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国内的高职院校来说,要不要搞通识教育,如何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至今仍未达成普遍共识。具体来说,以育人为本,就要求高职院校紧抓“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加强通识教育,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把他们培养成为既有技术又有文化,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既有职业资格证书又有事业心和开拓心,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陈 智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美国兴起,并逐渐成为当今国际高等教育中的一大潮流。近十年来,国内通识教育开始复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精英高等教育机构走在国内通识教育改革的前列。与这些精英大学不同的是,高职院校这类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迅速发展与壮大,并在世纪之交一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相比那些传统精英大学而言,新兴的国内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关注较为滞后。对国内的高职院校来说,要不要搞通识教育,如何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至今仍未达成普遍共识。近些年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一、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教育的本质诉求:使人成为“人”

人构成教育的原点。一种真正的“人”的教育必须要从人之为人的最根本处出发。教育的真谛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在于育“全人”而非“半个人”或“单面人” 。教育的这种本质诉求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相通的。因为通识教育旨在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是以“回归人本身”为内容及目标的教育,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26]

然而,在现代技术文明社会中,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病,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27]尼采说,大学成了“精神本能退化的工场”,“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把人变成机器” 。在1947年发表的《为民主而高等教育》的报告中,杜鲁门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也指出:“目前的大学教育并没有针对学生成为未来公民和工作者而设计,没有为健全的生活和人生而设计。这主要的原因是通识教育被过度专精化所切割而支离破碎。”因此,“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可能有某一技术的,或受专门的训练,也许专精,但同时也狭窄,而很少能得到如何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称职的父母、一个健全的公民的教育。学生接受太多的专门教育成为某一特定专业的能手,然而缺乏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统观,欠缺与人际沟通的能力,因而无法与人分享其快乐和痛苦。”[28]换句话说,现代人的这种外在追求,导致了“教育的外在化”,人盲目地热衷于各种外在目的的追求,却忘记了关心自己的灵魂,忘记了“人是目的”的要义,成为韦伯所说的“没有精神的专家,没有情感的享乐者”,成为一种只有物质生活而无精神生活的“单向度的人”,成为失去情感的机器人、待价而沽的商品人、贪婪占有的消费人。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不能轻视教育的本质诉求,不能变成纯粹知识的灌输或技术的训练,而应该以“心灵的觉醒”为其核心。“因为只有经过‘心’的觉醒,才能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全人教育’的目标才有可能达成,而这正是21世纪台湾地区教育所应努力的根本方向。”[29]我认为黄俊杰教授所提的“心灵觉醒”与“全人教育”目标也应该成为国内高职教育的主动诉求和努力方向。

(二)是国内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

教育不仅要以人为出发点,而且要以人为本,即教育始终是为人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对高职院校而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仅要注重“量”的发展,也要特别注重“质”的提高。

在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十年来,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截至2004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学校已达1481所,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9%,在校生人数已经占到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的一半左右。其规模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30]然而,同学校数量增多、招生规模扩大不协调的是,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特别是对通识教育比较忽视。而且要紧的是,在当前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甚至可以说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需要通识教育,这是海峡两岸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黄俊杰教授曾指出,在市场经济操控影响之下,大学教育的商品化、工具化与世俗化性格的显著日甚一日,其流弊所及,可能使大学成为营利机构。在这一潮流的冲刷之下,大学必然沦丧自身的理想,“成为实质上的职业训练所”,“成为教育目的的对立物”[31]。黄俊杰教授所忧虑的问题,在内地高职教育发展中表现得也较为突出。此外,由于高职院校大多建校时间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与综合性大学相比人文氛围较弱,以至于出现了通识教育的“盲点”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之初就力图突破办学中单向思维的藩篱,探索高职办学理念,从理论高度弄清和梳理高职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脉络,从中国文化重建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系、大学的使命与理想等宏观层面来探索和把握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其中,我们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学院办学理念的核心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开展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重塑高职院校的品格和价值取向。我们认为,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体现在高职人才培养上,就是要以育人为本,把学生当人看,把学生当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看,把学生当目的看,把学生当有其价值、尊严、需要、兴趣、个性和自主性的主体看。具体来说,以育人为本,就要求高职院校紧抓“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加强通识教育,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把他们培养成为既有技术又有文化,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既有职业资格证书又有事业心和开拓心,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培养适应性强的人

在教育理念上,国外职业教育十分注意教育与训练的区别,反对过于注重实用和功利,关注人性的和谐与人格的完善。例如,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指出:“即便是最下层的临时工也和受过最好教育的人一样具有同等的、原始的人性,人人都有人的尊严。”雅斯贝尔斯则对训练和教育进行了严格区分,他认为:“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也即训练是传授某种技艺,教育则是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忘掉的,但培养的品性却不可能被忘掉。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则认为:“事情若过于注重实用,就反而不切实用”,“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为了传授技能,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的、不道德的。”所以,他非常反对单纯的职业训练,认为狭隘的追求工作效率并没有考虑工作的理智成分,这种训练导致学生的能力十分单一,甚至比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更缺乏适应性。他说:“如果要训练儿童获得专门职业的效率,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当这种职业改变它的方法时,受过这种训练的人就会落后,他们甚至比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更缺乏适应的能力。”[32]爱因斯坦也强调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3]“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34]

在教育实践上,国外职业教育面临着时代快速变迁带来的挑战。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和英国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在《大象与跳蚤:预见组织与个人的未来》中都阐明,在西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新兴的服务业蓬勃发展,过去“从一而终”的职场模式不可能再出现。以往雇佣条件的基础是稳定性,但现在却变得没有保障。有研究表明,如今进入劳动市场的美国青年一生将更换11次工作。对于这种变化,“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的研究小组”在1984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谁也不能确切知道新技术革命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为未来所做的最好准备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狭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35]美国社区学院未来委员会在《建设社区——对一个新世纪的展望》的报告中,称:“加强人文通识教育是社区学院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尤其应指出的是,社区学院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为生产性的职业作准备,而且要使他们超出自己狭窄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并使他们过一种有尊严和目标的生活。”[36]此外,从世界劳工组织制定的新一代工作者能力要求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制定的国民能力标准中,不难看出,为适应未来职业变化的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我们认为,国内高职院校应该认清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做好通识课程的改革与整合,提高通识课程的品位和受尊重性,利用多种途径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整全和系统的知识,唤醒学生心灵之觉醒,提升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兼顾“纵面的继承”与“横面的移植”,养成全球视野与本土情怀,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感,培育文化自主与文化创新意识,使他们不仅成为已有职业和岗位的追求者,而且成为未来职业和岗位的创造者,最终成为有本有源、顶天立地的时代新人。

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002年,我院提出了“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将学院发展与社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文化道德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并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学院自身定位,从2003年开始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宗旨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及教学内容。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院构建了课堂学习、环境熏陶、生活体验立体多维度的人才培养途径。其框图如下页:

img2

(一)通专结合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学理念为灵魂,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关键,我院确立了“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该培养目标从教育对象、受教育者社会功能及培养规格等三个层面较好地解决了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为通专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和具体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确立了根本依据和方向。

(二)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架构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其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依据,对学生三年的学习进行整体规划。学习年限为三年,共156周,寒暑假约33周,“国庆”、“五一”假共6周,复习考试6周,实际可安排教学周约111周。每学年度的春季学期教学周约18周,秋季学期教学周约19周。在学时、学分分配上,工科类专业与文科类专业略有差别,工科类专业三年教学总学时为2300~3000,总学分为128~168。其中,理论教学学时1200~1400,学分67~78,约占50%,实践教学学时1100~1600,学分61~90,约占50%。文科类专业三年教学总学时为1800~2400,总学分为100~134。其中,理论教学学时1200~1600,学分67~90,约占67%,实践教学学时600~800,学分33~44,约占33%。各专业的通识课程学时、学分约占总学时、学分的33%,专业课程学时、学分占67%。见表1。

表1 三年学时、学分分配概览

img3

在教学计划中,设置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体系,均包括必修课、限制选修(简称限选)课和任意选修(简称任选)课三个模块。

在课程安排上,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突破口,在生活体验中推进通专结合。为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在三年中得到逐渐提升,我院根据学生实际,分学年度循序渐进安排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第一学年,学生主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职业岗位和专业技术,结合专业学习需要,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了解行业,熟悉岗位;第二学年,要求学生有充足的校内外实训,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系统技术问题。其中,实验实训环节不少于实践教学总学时的50%;第三学年,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专题研究,将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规定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不少于10周,合300学时,以便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如酒店管理专业,第一学年,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到顺德当地酒店见习,了解酒店管理岗位及其工作内容,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工作态度;第二学年,学生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掌握比较完整的专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到星级酒店实习以学习完整的管理技能,并从中学会团队合作等做人的道理;第三年,完整地掌握现代酒店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在国内外著名酒店的高级管理岗位进行专题实习,将毕业设计与企业实习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做人、做事的品位。

(三)通专结合人才培养途径

为实施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我院以办学理念为灵魂、以管理制度改革为组织领导保障、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支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构建了课堂学习、环境熏陶、生活体验全方位的通专结合人才培养途径。

1.课堂学习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要用大部分学时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是学生毕业后谋生的手段,具有功利性的特点,是必要的。同时也要较系统地学习民族文化、伦理道德、哲学、政治、经济、管理、数学、自然科学等通识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与社会责任,这是非功利性的,会在人的一生中起作用,对于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通识与专业相互渗透,我院进行了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整合和改革原有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要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到底学什么的问题。我院非常重视以通专结合教育观为指导来进行课程改革,推动通识和专业内容相互渗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形成通识与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个模块。

通识课,含通识必修、限选、任选三个模块。

通识必修课哲学、人文、科学等核心知识、技能和方法,是学习“做人”、“做事”所必备的,为此,我院将相关的公共基础课按照通识内涵及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如设置了《哲学》、《道德与法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大学国文》、《英语》、《体育》、《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科技发展史》等通识必修课模块。如政治课,为了体现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经过几年的探索,将原有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合为《道德与法律》,还强化了哲学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认识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传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我院开设了全院通识必修课—— 《大学国文》,该课程注重寻绎中国古代文化精华,让学生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取文化养料,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以此奠定个人生涯、职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通过改革、整合后的通识必修课见下页表2。对通识必修课程的改革,整合了课程门类和教学内容,重构了课程知识间的关联性,促进了知识的统一,贴近了学生和社会实际,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习效果。

表2 通识必修课程

img4

通识限选课设置了经济与管理(15门)、人文与社科(12门)和科学与艺术(22门课)三个课程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每一个课程组中选修2学分(2门课),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又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使理工类学生能学些人文社科与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人文社科类学生学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经济与管理课程组相关课程的开设,旨在让学生了解经济与管理在现代企业、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并形成应用到生活和职业之中的能力。人文与社科课程组相关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明了人之所以为人、人如何构成社会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科学与艺术课程组相关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并将艺术欣赏、艺术表现与科学追求、技术应用紧密结合。因为科学与艺术是硬币的两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用重大。通识限选课的构成见下页表3。

表3 限选课

img5

(续上表)

img6

通识任选课近两年来各系陆续开出了五十多门面向全院学生的通识任选课,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医学、工程等领域。如《普通话语音》、《比较美学与经典艺术作品欣赏》、《唐宋诗词欣赏》、《世界文学经典选讲》、《红楼梦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顺德精神》、《创造性思维与技法》、《生活中的数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际交往与沟通》等,要求每个学生至少选修2学分。

专业课程各专业整合了原有课程门类,改革了教学内容,建立由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构成的三个模块。现以我院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为例。

表4 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课程一览表

img7

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既重视挖掘原有课程中的通识教育要素,也注意贯注通专结合精神。同时,还围绕着能够承担相应职业主要工作任务的特定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选择地将原来分属于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新课程。如专业必修课《机械分析应用基础》,按照“机械分析”和“应用能力”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及“通专结合”思路,把原来《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4门课程整合为1门,把知识讲授与技能培养融为一体,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专业必修课《车间管理》,除了实现专业教学目标外,还注重渗透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增加了从区域经济和生产管理的发展史、班组长角色认知、实地学习及与员工交流、班组技术与工艺管理等教学内容,将通识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如专业限选课《CAD/CAM技术应用》,实现了“理实(理论与实践)”、“通专(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教材(理论课教材与实训课教材)”、“教学场所(理论课教室和实训室)”等五个“一体化”,使理论与实践、书本知识与生活体验等有机联系起来,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利于重构不同知识、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又符合高职学生过程性学习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通专相互渗透

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我院要求各专业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注重挖掘专业教育内容的通识内涵,在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启发哲学思考和艺术灵感,将专业教育逻辑的、分析的、理性的教学方式与通识教育隐喻的、描述的、诠释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如讲授《医学原理》的教师注意挖掘课程内容的哲学内涵和美学意义;讲授《应用数学》的老师注重从哲学高度来认识,并挖掘数学本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辨证观点,使学生体味到把杂乱整理为有序、使经验上升为规律的数学之美。

针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和情境认知较好的特点,进行项目式、任务式和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遵循情境性原则,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隐性知识。通过教师的垂范,学生的仿效,建构互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的同时,从教师丰富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如电子工程系《单片机技术》的教学采用“骑在马上学骑马”的教学方法,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实践情境,强化实际操作和直观感知,注重过程性学习,在实践中穿插理论教学,并用实验程序复习、巩固学过的理论知识,实现“理实”一体化。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索寻找问题的方法和习惯,以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细心、踏实、严谨的作风,实现通专结合。

(3)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推进通专结合的教学

教师通识的学养及其严谨治学态度,为人师表的品行,对推进课堂教学中的通专结合非常重要,但教师素质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为了提高教师通专结合素质,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与指导,促进教风建设;通过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优质教师“传帮带”作用,从企业聘请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学府聘请退休教授,充实学院的优质教师队伍,进一步营造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氛围;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提高;定期派教师到国内外交流学习。

2.环境熏陶

校园环境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个教育环境,也是一个文化环境,两者之间有着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我院建设人性化、现代化、生态化的校园环境,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

(1)建设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教育环境

学院教育环境包括数字化校园、图书馆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追求一流的设计,一流的配置,一流的效果。数字化校园拥有各类数据端口20 582个;建成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研究平台,集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于一体。图书馆建筑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藏书66万册,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资源宝库,还开设了茶室,让师生在读书之余,探讨人生的真谛。学院80%的专业课程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目前有课件实时化教室3间,座位数658个。多媒体教室123间,座位数11 377个,10 000人可同时听一个讲座。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学生感受科技给生活所带来的便捷。

(2)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我院以“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显人文美,追求精神美”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人、感染人。学院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活动文化四个方面。

精神文化办学理念是学院精神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结晶。从哲学层面上讲,办学理念是学院教育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指导学院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师生的意志;规范师生的行为,指导师生的实践,培养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校徽是学院的象征,整体为树形,以树喻人,借用中国古代象形文字“手”的写法,勤劳的双手象征学院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阳光、星光象征着阳光普照,星光闪烁,象征着学院坚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物质文化学院物质文化包括一流的校园自然生态和鲜明特色的人文景观。

顺德水乡自然生态。源远流长的珠江水,缓缓流入美丽的校园,形成碧波荡漾的一湾湖水,增加了校园的亲水空间和水景元素。我院以“水”为主题进行校园自然生态设计,以内湖(碧桂园湖)接外湖(桂畔海)的方式,营造出一个《诗经·周南·关雎》里咏叹过的“在河之洲”和“绕堤尽是苍烟护,傍舍都将碧水环”的景象。

岭南自然生态。我院致力于建设“绿色大学” 。目前校园绿化面积(含水体面积)达48%,树种有49种,树木与建筑交相辉映,营造出寂静、远邃的高等科学文化殿堂独有的氛围。

全国著名花乡的自然生态。我院凭借顺德花乡的丰富资源和优越条件,广种百花,建设有桃园、桂园、梅园、荷花池等。校园四季花开,春天桃花似火,夏天荷花映月,秋天桂花飘香,冬天梅花绽放,使校园朝气蓬勃。

建设一批人文景观,如智慧门、日景和文化广场等。智慧门上通天宇,下连厚土,内含碧波,面向四方,是通向世界的主体之门。门中的“天圆地方”、“世面”、“菩提相伴树”、“卦向步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智慧的诠释;以中国古代技术史上最为精妙的稳定构造熏香球为原型,铸成门内的智慧之心,隐喻学院师生对真理和智慧的永恒追求。莘莘学子入学时登上一级一级的台阶进门,象征求学艰辛,步步登高;毕业时走出智慧门,带着知识和睿智走出学校,踏向社会。

日景位于校园南北中轴与东西中轴的交汇点,以凸起的圆形石面作为“表盘”,其上均匀分布着60条刻度线,一根12米高的锥形细棒垂直贯穿石板的圆心作为“表柱” 。日景面上有中国的时辰、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标识的刻度。每时每刻,指针所投射的日影在长度和方向上都会发生变化。日景不仅仅是一种计时仪器,而且能够给人以历史的和文化的联想,向人们传达着强烈的人文气息,时刻提醒师生“寸阴当惜” 。

文化广场位于整个学院的中心,又称信合广场。“信”是讲究信用,真诚待人,是做人之本。“合”是讲究合作,团结协作,这是处事之道。文化广场的整体设计以时代气息和现代感为旨归,着力凸显我院以人为本、聚集人气、创造未来的理念。

规范文化我院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各项管理制度,以规范师生行为,也体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功能。

活动文化我院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发学生智能、熏陶情感、磨炼意志、塑造人格。1999年开始,我院每年举办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体现“展现高雅艺术,弘扬先进文化,共建人文校园”的主题。2004年开始,我院每年举办的大学生科技节,体现“科技·人文·和谐校园”的主题。

学院校园环境内容既有专业特点,又有通识内涵;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既有科技特色,又有人文精神;既有古典文化韵味,又有现代生活气息,融通专为一体,让学生于专业学习之余受到人文与科技的熏陶。

3.生活体验

生活体验是指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人生价值。实践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实现方式;实践教学使学生不仅从课堂、而且从丰富的社会中获得知识,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社会及人生意义;实践教学是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再创造,最终转化为人的能力和智慧。我院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实验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环节。

(1)实验实训

我院非常重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共建设实验实训室122个,仪器设备总值8600多万元,生均设备值超过1万元。实训室建筑面积达56700平方米,生均面积达7平方米。实训过程还特别注重实训基地的“软环境”建设,许多实训室张贴了操作规程、警示语、名言、科学家的画像,如“注重职业道德,强化专业技能”、“人文与科技相融,做人与做事并重”等标语,还要求统一穿工作服、实行打卡上下班制度等,营造一个科学、技术、人文相融合的实验实训环境,强化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诚信意识。如《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在组织学生参加电子工艺实训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职业生活情景对学生的影响,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在实训车间,按行业规范、企业要求进行管理,要求学生在实训中寻找当企业员工的感觉。评价学生实训成绩时,教师不仅仅以学生制作的产品为依据,还要求学生写出3000字以上的总结,让他们真实地写下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寻绎实验实训的意义与价值。

(2)企业实习

企业实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技术和生产流程、锻炼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职业技能不可或缺的实践教育形式,也是高职院校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感受现代企业氛围,在企业中进一步接受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方面的教育,我院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顺德企业资源,建立了118个校外实训基地,这些校外实训基地成为学生企业实习的主要地点。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学习企业老总们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和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精湛的工艺技术、高超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责任感;学习一线工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工人岗位实践中体验工人的劳动态度。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关心民生的尝试,既是对通识课程理论的深化和检验,也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服务社会的机会。我院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到整个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为了让大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提高自身素质,每年安排一百多名教师和一部分辅导员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我院先后组织了“大学生进社区”、“大学生辅助执法”、“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阳光行动”,“广西百色服务队”、“艺术团服务队”、“大学生毕业支援西部服务队”的“三下乡”活动、赴德国的F + U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与顺德企业、文化单位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将专题研讨、现场教学、演讲比赛、辩论赛、图片展览等结合在一起,构成为多元的社会实践教育形式。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锐意创新,将个人、学校、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于一炉,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社会责任感。

从2004年开始,我院每年组织大二的学生,结合专业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2005年,有2136名学生在108名教师和25名辅导员的指导下参与社会实践,2006年,有2255名学生在187位教师的指导下,下到四百多个单位进行实践。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深入到学生队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深化了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实践活动后,学院都召开实践总结大会,表彰优秀,弘扬先进。学生或用节目表演、或用文字表达等形式来表达实践感受。从学生热情洋溢的言行中,可以感受到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人生,促进人格培养。正如同学们所说,社会实践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熟的起点。

(4)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特长、弘扬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我院重视学生社团发展,已成立公益服务类、体育运动类、文化艺术类等各种学生社团35个。本着“以人为本,崇尚品位”的精神,认真组织实施融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各类文化活动,已经形成了“大型活动规范化、项目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学系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格局。

我院邀请本校或外地专家、学者开展了近30期“文化素质教育大讲堂”,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深刻的人文感染和熏陶,进而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进行反思,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与融合。

我院精心策划大型科技文化艺术活动,致力于拓展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每年春季开展“大学生科技节”,秋季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这些大型活动每次持续1个月,将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科技竞赛、图片与作品展示、大型晚会等系列活动融于一体,为学生搭建了感悟人文、崇尚科技、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广阔舞台。

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加强,增加了师生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使学生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同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建立社会责任感,树立起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思想。学生在真实可信的情境中通过具体生动的事实和形象体验、积累和感悟,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实现素质内化和人格提升,使学生在求真务实的追求中达到一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使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三、结束语

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会,五行之秀气也”(魏源语)。教育必须在培养专业技能之时,激发学生的灵秀之气,端正品质行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学会工作、学会生存、学会交际,学会审美,尤其学会从哲学的高度去品味人生。

“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探索中的模式,尽管目前有不少学者开始注意它,也在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它的深入探索,仍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尤其在实践上,更需要用许多例证来支撑,以检验、校正理论的内涵和描述上的缺失。为了丰富理论功底,多年来,学院领导花大力气,对教师进行理念、模式及实施过程的培训和引导,使之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我院还专门成立了通专结合理论学习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学习。印发了大量资料,学习了经典论述,探讨了实质问题,廓清了理论迷雾,找准了前进方向。同时,还在实施层面上下了大力气,解决了诸多难题。通过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的教育”[37],“通专结合”教育作为培养“全人”的教育,它的前景,必定会越来越好。让我们矢志不移地为之奋斗,谱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