖于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也认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之会学习”是教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教师就要顺应学生的“这种需要”,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去学习、发现和探索。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跟掌握其他知识的过程并没什么两样,都要积累相当多的感性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升华为理性知识。学生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如果教师不适时加以引导,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对学习规律的认识就不能深化,不能呈现自觉状态,也就难以达到掌握技能方法的目的。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强调了教师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较之知识本身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就犹如得到了“点金术”,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动更新自身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自己学习的本领,大胆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掘出学习的潜能。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需要

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去学习、发现、探索,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知识总量正以几何级数增长。据统计,世界知识总量每隔7~10年就要翻一番。生产力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有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工厂技术设备5~8年就要更新一次,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10年内就要有一半过时。这就要求人们既能在较短的学习期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又能在工作岗位上具有继续深造的能力,还要能创造性地发现新规律、掌握新技术。国外有学者预言:“未来的文盲再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指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时,要善于引导他们去思维、去发现、去探索,让他们乐学、会学,这样学生在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时,便拥有了一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资源。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言之,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适时点拨,导其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具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边关系。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展,素质教育也只能是一纸空谈。

“梓匠只能示人以规矩,不能示人以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更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更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需要。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启动者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学生个体在主观上对学习产生的一种愿望。如有的学生为了将来能够为祖国作出贡献而学习,有的学生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而学习,这些就是不同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前进的精神支柱,是持久不衰的学习动力。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才会刻苦努力。陈景润之所以能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皇冠上的明珠,张广厚之所以能攻克函数论研究方面的难题,都与他们立志为祖国作出贡献有关。可见,学习动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如果一个学生缺乏稳定的学习动机,特别是缺乏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和求知欲,很难设想能学好一门功课。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消极地等待学生形成兴趣和求知欲以后才能开始教学。对于那些尚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暂不关注其动机状态如何,而把精力放在教学的认知方面,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去组织教学,这样,学生在教学中得到的收获就会转化为学习的积极性,即转化为学习动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指向作用。即指引方向,增强注意。学习动机使人将心理活动和行为朝向特定的学习任务。

2.增力作用。即增强干劲,使学习活动有一定强度和紧张度。动机使人受到一定张力的支配,以便调动一定的身心能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而缺乏学习动机的学习则是松驰的、散漫的、效率低下的。

教师是学生动机的启动者。首先要对学习动机有所了解。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提高教学与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确定教育目标、制定教育教学计划、选择教材内容和方法时,固然要以社会的要求为依据,但也必须适合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了解一般采用观察、谈话、访问、问卷分析等方法。一般了解的内容有:

1.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如何,是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和追求,因而认真地、勤奋地学习,还是当作负担和压力,感到无限的苦恼而想方设法逃避?

2.能否按时完成作业和布置的各项任务,是主动地创造性地完成,还是强制地机械地完成?是自己独立完成,还是抄袭、靠外力帮助完成?

3.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是充满信心和决心坚持底,争取成功,还是知难而退、畏缩不前?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客观地了解,便可判断其真实的动机。

其次是学习动机的启动。学生动机的启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学习目的。学习目的性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当前的学习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祖国美好的未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形成长远的间接性动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应将远期的学习目的与近期的学习目的结合起来。仅有远期目标不利于经常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使人产生疲劳、厌倦或畏难情绪;仅有近期目标又不利于将这些具体努力引向同一个方向,为一个远大的目标打基础,它使人急功近利,终无大作为。所以应将一系列具体的近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形成远大的目标。

第二是启动学习兴趣。兴趣也是一种动机。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学习兴趣浓厚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地学习,并从中得到满足。求知欲的满足,会使兴趣更浓厚,并产生与新的认识活动相适应的新的兴趣。特别是对于有意义的学习,认识兴趣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它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所以它也被称为内部学习动机。与追求奖励、避免惩罚这类外部学习动机相比,它更能使学生主动、高效、创造性地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重视这种超越功利的、“为学习而学习”的认识性动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而不是让他们为各种奖励或其他功利的目的所左右。

第三是启动原有动机的迁移。动机的迁移是指学生在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把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活动上。任何一个班上,总会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能认识学习的重要意义,不能体验学习满足的愉快情感,对学习持冷漠态度,甚至有厌学的情绪。有经验的教师只要仔细地观察,不难发现这类学生在体育、音乐、书画等活动中往往具有相当高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把这些积极因素与学习联系起来,转化为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这是一种培养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再次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要使学生已形成的需要成为经常起作用的学习动机,就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就是学习动机的激发。常用的激发学生动机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意识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具体地讲,是指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力所能及的一种困惑状态。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学习新知识以前,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地解决问题。教学实践证明,这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第二,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新的事物容易激起人们探究的愿望,一成不变的内容则使人厌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已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要适当选择、补充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增强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是指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让学生知晓学习的结果,能提高学习的热情,激发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教师要善于运用反馈的信息,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第四,适当开展竞赛,激发学习动机。竞赛是根据人们的自尊需要,获得成就的需要来激发人们奋发努力、力求上进的一种手段。在竞赛中学生的成就动机表现得最为强烈,因而可以提高学习成效。当然,竞赛也有一些消极影响。所以,在竞赛中,教师除了要注意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外,还可以将个人竞赛与分组竞赛、团体竞赛、对手赛、自我竞赛等竞赛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克服竞赛的消极影响。

第五,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激发学习动机。一般来讲,奖励、表扬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适当地、谨慎地运用惩罚,运用失败的威胁,仍然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一种策略。作为教育措施的惩罚不包括体罚,它是指这样一些措施:如责怪、暂时剥夺参加某项娱乐活动的权利等。

四、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

有专家把中国当今的教师分成三类:

第一类只是教书不教研的教师,教学以教师的串讲串问为进程,教师占用了课堂上的大量时间,教学目的就是传授知识。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能跟上教师的讲授进程记下笔记,是要求学生参与教学的“学生参与观”。

第二类是多教书少教研的教师。他们的教学特征是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教案。教学以谈话、讨论或提问为进程,师生各自亨用对半的时间。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既学到知识,也学到一些关于学习的方法。教学指导思想是希望学生能依据教师的提问、启发而不断质疑、解疑,因而也是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学生参与观”。

第三类教师是既教书又教研的教科研合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特征是让学生带着教材、学案走向教师。教学以学生展示学路为进程,学生占用课堂的大量时间,因而这类教师采用的是学会学习—开发原认知的教学策略。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师参与观”。

显然,上述三类教师的教学观,只有第三类教师的“教师参与观”才是“主动参与式”倡导的“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的教学思想,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要让学生能认识自己学习思路的始末,有一套符合自身个性的学习策略,去应变不同的新情境,只有走出“学生参与观”的教学思想,才能落实这一目标。

树立教师参与观,就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只有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去探索学习过程,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安排学习形式,监督自己的学习进程,展示自己的学习思路,同时教师在研究学生思路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进行伺机诱导、启发,才能使学生熟悉自身的学习特征,发挥自身优点,弃误求优,学会学习。

这种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及教师参与体现在:

1.学生自学成果要以答案形式显于文字,学路与学法尽在其中,从学案中可以发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自学的个性特征。

2.教师没有固定的教案,教师只能写活教案,依据学生的学情定教路。

3.学生一课一得,每次自学都是在前一次思维定势之下进行的,学生自定学法、自选策略、自控进程,教师辅助、暗示、导向。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路才是连续的、自主的,长期进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就能得到发展,必然形成一套自己惯用的学习方法。即使离开老师,学生也能应付不同的学习情境,这才是“学会学习”。这样的教学,才真正体现了“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对其含义的认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参与是一种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有问题已经解决或已取得某个结论后,学生才能获得参与的机会,以向教师展示他是否掌握了,或是否记住了问题的答案。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真实过程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检验方案、修正方案、比较不同方案的特点进行选择等一系列真实的过程,从而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不再是“教师要我学……”、“教师要教我学……”等消极体验,而是感受到“我要学……”、“我能知道……”。

2.参与不是服从,而是平等、认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确定提什么问题时,很少考虑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学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学生觉得那些问题值得研究等,学生只能按教师的要求回答教师选择的问题并无条件地听从教师的评价,学生的参与不是他们自发的要求,是对教师的服从。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师生平等的原则,课堂教学是整个群体的活动,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自由地提出问题、陈述自己的观点理由,回答他人的问题,评价他人的见解等。由于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能够以平等的身份自由地选择问题、讨论问题,所以学生能在平等、认同的基础上真正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3.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课堂教学中,强调的不只是师生之间在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在思维上的同步和情感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发展兴趣、适合学生学习的问题,密切注意学生的所思所感,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情感,积极参与到学生所发起的思维活动或情绪体验中。

4.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应尽力营造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允许各种看法的争鸣,不用僵化、死板的所谓“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在评价各种看法时,决断权不在教师,而是在群体充分讨论、考察每种看法的依据和理由后得出。这样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别人(教师和其他同学)质疑,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反馈,充分尊重别人的意见,其结果不只是有利于学习问题的解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看待多元化的现实世界。能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评价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这对生活在交流日益频繁、广泛的世界中的现代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是我们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应该培养的素质。

五、教师是学生发展的督促者

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既体现了主体变化的过程,又体现了主体变化的结果。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它要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都有愉快的实践和成功的喜悦。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建立了相关的理论体系。他强调“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功夫”。这里的“一般发展”是指儿童身心所有方面的发展,既包括身体发展,又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方面既包括认知发展,又包括意向发展,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主动教育思想说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发展。

教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督促者。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十分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并通过基础知识教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成为一个整体,也就是把知识的传授过程看作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载体,既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思维形成的过程。只有在每一节课里,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学生才可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逻辑思维和想像力才会得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才会落到实处,最终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但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活动一直是以知识教学为本位的,即把知识的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方式上盛行强制性灌输,学生的内部主要是记忆,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要求上只停留在理解和记住一些具体知识的层次,忽视智能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固然,进行知识教学,让学生学习人类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但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把教学活动的目的仅仅定为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素质教育要经历对知识这种间接经验的内化,即让知识与不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结构相融合而变成他们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否则所学的不过是“死知识”,考过就忘记了。学生将知识由外化到内化,然后再到外化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高的过程。

因此,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思维展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达到主动发展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使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从习惯性思路中解脱出来,迅速设计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问题得以解决。培养思维的扩散性和新颖性,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多角度地进行分析,从不同方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设计出较多的具有新意的方案,展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是学生情感发展的督促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由知识传授向情感的延伸。教学过程是实现信息传输和接受的过程,这种传输与接受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但教学过程不只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是师生两个角色之间情感交融、共鸣的过程。情感具有动力、调节、感染、诱导、迁移的功能。积极的情感(如高兴、快乐)能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能量,驱使人积极行动,从而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相反,消极的情感(如烦闷、悲愤等)则会降低和削弱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能量,导致人的态度(或情绪)消极,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存在着只重视知识信息的传输,忽视学生情感的发展。在教学中往往是针对学生认知前提的不同将其区分,根据不同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忽视了根据学生兴趣、学习类型、学习习惯等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情感培养。学生对教师产生“离心力”,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抑制,进而导致学生心情压抑、情感冷漠、甚至诱发厌学、逆反、轻生等严重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是学生情感发展的督促者,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热爱学生。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因此,教师要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要善于通过非语言行为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如用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注视、赞美的目光等。这些在学生眼里是一种爱,是一种安慰和鼓励,从而融洽师生情感,并转化为学生的动力。

二是尊重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杜绝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强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美国曾在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制定的优秀教师知识和技能标准中明确指出:“优秀教师热爱青少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他们的成功在于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的潜能。”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是教学民主。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师生才会彼此尊重、相亲相爱、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在民主型的师生交往中,情感表现最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发展和谐。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还要善于以参加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和观点,甚至对教师的观点提出挑战。对于学生不同意见,不要轻易作出否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

四是以情激情。教学中教师要以情动人,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教师要精神饱满,全心投入,做到“课前有悬念、课中有波澜、课后有余音”,以至“激情涌动,欲罢不能”,这样才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感染和激发。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角色效应”,将对恶美丑的褒贬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冲动。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再次,教师要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坚定自信的神情、庄重大方的举止,给学生以美的感染,进而发展学生情感。

六、教师是学生水平的测评者

测评即测量、评价。测量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法则对事物进行数量化的描述。广义的教育测量一般是指对教育对象进行定时化测定的一门教育科学,狭义的教育测量仅指对学习结果—知识技能的测定,亦称成就测量或成绩测量。

人们常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着测量、测验和考试三个概念。严格地讲,三者是不同的。测验和考试是测量工具,能测量被试者测验或考试的行为,而且能测量到所要测的所有的行为领域。考试与测验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标准化或标准化的程度低。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对教育现实进行客观测量,分析诊断,综合测评以及提出指导建议的价值评价过程。

学生水平的测评是教育评价的一个方面。“主动参与式”认为,学生水平的测评是教师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测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各种素质等进行综合检测评定,从而为促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测评的对象可以是学生;可以是某年级的某一课程或几门课程;也可以是一门课程的某一方面。测评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

测评是帮助人们获得信息,进行有效决策的重要工具,其主要功能表现在教学、行政和个体诊断等方面。

在教学方面,测评是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并使目标更具有真实感和富有意义,可以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出决策提供各项客观的资料,使教师的决策正确,使教学更有助于学习内容的保持和迁移。

在行政方面,测评为学校提供了一种“质量管理”的方法。有助于教育科学研究,对各年级各类学校的学制、课程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等,都可以用测验方法加以评价和研究;可以协助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班,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协助学校进行新生录取工作以及用来确定学生的学力和发给相应的学力证明。

在个体诊断方面。测评可以诊断被试者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倾向,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与别人的差距,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督促人人合格。

教师是学生水平的测评者,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毛泽东同志说过,“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无论哪一班的学生其水平都存在不同的差别。教师只有通过测评才能对全体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有所了解,做到胸中有数,在确立教育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时,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实施差异教学。

其次,测评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通过测评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兴趣,爱好诸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波动性。如何让他们个性水平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测评后掌握学生发展现状,加以引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教师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全方位,多层次获取大量信息,才能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次,测评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也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但有时由于社会压力,学校和教师会不知不觉地偏离教育方向,重视学科课的测评,轻视活动课的测评;重视智力测评,轻视其他能力测评;眼睛只盯着分数,而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符合21世纪的人才标准的。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评价标准。由单一化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对学生水平能力的测试不能仅限于考试。要把口试、笔试等传统的测评方法同抽样调查、实际操作等现代科学的测评方法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七、教师是学生生命的培育者

生命广义上指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主动教育思想所说的生命指学生身心的发展。身体发展指机体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发展指心理活动内容的发展(即知识技能、情感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和心理活动形式的发展(即认知过程、情感过程的发展)。表现在人的素质结构上,就是体力、智力、道德、审美、劳动技术等方面的素质,即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

教师是学生生命的培育者,从课堂教学来讲,含义如下:

教学是师生两代人生命交互作用的过程,即“生命过程”。整个课堂教学是在完成一种“代际的转换”。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师生双方认知的,也是情感的、意志的、言行的“相互认同或不认同的丰富的生命活动过程”。如果仅仅当作认知的过程,把这鲜活丰富的生命过程忘了,那教学过程必然变得枯燥、乏味,以至师生不合作、不和谐,学生厌学,成为浪费生命、扼杀生命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饱满激情,做到以情感人,以“身”正人,以“学”(学识)服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就含有这层意思。除了自己有“情”外,更重视激发学生的“情”,让学生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活力,想学、爱学、会学。课堂教学是生命过程的另一层重要含义,就是要认识课堂教学中的“浪费”(时间的、精力的),实质是浪费师生的生命。因此,教师要从生命意识出发,重视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讲求以“精”为核心的教学艺术,少做无用功,不搞花架子,不走过场,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体现教师的生命价值。

树立教师是学生生命的培育者的观点,其意义有以下三点:

首先,有利于实现师生生命的价值。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学生的生命时光大量的是在一节节课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时及今后的多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职业生活的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生命价值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不仅应该具有社会价值,具有科学知识的传递,继承的价值,还应对参与课堂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生命的价值。

其次,有利于教师把握整体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在谈及学校教育目标时,都会顾及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但在实践中,都又把某一类活动视作只为学生某一方面服务的。人们容易忽视一个重要的基本事实:学生是把整体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的,因此,学校的任何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的或积极或消极影响,学校的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关注这一点。

另外,有利于教师从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教师为课堂教学所作的准备及课堂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都要从关注学生生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即“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得以实施的传统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教师应按照新的教学任务来设计教案。从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与过程等方面全面策划。教师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促其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充分体现自主,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一个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时空余地,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更多的是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程,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惟一的、不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结合。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命就会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由此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第四节 独立创新的学生观

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就是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对教师充满敬畏之情,对学习充满神秘之情,消除学生学习障碍的最好策略就是开放课堂树立独立创新的学生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教学活动的创造者,学习知识的研究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自己个性人格的塑造者,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的能动性被激发,教学活动的神秘性被冲破,课堂上意料之外的东西多起来,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随之出现。

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

《教师博览》刊载了一篇题为《美国教师“闹”中施教》的文章,讲述的是在美国的一所中文学校举办的夏令营中,中国教师和美国教师教课的有趣过程。

第一次上课,学生们就给了中国老师一个下马威,整个教室人声鼎沸。老师怒不可遏一声断喝,才将学生吓回座位,可不到两分钟,教室里又成了自由市场。三天下来,我们的老师准备的教学计划只完成不到三分之一,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可美国教师上课又是怎样的情形呢?初看起来,课堂是一样的闹腾。不同的是,老师不但不在乎,而且跟学生一起闹。他先是抓住学生嘲笑玛丽的机会,突然大声问:“谁能找到玛丽的影子?”其实那篇课文的题目正是《影子》。等大家来了精神,满教室寻找玛丽的影子时,老师说:“玛丽的影子在院子里,我们去抓她的影子好不好?”学生们一听更加兴奋,一窝蜂似地奔向操场。阳光下,学生们一下子发现了玛丽的影子,老师让大家排成一列纵队,前后相牵走动起来,研究自己的影子为什么会变,叫他们说说老师的影子与学生的影子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生们给出了千奇百怪的答案。老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问满脸是汗的学生们,要不要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解释的。学生们急于知道所以然,又一窝蜂似的涌回教室,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人想起杨再隋教授的一段话:“是选择适应教学的学生,还是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杨教授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师主宰课堂,还是学生主宰课堂的问题。时代呼唤的当然是后者。

1.学生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宰者

我国古代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论,而现在的“学会学习”也可以看作是以它的诠释。只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习惯了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这样,本来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却成了被动地接受填充的“鸭子”。这样,他们最终得到的也只能是“鱼”,而不可能是“渔”。

且看前文的美国教师是怎样“授人以渔”的呢?他让学生观察,“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比较“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研究“为什么”,让学生“给出千奇百怪的答案”。为什么不直接让学生看书?为什么让学生走这么多的弯路?正是在这闹哄哄的玩乐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而这是比有关影子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所以,学生将来的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素质主宰着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目标。

2.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宰者

如果说我们调整了教学思想,那么在实施这一教学指导思想的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也是受学生主宰的。孩子虽说是孩子,但他们有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他们认识世界的视角及方式,教师只有采取适应他们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率。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发号施令。把自己放在课堂的中心地位,以自己的意志主宰着整个课堂。学生则听任摆布。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否则就“乱说乱动”;没有自己的意志,否则就是“不尊敬师长”。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磨蚀了学生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导致学生视学习为畏途。如果我们像前文中提到的美国教师一样,没有喝斥,没有说教,因势利导,在玩中体验,在玩中比较,在玩中探索。在玩中生疑,进而把看书作为是学生的内在需要,这时候不但不需要老师“断、变、喝”,恐怕不让他说都不行了。这就是让学生主宰课堂的巨大魅力。

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创造者

教学活动是缘于教学领域的劳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创造者,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主宰地位的基础上,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展现。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它不仅指学生通过求异性思维,找出问题的各种答案,更主要的是指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创造性地理解掌握新的知识。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创造力的差异是不大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基本相同的。创造力与智力、记忆等没有必然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的悬殊,是因为他们后天所受的教育与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致。只要破除神秘观,正确认识自身具有的创新才能,科学地去培养和开发,那么,每个人都可成为一个非凡的创造者。例如学习《蚯蚓》一课,老师讲课前,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各自取回一条蚯蚓观察。然后教师让学生讲讲观察所得,学生在汇报中说出了各种观察方法和观察所得,一般的方法是眼看、鼻嗅、手摸,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学生用舌头尝了蚯蚓的味道,有的还居然用线把蚯蚓扎好勇敢地吞进喉咙。过了一会儿又拉出来,学生的探求精神和创造求知的精神由此可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造的主体。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而完全依赖他人的人,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更不可能有什么发明创造。传统的教育中尚存不少弊端,忽视了对孩子的自主意识的发现与培养,老把孩子当“孩子”看,对他们总是操心、担心、不放心,因此事事也让孩子省了心。久而久之,便抹煞了孩子心田萌生的主动意识、自觉意识,以致孩子完全丧失了自主意识,而养成越来越觉沉重的惰性心理和依赖思想。我们必须还给孩子以信心,让他们找回自信,找到自己“当家作主”的那份成功的喜悦。

创新教育本质上是引导和激励学生不断超越与前进的教育。客观公正地讲,学生中蕴藏着极其浓厚的超越意识,没有几个学生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譬如,他们想提高自己的成绩,想赶上其他同学,想上父辈不曾上过的大学,想创造前人没有创造出来的业绩,这是一种宝贵的上进心,是我们求之不得的超越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讲,老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实现“超越”,帮助学生把“超越意识”变成“超越现实”,尤其在学生想超越而又陷入困境的时候,老师要及时指点迷津,雪中送炭,倾力相助。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学生创造性的求异亦是如此。如解数学题,有的题只有一种解法,有的则需寻找多种解题思路,运用多种方法解题。作文一题多作,则要求学生多角度构思,多角度作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找出自己经过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见,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创造技巧包括观察技巧、想象技巧、思维技巧、动手技巧。观察技巧讲究方法,要有顺序、有重点、有目的,观察时要辅之以联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想象技巧的培养主要表现为丰富生活表象,积累想象素材;发展多维思维,扎实想象基础;陶冶情感世界,激发想象动力。思维技巧包含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倒退思维和换位。动手技巧即敢动手、多动手、积极动手。

表现学生创造性可以进行角色转换来实现。

一是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即教师创设某种疑问,学生设法帮助解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调动和发挥学生思维的优势。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增添了探索未知的欲望和信心。

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学生是相互影响的个体,当某些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表率时,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其创造的潜能。如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好,让他担任小老师去教其他学生学习,如果谁理解好,就请她来表演,以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

三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转换。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从学习的角色,转换为文中角色,让学生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同这些角色同喜同悲,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使学生创造的潜能得以发挥。

学生创造性的学习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更新专业知识。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转变观念,以宽容的态度保护学生的创造性火花,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个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学习有赖于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

三、学生是教学知识的研究者

学生是教学知识的研究者,是独立创新的学生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基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的基础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展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由地独立地支配老师提供的新授知识,并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探求出有关事物的规律和性质,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形成对该事物的了解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质疑答疑,通过集体性的语言和思维间的相互作用,逐步使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形成一定水平层次的科学概念或对知识的正确认识。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对教学知识的积极探求中。

学生是教学知识的研究者,是一种独立创新的学生观,它一改传统教学中把学生当作盛知识的“容器”的陈旧观念,而让学生成为了新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研究,体现在“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1.学生在质疑问难中能进行教学知识的研究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人们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也正是在解决一个个难题的基础上前进的。课堂上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设置问题、情境,从问题情境出发,构造学科模型,提供学科想象,把学科知识嵌入活的认知过程之中。学生就会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进行知识的探求,直到弄懂弄通一个个疑难问题,在质疑问难中对教学知识进行探求和研究,在对教学知识的探求和研究中,学生感知教材的能力增强了,对于各种学习材料能形成鲜明的表象,形成正确的概念和理论,对于语言事物类属关系,事物内部组织结构,事物的因果关系,事物的性质都能准确的理解。

2.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能进行教学知识的研究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探究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寻求人类尚未知的事物,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教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因此,有些知识尽管很“新”,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完全陌生,相反甚至“七分熟,三分生”,因此,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习“三分生”。在自主探究中进行教学知识的研究。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远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知识要实惠得多,而且学生动手动脑,内外感官有机结合,学生不仅获取了大量的知识经验,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在交互探讨中能进行教学知识的研究

如果说自主探究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知识的研究而获得事物的感性认识,那么交互探讨可以使学生加深这种认识并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交互探讨的内容可以是课堂内的本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课堂外的跟本学科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在探讨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和能力,发表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看法,交流信息,最终形成对教学知识的正确认识。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进行教学知识的研究,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教学信息,让学生学会切磋与研讨,增长见识,克服“孤陋而寡闻”的不良习惯。

4.学生在多样化的评比评价中能进行教学知识的研究

在“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方式很多,如表情评价、语言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直接评价、间接评价等,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评价单一、落后的面貌。学生在这些评价中,不仅加深了对教学知识的理解,明辨了是非,还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程度,使他们学会自我反省、比较和分析,对于发展他们积极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者

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指导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客体,着重‘培养’”。然而“主动参与式”则把学生看作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和自主体的个体,而不是单纯的培养对象,它要求教育活动以学生,而不是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让学生成为教学方法的探索者”。

“让学生成为教学方法的探索者”,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起向导和顾问的作用,主要协助学生主体主动地发展。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探索学习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真正主动获取知识并从中受到情感和意志方面的陶冶。

中国有这样一个深刻的教学哲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在这一方面,国外的一些教学却值得我们借鉴:

一位中国留学生将儿子带到了美国,一天8岁的儿子从学校回来,说他正在做一个关于蓝鲸的研究。在图书馆借回的“参考资料”十几本都是儿童图画书,全都是介绍蓝鲸和鲸鱼方面的知识性书籍,随着儿子对十几本书的阅读和研究的深入,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

论文含四个小题目:1、介绍;2、蓝鲸吃什么;3、怎样吃东西;4、蓝鲸的非凡之处,虽然小标题下的正文不过一两句话,既没有开篇段,也没有结论段,但读起来倒也开门见山。让这位留学生感兴趣的是:不是儿子在此研究中学到了什么有关蓝鲸的知识,而是从这次研究的经历中孩子获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从收集资料阅读,到找观点,到着手写文章,孩子始终处于一个独立的状态下,他必须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这个收获要比知道蓝鲸有多重、多长更有价值。

于是,这位留学生感叹道:“在美国学习,我总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学生学少悟多,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外在的东西不多,但内心却不断地‘悟’出不少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我的。”

从此看出,教学的真正含义,不是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结论,而是揭露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因此,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让学生探索教学方法的前提。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把学生当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实现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成为主体,参与各项活动,真实地展现自己。

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是学生探索教学方法的动力和途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总是源源不断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教师只有认识每个学生的个性,确定其发展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自我发展。

五、学生是自己个性人格的塑造者

广义心理学认为,个性人格就是人的个别性,是社会存在的人的社会本质,是个人的心理属性和社会职能的具体表现。概括来讲,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是指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比较经常的心理特点的总和。每个人的个性人格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心理学上大致概括为个性人格倾向性和个性人格特征的差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认为,人的个性人格的形成是在素质、环境和教育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作用中实现的。素质为个性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是决定因素,教育在一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除此之外,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个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素质、环境和教育作为外因,只为学生个性人格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个性人格形成的关健因素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并在“外因”的配合下,促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塑造个性人格。所以,“主动参与式”主张激发学生积极的动机,让学生主动借助各种活动,通过不断的实践,真正地展现自我,“既立足自身发展的现实,又超越自身发展现状的价值追求与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巩固的行为方式,自我完善,自我塑造健康完美的个性人格品质。

在个性心理结构中,个性人格特征(包括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学生对自我个性人格的塑造主要是通过个性人格的倾向性来实现的。个性人格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它表现在学生对认知和活动对象的倾向性与选择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学生通过不断地自我观照、自我审视、自我感受、自我评价、自我比较、自我检测,使个性人格倾向性由幼稚易波动而趋于成熟稳定。

1.需要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需要通常以意向、愿望、动机、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一定的需要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基本动力,学生的活动总被某种需要所驱使着。在“主动参与式”所营造的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有足够的参与空间、时间与多种多样的参与方法,学生会在集体学习氛围的感召下产生对知识的需求,即求知欲。即使这种需求是潜意识的,但它仍然推动着学生去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在进一步的参与中,学生体验到追求知识、获得成功的快乐,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而又不断地产生新的求知欲,并且这种对知识的渴求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内化为学生比较稳定的个性人格特征。

这样,学生会不断地感受知识的欠缺,而不断的随之产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从而使学生的求知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主动参与式”中学生“寻求参与—尝试参与—探究参与—创造参与”的过程,其本质上就是学生不断地调整个体需要而产生的良性循环。

2.动机

动机是激发学生进行认知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动机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即使是同一目的,动机可能不一样,如学生都想考试获得优异的成绩,但动机可能各异。

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随着学生对认知需要的不断调整,其学习动机的性质也在跟着变化。如起初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够强烈,其学习动机比较浅显,可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或是为了得到“大红花”类似的鼓励。但学生的求知欲日渐强烈,其学习动机可能由短近功利性的动机自我发展到长远的理性的动机,可能是完善自我的迫切需求,也可能已过渡到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等较高尚的动机。

3.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理想是学生的奋斗目标,是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人格倾向性;世界观是学生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这三者是个性人格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个性人格心理的核心。

“主动参与式”主张课堂教学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并且情感热烈卷入,学生对个体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塑造与完善就熔铸在对知识涵盖的思想情感的积极体验里。如在学习《一定要争气》、《詹天佑》等蕴含爱国主义思想的文章时,学生在动作思维特别是情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地感受课文主人公的爱国主义内核,另一方面观照自身、内省自我、见贤思齐,并且在内心升腾起强烈的爱国情绪,久而久之,学生会把这种爱国主义的崇高理想、爱国主义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爱国主义正确看法的世界观融入自己的个性人格中,使自己具有更加健康、完美的个性人格品质。

第五节 整体发展的质量观

课堂是生活的缩影。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以生命的某一部分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师生要多角度、多方面、多种形式地相互作用,不仅仅只是传授(吸收)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师生的情感、动作、思维、潜能、生命价值整体发展。

一、师生情感热烈卷入

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情感与认识都是由客观事物的刺激引起的。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它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因此,评价一堂课的质量可以从情感方面入手。

实践证明,只有情感丰富的教师,运用情感性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厚的情感,达到情感共鸣。课堂上当教师情感热烈卷入时,就会有如下表现:

1.语言美

当教师的情感热烈卷入时,教师的语言是规范、简洁、幽默、严密而且富有激情的,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心潮澎湃,激起强烈的求知欲。规范的语言使课堂产生良好的学习气氛;简洁的语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幽默的语言可以形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密的语言会使学生接受知识更加准确;富有情感的语言可以减少师生间的角色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

2.表情美

用来形容表情的词有许多,如春风满面、面若冰霜、笑脸相迎、愁眉苦脸、面红耳赤、哭丧着脸、嬉皮笑脸。这证明了雨果说的“脸上的神气总是心灵的反映”。学生把满脸堆笑的教师称作“笑面虎”,把阴沉着脸的教师称作“老阴天”,这反映了面部表情是富有教育作用的。因此,课堂上,当教师情感热烈卷入时,他的表情肯定是美的。尤其是教师的微笑,它具有神奇的教育功能:教师的微笑,是阳光,可以排除学生脸上的冬色;是春风,可以摧开心灵的蓓蕾;是栈桥,可以沟通师生的心灵;是军号,可以给人以力量;是天使,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总之,表情是人内心情绪的晴雨表。许多成功的课上,教师都会控制和运用表情来教育学生,同时又善于察言观色以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体态美

中国有句俗话:“举手投足,可见其内心机蕴。”如点头示意,摇头不满;仰头傲慢,低头沉思;悲痛欲绝时捶胸顿足,得意忘形时挺胸凸肚;精神饱满昂首挺胸,萎靡不振偻胸塌肩。课堂上,教师全身心投入时,他的行态流转而和谐,站姿稳重而有力,达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效果。研究表明:在讲课时,教师的体姿端正,走路稳健,会增加讲课的吸引度和知识的可信度,保持住学生的注意力;反之,则不然。同时,教师的教学体态表达,也是教师们有素质修养和精神内涵的审美展示。

教学中的情感性是一种寓情于形,寓理于情的实践活动,会使学生在喜怒哀乐的意境中体验情感。这种情感的陶冶,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影响了气质,点燃了欲望,坚定了意志,从中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也理解了丰富多彩的人生。课堂上,当学生情感热烈卷入时,他们就会有如下表现:

1.全身心投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身体和精神全部投入。始终保持旺盛的情绪参与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不断消除对学习的畏惧感,不带任何精神压力参与学习,学习状态好。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渴求学习的佳境之中。

2.大胆展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地学习,真实地展现,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动性,不断争取展现的机会。学习中,充分表现自己,敢于突破教师的教案和标准答案,课堂上多出现教师始料不及的,突如其来的东西。

总之,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可以促进师生情感热烈卷入,提高教学质量,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师生动作积极参与

过去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大都是以结果质量为核心的,这正是片面教学质量观的根源所在。在教学质量的构成中,教学过程质量更为重要。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才有可能产生好的学业成绩;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能力的培养,才会在教学结果中体现能力的发展。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交互作用,就无法产生好的教学结果。因此,“主动参与式”把师生动作积极参与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认识事物是从感知开始,然后形成表象,最后由表象逐步发展到抽象的。既然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动作积极参与,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动作积极参与是学生实物性的操作活动,感性的实践活动。人的意识与存在是通过各种感官体现的,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没有这种体现,则谈不上参与。学生动作积极参与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活动来表现。动眼,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学生进行思维的前提。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克服东张西望、视而不见的倾向,提高视觉的注意力。动耳,就是学会听讲,并善于听讲,能够根据老师讲解的内容,抓住实质。克服心不在焉、听不进耳的不良习惯。动口,就是学生学会说,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做到敢说、会说,勇于打破课堂上因怕说而出现的沉寂局面。动手,就是动手操作,如学生的实验、练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这是一种具有形态的外部活动,在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的内部活动(如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活动)的外在表现。学习活动中,学生要有目的地动手,训练自己动手的能力,培养勤奋的品质,从而感受动手操作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及动手带来的乐趣。通常情况下,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这四方面的活动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教师动作积极参与,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动作参与对学生的行为起示范、诱导、激励、调节的作用。教师帮助学生动作积极参与可以采取两大措施。一大措施是进行差异教学,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如兴趣爱好不同,情绪性格不同,家庭教育环境不同等。因此,在课堂内不能对学生实行划一的教学,课堂上如果忽视个体的差异,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的”要求的。“主动参与式”教学特别重视两种学生的参与,一是情商较低,性格内向的学生;二是基础较差,智力低下的学生。不能让这些学生成为“旁观者”、“局外人”。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顾及全体,注意训练的适度和梯度,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提高和发展。另一方面,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多用表扬、鼓励,使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理解、尊重、鼓励的心情得到满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可以先做暗示,然后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一有闪光点,就给予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对答错的学生不训斥,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答案。对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以眼神或动作给予暗示,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对个别违纪学生的处理,尽量放在课后,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场所,达到教师的乐教和学生的乐学相互促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帮助学生动作积极参与的另一大措施是进行生生教学。生生教学是学生个体间的相互学习行为,它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和集体教育力量的发挥。这种方式最简单、最灵活,它有助于扩大参与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互相教学可在课内进行,亦可在课外进行,它是对群体教学所带来的忽视个体差异的一种补偿。在进行生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随时注意调控,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并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不同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建议、搞好微观调控。另一方面,在大多数学生出现同一倾向性问题时,教师可实行宏观调控。

三、师生思维同步发展

“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概括、检验、反思、调控等的过程。简单地说。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作为思维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既有各自独立的个体思维,又必须对共同的任务进行团体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师生思维同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1.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思维的动力不断增强

思维的主要使命是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发现和解决问题需要动力和能量。需要、动机、兴趣、情绪和目标是成功的基本动力和主要能量。

“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随着师生情感的热烈卷入和动作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情绪、期待和鼓励使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才干,在集体中凸现出来,以获取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于是不可避免地把出色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作为自己的目标(至少是本节课的目标),并产生了推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力求多快好省地解决难题的动机,思维高度活跃,在解决一个难题之后,成功带来的喜悦伴随着新的目标和动机,促使他向下一个问题进军。

与此同时,教师也会受学生高涨的热情的影响,把更好地引导和调控学生对问题的发现探索作为自己思维的目标和动机,并且积极运用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或激励、或调节、或预警,直至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里,不断有新的动力驱动师生进行思维。

2.师生采用多种思维方式参与课堂教学

有了强而有力的动力资源,加之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生动性,师生可以采用多种思维方式参与课堂教学。

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感官获得信息,并运用相应的思维方式进行信息加工,看书、看图片、投影、录像、板书、图示需要进行视觉思维;听音乐、听课文朗读、听教师讲解、听学生发言都离不开听觉思维;运动、表演时则由动觉思维发挥作用。

在数学课上,师生的思维常受到公式、定理、逻辑的约束,这种有方向性的思维就是有向思维;有时,又需要进行自我联想,这种思维无目的、不受控制,思维中的意象以及符号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自发的,无方向性的,这便是无向思维。

从思维与大脑两半球的关系角度来看,说话、分析、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属于左脑思维;而唱歌、综合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则属于右脑思维。

课堂上有些问题要求用新的方法来解决,这就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而没有这项要求的,则只需运用再生性思维。

有时需要对事物的整体做宏观把握,整体思维必不可少,若只需对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层次,进行考察,则需进行局部思维。

针对问题的思维是否需要精确,分别采用精确性思维和模糊性思维。

以上就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的各种思维方式。

3.思维主体和思维方式的互补,使师生思维同步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进行思维活动。从思维主体来看,教师和学生有不同的思维习惯,擅长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教师擅长宏观透视、整体综合,学生则容易对局部产生兴趣,教师大多精于逻辑证明。而直觉领悟、想象虚构常是学生的优势。即使在学生当中,也有人思维精细、准确,有人思维粗糙、模糊,有人擅长模式,有人敏于独创,有人擅长求同思维,有人擅长求异思维。

从思维方式来看,不同的思维方式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也各有其特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各种思想观点的反应能力,批判性地理智地看待一切,常常不自觉地把新观点看作不切实际的、荒谬的,用清晰的、准确的、严格的标准去衡量它们,对其“吹毛求疵”,因而会有意无意的忽视、遗漏甚至否定有创意的新观点;而创造性思维能提出新的发明性的解决办法,容易接受新观点,并且能认真思考其中的合理成分,但有时也会被其中的貌似有理、实则荒谬的观点所蒙蔽。

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因此,能够在思维主体和思维方式上得到互补。教师在宏观把握课堂教学时,对细节的处理有所忽略,而学生在细节上的敏锐会成为教师整体思维的有效补充;教师在设计教学,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学情考虑不够完全时,学生在课堂中的“出乎意料”、“节外生枝”是求异思维的产物,又恰恰是教师思维的激发点。同时,学生对某一问题顺向思维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逆向点拨往往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学生对具体事物有所认识,但难于抽象概括成一定的定理、概念、公式时,教师的抽象思维能使学生的认识升华。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主动参与,思维方式互补,结果是师生思维能力和思维技巧不断提高,思维方向和思维视角不断扩大,师生思维同步发展。

四、师生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科学实践证明:人体内潜存着大量未被开发利用的能力,尤其是创新个性的潜力被忽视。通过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来发挥人的创造力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育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只有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一定的开发。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受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个性的发挥。主动参与教育思想要求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的氛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教学思想不单纯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不单纯以学生考试的分数为惟一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以是否培养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作为教学质量优劣建立起来的整体发展的教学质量观。这种观念不仅仅为课堂教学质量找到了依据,而且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胆进行创新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而培养“创造型”人才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潜能,首先要充分挖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单一的,人们常常推崇那种建立在严格的绝对服从原则上的权威性的师生关系而忽视了教师的情感教育作用。“主动参与式”教学思想打破了过去师生关系本质认识上的误区,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自觉转换角色功能。

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把教师放在权威者的位置上,拉着学生走,师生缺乏平等交流,彼此不能深入了解,导致教师独断专行、惟我是从,而新的师生关系和良好课堂氛围,使师生情感热烈卷入,教师在这种特殊的情感包围圈中,迫使自己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断引导完善和发展其需要,学生个体就像一个个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要点燃这些火把必须突破教科书、教案等永久性的防线迅速而又敏锐地进行新的思维方式,根据学生的反应,有针对性不断变更教学内容,教学方案设计,适时调整教学速度、难度使教与学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教师在展示自己教学机智的过程中,其原有的认知能力、指导能力、表达能力、预测能力、应变能力等合理地重组与变更。这样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尝试,尝试会成功也许会失败。在不断成功与失败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积累了很多经验,总结了不少教训。这些就成了教师创新的内容,教师创新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训练。同时由于学生能够大胆地向老师提问,那些充满创新意识的火花同样也会点燃教师思维的火种。因此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在这种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得到充分挖掘并螺旋式向前发展。

教师与学生是通过课堂教学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舞台。教师思想的解放、思维的放开使课堂成了教师体现创新精神和施展创新实践能力的阵地。所以主动参与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思想,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充分挖掘提供了条件。

1.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主动参与学习方式不仅要求人体内部活动积极参与,而且人体主要器官的外显活动呈活跃状态,使口、眼、耳、手有机配合产生动作的综合效应,在教学中教师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和各类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动起来,有助于及早进入学习状态,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实行差异教学,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在同一环境下不能实行划一的教学,为了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群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创新实践),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从而对教师的教学作出不同的反映。这样学生都参与了,由于他们参与的程度不同因而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质量水平也不一样,这些能力从中得到了提高,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训练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还是一个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的知识探究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新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自己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怎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学生去主动参与,否则就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条件。一切都在主动参与中发生这样的学习,远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知识实惠得多。这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勇于实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既是具有学习特征的思维活动。还是具有学习特征的动手操作活动;前者是人的内部活动,后者是人的外部活动。这都属于学生参与活动的范畴。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内部与外部感官有机会结合,协调作用,学生不仅获取了大量的知识、经验,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这种“参与”也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应保护好学生的创造性。教师以自己的教来约束学生的学,应该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设问,大胆放心去试验,踊跃交流,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创设一个驰骋的空间。这样学生才勇于实践。教师由自己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开始,逐步过渡到以学生思考、独立自主地活动为主,只有在这样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参与教学的教学质量观潜能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得力措施,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质量的手段,同时也是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并卓见成效的关键。

五、师生生命价值得到淋漓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生命价值不仅具有客观的功利性,还应该肯定生命价值所富有的主观性或主体色彩——“相关性、意义、理想、目的、感情意识、前景、意向、追求、绝对命令、人的自由、未来”等。教育学家陈西臣在《教育哲学》中曾经精辟地指出:“教育本身是一种价值的活动。”而社会学者雷鸣也指出:“课堂教学本身是社会与个人在精神和物质价值方面的投入与产出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一种创价活动。”这里的“精神”即指课堂教学本质是精神性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否则,课堂教学就会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只具有功利作用的社会实践。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将教学活动定格在浅近的功利目的上,把教学活动的性质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范围内,并被大多数教师普遍认同。如: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惟一;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丰富复杂、智慧毕现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它既忽视了作为每个具有鲜活的生命、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生命光彩交相辉映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命碰撞的双边互动过程。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课堂教学中人的因素的突出表现,它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沉闷、机械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师生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扼杀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突破和超出“教学特殊认识论”的框架,力除陈弊,从更高层次——生命价值的层次,用整体发展的观念重新定位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师生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从生命价值的高度用整体发展的观点看“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有着丰富的涵义:

1.师生生命价值得到自我实现。“主动参与式”在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尤其关注课堂教学对师生生命的意义。就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主动参与式”认为,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点滴体现。教师把课堂教学视为生命实践,经历“模仿—独立—创造”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而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课堂教学艺术逐渐打上自己生命的烙印,呈现出浓厚的个性风格色彩。教师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当作实现生命价值的最佳途径,不断突破他人,也不断突破自己,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生命艺术品,从而由教学的“必然王国”进入教学的“自由王国”,教师也体验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的快乐,生命价值得到实现。

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求学期间,生命的大量时光熔铸在具体的一节节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式”将学生视作充满生气、满蕴潜能、富有个性、蓬勃发展的教育对象,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唤起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主动实现的机会。在“主动参与式”营造、渲染的一种优美的、智慧的、学生感到特别亲切、富有情趣的氛围中,学生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并自觉发现真理、完善自我。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及理智情感得到了很好的陶冶,学习成了学生的主观需求。主动学习过程中的焦灼、疑惑后的顿悟又带来成功的喜悦,产生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积极向上的乐趣,学生的生命价值得到自我实现。这种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还体现在“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局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这种目标不把智力发展视作惟一,而是实现“五育”有机渗透。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思考,也体验情感、培养意志、学会赞赏、学会发现自己、学会怎样协作、学会遇到问题怎样参与解决,课堂成为生命多方面的统合。

2.师生生命价值得到相互尊重。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严格的纪律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心灵,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和尊重,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创造潜能和生命活力被无情扼杀。“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承认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主体的自我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表现为自尊、自信、自我调控、自觉自理、成就动机、竞争意识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上。“主动参与式”倡导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教师给学生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和心理空间,充分解放其个性,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生命完满、充盈地展开,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生、创造人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在这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升华:学生精神不振,能使他们振作;学生茫无头绪,能给他们以启迪;学生丧失信心,能唤起他们的力量;能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能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能觉察到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能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能使学生觉得教师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跳;能让学生在争论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师生的情感在小小的课堂交融共鸣,生命活力在小小的课堂交织蓬勃。

“主动参与式”创造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让师生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永恒的人格魅力,师生生命价值得到淋漓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