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内的职业教育

企业内的职业教育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产业急速发展为契机,除了各种正规的职业教育机构得到明显的扩充外,企业内的技术培训也得到有力促进,尤其是重工业、化工业和机械制造类产业在战争因素刺激下的疯狂扩展,导致了对技术工人的大量需求,更促进了在企业中进行技术训练的企业内教育的发展。这一情况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工业补习学校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创建了“适材教育”的模式,即通过委托培训方式为企业培训骨干工人。

二、企业内的职业教育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产业急速发展为契机,除了各种正规的职业教育机构得到明显的扩充外,企业内的技术培训也得到有力促进,尤其是重工业、化工业和机械制造类产业在战争因素刺激下的疯狂扩展,导致了对技术工人的大量需求,更促进了在企业中进行技术训练的企业内教育的发展。

1.幼年职工养成所

最初,这类教育一般以新进企业的见习工为对象,以传授简单的职业技能为目的。 1901年,日本最早的国营模范钢铁厂八幡制铁所的第一号高炉开始投产,到1904年7月对俄宣战之前,已走上了大规模生产的轨道。创业初期通过从德国雇佣的十几名技术员和十几名来自釜石制铁所的工人,对从农村雇佣的新工人以及由建厂工人转过来的工人进行技术指导而发展起来。日俄战争以后,这批工人已经成长为熟练工了。到1906年,生铁产量已能满足国内所需的40%,钢铁生产达15%。随着日俄战争以后钢铁需要量的骤增, 1906年决定扩建八幡制铁所。到1910年,钢材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91%,满足国内所需钢材的30%。就是在这一年,为了向职工传授必需之技术,培养合格的职工,计划成立钢铁厂幼年职工养成所,同时设立了教科书编纂委员会,委托工厂的技师们编写。

1911年幼年职工养成所开学之际,负责处理具体事务的田岛胜太郎总务科长宣布了如下办学宗旨:“成立幼年职工养成所的目的,就在于培训优秀职工。为达此目的,应使学术知识和实习平衡发展。正如培训所的名称所示,之所以摒弃通用的‘徒工’一词而特别选用了‘职工’一词,目的就在于强调实际实习,并非是以学术教育为主。 ”(16)学生入学以后,立即被分配到各个车间,以使现场实习和培训所教育结合起来。

根据《幼年职工养成所规则》 ,入学资格规定年满14岁以上不满17岁的高等小学毕业生或者是县立中学、工业学校的在校生,修业年限为三年( 1913年以后改为二年) 。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前期,各科一律接受普通教育。自第二学年后期开始,分炼铁、炼钢、制品三科,分别学习各种专门技能。由于养成所属于国立工厂开办,在学期间照发工资,学生毕业后的待遇较好,也可提升为干部和技术员,所以吸引了北九州到山口地方的大批青少年。 1912年,为了对在职职工进行在职培训而成立了职工补习部,以在籍职工子弟和寻常小学毕业生为对象,作为别科附设于幼年职工养成所。随着这种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将幼年职工培训课程改为本科,幼年职工养成所也改为单纯的职工养成所,将补习部分作为第—部(对一般职工进行补习教育,修业年限为一年)和第二部(以组长、伍长为对象,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培训) 。又于1919年为了把毕业于职工养成所并工作四年以上者,和毕业于甲种工业学校的工作三年以上者晋升为技术员而开办了技术员养成所。接着于1920年修改了职工养成所和制铁所徒工规则,对培训体制进行了调整。

2.徒工学校和工业补习学校

师傅带徒工的教育形式,使徒工常常为师傅私人所驱使,学习的机会很少;而徒工往往掌握了一些技术,就可以跳槽到其他工厂,于是在学徒期满后就出现了许多随心所欲地选择工厂的“流浪工人” 。有的工厂(如芝浦制造厂、石川岛造船厂等)其职工在一年期间的流动量达半数以上。这一情况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东京高等工业学校附属工业教员养成所主任兼职工徒工学校主任的中川谦二郎,在手岛校长的同意和支持下,于1899年设立了“每周利用三个晚上共授课八小时”的工业教员养成所附属工业补习学校,学习神户市凑川实业补习学校和兵库实业补习学校的经验,把学年制改为学科制,开设的科目“最少时是26个,最多时达36个” ,从而扩大了就学机会和选择幅度。“使在籍学生数最少时超过八百名,最多时达一千名以上”(17)。把学年制改为学科制,就必须要增加专职教员,于是在工业城市,由工业学校附设工业补习学校的形式增多了。在日俄战争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工业补习学校大量增加。

在工业补习学校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创建了“适材教育”的模式,即通过委托培训方式为企业培训骨干工人。东京府知事在府立职工学校内办了“适材教育” ,为芝浦制造厂、石川岛造船厂、东京瓦斯株式会社、青木染料工厂派遣的职工进行委托教育。《适材教育法规则》第一条规定:“本教育接受企业主的委托,为其工厂的适材者传授业务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条规定:“学习内容有算术、制图以及与工业有关的内容等。 ”第三条规定:“每周授课三小时(后来改为六小时) ,分两次进行。 ”这种委托工业补习学校等公立职业教育设施来进行技术教育的方式,作为培养徒工的手段,为横须贺海军工厂( 1901年) 、浦贺船厂( 1906年) 、横滨造船厂( 1911年) 、佐世保海军工厂、川崎造船厂、三菱神户造船厂( 1912年左右) 、大阪钢铁厂( 1914年)等所采用。

三菱长崎造船厂于1899年修改了以往的徒工规则,规定对“年满13周岁以上,身体强壮,能够胜任工业工作的男子”进行五年教育。又在1900年规定“允许年幼的工人和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接受教育” 。拟通过自己创办的学校来培养工厂急需的技术人才,为此而创立了三菱工业预备学校。三菱工业预备学校设本科和补习科,本科培养技师和技工,免收学费,学习五年(后来缩短为四年) ,招收年满10岁以上的寻常小学毕业生或者具有相当于寻常小学毕业以上的学历者,本厂的干部、职员子弟和厂外的志愿者都可入学。补习科(后改为专修科)对一般职工进行夜间授课。这样,工厂通过自己办学对各种人员进行实际培训,以弥补从学校教育中所得不到的人才。

3.企业办培训机构的根本原因

这个时期的企业办培训学校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工业学校特别是徒弟学校数量不足。如前所述,这一时期工业学校虽有明显增加,但其毕业生仍然满足不了产业急速发展后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优秀员工的数量,一些条件较好的大企业开始设校办学就不足为奇了。其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急速发展的产业由于全集中在机械、电机、造船、应用化学等高技术部门,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先前那种盲目招募员工并匆匆上岗的做法便不能适应要求了;而且,大战前工业学校的服务对象除纺织业外,又多是手工业部门。所以,在工业学校与新兴工业部门之间产生了一条间隙。在这条间隙尚未弥合的情况下,新兴产业部门就自然地生出通过设校办学来培育自己所需要技术人才的愿望了。

企业培训学校除了培训徒工外,职工教育和熟练工培训也获得了良好成果。这是因为:①大批工人有条件和机会去企业自己开办的职业学校培训;②工人去补习学校学习,学费由工厂负担;③工厂定期或者临时聘请大学、专门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教员对职工进行教育;④企业主为一般工人创办进行德智体和技术教育的福利设施。这种通过厂内设施来进行的教育,与委托厂外教育机关或者与厂外教育机关合作来进行的教育相比,占绝对优势。特别是对见习工的培训更为突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政府主义输入,使各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大战后工人运动的发展不断动摇企业的经营秩序,企业主企图通过培训强化工人的归属意识。各企业又逐步建立了一套通过厂内培训提升各级人员的企业内晋升制度,这就是“终身雇用制”和“年功序列制”等。由此,使各个企业的劳动力培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1914— 1919年是日本企业内教育迅猛发展的时期。其后,以培训中坚员工为目的的企业内教育便日益常规化了。特别是1916年工场法的施行和振兴社会教育风潮的出现,更加加速了这一进程。而且,随着这种以培训中坚员工为目的的全日制企业内教育的发展,以训练见习员工为目的的定时制企业内教育形式也得到了不断加强。这种定时制企业内教育,由于旨在加速完成见习工到熟练工的转化过程,所以在教育内容方面,不但注重实际技术,而且重视文化课程,具有训练加教化的特征。在许多方面,更加类似于实业补习学校的教育。

除训练见习工和培训中坚员工的企业内教育外,在这一时期,旨在促进中坚员工向上级员工转化的企业内教育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 1919年吴海军工厂创立的技工养成所、 1922年东洋纺织山田工厂设立的职工教育所、 1924年造币局附设的补习教育专修科、 1928年成立的制铁所教习所的教习部和高等部等,皆属此类机构。其数量虽然较少,却具有专注、独特的技术教育特色。这类机构的修业时间一般是六个月至三年,教学形式采取分科制,重视实习课程,且实习内容要求较高,往往超出本部门的实际技术范围,此外还极为重视向学生传授工场管理、工业经济等经营学方面的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