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方法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此构建起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形成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特色。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两个主要因素,两者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根据思维的层递性,“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确定了学生思维主动参与的四个层次:模仿式思维参与。

第三章 以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

第一节 以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概述

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既具有人类一般活动的特征,更具有自己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首先,从表现形式来讲,内部活动有别于那种凭记忆、主要是机械记忆和理解的活动,而更强调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想象,发现和创造的成分;外部活动也有别于那种不需要有意识的内部活动的参与只是为掌握某种技能的重复强化训练,或自动化的熟练化了的外部操作活动,而是强调能引起主体内部活动,需要有意识的注意、思维的投入等。其次从学生的总体活动来分析,它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活动、以认知为主的片面、单一的活动,而是强调观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完整的活动。因此,“主动参与式”教学意义上的活动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情感热烈卷入的、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的、多样的活动。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并不是任何活动都对学生具有价值和发展性意义。

活动对人的发展影响程度取决于以下变量:活动主体因素和活动客体因素。活动主体因素包括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程度、主体的自我效能感等;活动客体因素包括活动目标的适切度、活动的有无成效、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对象和范围的确定、活动条件的提供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学生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以此构建起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形成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特色。

第二节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类别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两个主要因素,两者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对课堂活动实际参与的程度是影响课堂效率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

根据现代心理学对人的活动的研究,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外部活动主要指实物性操作及感性的实践活动,这是学生主体操作客体改变自身外部形态的一种“有形活动”。内部活动则是学生主体通过头脑中完成的“动作”对事物的映象和观念进行操作的一种“无形活动”。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不能截然分开,它们统一存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之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内部活动是外部活动的调节者,“成于内”才能“形于外”,“得之于心”,方可“应之于口”,心灵才能手巧。反过来,外部活动是内部活动形成的最初依据,手巧也可以促进心灵。总之,学生的外部活动是内部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反过来,学生的内部活动又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

一、外部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的外部活动主要是动口、动眼、动手、动耳等实际动作,它们都是学生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反映,往往受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意志、思维等因素的调控。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外部活动主要体现在动作参与和语言参与两个方面。

1.动作参与

动作参与是指学生凭借感官和肢体来参与教学活动,达到会观察、会操作、会运用的目的。它包括观察、实验和操作等。

(1)观察:指运用各种感官,对大千世界中的万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感知,从而获得对自然界事物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观察前要给学生选择、提供足够丰富的观察材料,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调感知,使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观察对象。

(2)实验:学生的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对实验对象进行干预,人为地控制、变革或模拟研究对象,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观察研究对象,从而获得一些经验事实。教师在实验前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和确定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实验中要做好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中产生的问题。

(3)操作:通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动手,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的品质,让他们认识动手操作对自身发展的意义,感受动手带来的乐趣。在操作训练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要求,弄懂道理,掌握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同时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训练材料,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反复训练,形成技能。

2.语言参与

语言参与是指学生用语言表述教材内容或表达思维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包括朗诵、交流、讨论、课堂发言等。

(1)诵读:指通过对课文内容或定义的诵读来达到识记或理解的目的。教师在朗诵前要给学生以帮助,让学生能主动顺利地完成诵读任务。它包括领读、自由读、个别读、范读、轮流读、分角色读、齐读、默读、背诵、复述等形式。

(2)讨论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多样化地组织学生对所要探究的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交流形成一个较统一的结论。在学生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如学生互问互答、学生问老师答,师生共同评议等来解决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摄取信息时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3)课堂发言:指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某一问题或对某一事物,向全班同学和老师说出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课堂发言,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或疑问,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内部活动

人的内部活动,即人的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活动。它们都是依靠内部言语的调节来实现的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属性及规律的反映。学生的内部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同时对外部活动又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内部活动主要体现在记忆、思维、情感等三个方面。

1.记忆参与

记忆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是把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以及做过的动作等都记住并反映出来,它包括识记、保持和个人经验的再现。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来说,记忆的过程就是将信息输入大脑,并在大脑中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要使记忆达到最好的效果,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还需选择合适的记忆方法,比如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相结合的方法,边读边记的识记方法,分散识记与集中识记的方法以及编拟提纲的识记方法等。

2.思维参与

思维参与主要是借助于语言,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去进行。它需要经过一个不断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鉴别、抽象与概括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有思维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根据思维的层递性,“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确定了学生思维主动参与的四个层次:

(1)模仿式思维参与。要求由完整示范到部分示范逐步减少;示范角色由教师逐步转移到学生,由简单的动作模仿到难度更高的语言表达的模仿;由单项模仿到综合性较强的整体模仿,再到独立完成。

(2)尝试性思维参与。学习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掌握的思维方法,对摆在自己面前的学习问题,进行大胆的尝试,主要包括尝试性地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理清思维的顺序,提高思维能力。

(3)选择性思维参与。选择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思维的选择参与就是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为出发点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创造思维参与的条件。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选择,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4)创造性思维参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基本的求异思维方法,敢于“滋生”和发表不同见解;学生具有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的精神,敢于向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挑战,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在掌握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3.情感参与

情感参与是学生学习活动中较关键的活动,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保障。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感情对流的主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除了保持自己良好的心境以外,还要深钻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合理布置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境,主动参与学习。另一方面模式对学生也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身心投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参与学习。表现在:①没有畏惧心理;②旺盛的求知欲;③在成功中体验升华。二是大胆展现。课堂教学中,学生要主动地学习、真实地展现,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动性,不断争取展现的机会。表现在:①展现个性;②展现学力;③展现学业成果。

三、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人的外部活动是内部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首先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这些外部活动实现对事物的初步认识,从而为其内部活动提供丰富的表象,学生大脑中存储的表象越多,质量越高,内部活动就越活跃,发展越快。外部活动为内部活动的外化提供了显现的凭据。

2.人的内部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同时对外部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的内部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无论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无一不是人的外部活动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了人的外部活动,人的内部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的内部活动对外部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人的内部活动不是外部活动在人脑中的机械重现,而是借助于语言等对外部活动接受的信息进行重组、加工、升华,并在此基础上对外部活动进行调节。

第三节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特征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教学思想不开放的教师,往往极力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布置相同的学习任务,设计划统一的活动过程,强调一致的活动方法,追求整齐的活动进程,单向地评价学生的活动效果,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课堂气氛缺乏生气,沉闷压抑;教学思想开放(具有主动参与教学思想)的教师,能给学生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提供足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学生当作认知主体,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能创造地设计活动过程、灵活地选择活动方法、主动地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地评价活动效果。

一、创造地设计活动过程

创造地设计活动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特征。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和任务后,开始着手活动过程的设计,呈现的是新颖独特的思路,丰富多样的形式,灵活多变的实施策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

1.活动过程的设计体现多样性

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其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每个学生往往都能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过程,其中每一种学习活动过程都可以单独完成活动任务,达到学习活动的目的。而且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认知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设计出的活动过程也会呈现出多样性,生动活泼,不拘一格。

2.活动过程的设计体现灵活性

学习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活动所需的材料,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方法的选择等等。当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的进行中遇到困难,受到阻碍将直接影响活动效果时,他们会随机应变,果断放弃已有的设计,根据现有条件,灵活采取更合理更科学的活动方案和活动方法,以保证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

3.活动过程的设计体现新颖性

要把一个苹果切开,人们往往习惯于将苹果竖着切成一块一块的。这就是思维定势或习惯势力的表现,当你挣脱定势思维的束缚,把苹果横着切一刀时,你会发现切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五角星。活动过程设计的新颖性体现在设计活动过程时或在活动过程进行中能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思路和作法,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活动效果。如有这样一个数学问题:

A=987654321×123456789

B=987654322×123456788

比较A,B的大小。要比较A,B的大小,只需计算出上面两道算式的乘积,再进行比较就行了,但因数太大,计算起来相当复杂。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终于冲出定势思维的束缚,想出用字母代替四个因数,即:

A=a×(b+1)=ab+a

B=(a+1)×b=ab+b

这样,只需比较a、b的大小即98765432l和123456788的大小就可以了。学习活动过程由常规的大量计算变为:复杂问题→符号化→化简原式→问题解决,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新颖性、创造性,极大地简化了计算过程,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

二、灵活地选择活动方法

活动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要受到活动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实际特点、活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直接决定活动方法的是活动目的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在一定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因此。活动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学习活动的实践和发展过程,是活动方法不断创新、不断丰富的多样化的过程。每一种活动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情境。学生是能动的个体,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为了优化学习活动,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选择活动方法。

1.依据活动目标选择活动方法

一般来说,活动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这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为若干个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活动目标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活动方法和技术。例如,如果以学生掌握动作技能为主要活动目标,可以选择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活动方法;如果活动目标强调知识的接受,则可相应注意选取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活动方法。

2.依据教材内容特点选择活动方法

由于不同的学科教材内容不同,各学科学习活动的内容也就不同,所要求的活动方法当然存在明显的差异。社会学科(如社会、思想品德)、自然学科(如自然)、工具性学科(数学、语文、外语)等,在知识要求、能力培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任务与目标的要求都是不尽相同的。学科性质及其教学目标当然也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其次,同一学科的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的课时内容也不一致,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训练、能力要求也不相同,同样体现了学习活动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3.依据学生实际特点,主要指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学生动机状态、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因素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实际特点与教学处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所以,活动过程中活动方法的选择会受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他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水平条件的制约。同一年级或同一班级的学生对某种活动方法的适应性可能会有很明显的差异;同样,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同样一种活动方法的适应程度也不相同。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时,其灵活性体现在能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活动方法,使自身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促进身心向更高的水平和阶段发展。

三、主动地控制活动进程

活动进程受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心态、学习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以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对活动进程进行主动地控制,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学习方法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自主地把握、学习心态自主地调控、学习习惯自主地矫正。

1.学习方法主动地选择

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既是把握活动进程的方向盘,更是活动进程的驱动器。“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悟”,能创造出许多更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来,实现主体学习方法的最优化,从而推动活动进程畅通无阻的向前进行。

2.学习时间主动地把握

学习活动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活动内容不同、活动目的不同、活动主体(学生)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就不同。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时间的分配必须灵活适度。如果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就会形成分配不合理,造成时间的浪费。“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时,会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有效地控制活动进程,以优化活动结果。

3.学习心态主动地调控

冷漠消极是学生中常见的不良心理表现,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心理封闭,沉默寡言,上课不积极发言,容易开“小差”,严重地阻碍了活动进程,直接影响活动效果。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在学习时如虎添翼、思维活跃,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时会对自己的情绪、态度有效地把握和调控,让自己的情感与活动内容有机地吻合协调,从而优化活动进程。

4.学习习惯主动地矫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习习惯是学习动机众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学习进程,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愿意学习的心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存在以下不良习惯:一是课前准备不及时不充分。上课铃响,学生急速跑进教室,还没坐稳就急着拿学习用具,这样心情难以平静,无法很快集中注意力。另外由于仓促,学习用具准备不充分,待要用时,才发现还没拿出或没有带来,既耽误时间,又影响了活动进程。二是学习意志力不强。其一,注意力容易分散,稍有动静就会走神,无法专心致志地参与学习活动;其二,心理素质不好,谨小慎微,不自信,怕出错,越怕越错,一改再改,时间就浪费了;三是坚持性差,急不可待,不沉着,缺乏冷静的思考。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时,学生个体都是处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受到向上的集体力量的教育,学生会自主地矫正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以优化学习进程。

四、自主地评价活动效果

自主地评价活动效果是指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利用各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养成自我调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在活动中,学生自主地评价活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评价的时机自主把握

常言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学生能否自主地把握好时机,进行科学的评价,会直接关系到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在活动中,学生自主地把握评价时机、科学地评价活动效果,在不同的活动阶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1)在活动中评价

在活动中评价也就是指学生边活动边评价。活动中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如: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处于何种阶段;学习者是用哪些方式方法学习的;学习者的学习任务、目标是什么;学习者要达到这些任务和目标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等进行评价。此时,学生抓住时机,及时评价,从而对自我形成全面、充分的认识以确保学习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向前进行。

(2)在活动后评价

在活动结束时,学生把自己的活动成果用各种形式展示出来。此时,学生会通过各种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达到能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长和爱好,及时总结本次活动经验的目的。

2.评价的方式自主选择

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层次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也就掌握了一定的评价方法及方式。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在不同的阶段。学生所选择的评价方式是各不相同的。由于评价主体不同表现出来的评价方式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和互评两种。

自我评价是指学生自我评定,它是在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选择自我评价这一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观察、操作等探究活动中,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看、怎样想、怎样做的;在阅读教材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读,怎样理解的;在完成练习后,自己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等形式评定一下自己完成作业的质量、速度等方面的优、缺点等。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提高自我。

互评的内容包括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等,适用于作业的评比、练习的评讲、试卷评议、操作鉴定等。“互评”方式有个体对个体的交互评价、小组对个体的交互评价、小组对小组的交互评价、个体对小组的交互评价等。

3.评价的结果自主定性

评价的结果自主定性是指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对事物的特性描述和材料分析,能制定出定性的评价标准,并按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在活动中,学生常用的定性评价有:等级法和评定法。

等级法是指将评价结果用数字或文字等级表示的方法。这里的数字等级主要起定性说明和区分的作用。活动中,学生用等级法评定活动结果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如:上、中、下三级制,甲、乙、丙、丁四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级制。

评定法又称“评判法”或“评品法”,是以多种评定量表为工具,在综合各种评价资料的基础上,对活动结果进行价值定向式分等的方法。评定法多用数值、字母、“满意”与“不满意”这一类评语方式,按项记述评价的结果。

第四节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既具有一般活动的特征,更具有自己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首先,从表现形式来讲,内部活动有别于那种凭记忆、主要是机械记忆的理解和活动,而更强调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想像、发现和创造的成分;外部活动强调的是能引起主体内部活动,需要有意识的注意、思维的投入。

这种活动方式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情感热烈卷入的、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充满创造精神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的、多样的活动。

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教学活动方式并以此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方式的体系。依据心理学来划分,活动方式可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两大类。外部活动主要是指实物性的操作活动、感性的实践活动。外部活动从层次上看有尝试型活动方式、体验型活动方式、探究型活动方式、创造型活动方式;从性质上看有观察型、复现型、研讨型、实验操作型、调查型、表演型、游戏型、竞赛型等活动方式;从组织形式上看有独立型活动方式和交往型活动方式;从范围上看有室内集约型活动方式、户外分散型活动方式。

这里所作的分类,力图按分类的规则进行。如每次分类的标准是统一的,每次分类是按属种包含的层次进行的,每次分类各种种概念也是不相容的,其目的是想穷尽所有的学生主体活动方式。但学生主体活动方式的种概念是极其复杂的,要想做到完全划分,一般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因而,我们这里所构建的学生主体活动方式体系,就很难说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活动方式体系。

一、从层次上分

从层次上分出的尝试型活动方式、体验型活动方式、探究型活动方式、创造型活动方式反映的是活动方式本身的层次性,活动方式有浅层次和深层次之分,但并不针对某一类学生群体。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能开展这些方式的活动,活动的质量和结果可以在同一年龄层次上进行比较。除此之外,其他活动方式本身没有层次上的区分,学生主体活动的层次性是由学生年龄及学力所决定的。同一活动既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又适用于高年级学生,但活动的质量和结果是不一样的,是有层次之分的。

1.尝试型活动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巩固消化。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出来。而尝试教学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去初步解决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尝试中的“尝”字,中国古代《左传》一书的注释极为贴切:尝,试其难易也。通过可贵的“尝”,达到以下三个目的:知——初步达到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初步解决问题;情——在心理上产生成功的喜悦,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意——通过尝试成功的活动,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意志。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谈到的人才规格标准之一就是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放手地让学生去试其难易。教师引导并比较其优劣,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小高斯在计算等差数列l+2+3+4+……+100=?时根据数据特点,采取首尾相加,直接得5050,这种创造思维的基石是良好的数感。我在教学一道计算题时,要求学生去试一试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算法写出来。结果学生想出来的方法多得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题目:8+8+8+3

第一种方法:=16+8+3

=24+3

=27

这种方法只是算出了结果,没有根据数据特点进行简算。

第二种方法:8×3+3

=24+3

=27

按乘法意义算,比第一种方法要简便。

第三种方法:8+8+8+3

=3+5+3+5+3+5+3

=3×4+5×3

对8进行分解,数感较好。

第四种方法:8×4-5

=32-5

=27

看到并不存在的8,把3看作8—5,在8和3之间进行联想沟通,已含有一定的创造成份。

第五种方法:8+8+8+3

=8+8+8+1+1+1

=9×3

=27

对数据进行整体加工,属创造性思维。

若不给机会让学生去尝试,那么可能学生得出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无从知道其思维品质的优劣,经常让学生去主动尝试,讨论,学生们会思路大开,灵感纷至,眼界大开,知天外有天,达到探索知识奥秘的佳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尝试教学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研究、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尝试教学就是这样让学生步入一个良性循环轨道的,即成功—喜欢—更成功—更喜爱……

2.体验型活动方式

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验学习和认知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学习形式,认识旨在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体验则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刘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要“披文以人情”,叶圣陶先生强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李吉林老师提出“教师的讲解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都是强调阅读要有情感的体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入境”体验。

利用听、看、读、说等活动方式,可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现以《丰碑》一课的教学为例说明。

(1)听。李吉林老师说过:“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内心体验、情感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新课开始,教师首先设计一段易于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情绪的导语:“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老师绘声绘色的富有激情的描述,会将学生即带入一特定的情境之中,为有效地进行情感体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2)看。课文所讲的感人故事离学生生活实际太遥远,教学时,可先利用录像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置身于冰天雪地中的感受,让他们耳听咆哮的狂风,眼见没膝盖的大雪和冻成冰坨的崇山峻岭,设身处地的感受、体验红军在冰雪中行军的艰难,同时也领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御寒对于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多么重要。负责分管棉衣的军需处长竞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任凭严寒无情地吞噬自己。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多么崇高。第二,看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军需处长冻死时从容、镇定、安详的神情,观察将军和战士们的表情、动作,体验领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无怨无悔的思想境界,以及将军、战士们对军需处长的无限崇敬和哀悼之情。“看”,可使学生触“景”生情,心灵震动,从而获得较强烈的情感体验。

(3)读。语言文字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可通过眼、耳、口、脑去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和“意”。教学中,可针对教材语言凝炼、蕴意深刻、情感浓烈的特点,指导学生用深沉的语气,缓慢的语速,怀着崇敬的心情反复朗读。如:引读,改换句式读、换词读、对比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学生饱含感情,会读得人情入境,荡气回肠。朗读,可使学生深切感受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感人的场面,体味字里行间的意蕴,使情感体验更为深刻。

(4)说。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事件中的一个人物。文中“他就是军需处长……”是战士告诉将军的话,也就是对将军问话“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的回答。教学时,可抓住省略号,启发学生设想自己就是那个向将军报告实情的战士,说说自己为什么说不下去?继而,再问学生:“假如你们都是一名与军需处长朝夕相处的战士,此时此刻,面对冻僵的战友,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学生能动情地说,一定会有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悲欢离合的感受,这种感受实际上就是强烈的情感体验。“说”会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总之,运用体验型活动方式,可以避免枯燥的说教,教学中,教师可把体验型活动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尽量多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体验不断地丰富起来。

3.探究型活动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探究比解释更重要,激起兴趣比召唤更重要。因为探究是学生的主动思考,它完全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来调控,从而达到对意义的领悟,最终独立完成发现知识活动的过程。作为学习活动的一种方式,其在自然、数学等学科应用得最为广泛。基本过程是:先给学生材料(文字材料,实物材料),再让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掌握新知,获得发展。

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观察现象

学生阅读材料(课文)或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即先给学生一个能令他感兴趣的刺激,把他们安排到问题的情境中去。如“圆的认识”这节课,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椭圆形的行不行?”让学生带着新奇的问题动手操作学具并观察动画。

第二步:发现并提出问题

这一步是学生在阅读、观察或实验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在操作中观察体验到了不同的现象,一定会有很多的疑问。如“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为什么不容易滚动?”“椭圆形的车轮为什么滚起来会上下颠簸?”“为什么圆形的车轮滚起来又快又平稳?”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第三步: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出要讨论的问题。

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多,可能会出现这么几种情况:(1)有的问题包含在另一个问题之中;(2)有的问题其解答是另一个问题解答的前提;(3)有的两个问题虽文字不同,但意思相同或相近;(4)两个问题有其他内容上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有联系的问题集中起来,便于比较和区分。

第四步:讨论

在确定了要讨论的问题之后,教师要设法把班级变成一个探究集体,鼓励学生投入到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中去。使学生主动迅速地思考,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讨论。

第五步:总结与应用

探究型活动方式要求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目的,及时调整讨论方向,并予以总结。总结可由教师进行,也可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结论要与本课所定教学目标一致。然后运用总结出来的知识,解决问题(作业),这样既检验了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又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当然,为了使探究活动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安全、积极和开放的探究氛围。

4.创造型活动方式

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属性,是人的生存禀性,创造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境界。创造型活动方式是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方式。“主动参与式”活动方式认为创造型活动包括重新发现概念和算理,归纳有关规律,自己制作模型和学具,自己规划和组织专题研究,自行开展班队活动以及进行即兴创作和表演。具体说,如看前图想后图、看图说话、依文配画、据文画图(如游览路线图、物体外形图、方位图等)、续讲故事、续写下文、据文表演、据文自编课本剧(某一表情、动作、台词、一个完整的故事)等。

创造型活动方式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由于具有创造性,容易调动学生的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上高潮迭起,因此,创造型活动方式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心态和帮助形成创造性人格。

在小学各科教材中,可用于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培养创造品质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善于疏通学生的思维障碍,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挖掘他们创造思维的潜力,给他们创设创造的情境,将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在这方面,不少教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下面以实例予以说明。

《坐井观天》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老师在教完这篇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井底的青蛙为了证实小鸟说的话,它真的跳出了井底,它看到了什么?它会说些什么,会想到什么?(可以画,可以写,也可以讲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道题激起了学生的创造欲望,爱画的同学在画,想写的同学在写,会说的同学在讲。有的学生画了这样一幅图:青蛙从井底跳出后,好奇地望着天空,图上有美丽的公园,新建的工厂,高高的烟囱冒着淡淡的青烟,绿茵茵的草坪上有人在放风筝,宽阔的公路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有的学生这样说“青蛙在小鸟的帮助下跳出井底,它对小鸟说:原来,天真的大得很啦!谢谢你,小鸟,你没有骗我,我请你游泳……”有的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底之后》为题目,用拼音夹汉字写出两百多字的文章,通过想象,把青蛙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表达出来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爱好,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所体现的是主动探究的精神。不能把这个活动仅仅看成是一个热热闹闹的练习活动,它是课内学习的延伸,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实践证明恰当运用创造型活动方式能鼓励学生满怀信心地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从性质上分

对于学生主体活动而言,活动方式不可能是纯粹单一的。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从性质上可分为:观察型、复现型、研讨型、实验操作型、调查型、表演型、游戏型、竞赛型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方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普遍的交叉性和重叠性,使用时要注意结合使用,优化组合。

1.观察型活动方式

所谓观察,《新华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察有体察之意,观察包括看、听、触、嗅、尝五种方式,看和昕是最基本最主要的。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具体、直观的东西感兴趣,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实物、图画、电教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它们形象、生动的特点刺激学生感官,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同时,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逼真地再现当时的情景,提供思维的各种感性材料,让学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对客观事物充分感知,头脑中留下清晰而鲜明的表象,丰富其感性认识,从而顺利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如《称象》这一课,曹冲称象的原理,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很困难。但是我们通过借助电教媒体,利用观察型活动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效果颇佳。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首先用CAI课件出示一艘浮在水面上的大船,再通过观看大象上船和画线的动画,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接着,再让学生观察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的动画,说说又发现了什么,当学生看着这动感的画面,听着这有趣的音乐时,情绪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观察这“浮—沉—浮”的生动画面,对浮力现象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尤其是在装石头的时候,我们所制作的课件没有装到画线的地方就停止了。没想到,这有意的一停顿,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叫起来“不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接着追根求源。“因为刚才大象上船时,船就是下沉到这个地方为止的。”“这说明大象的重量就等于这一船石头的重量。”学生脱口而出,多么精彩的回答呀!就这样,课文的重、难点通过借助CAI课件这一教学媒体,在学生主动地观察、发现、思考、说说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中,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观察活动方式中的“闻、摸、尝”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等等。

如:《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中“粗糙”一词的理解,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摸一摸实物(如桌子的反面等),说说有什么感觉,这样,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和记忆将会非常深刻。

再如:在《葡萄沟》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我们不妨让学生带一些葡萄干在课堂上闻一闻、尝一尝,这样远比教师口干舌燥地讲解的效果好得多。

总之,观察型活动方式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中重要的活动方式之一,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方式。

2.复现型活动方式

钱学森教授指出:“人认识世界首先是用形象思维。”处在认知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更是以形象思维作为认知学习的主要方式。复现即用切实可感的形象将课文内容再现出来,实现语言符号与形象之间的过渡,以达到理解课文、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采用复现型活动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课文的理解,而且简单有趣易于操作,所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内在能力和倾向的变化”(加涅语),它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变话为画。以《荷花》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张浅色背景和若干“荷叶”“荷花”。学生对“荷叶挨挨挤挤的”中“挨挨挤挤”理解有困难,如果将“荷叶”一片片紧挨着贴在背景上,学生对这个词便心领神会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它不仅暗示了荷叶的茂密以及荷叶荷花的生长顺序,而且还体现了荷花生长时呈现的勃勃生机,内涵十分丰富,如何引导学生学透这个字呢?只需让学生将一枝“荷花”从“荷叶”间插入并向上移动,显示出动感,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学习荷花的三种姿态,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读课文,另一部分学生找出文中所描述的相应的那一种姿态的荷花贴在图上。至此,课文描写的“一大幅活的画”就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复现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手、眼、脑并用,既理解了课文,体会到了图象和文字的美。又培养了观察能力,发展了思维。

除此之外,复现型活动方式也常用在实验、操作型的课上。以小学自然《凸透镜》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实验的步骤,左边摆蜡烛,中间摆凸透镜,右边摆屏,调整物距和像距,并告诉学生实验结果是成清晰的大小不同的像。学生实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课文所叙述的文字复现为具体的实验操作,这也是理解课文的过程。为了对教师所说的实验结果(即成清晰的大小不同的像)进行复现,学生又必须调整物距和像距,结合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研究,既而发现物距、像距与成像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并总结出规律。这正是教学的重点所在,而这一重点又是在完成复现的过程中体现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掌握,动手能力、分析、归纳、综合等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复现的过程中完成的。

3.研讨型活动方式

研讨,即研究探讨。人,特别是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巧妙“投石”,激学生“好奇”之“浪”,充分调动起他们的探究欲望,然后引导他们追根溯源,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卢梭从感觉论的立场出发,认为“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儿童应从经验中学习事物,而经验主要来源于参与,来源于“体验”。研讨型活动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与和体验的时空。

研讨型活动方式一般采用以同桌、小组、全班为单位或交替使用的形式开展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人人动口,人人动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使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仅完全改变了“你讲我听”的被动局面,而且由于学生所得到的最终结果即研讨结果是他们自己“参与”、亲身“体验”所得,因而使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如在教学《梅花魂》一文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供同学们研讨:“你认为外祖父最爱的是谁?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找出具体句段加以体会。”问题是一样的,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认识处于第一层次的学生会认为外祖父最爱的是墨梅图,因为当“我”不小心弄脏了外祖父“分外爱惜”的墨梅图时,外祖父第一次训斥“我”,并且“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当我回国时,外祖父把用“白杭绸包着”的墨梅图“郑重地交给我”,并嘱咐我要“好好保存”。第二层次的学生认为外祖父最爱的是梅花,因为外祖父除了爱墨梅图之外,在第13自然段高度赞扬梅花的品格,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名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就连外祖父送给我的一个手绢上,也绣着梅花。第三层次的学生则认为外祖父最爱的是“祖国”,因为前面所表现出来的所有对梅花的爱,都是因为梅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外祖父爱梅花,实际上是在寄托他对祖国、对中华民族深深的爱。接下来我安排研讨这一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各自发表意见,意见不同,自然会引起争论。争论的过程就是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就是认识不断提高、思维逐渐深入的过程。说者为了说服对方,必须找出依据,加以分析,组织语言,流利表达,以理服人;听者必须仔细倾听,边听边想,找出漏洞,提出质疑。最后全班师生进行共同研讨,老师适当点拨,达成共识。在研讨的全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从表面到本质,从片面到全面,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研讨型活动方式集中体现了“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思想,操作性强,可以在各学科广泛使用。但同时,它也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提出既有一定空间、提纲挈领而又不虚空的问题,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研讨积极性。

4.实验操作型活动方式

实验操作就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反复再现,反复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活动方式。它具有典型性、重复性、趣味性等特点。从操作形式看,实验操作型活动方式主要有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并进式实验、课外实验四种。

现以教学《食物的营养》一课所采用的实验操作型活动方式为例予以说明。

为了确保实验安全和实验的成功,教师可先把酒精灯及滴管的使用演示操作一次,特别是滴管的使用,怎样吸碘酒,滴多少到食物上,做完实验后怎样放滴管都要为学生示范操作。五年级的学生对食物的营养并不是一无所知,况且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本课时,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器械和材料(如酒精灯、镊子、白纸、滴管、碘酒、馒头、土豆、米饭、肥猪肉、瘦猪肉、熟鸡蛋白、花生等),并简单示范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验探究。他们可以看、可以摸、可以用口尝,也可以滴碘酒,用火烧,或在白纸上按、压、擦等等,同一种食物可以用多种方法,学生自由自主地去检验他所想检验的食物,看看那些食物中究竟含什么营养成分。例如土豆、馒头、米饭滴碘酒后都变成了蓝黑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一种共同的成分——淀粉。反过来,要想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就可用滴碘酒的方法来检验。这个检验活动可以放在课外进行,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对学生实验操作要及时进行评价,评价可分为了解、学习、学会三个等级。“了解”以观察教师演示实验为主要特征;“学习”以在教师演示的启发下,进行模仿性或尝试性的操作为特征;“学会”在模仿的基础上,学生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或设计操作为特征。

5.调查型活动方式

在古代汉语中“调”字有计算、算度之意,所谓“调查”是指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所进行的考察和计算。调查方法是人们在实践中,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考察、描述、分析、解释、预测与规划的一种活动。从理论形态角度看,调查方法属于一门方法学科。

调查的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许多人共同参与和发生的活动,是群体性的外在现象,是在现实中存在或已经完成了的事物。只有社会事实,才能作为调查的对象。既然是社会事实,它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客观性、社会性、可观察性。

调查方法作为一门研究的科学,可以称之为“调查方法学”,所谓“调查方法学”实际上就是要研究调查活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方式方法,换言之,它研究的对象就是调查的指导思想、调查的特点、调查的规律以及调查的程序步骤和手段与技术等。

下面列举的是进行《荆门市城市空气污染的调查活动》的案例。

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对空气污染的调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想像力。并且使学生明确空气污染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活动内容是到市内“污染大户”——荆门水泥厂周围进行调查活动。然后再请环保局的科研人员给学生做《关于空气污染》的专题报告。

活动准备:(这一阶段是整个调查活动的必要前提,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真正起点,它将直接为实施调查奠定基础。)

将学生分成3个组,分别负责交通、工业、生活三个方面的污染调查,每组学生带上照像机、摄像机、笔记本。

首先讲一个关于空气污染的故事给同学们听,让他们从故事中能够激起对这次调查活动的兴趣:1952年12月5日至8日,英国伦敦一连几天大雾弥漫,全城几百万人都觉得喉头红肿、呼吸困难,许多人涌进医院,4000多人在雾中死亡!后经科学调查研究,发现是雾气中一种叫做二氧化硫的气体和雾滴混合时变成了硫酸液体,被人们呼吸进去,于是酿成了这次灾祸。从上述故事中同学们了解到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危害很大。再让学生看一段录相:在荆门市象山大道南端的上空,经常是灰蒙蒙的一片,浓烟滚滚。这一带都被烟雾、粉尘笼罩着。同学们看完录相后,开始进行实地调查。

实施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过程是:调查一研究再调查一再研究。通过反复调查实践,不断加深对调查对象的认识,使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逐步趋向一致。)

根据调查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

第一组负责调查交通方面的空气污染情况,地点是水泥厂门前的207国道。

第二组负责调查工业方面的空气污染情况,地点是水泥厂厂区。

第三组负责调查生活方面的空气污染情况。地点是塔影路和象山大道交汇处的团结街、建设街、土门巷等居民点。

根据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搞好各项协调工作:可以请交警、工人、居民协助调查。

全面收集资料,要注意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真实性、准确性。

根据调查反馈的情况分组讨论,讨论题为:

汽车排放的废气对空气有哪些污染?

工厂排出的废气、粉尘、烟雾对空气有哪些污染?

你对这些污染的感受是怎样的,分别说说这些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总结阶段:(审核、整理资料、提交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和评估调查结果。)

将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请来环保科研人员为同学们作环境保护的重要报告,并就同学们的疑难问题作解答。从报告中,同学们得知市有关领导非常重视水泥厂这个污染大户,并已拟订出搬迁方案,同学们为之高兴,大家纷纷表示要为水泥厂迁址出一份力。

最后将同学们分组撰写的调查报告寄给了报社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活动到此结束。

6.表演型活动方式

以课本剧为主要形式的表演型教学活动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也为教学带来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明显的教学效果。

表演即活动主体(学生)由自然型学习者向艺术性学习者的角色转换。这种活动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它可以调动学生投入情感主动参与,使学习者身临其境,主动地去探求知识,达到活跃思维、增长才干的目的。

在《头饰制作》一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喜欢与动物交朋友这一天性,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提出作业要求时,要求学生根据设计好的头饰图案精心制作,完成后每人都戴在头上,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时的表演可以是单角色,可以是复合角色,可以无情节即简单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也可以是有情节的,即有头有尾的精彩小片断。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全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动力,每个学生兢兢业业,创作出精品参加表演,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制作完成,每个同学都把精心制作出的头饰戴在头上,分角色进行演示。一时鸡鸣狗叫,狮吼狼嗥,痛快之极,此后还有单角色、多角色的登台表演,情趣盎然。

如小兔、老虎、狐狸、乌鸦的组合表演,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表演开始,首先是一学生头戴小白兔头饰,扮演小白兔(以下同)。自报家门,蹦蹦跳跳出场,边跳边唱儿歌“小白兔,白又白……”忽然一声老虎叫声,地动山摇,小白兔未见其形,已闻其声,等回头一瞅,老虎张牙舞爪,已至跟前,小白兔急中生智,招呼同伴,大喊:“老虎来了!”即行退场。狐狸是个复合角色,紧跟老虎后面,大摇大摆,真是“狐假虎威”,一面趾高气扬地做着滑稽动作,一边口出狂言:“我是狐狸,狐假虎威。”得意忘形之际,回头一望,但见黑耳尖嘴的乌鸦大姐紧随其后,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回想起上次骗得乌鸦大姐的肥肉,今日还在得意,油滑地说:“咦,这不是乌鸦大姐嘛,您上次送给我的那块肥肉真香啊!”狐狸不是说他自己骗的,而是说是乌鸦送的,其油滑可见一斑。以上的表演可见学生对角色语言的斟酌,这种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几个成语故事,童话串连起来的表演,体现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跃,同时由于是戴上自己亲自制作的道具参加表演,因而其情其景,十分融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给学生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7.游戏型活动方式

儿童的主动参与学习从心理角度而言,它首先应是儿童心理的一种“需要”。儿童需要的东西一定是他们感兴趣的。能让儿童对身边的一切事物产生新鲜感,好奇感的,莫过于形象、直观带有游戏性质的活动。一直为少年儿童事业呕心沥血的宋庆龄,认为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通过典型形象进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教育活动。一位哲人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天才。”学生在游戏中可以顺利地、主动地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同时,学生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独立性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正是在游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乐于接受“玩中学”“做中学”的游戏学习方式,教师就应尊重学生喜欢游戏,喜欢玩的特点而设计活动,使学生“趣中自学”“乐中学会”。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游戏方式各种各样,对儿童具有强烈吸引力。教师可通过各种智力游戏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各种游戏,如:

(1)摘星星:即制作五角星卡片,写上生字,挂出来,学生一边念一边摘下该字。

(2)小小侦察员:在生字卡片中混入一些错别字,请学生去发现。

(3)盒里摸鱼:把生字卡装在盒子里,学生摸出来认对了,就算捉到了鱼,相同时间“捉”得多为胜。

(这三种游戏方式多用于复习生字的音和形)。

(4)看图写字:出示图片,学生看图写字。

(5)打字谜:根据汉字部件特点编谜语、猜谜语。这种游戏方式学生兴趣特别高,对生字的识记、巩固效果也很好。如学“涛”字,学生编谜面:“每天喝上三杯水,才可得长寿。”学习“免”字时,打谜语“兔子掉了一颗牙。”“腐”字可编为“广州人付钱买肉吃。”“煮”字谜面为“记者被感动得流下四滴泪。”最有趣的是“否”字,学生编的是“口上总说不”,既和字意相符,又容易识记。这样,学生猜谜,再自己理解生字形意编出谜面,其创造性在这一游戏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6)送字回家:把一些偏旁贴在小房子门口,学生写出带有该偏旁的字。

(以上三种游戏方式多用于理解、记忆字形。)

(7)找朋友:发下生字卡,两两拼词,再连词成句,生字卡片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8)小编辑:选字组词连句,以“字词句”一条线的形式编写各课生字学习的资料。

(以上两种多用于复习字义,发展学生语言。)

中国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造字特点颇具趣味性。运用这些游戏学习活动方式能让学生满足自身的需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8.竞赛型活动方式

竞赛型活动方式是指在学习活动中渗透竞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竞赛。如:跑、跳、计算、写字、作文等。

竞赛型活动方式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由于它具有竞赛性,所以就易调动学生的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需求,从而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竞赛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不同学科有其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学习内容可组织不同的竞赛活动,下面列举数学教学中的几种竞赛方式。

(1)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竞赛

①个人抢答竞赛

个人抢答竞赛是由教师出示竞赛题,学生自由抢答的竞赛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如:在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教师可准备许多数,一个接一个出示,要求学生判断哪个数能被3整除,哪个不能,并说明原因。学生回答时,教师为学生作好成绩记载,谁回答的多并且正确,谁就获胜。这样课堂气氛活跃,能刺激学生快速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②分组竞赛

分组竞赛即将学生按实际情况分成几个小组,组与组之间开展学习竞赛的活动形式。这种形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如:在学生初步学会了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后,组织全班分4个小组进行编题竞赛,同学们编什么情节都可以,但一定要是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编得快、编得好的组为优胜,每个组先给基分l00分,教师对每个组轮流提问,注意及时肯定表扬编得好的同学,纠正编得不足的地方,编对一题就给这个组加10分,编得特别好的加20分,如编错一题就扣10分。这种竞赛游戏既复习了新授课的内容,把新知识的教学推向更高一个层次,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2)学生与教师开展竞赛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真正要做到师生问的“心理相容”,必须融洽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开展师生之间的竞赛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主动学习。

如: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练习巩固时,教师可与学生开展竞赛。首先由教师说一个数作分母,学生说一个数作分子,使组成的分数等于1/2,记下3分钟内学生回答正确的个数,谁回答的正确数多谁就为胜。这种以竞赛形式来练习巩固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还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情绪高,思维活,是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的又一手段。

三、从组织形式上分

学生成功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划与正确指导,教师除了实现教育观念的系统性变革之外,还要深刻体会主动参与式教学的思想,精心组织学生主动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根据不同活动的特征,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从组织形式上可分为独立型和交往型。

1.独立型活动方式

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学生个体的学习地位。

(1)强化学生学习活动的意识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点拨、设疑、解惑,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面应做到: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2)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

①学导式,即以引导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对于学生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于教师是“引导自学,帮助解难”。教师首先揭示自学目标。教给自学方法,给予充裕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学,将学生自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加以归类,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有利于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②探索发现式,即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条件,由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由学生观察发现得出规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记得牢固。

③迁移式,即抓住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如教学“三步计算应用题”先出示简单的一步、两步有关联的应用题,而后合编成三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学生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自主迁移,不仅不感到困难,而且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上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一个便于自主学习的良好教学环境,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3)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自主发展,如果没有和谐的、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厌学、怕学,课堂上不敢发言,又如何自主发展呢?可见,教学过程中,除了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外,还要做到:

①教师要尊重、热爱、信赖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多一份关爱。

②发扬学生间的平等互助精神,不要让绩优生产生优越感,看不起后进生,也不要让后进生产生自卑感。教学中组成学习小组,提倡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教师的表扬与批评以小组整体水平的进步与否为标准,而不是以个体去衡量。在学生自学讨论后集体交流时,教师不指名个体发言,而是请第几小组回答问题。学生的发言代表一个学习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尊重学友。在学习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在学友发表见解时,同组其他学生都要认真听取,并帮助校对,形成小组意见。在集体校对时,训练学生做到要先肯定他人优点,再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从而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

2.交往型活动方式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人际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要被学生接受、加工、顺应或同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展开平等而充分地相互交往。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效率的一种重要现实因素。“主动参与式”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桌或小组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交往学习,从而改变班级“静态的集体”背景,使班级同桌、小组等学生小集体成为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交往型活动方式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喜欢自己探索的心理需求,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且通过交往活动中学生的互启、互勉、互助、互爱,使学生保持自由积极的学习心态。

(1)交往型活动方式的特征

①选优性

提供广阔的交往空间,让学生在互读、互纠、互查中各抒己见,与同学分析、比较、判断、综合,取长补短,得出最优化的结论。例如,教学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小组之间交往学习,通过讨论、比较,有些学生说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算,有些学生认为可以用它们的分母乘以某个自然数看能否得到10、100、1000……通过互相交往判断、检测,学生择优而找到了最佳的方法。

②互补性

交往型活动方式主张学生对交往小组其他同学的意见应该倾听、思考、判断、选择、改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达到自己的思想与别人的思想互补共进的目的。例如,学习工程应用题:“一项工程,甲队独做20天完成,乙队独做30天完成,两队合作多少天完成它的四分之三?”学生甲认为要求的是总天数的3/4,列式是:“(20+30)×3/4”,在同桌交往互纠互查中,学生乙认为不是总时间的3/4,而应该是合作完成时间的3/4,所以列式是:“1÷(1/20 +1/30)×3/4”。在交往中,学生的两种思维得到了辨析、沟通、互补。

③开放性

交往型活动方式的开放性主要体现为:

a.交往内容的开放。学生交往的来源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如阅读教学中,学生交往的内容可以是互评试卷、互测知识掌握情况、互查知识的遗漏、互读课文精彩片断等。将这些交往内容完全开放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较大的自主选择余地,满足了学生的各种交往需求。

b.交往空间的开放。交往型活动方式打破了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静态模式”,学生学习可以在同桌、小组间自由进行,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空间中学习。

c.生生关系的开放。学生通过相互的交往学习,扩大了生生交流的机会,学生之间彼此信任和合作,互助交流、协作学习,生生感情融洽、和谐。

(2)交往学习的主要方式

课堂教学中,交往型活动方式按交往单位的大小可分为同桌交往和小组交往两种形式。

①同桌交往

同桌是交往学习中最小的交往单位,同桌交往学习比较容易控制,交往效率也较高。主要方式有:互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个重要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换看法,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互测——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阶段,为完成“温故引新”这一环节,由学生互相提问,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温习,包括概念原理的理解、知识点的记忆、基本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以便学生当堂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互评——教师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定出量化的评价方案,指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同桌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或互相评议试卷、操行鉴定等,促使学生在互评过程中提高认识水平,发展判断力和鉴别力;互读——主要指教学中碰到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蕴含丰厚感情的精彩片断时,同桌采用对读、朗诵、分角色读等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互纠——在教师的指导下,同桌互批互改各类作业,互相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在小测验、听写后,组织学生交换批改,互相纠错。

②小组交往

小组学习是指在统一的活动时间内,以学生的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是交往型活动方式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宽松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学生更容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其主要方式有两种:讨论——课堂教学中,在每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等难以突破之处,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在学生理解上有困难时,在知识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例如,在认识钟表的第一节课上,有的学生对“时针在7、8之间,分针指在6时”是7点半还是8点半意见出现了分歧,教师发给每一小组一个钟表模型,让学生在小组里去讨论、探究,学生很快得出了答案是7点半。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有着激励和暗示效应,学习信息得到及时的多向的反馈,促使学生时刻处在自主学习和积极交往的状态中。实验——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操作素材,但教学中不能用教师的演示来代替,应让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完成实验操作。例如:教学语文第七册《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时,可给每个小组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让小组去操作,看看与课文讲的是否相符;再如,教学数学“统计”一章中的“随机事件”这一内容时,教材编排了扔硬币的小实验,可组织各学习小组进行实验,通过扔硬币后的统计、验证,“你扔硬币能肯定哪一面朝上吗?”的结论是“不能”,使学生在实验中了解随机事件,了解事件的不确定性。小组实验中,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并在实验中培养协作精神。

四、从范围上分

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应努力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包括空间、时间、环境、教具、教学设施等,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个性化、多样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从范围上分可分为室内集约型和户外分散型。

1.室内集约型活动方式

课堂像一块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教师全身心地进行“精耕细作”,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更多更快地学到有用的知识、技能。这种有固定活动范围及较集中的活动内容的活动方式称之为室内集约型活动方式。

根据古代经籍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有“庠”、“序”、“校”等名称,国学称之为“学”。千古沉积下来的知识和典故,直接传授给学生。这样确实体现了室内集约式的一些特点。如:能集中比较快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由于室内的环境所限制,能防止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提高学生的效率。早期的室内集约型活动方式,普遍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多以枯燥说教为主和实际联系不紧的缺点。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天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丰富了室内集约型活动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实践法

这种类型集中了室内集约型活动方式便于研讨总结和与社会交流的优势。如:有一位老师在“元、角、分的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好面值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的人民币。活动开始:让学生自己认识人民币。活动中: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超市购买商品。要求:每人购买的商品中必须有文具、食品、小玩具,用同样的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东西好,进行评比,并在活动中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活动后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买的商品每样多少钱?还剩多少?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及其换算规律,而且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实验法

实验是学习或研究中为检验某一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操作活动。在自然和数学课中就常常用到这种方法。通过实验,学生亲身经历探索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研讨法

研讨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集体来进行的一种自行研究方法。教师应抓住知识的关键点,适当引导提示,使学生能敞开思想,大胆提出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勇于坚持真理,改正错误。讨论结束时,教师应作小结,肯定正确意见,指出错误意见,总结要有充分的论据,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对一时搞不清楚的问题,可留待下次再议;个人有不同的意见则允许保留。对一些有争论的意见,会后也还可以互相交流。

(4)合作法

小组合作法是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搭配为4~6人的小组,针对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激发、引导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汇报、交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如参与意识、合作竞争意识、坚强的自信心等)。小组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保证全组同学都参与学习,并通过彼此沟通、相互合作,使组内每个成员都获得成功的机会,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室内集约型活动方式,除了活动效率高等特点,从安全方面来讲,也比较有保障,在教学方式方法日益增多的时候,教师应选择最适合学生和教材的方法,单纯在室内进行的活动,教师应掌握全局,课前下更多的功夫,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地组织好学生。

2.户外分散型活动方式

早在20世纪初,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出了“办蓝天下的学校”,办“快乐学校”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推广,逐步演变成了今天的户外分散型活动方式。它是与室内集约型相对应的一种活动方式,教学场地在户外,以大自然为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下完成教学目的。

户外分散型活动方式主要以课外为主,离不开实际操作,这种动态过程迎合小学生的好动心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心态组织教学,户外分散型活动方式的组织教学可分为三种:

(1)分组轮换

这种活动方式是科学地安排上课的顺序,各组依次同时学习各种技能或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它又可以细分为以下程序:明确教学目的分组学习一小结;观察一质疑解疑。凡有条件的就尽量运用这种组织形式。

(2)分组不轮换

分组不轮换这种活动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和组长的协调下,在同一时间里,各组学生分别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教材的学习,并按预定的时间和顺序轮换。优点是有助于克服场地和教材学具的不足,缺点是不利于教师全面照顾学生。它一般采用两组一次等时轮换和三组两次等时轮换两种方式。

(3)分组轮换与分组不轮换相结合

它是上述两种形式的综合运用,根据教学的目的、重点、设备、场地,有的教材采用分组不轮换形式,有的教材采用分组轮换形式。这两种形式的结合有利于教师克服场地教具的不足,还能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如果运用适当,可以互为补充。

户外分散型活动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安排的需要可采用多种方式,这里,我们简要介绍四种较常见的方式:

(1)观察型

户外是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可以创造美好、真实的情景,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教师首先指出观察的范围、方法,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找规律从而陶冶情操,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的。这种方式多用于劳动课的教学。

(2)探究型

探究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有趣的现象,提出疑问,教师适时提出有难度、有启发性的问题,允许学生大胆思考、各抒己见,让学生发现问题、探求知识、解决问题。这种类型多用在自然课、科技活动课等推理实践课上。

(3)游戏型

户外有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容易制造和谐、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户外游戏活动迎合小朋友好动的心理,寓教于乐。这种类型多用于体育课。

(4)调查型

这种类型的活动方式多用于思品课或社会生活实践。先观察现象,再调查实质,环环相扣,它可以启发学生从多种角度、多个侧面、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它运用了直觉思维的整体性和分散思维的多面性来发现问题,以达到调查目的。

户外分散型活动方式利用了大自然的魅力,真情实景,时空自由,但也有其弊端:如果老师的组织教学不紧凑,不能利用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实践不及时升华为理论,课堂将会是一盘散沙。另外,安全防范和措施要考虑周全。

布卢姆说:“只有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将课堂移到户外去,大自然便成了陶冶情操、开发艺术思维、进行审美教育的源泉,千变万化的大自然成了培养学生思维、观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场所。在这里上“思维课”,真正做到“天人合一”、“归自然”。

第五节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方法

学生可参与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如何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找到一条自主学习的道路,这有赖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科学的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当好“启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情感、智慧的火花,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愉悦空间;应当好“主持人”,控制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方向,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充足时间,放开活动的空间;应当好“向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

一、激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愉悦空间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感受的一种内心体验。愉悦的情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持续学习热情,更高效地接受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正说明了激情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途径。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根据教材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高潮迭起,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愉悦空间。

1.导语激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精彩的导语可给学生直接、鲜明的情绪感染,教师通过眼神、脸色、神采、语言把感情传递给学生,能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帮助学生进入角色,诱发他们的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动并迅速进入求知的最佳状态。如何设计导语,应因各学科的具体内容、特点、要求而定,灵活掌握。

2.提问激情

提问是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考。在良好的情感的驱动下,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机,教与学的契合也将在此刻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提问一般应具有思考性,并要难易适度,要有利于调动学生潜在的心智水平。

3.媒体激情

电教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能生动展现各具特色的形象,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还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和富有感情的解说,能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观,让学生身临其境,触境生情。

4.活动激情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表明,他们在长时间处于某一状态时,注意力极易分散,且精神很容易疲劳。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做一做、比一比,不仅可以寓教于乐,活跃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之间的情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和沟通,以生之情激生之情,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感情的共鸣。

5.练习激情

巩固练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适的练习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巩固新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再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情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习设计要在实、新、趣上下功夫,避免单纯的机械重复。

二、精讲,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充足时间

许多教育学论著都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首要条件是有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如果自主活动时间被占用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将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留多少时间给学生,多少时间给教师呢?我们认为,教师活动时间不得多于30%,学生活动时间不得少于70%,也就是说,在单位时间里,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尽可能多的活动,获得尽可能多的实效。

在已废止了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角,“事必躬亲”,越俎代庖,置学生于被动地位,每课必“滔滔不绝”,让学生听“懂”而非学“懂”,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实,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贯彻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应该让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摒弃多余的讲解,变一讲到底为精讲,讲到关键处,讲到点子上,讲出质量来。只有把好精讲关,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

1.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1)多角度了解学生

课前准备除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更主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把握。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情,并进行换位思考,让自己充当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的角色地位,用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需要、动机、思想、兴趣、感情和愿望等。这些情况越真实。越有利于因材施教,越有利于精讲的有的放矢。

(2)双轨设计教案

把教学过程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大块,教师在备课中按两块设计教学方案,既备教学目标又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备教路,更要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要备学生的活动。从备课的角度注意师生课堂活动时间的比例,有意识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2.优化课堂教学

(1)大胆地“放”

“放”就是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能放手的一定放手,能自主的一定自主,不代替学生思考,不代替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凭借旧知探索新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摸索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获得解决问题之后的无限乐趣。如,阅读教学放手让学生去说,说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读书后的体会、感受,说学懂一篇文章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的途径,放手让学生去写,写对文章空白之处的理解,写对人物的评价,写对故事情节的推想。这样大胆地“放”,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去练,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主意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师的“讲”,给学生以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

(2)精巧地“扶”

“扶”就是教师精讲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放”之后的“扶”才是有针对性的。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教师要“扶”在学生的疑点处,“扶”在学生的难点处。也就是说,要“扶”得精当,“扶”得巧妙,“扶”出效果。

①精问。问得多、问得碎是导致讲得多的重要原因。提问应紧扣教学目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精心选择,精心设计,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并从教师引导中训练思维,掌握知识,同时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②选准讲的角度。讲解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情点、疑点等关键点,确定好“突破口”,讲什么?怎么讲?何时讲?教师需要心中有数。

③锤炼讲的语言。准确、生动、明晰的课堂教学语言,会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学生,并启迪、感染学生的心灵,可以优化“讲”的效果。为此,教师要锤炼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生动性,使“讲”的语言富于启发,富于感情,既简明扼要,又画龙点睛。

(3)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现代化手段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便于学生储存记忆,又便于学生展开联想,可大量地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地帮助教师实现精讲。教师应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现象,使课堂教学过程得到优化组合。

三、启思,学生提供活动的科学方法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指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即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学生的这种“愤而求通”、“悱而难达”之态,面对学生思维阻塞的状况,《学记》告诉我们:“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可谓善喻矣。”即对学生要引导激励疏通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学习的门径,而不是强拉硬拖,代替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参与学习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思维的矛盾处,抓住最佳教学时机,“开其意,达其辞”,指引学生思维的途径,提供思维活动的指向,教给思维的方法,这便是启思。

1.在“实践”中启思、训练感性思维

形象、直观的东西容易吸引小学生注意,而形象思维则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主张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的眼、耳、鼻、肤、手、足等感官部位亲临现场“实践”,这些感官所捕捉到的信息再反馈给大脑进行“编辑”,从而在感官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

(1)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启思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用直观教具或直观演示,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参与到知识的感性认识中,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数学课中角的认识,采用简易的教具演示,让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由一个固定的点(图钉)和两条边(纸带)组成,角的大小由纸带张开的度数大小决定,而与边(纸带)的长短无关。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很快认识了角的特征。

(2)动手实验法,让学生操作启思

学生亲自实验操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能通过现象思考并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例如自然课中让学生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时,采用实验法,将高锰酸钾溶入水中,透过玻璃容器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高锰酸钾周围千万缕紫红色的丝线慢慢向四周扩散,无色的水变成了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最后高锰酸钾变成看不见的微粒。在实验中学生训练了感性思维。

(3)情景感染法,让学生体验启思

情景感染法指在教学环节中创设某种情景或氛围,或采用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地渲染,或采用形式多样的情景人情入理地引导,以此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在体验中驱动思维。例如语文课《鸟的天堂》中通过CAI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鸟多、树茂的情景,启迪学生理解课文,训练了形象思维。

2.在“联系”中启思,训练抽象思维

哲学的观点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主动参与式强调让学生在客观事物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发现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启迪思维,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1)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运用比较能抓住事物闻的特征。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比较方法有类比和异比。

类比,也叫求同比较,指把内容或性质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让学生找出“同”的地方,即知识间的本质联系。

异比,也叫求异比较,指将形式或内容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使学生认识其中的差异,提高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分析法

分析法是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分解开来,一一加以考察地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学生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分解。将问题分成若干部分一一剖析,最后综合理解。例如释词:“鹤发童颜”,将词一一分解,“鹤发”指白发理解为老人,“童颜”,小孩的脸,红扑扑的,形容老人精神焕发的样子。这样分解,学生便轻而易举地理解了。

②增删。有些疑问运用已知条件不便直接人手,如果用增一点或删一点的方法,问题便迎刃而解。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如果去掉写天险泸定桥的一段中一些关键的词或句子,学生一读,便感觉泸定桥的“险”去了大半,从而也无法衬托战士们英勇顽强的精神。

③变序。有些疑难矛盾可采用颠倒顺序的方法来解决。例如,数学题中的有些问题可采用逆向的方法,变果为因,由果溯因,提高分析能力。

④变式。即使提供给学生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使其中的本质特征恒在,而非本质特征也不常出现。采用多种变化的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让学生摆脱思维的定势。例如数学课中有些题目可训练学生一题多解,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联想和推理法

联想和推理都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能发散学生思维,产生始料不及的效果。而推理则是根据已有条件层层分析推断的思维过程。在引导学生推理时要注意突出事物的显要特征,抓住“矛盾”处,创设“问题情景”。从而刺激学生思维活动。

(4)归纳和概括法

归纳和概括都是将事物和问题的共同点综合抽象出来,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例如语文课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和概括中心思想便是对学生进行归纳和概括能力训练的一种形式。在引导学生归纳和概括时要注意抓重点、抓关键、抓矛盾处。

3.在“发展”中启思,训练创新思维

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用发展的观点,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拓展延伸,层层递进:纵向求深

教学中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生的训练要注意层次性,层层深入地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拓展延伸中深入思考,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深入创新的能力。

(2)变换角度,另辟蹊径:横向求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思维阻塞的情况,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思考角度,另辟蹊径,寻求新的思维切人点,这种训练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创造性。

(3)开放扩散,举一反三:发散求广

课堂中创设开放性的思维训练活动,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侧面、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质疑,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途径

质疑就是提问。疑问,通常是指“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通之理。”汉代王充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之行事,未之有也。”刘向也说:“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前人认为疑问是“思之端,学之端。”现在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第一要“好问”,李政道教授对自己的学生说过:“最重要的是要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教师来说,依据学与思,思与问的程序结构,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是善于启发学生提问。

1.培养质疑习惯,强化主体意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孔子要他的学生“每事问”,我们也要让学生在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使之带着个人发展的需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学习,方可启动思维,活跃思想,以高涨的积极性,探究知识的奥秘,进而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和发现时,可从具有征服性和刺激性的成功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及其内在的动机。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营造质疑问难的氛围

①“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大胆质疑问难,营造一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氛围。

②学生的座位可按思维活跃与否,成绩好坏进行搭配,以起到互助互补的作用。

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让他们各抒己见,切不可随心所欲地打断学生的发言。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发言,不插嘴,认真听,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思维。

④教师对学生的质疑或释疑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的肯定,为学生增添质疑问难的勇气。

(2)提供质疑问难的时机

①课前作准备。预习时让学生把“疑难”写在预习本上,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存疑情况。

②课中互交流。师问生答、生问生答、同桌交流、小组与小组的辩论、全班性的汇报等各种方式灵活运用,使学生打开思路,进行充分的表达。

③课后谈体会。a.找疑的启示;b.问疑的收获;c.释疑的乐趣。

2.培养质疑能力,落实主体地位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为创造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小到基础知识的质疑,大到在探究知识纵、横向的内在联系中发现的问题与矛盾以及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见解,提供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从心理学角度说,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1)从课题人手质疑。课题往往体现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师可让学生读课题后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如小语教材《彩色的翅膀》一文,学生读课题后,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见解,有的说:“从课题看,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写动物的。”有学生反驳说:“不对。文章并没写彩色翅膀指哪种动物,更没有写关于动物的生活习性。但我不明白,不写动物,为什么用‘彩色的翅膀’作题目呢?”又一生说:“我想应该是写一件美好的事物吧!因为彩色的翅膀多美啊!”敢于质疑,说明学生的求知欲旺盛,推出多种结果,说明学生的思维活跃,带着自己分析、判断的成功,疑惑或不甘心,为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从课后思考入手质疑。课后思考是教材内容的精髓所在。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未解之惑、未通之理而质疑,使问题层层深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质疑的能力也不断地得到提高。

(3)从文章的空白处人手质疑。教材中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即因与主题关系不大,作者没有作细致交待的地方,学生可以此拓展思维。如《小英雄雨来》一文,雨来家竟然有个地道,这个连雨来都不知道的事情,学生可在此设疑:“雨来家怎么会有地道?”、“地道有些什么作用呢?”通过释疑,学生可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为抗日,游击队员们表现了无穷无尽的智慧。

(4)从思维的困惑处人手质疑。教材中有很多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或一个小小的实验细节,或一种自然环境的悄然展现等等细枝末节之处,若注意了它,确能引出一些较为深入的问题。如:上完小语教材第九册《鲸》一文后,一学生质疑:“鲸用肺呼吸,喷潮形成的水柱,水从何来?”无论从生理的角度,还是从喷潮的客观实际看,这的确是学生的一大困惑。在解决这个困惑的过程中,学生觉得自己在获得知识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5)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人手质疑。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本技能,教师可让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基础进行尝试性的学习去发现问题。当教材中的新知识挡住了学习的去路时,鼓励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到自己已有的不足,激起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探究他所需求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6)从生活的反常处人手质疑。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衣食住行都有着自己的习惯和规律,而教材内容覆盖面广,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背景,生活习惯差异较大,也能引起学生的质疑。如:学完《月光曲》,学生问:“穷兄妹俩连入场券都买不起,怎么会有钢琴呢?”释疑后,学生顿觉视野的开阔。

总之,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的一点是要使学生做到在读中多思、善思、深思,做到学中问、问中学,学生学会了思考,也就学会了质疑。我们要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扩展,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