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疗法的使用

认知疗法的使用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认知疗法的使用认知疗法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从而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我们应用认知疗法来纠正学生学习困难的基本观点是:通过认知疗法,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纠正不良行为,从而树立努力、自信、勤奋的学习态度。教师应为学生做榜样。

第六节 认知疗法的使用

认知疗法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从而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疗法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是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应用认知疗法来纠正学生学习困难的基本观点是:通过认知疗法,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纠正不良行为,从而树立努力、自信、勤奋的学习态度。

一、健康人格的培养

人格也称个性,是一个人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之一。因此,人格就表现在人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行为能力、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和信仰、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

一般讲,人格的形成与生物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也就是说人格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1.人格的内涵

人格主要包括性格和气质。性格是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上。在人对现实的态度问题上,良好的性格包括对生活的热爱、对荣誉的追求、对友谊和爱情的忠诚、对他人的礼让、关怀与帮助、对邪恶的仇恨等。被广泛称赞的行为方式有举止优雅稳重、神态温和庄重、感情豪放、谈吐幽默等。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就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性格。

恩格斯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 ”做什么,说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对现实的态度;怎么做,说明一个人如何去追求需要的东西,如何去拒绝避免的东西,怎样做反映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性格从本质上表现一个人的特征,是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塑造出来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固;这种比较稳固的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在类似的甚至在不同情境中都会表现出来。比如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他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会表现出实事求是、公正无私的品德;对自己的缺点也不隐讳,敢于严格解剖自己;对工作和劳动也会严肃认真。如果一个人只是偶然表现出上述特征,那就不能说他具有这些特征。只有那些经常性的,能从本质方面表现一个人个性特征的才具有性格的意义。

气质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其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2.健康人格具有哪些特点

(1)应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

(2)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广阔的胸怀,不以自我为中心。

(3)富有同情心,能经常想到别人,不凭一时冲动,感情用事。

(4)遇事能客观冷静地分析,正确理智地进行推理和判断,不固执任性,不主观片面。

(5)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少有依赖性,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难,妥善地解决矛盾。

3.健康人格的培养和维护

(1)要注意的是当孩子还在婴儿期时,就应该从心理卫生角度来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给予正确的培养教育,从而使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特别是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黄金时代。

(2)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提出“性格阈限理论”,认为性格的形成与改变是个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力值必须达到一定的阈限,要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它对性格引起客观变化。这种作用力可能是长期积累的,它对性格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可能是一次突如其来的事件,导致性格突变。由此来说,年龄越小,限值越低,性格的可塑性也越大。当然,对于意志薄弱者,其性格承受限值就会比意志坚强者低,这也是在同样的刺激条件下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性格影响的原因。

(3)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中,要防止溺爱和粗暴。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不管其要求是否合理都处处满足,会使孩子容易养成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独立性差,以后经不起风雨。粗暴同样是错误的,对孩子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训斥,会使其产生“情感剥夺”,变得胆怯、冷酷、沉默寡言、缺乏勇气和进取精神,失去对人的同情心,甚至将来走向社会后以同样粗暴的方式对待别人。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在3岁以前就具备了许多能力,如学习能力,新生儿10天后就能两眼集中注视一个物体,过去不能做的事现在能做了,这就说明学习开始了。当6个月时,把玩具从他眼前拿开时,他就能转头寻找;1岁后就能清晰地分辨并记住陌生人和熟人的面孔,并且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声音。2~3岁时能随着音乐起舞,还能跟父母、成人对话,说明3岁前的儿童的视、听、味、嗅、触觉甚至运动感觉都发展起来了。所以说,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从小培养的。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开始

(1)习惯从小养成,要抓早抓好。习惯是先入为主的,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日后成才。所以,学生在第一次做某件事时,教师就要立规矩,指导学生应当怎样去做,经过多次反复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2)注意方法、持之以恒。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发育特点,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启发和诱导,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应为学生做榜样。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学生很多的不良习惯都是从教师那里学来的。所以,为了学生,为了未来,教师应首先改掉不良习惯,处处给学生做榜样,这样带出来的学生肯定是不会发生学习困难的。

2.正确解决学生厌学问题

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对学习已经讨厌到极点,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了学生对学习态度的认知问题。曾有一个学生对心理医生说:“如果我学习不好,将来没有一个好职业,最坏的结果就是自杀;但如果现在让我整天学习,我觉得更为痛苦,不如现在就去自杀。 ”我相信,厌学是后天“训练”出来的,许多厌学的学生,并非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而是由教师的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造成的。

3.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不足

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会导致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差异。比如,生活中有一种人五音不全,不会唱一首完整的歌,这样的人是音乐能力不足,或者说是音乐学习能力不足。如果有的人对文字的记忆和理解有困难,出现阅读障碍,这就是学习能力不足,或者说是阅读学习能力不足。

所谓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与其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而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的话,才是真正的学习能力不足。其实,学习能力的不足正如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足一样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现实存在的。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是因为有器质方面的疾病,如听力障碍、阅读障碍、视觉记忆能力低下等;但大部分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能力的不足,或发现学生特别不愿意做某一件事情时,正确的方法是找出原因,并想办法进行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