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职业以及职业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

关于职业以及职业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职业与社会、职业与个人、职业与教育、职业与知识等关系问题,需要重新给予确定。他认为,职业是个人与社会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职业把个人和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职业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事实上,民众之所以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其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的种种需要。杜威指出,“职业”不再仅指与普通民众的体力劳动、雇佣劳动相关的职业,它是任何形式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如政治活动、商业活动、教育活动。

一、关于职业以及职业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

20世纪初,美国经济革命和工艺学校的迅猛发展,使职业在内容上较之以前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杜威看来,人们不仅应该从经济的观点,而且更应该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理解“职业”的概念,阐释“职业”的含义。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的时代,“职业”无疑急需增加“理智的内容”和“文化修养” 。同时,职业与社会、职业与个人、职业与教育、职业与知识等关系问题,需要重新给予确定。杜威敏感于时势的变化,从民主社会理想出发,提出颇具时代感的职业观。

杜威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对“职业”的含义进行了详细阐释。他认为职业就是指任何形式的连续不断的工作活动,职业的实质是个人智力和道德的生长,职业是个体发展以及获得真正知识和进行智力训练的最有效的方法。 1930年,他在《旧个人主义和新个人主义》一文中说道:“每一种职业都会对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的个性留下痕迹,并改变他们对人生的看法。 ”(2)长期从事某一项职业,往往可以对一个人的个性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与态度。职业对个人产生的影响是持久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式的作用。职业作为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轴心,成为个人信息与观念、知识与智力形成、发展的一个集合点。就个人在职业历程中的成长过程来看,职业促使人们“从自己的职业的动机出发,不知不觉要搜集一切有关的资料,并且保存起来。职业好像磁铁一样吸收资料,又好像胶水一样保存资料。这样组织知识的方法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是和需要联系的;它表现于行动,又在行动中重新调整,永远不会停滞”(3)。职业生活具有教育价值,杜威主张把方方面面的社会职业生活要素经过教育改造,以作业的方式引入校园,借以改造学校的教材和方法,这样会使学校生活更有生气,更富有现实意义,更能扩大学生的校外经验,从而解决美国传统教育长期脱离社会的弊病。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职业的范畴极其丰富,职业概念应该是一个具有无限连续性的具体名词。职业的范畴“既包括专业性的和事务性的职业,也包括任何一种艺术能力、特殊的科学能力以及有效的公民品德的发展,更不必说机械劳动或从事有收益的工作了”(4)。人们需要防止的是把“职业”的概念仅仅局限于生产直接有形商品的职业的倾向,也要防止职业的区分是相互排斥的、每个人只能从事一种职业的倾向。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种职业,是与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现实以及趋势相背离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常常迫使人不得不通过转换职业来适应社会环境。同时,人的能力提高、兴趣爱好的改变,也需要通过转换职业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就个人从事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必须承担多种职务,而每一种职务都应该是明智、有效的。况且,脱离了个人爱好与兴趣的职务就会丧失职业的全部意义,而蜕变成一种机械的忙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适当的职业”的真正意义在于,某一职业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从业者的能力倾向,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能够较为顺利地实现预期的职业目标,并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职业阶段终结后获得令自己及社会满意的职业结果。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怎样才能够既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同时又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杜威认为唯一的交叉点就是谋得一种社会职业。他认为,职业是个人与社会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职业把个人和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职业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 “职业是唯一能使个人的特异才能和他的社会服务取得平衡的事情。找出一个人适宜做的事业并且获得实行的机会,这是幸福的关键… …所谓适当的职业,不过是说一个人的能力倾向得到适当的运用,工作时能最少摩擦,得到最大的满足。对社会其他成员来说,这种适当的行动当然意味着他们得到这个人所提供的最好的服务”(5)

1920年5月28日,他在中国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讲演中再次表述了这一观点:“无论什么人,总应该有一种职业;有了职业,一方面可以对社会有所贡献,一方面可以发展自己的才能;其结果则不但个人得享幸福,而且社会幸福也可因此而日长增高。 ”(6)个人对职业岗位的谋求以及在具体职业岗位上的劳动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缺的经济基础。事实上,民众之所以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其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的种种需要。不同类型的职业维持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几天之后,他在对上海同济学校师生的讲演中,再次阐释了人在世上为什么应该从事某种职业的问题,“人在世上,俱当有职业,俾可从事为人类谋幸福及对于社会有所贡献,总求所做的事,必能适于社会的需要才好。人若无相当的职业,便可说,是世界上的一个寄生虫,在社会中吸收社会的精髓;因为他不能贡献些利益给社会,并且还要社会来供养他”(7)。从前自由教育(文雅教育)的缺点,就是造就出来的人多半是世界的寄生虫,增加社会的负担,这都是轻视鄙弃职业教育的结果。

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基本上不存在鄙视体力劳动的偏见,学习兴趣是主导学生选择学校、专业及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故职业教育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是与普通教育等值的。杜威指出,“职业”不再仅指与普通民众的体力劳动、雇佣劳动相关的职业,它是任何形式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如政治活动、商业活动、教育活动。任何在社会上供职的人,无论是政治家还是雇佣劳动者,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他们从事的都是职业活动。所以,杜威认为职业具有多重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