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耳目一新的“懒人思维”

耳目一新的“懒人思维”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全是“懒汉”。“懒人思维”现在已不是“懒人”的专利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被人们用来指导自己的思维和实践。曾在全国推广的“懒棉花”栽培技术就是一朵科学奇葩。曹生吉的成功堪为运用“懒人思维”创造的范例。如今,透过“懒人思维”是否也该为“懒人出智慧”投下衷情的一票呢?

耳目一新的“懒人思维”

据说,一百多年前,有个叫汉弗来·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看一台蒸汽机。任务是每当蒸汽机的操纵杆落下来的时候把蒸汽放掉。少年是位懒汉,他觉得这活儿太累人,便盯着蒸汽机动脑筋,于是在机器上装了几条铁丝和螺栓。这样,阀门就可以靠这些东西自动开关了。这么一来,他不但可以脱身走开,玩个痛快,而且蒸汽机的工效立刻提高了一倍。他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活塞的原理。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发明常常来自于那些不知疲倦的科学家、发明家,但未必知道懒人也常常奉献发明的硕果。“懒人”由于洋溢着摆不脱的“惰性”,如何少走几步路、少用几分力气、少流几滴汗水?往往左右着他们的思维走势。“懒人”为了节省力气,发明了劳动工具;为了免受行路之苦,“懒人”最早产生了车的创意;现代农业机械都带有座位,最初想到座位的人不一定是勤快的农夫,这个主意大约也是想坐着干活的“懒人”想到的。

人们仰慕的杰出人物,被人冠以诸多的褒词加以颂扬。其实,他们相对于一些同事来说,也是“懒汉”。研究人员把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人的劳动动作拍成影片,判断一种工作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结果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全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而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为他们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同样,卓越的科学家,最善于学习继承消化前人所取得的科学成果,他们不愿意重走前人走过的老路,他们既善于“坐享其成”,又善于寻找捷径,结果他们跑到了他人的前面。

“懒人思维”现在已不是“懒人”的专利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被人们用来指导自己的思维和实践。依据省力、方便、舒服的“懒人心理”,发明家和制造商先后发明制造了自动出膏的牙膏、遥控电视、自动伞、电子计算机等适合“懒人”胃口的新产品。

过去学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往往在书海中难以自拔,现在一台电脑在手,调阅资料十分得心应手。曾在全国推广的“懒棉花”栽培技术就是一朵科学奇葩。大家知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棉花由全国平均亩产20公斤上下的粗放种植,一步步推进到平均亩产50多公斤的精细栽培。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的思路老是在围绕着“向精细栽培要产量”上打转转。精细栽培技术种一茬棉花要中耕七八次,整枝打杈四五遍,成本越来越高。山西省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曹生吉,一心想的是摸索“少出力、少花钱、多收棉”的路子,被周围的人视为异想天开的“懒汉”。就是这位“懒汉”发明了“不用中耕、不用整枝”的“懒棉花”栽培新技术。采用这种新技术,棉农在省工、省力、省钱的情况下,产量可比常规技术增产50%。曹生吉的成功堪为运用“懒人思维”创造的范例。

多年来,我们笃信“勤奋出智慧”,钟情于为科学创造洒下漉漉汗水。如今,透过“懒人思维”是否也该为“懒人出智慧”投下衷情的一票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