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全球化时代高职人文教育的探索
陈 智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一、21世纪全球化时代大学人文教育的思考
人类历史进入到21世纪,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如何完成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如何在构建和谐世界中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一直在积极思考着这些问题。
1.全球化时代中国在世界文明格局中的位置
全球化是同世界多极化相互伴随的。全球化不是一体化,因此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也是一种多体共存互惠互利的多元文化。中国和平崛起令世界瞩目,特别是中国经济崛起并非仅仅只有经济史的意义,而是具有世界文明史的意义。现在全世界都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21世纪的最大事件,认为中国的发展可能会决定性地影响和改变整个世界格局。1994年,李光耀说:“中国参与世界地位重组的规模,使得世界必须在30至40年的时间内找到一种新的平衡。假装中国不过是另一个大的参与者是不可能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参与者。”1996年,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也指出:“中国作为一个重要大国的崛起,在第二个千年的后半期将会使任何一个可比的现象相形见绌。”
面对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面对正在改变的世界文明格局,中国的位置又在哪里呢?我们不由得想到了“文化自觉” 。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十分关注的问题。他认为:“作为非西方文明主要代表之一的中国,长期以来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欺压,为了民族生存,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终于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独立。长期的遭受屈辱,不断的奋起抗争,如今昂首屹立在世界上的经历,对中华民族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心态,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加强‘文化自觉’的反思,使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状况,摆正在世界上的位置。”
在全球化要求我们打开国门、虚心学习人类社会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费孝通先生的观点,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道理。
2.全球化时代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面临的挑战
金耀基先生在《大学之理念》中指出:“ 21世纪中国新的现代文明性格的型塑与大学院校的通识教育都有直接间接的关系” 。“华人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的同时,在担负现代大学的普遍功能之外,如何使它在传承和发展华族文化上扮演一个角色,乃至于对构建华族的现代文明秩序有所贡献,实在是对今日从事华人高等教育者的智慧和想象力的重大挑战。”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全球化谁也回避不了,谁都得参与进去,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它的利与弊。认识到它既带来了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加速教育现代化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中国人,特别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工作者要自问几个问题:
我们如何在全球化中不失却自我,不失去民族性,并彰显中华文明的精髓?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如何使中华文明与时俱进,与世界文明融合,为全球多元化的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1)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如何传承中华文明,融入全球化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智慧和结晶,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使中国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思考传承下去,并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费孝通说:“什么是‘文化自觉’ ?就是每个文明的人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省,做到有‘自知之明’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财富,决不能随意抛弃。而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一个世界文明史的事件。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大学能否担当起这样一种文化责任,能否培养学生在面对西方文明时,在面对全球化时拥有一种充分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都取决于在大学人文教育中是否能传承中华文明的精髓,并充分认识到这些精髓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
正如学者甘阳所说,21世纪中国人必须树立的第一个新观念就是: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中国“现代国家”的最大资源,而中国能开创多大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人是否能自觉地把中国的“现代国家”置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之源头活水之中。
(2)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如何弘扬中华文明,凸显个性化
中国的大学缺乏自己的文化根基,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中国的大学一开始就不是植根于中华文明传统之中的,而是从西方“横向移植”过来的。1952年院系调整,我国又采用了苏联的大学体制。可以说中国的大学一直以来最缺乏的就是自己的文化个性,即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的传统与制度。回顾百年历史,如果中国的现代大学能始终把中国古典文明教育放在大学教育的重要位置,那么今天的文化状况将相当不同。如果中国人对自己的文明始终抱有信心,对自己文明的精髓始终持肯定的态度,如果中国的人文教育始终牢牢地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最深处,那么,中国的大学肯定能办好。中国的大学也将作为中华文明精髓的传承者和光大者而名垂青史。
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人文教育的缺失和偏颇所带来的弊端。1995年,国家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1999年,批准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清华、北大、华中科技、复旦、武大、浙大等高校大力提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并已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面对我国大学教育的体制转型,要把人文教育、特别是中华文明作为中国大学教育的一种根本制度,并形成自己的优良传统,却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
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和创造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建立起文化自信和自豪,否则将无法把握住全球化这柄“双刃剑” 。
(3)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如何创新中华文明,彰显本地化
中国文化历来就重视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将其中国化。如何使中华文明和谐地融入到世界文明之中?这是我们在当今中国大学日益面临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的扩张与侵蚀之时,迫切需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美国社会学元老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在近代西方的历史发展中,“经济冲动”和“宗教冲动”构成了相互制约的两个基因。而在当代资本主义时代,这两个基因的关系已经严重失衡,只剩下经济冲动。对经济冲动有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的宗教冲动已奄奄一息,功利、消费、及时行乐、拜金主义无限扩张。经济冲动成为社会前进的唯一主宰,世上的事物都被剥去神圣的外衣,社会更加世俗化,导致了文化上的庸俗和平庸,终极意义上的危机日益严重。
丹尼尔·贝尔批评的现象,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也开始弥漫。面对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侵蚀,关上大门已是不可能的了,而人文教育正是一种在极端商业化社会中守护文化与价值的力量,是对商业化、功利化的约束、平衡和批判。但是,费孝通先生告诉我们要有“自知之明” 。因为“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异民族的文明”,只有这样,不同的文化与文明才能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真正做到“多元一体,和而不同” 。
费孝通先生相信: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也有与“异文化”交流的丰富经验,在今后中国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到世界的过程中,一定能为重构全球化和不同文明间的关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3.全球化时代高职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迅猛,目前在校学生已超过800万人,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有些高职院校自觉适应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效应的教育目标作为自身办学的主要追求。强调高职院校作为经济繁荣的手段和工具。
而在另外一些高职院校,已经突破“经济冲动”单向思维的藩篱,开始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从理论的高度反思和梳理高职教育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脉络,从中国文化重建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系、大学的使命与理想等宏观的层面,来把握高职教育的未来。
2006年11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高职要“育人为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题。在高等职业教育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是要着重推进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周济部长的讲话,给高职教育指明了方向。
因此, 21世纪的中国教育不可能自外于中国发展的历史大趋势,高职教育也不可能将自身局限于单一的仅仅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格局之内。重塑高职院校的品格和价值取向,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认真践行人文教育,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不二选择。
一个世纪前,马克斯·韦伯对德国从一个长期积贫积弱的经济落后国家迅速崛起为一个欧洲经济大国曾深感忧虑。他认为,发达民族与落后民族的根本差异并不仅仅在于“外在强盛”,即经济、军事的发达,而且更在于“内在强盛”,即国民通过政治参与而对本民族整体长期利益具有高度的政治认同感所形成的政治向心力。德国尽管能在较短时间内经济崛起,甚至给人以“外在强盛”的表象,但与此同时,却还是“一个全然缺乏任何政治教育的民族” 。尤其是,一个落后民族走向“外在强盛”即经济崛起的过程,决不意味着这个民族必然就在走向“内在强盛”,一个国家的内在强盛也并非经济发达就能自然形成。同样,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不是仅靠经济的高速发展就能形成的。
正如黄俊杰先生所主张,教育旨在“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因此,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只培养“技能人”和“半个人”,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明确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强调了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提出了大力开展立体的、多元的、高度融合的人文教育新思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具有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4.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对于人文教育的意义
中华文化有着厚重的底蕴。
中华文化注重人格伦理,寻求人际关系的稳定有序。
中华文化强调在变化中求生存、在矛盾中求统一。讲求“生生不息”、“革故鼎新”、“杂多之和”、“与时俱进” 。
中华文化崇尚辩证逻辑,赞同深沉浑厚、整体观照、圆融有味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立人之道”、“处世之道”和“治国之道”,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地之美莫大于和”,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
深厚的文化传统,博大的人文精神,对陶冶青年学生的文化情操,养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21世纪全球化时代高职人文教育的实践
涂又光教授认为:“教育自身是文化活动,在其中,人的身心,包括知情意,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发展。”我们实施人文教育,正是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
1.人文课程建设
(1)整合原有人文社科课程
课程整合首先要符合高职的实际,要体现高职的特色。由于三年的学习时间较短、学生的校内外实践时间较长,所能开出的人文课程数量就相对有限,因此,课程的整合成了教改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我们把相关课程作了如下整合:
①人文与社科课程组
主要课程有:中外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与欣赏、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外文化基础知识等。
②经济与管理课程组
主要课程有:投资理财、个人与团队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营销管理、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等。
③科学与艺术课程组
主要课程有:创新技术基础、生活中的数学、城市文化解析、中外家具欣赏、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要求学生从每个课程组中选两门课程,加强文理知识的渗透,使学生既学习了相关知识及人文精神,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人文课程夯实文化含量
人文课程包括哲学、文学、艺术、伦理、宗教等等,是对世界上各种现象的描述、总结和提升,有着很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学生了解世界、研讨“人”的价值、形成“人”的德性、培养社会责任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哲学基础》是培养学生具有唯物史观、进而从形而上的高度开发思维、把握人生的重要理论课程。学院把该门课程作为院级重点课程来进行建设,从内容选择、章节安排、教材编写、形式创新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力求从理论的高度把握该门课程的实质,使学生通过学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具备辩证看待社会、全面感悟人生的智慧。
为了强化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开设了《中国古代诗词的创作与欣赏》、《中国文学十讲》、《外国名著选读》等选修课程,使学生了解各种文学现象,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和诗性的智慧去品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大学国文》是学院的人文核心课,该课程旨在比较系统地提供有关中华文明的基本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历史常识和语言知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第一,建立对中华文明的基本认识。通过经典原著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文明的基本轮廓,了解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思想,对远古文明有一种较为亲切的理解和感受。该门课程摆脱了以前流行的那种“概论”加“通史”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开始就直接进入经典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学习经典的能力。
第二,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体会汉语源流和中国语言的继承发展过程。
第三,培养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第四,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感情,树立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许多思想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哲学家和美学家。开设《大学国文》,正是在介绍文化原典的同时,向学生展示古代各种思想脉络的流向,并展现其交流碰撞、交叉互动的文化态势。
(3)专业课程注入人文精神
专业课程必须渗透人文精神,必须体现科技与人文的结合。诚如英国博士斯蒂芬·F·梅森在谈到科学起源时所说:“科学主要有两个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其次是精神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科学自从它独立地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天起,就具有工具理性的“阳刚之气”和人文精神的“阴柔之美”两种品格。学院在课程建设上,正是注意到了专业课程中蕴涵着的“阴柔之美”——人文精神。
《涂装工艺与设备》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从专业角度,讲授涂装工艺、设备及有关技术,但学生缺乏美学知识和艺术设计能力。为此,该专业教师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课程建设小组,根据涂料的各种性能和涂膜具有保护、装饰功能等特点,对涂装从艺术视角进行了设计,增加了艺术的审美内涵,使之更具材料的色彩美和图案的肌理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既学习了专业的技术,又增强了审美艺术设计的能力,体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模具设计专业与工业设计专业合作,共同建设《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在该课程中融入产品造型设计知识和形态美学理论,使学生既掌握塑料产品和模具设计知识,又形成产品造型设计能力,掌握产品创新设计方法。
《车间管理》课程要求学生在完成专业教学目标之外,还要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团队精神。《医学原理》课程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效仿,构建互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的同时,学习教师丰富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这些专业课程的改革,既增强了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
(4)大力提升人文讲座品位
学院引进文化名师来推动人文素质教育。
聘请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历史学家黄俊杰教授,著名教育家黄光国教授,著名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彭镜禧教授等19位学者,来学院开设《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科技与人文的对话》两门系列讲座。
邀请著名科学家、人文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北大原常务副校长已三次来院作报告和指导工作。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院士杨叔子先生已第二次来院作人文教育报告。学院还特聘杨院士为名誉教授,设立院士办公室,长期指导学院的文化素质教育及科技研发工作。
学院分批选派教师赴台湾大学,参加由台湾著名学者团队开展的“东亚经典研究计划”,在深造中提高。
这些举措营造了学院浓厚的人文氛围和学术氛围。
2.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在“以人为本,崇尚品位”理念的引导下,学院将“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现人文美,追求精神美”作为构建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门研究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学院不仅注重硬环境建设,而且非常注重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和学术氛围等软环境的建设。
(1)硬环境建设
2002年,学院在顺德政府和顺德乡亲的支持下,完成了新校园建设。新校园具有高起点、高规格和高品位的特点。校园布局公园化、校园景观人文化、校园设施现代化。
学院校园布局整齐,环境幽雅,绿茵成片,湖水清澈,给人以宽敞、现代、清新、舒适的感觉,洋溢着自然美。主要的人文景观智慧门、日景、天鹅居等都蕴含着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相融合的文化思想,体现着人文美。如智慧门上通天宇,下连厚土,内涵碧波,面向四方,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智慧的诠释,也隐喻学院师生对真理和智慧的永恒追求。
(2)软环境建设
办学理念是教育精神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大学形成特色的基石,具有凝聚意志、规范行为的作用,是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
2002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十五”发展纲要》提出了“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
为了使这一理念被全体师生所理解,并化为自觉的实践,几年来,学院以举办报告会、印发学习资料、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在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教职工中,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05年1月,学院联合《教育研究》杂志社、《南方日报》理论评论工作室、佛山市顺德区政府等单位举办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文论坛”,出版了论文集《不废江河万古流》 。潘懋元、顾明远、朱小蔓、谈松华等20多位知名教育专家及30多所高职院校代表,就高职院校如何加强人文教育的问题开展研讨。
从2006年1月开始,学院成立人文教育学习小组,以自愿参与的形式,在每周二下午定期进行学习。参加者有学院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至今已开展了“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全球化挑战”、“全球化时代人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科技发展趋势”等专题研讨。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对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2006年10月,学院与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共同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研讨会” 。黄俊杰、杨叔子等著名学者作了报告,两岸近百名院校长出席,共同探讨人文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
2007年1月,学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开始在图书馆建立人文教育精品教学资源中心,集中海内外人文教育的资料,还计划建立人文教育网站,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人文教育信息的平台。
学院大力实施国家提出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术品位,展现青春风采,营造人文氛围”为宗旨,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学院学生文化活动在院、系、社团三个层次分别开展,呈现出规范化、精品化、多元化的特色。还开展了“文化艺术节”、“科技节”、“文化素质大讲堂”等各种融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活动。
学院大力扶持政治理论学习类社团和专业学习类社团的建设,现有物流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创新研究协会等学生社团63个。
3.实践活动体验
学院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开展以校内实训、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在生活和工作体验中推进人文教育。
(1)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阵地。校内实训基地除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之外,还特别注重实训基地的“软环境”建设,如张贴操作规程、标语、警示语、名言、科学家画像等。学生上实训课统一着装、打卡上下班,提高安全、规范、诚信和质量意识。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实训严格按照行业规范、企业要求进行管理,注重职业工作情景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在评价学生实训成绩时,不仅以学生制作的产品为依据,还要求学生写出3000字以上的总结,记录下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
(2)顶岗实习
为了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感受现代企业氛围,在企业中进一步接受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教育,学院充分利用珠三角特别是顺德的企业资源,建立了122个校外实训基地。根据学生实际,分学年度安排企业实践内容:第一学年,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践,了解本专业所从事的技术工作及岗位要求,增强学习的目的性,端正学习态度;第二学年,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在校内实训基础上,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第三学年,要求学生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学生通过企业实习,学习到了企业老总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和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学习到了技术人员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感,学习到了一线工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就是说,在实践中学会了做人和做事的能力和品格。
(3)社会实践
让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大学”,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加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培养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学院每年寒暑假都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06年,有2255名学生在187位教师的指导下,到400多个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学院把学生实践的体验编成《社会实践感思集》,从中可以看到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受,体会到学生在完善知识能力结构、成长为有个性、有品位的合格公民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我们认为,人文教育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溶其精髓,传其精粹。在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先进理念指导下大胆实践。
全球化使我们更加放眼世界,更加了解中华文明。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人文教育的体系、教育理念、组织机构、培养模式。我们要形成与完善同全球化进程相适应的新办法、新制度。要把人文教育置于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既要继承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又要在实践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胆探索新的方法,尤其要吸纳国内外一切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和充实人文教育的内涵。
古人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
努力去实践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把人文教育做出特色、做出品位,做到更高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