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阶段:城市形象国际化推广的探索
本节将重点分析南京城市形象国际推广的资源与载体、国际传播方法与途径。
一、资源与载体
南京的资源与载体可以简单概括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众多的特色活动品牌和优势的专业工作项目等。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自公元229年东吴孙权迁都南京以来,历史上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会”之称。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古老的秦淮河玉带般蜿蜒舒展,站立桥头,眼前宛然是历史在此悠悠流过;点缀两旁的玄武湖和莫愁湖静如处子,似在幽然倾诉;钟山、栖霞山迤逦悠长,“神龙”般延续着千年的守卫;金陵古城默然而立,城内的沧桑繁华刻写着它的年轮。南京是一座富有内涵的魅力之都。
南京文化古迹遍布,从中可以探寻历史的源头:中山陵依山而建,结构严整,观之而生一股浩然之气;夫子庙建筑群古色古香,漫步其间,让你体味明清时代的市井繁荣;中华门气势宏伟,设计巧妙,置身城内,壁垒森然,耳边似有战马嘶鸣;此外还有灵谷寺、石象路、三国东吴所筑石头城遗址、明代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以及革命纪念地雨花台等,引人遐思无限。[12]古老悠久的文化遗产、现代的经济文化与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南京独特的园林城市。南京是一座古今辉映的绿都。
南京的国际形象如何定位确实是一个难题,不是因为南京缺少形象构建的资源,而是南京可圈可点的元素众多,让人难以取舍。项目组选取了南京最主要的五个特点,通过打造南京的五张城市名片对南京的国际城市形象进行初步探索。
(一)古都牌
在中国众多城市中,南京作为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其魅力当然毋庸置疑。作为千年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南京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这些精华因历史的积淀而愈加厚重,因岁月的磨洗而愈见光辉。在这个城市有太多的陈迹可供寻觅,太多的故事可供传说,太多的遗址可供凭吊,也有太多的线索可供遐想,甚至连这里的民风民俗,也有一种古老而悠长的韵味。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2010年)已有2482年历史。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1700年来,南京曾是十朝都会、六朝金粉之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国烽火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众多遗迹,记载着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传颂着多少可歌可泣的伟绩。[13]
南京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1982年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面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南京可以自豪地说:在南京,您可以体味丰富的中华文明。仅以城墙为例,南京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市内城墙。
(二)民国牌
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特别钟爱龙盘虎踞的南京,按照其生前遗愿,在南京修建了中山陵。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府,至今还保留很多民国风格的建筑,如总统府、美龄馆等。正因为如此,南京在两岸关系上扮演着特殊而又重要的角色,不仅吸引着台湾的政要,也吸引了广大的普通台湾民众。
国民党、亲民党及新党领导人来大陆访问时,都先后拜访南京,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吴伯雄等更将南京作为到访大陆的第一站,凸显了南京在两岸关系中的重要性。世界很多华文媒体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8年7月5日在南京成为两岸首航的航点后,在《南京成全新航点 陈云林亲往见证》一文中表示陈云林等人赴南京是对该市及其所属的江苏省,乃至促成南京航点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表示支持。[14]《亚洲周刊》(香港)表示:连宋出访确定了以一中、反“独”、良性互动、双赢为主轴的新观念和新策略。[15]马来西亚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2009年4月26日在国际版头条刊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抵达南京的报道,并以江丙坤形容两岸关系的“轻舟已过万重山”作为这条报道的标题。[16]
台湾民众对南京普遍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们希望来南京拜谒中山陵,希望来看一看总统府、民国老建筑,感受一下南京的民国文化。截至2008年9月底,江苏累计接待探亲、旅游和从事商务活动的台胞近900万人次。仅在2007年江苏接待的512.5万入境旅游者中,来自台湾的旅游者就达到89.4万人次。[17]2008年7月4日,南京台湾实现直航,凸显了南京与台湾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增进了苏台两地民众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亲情和友情。南京成为跨越台湾海峡、连接两岸的重要桥梁、增进两岸人民亲情的纽带。
(三)和平牌
南京是一个屡遭兵刃的城市,而南京保卫战也似乎不曾成为军事上的成功范例,倒是那些断壁残垣一再成为文人墨客凭吊的对象。在南京怀古最合适的、最值得去的地方恰恰是那些陵园:南唐二陵、明孝陵、中山陵、盘谷寺和雨花台。中国最好的陵园都集中在南京,走进南京会有一种肃穆悲壮之感。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血腥屠戮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心中深深的痛,是世界和平人士宣传和平的重要历史基地。南京的和平牌对遏制军国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在人类发展史上十分重要。
结合前面有关国外媒体对国内城市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调研结果,以及对南京国际城市形象的实地调查结果,都显示国外受众对南京旅游城市的高度认同。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和平牌的作用,在对外传播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儒雅牌
余秋雨曾这样评价南京:“南京除了气候不好,说话声音太硬以外,实在是文化人向往和喜欢的城市。”易中天也认为南京是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文化氛围非常浓郁的地方,并指出南京最有希望成为一座儒雅的城市,南京文人气太重。[18]自古江南出才子,而才子又多半喜欢南京,这大概与所谓“魏晋风度”有关。
魏晋名士清谈玄理、品评人物、服药饮酒以及日常的言行举止,既展现出迷人的风度气派,也蕴涵着深刻的文化意义。“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这是日本人大沼枕山所写的两句汉诗。放旷、冷峻、玄远的风尚,既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追求,更是一个时代的审美取向。
南京的儒雅之风不仅培养了众多的诗人,也是现代人心灵归属的乐土。著名诗人余光中这样评价南京:“南京是我诗心起跳的地方。”这位老人走过台湾、美国、欧洲、香港,隔着长长的来时路,还能回忆起在南京的生活,可见南京是个让人捕捉灵感、激动心跳的地方。
南京最具代表性的六朝文化和民国文化,非常契合这种以儒雅人文为价值导向,兼具精神开放、包容、多元的特质。2008年11月南京主办的名城会和世界城市论坛期间,由鼓楼区委宣传部主办“古都神韵——华夏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从古琴、云锦和昆曲三大主题,展示南京独特的雅致的内涵。[19]
2004年10月,21位海外华文报纸的记者走进南京大学校园时,顿觉进入别样的洞天。桂花香飘,书香浮动,新加坡《联合早报》霍月伟记者边采访边感慨:“真想再回大学读书。”加拿大《明报》记者杨智良评价南京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面镜子。南京大学由明代洪武年间设立的国子监起步,清朝末期为三江师范学堂,然后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1952年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合并为今天的南京大学,一路走来都回荡着中国历史的足音。[20]
蜗居在钢筋水泥办公大楼的现代人,内心世界由于过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失去了平和。人们渴望一种平和宽松的环境,而南京的博爱、温和、平实的城市儒雅风格,散发着大学的书香与古朴,延续着历史上的“魏晋风度”,恰是现代人灵魂放松的港湾。
(五)绿都牌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南京开始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在城市的规划上更注重环保。南京市第12次党代会将南京定位为“人文绿都”,这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导张京祥认为“绿都”的定位体现了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尊重自然,建立一种循环型的经济体系。他进一步指出,未来城市竞争,文化生态将是第一竞争力。结合北欧一些高福利、生活环境优越的国家提出的“零增长”的概念,他强调经历了工业大生产的时代后,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对人的尊重。[21]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鸿雁教授认为,南京提出建设“人文绿都”,这不仅在中国666个城市中,乃至在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找到了独有的差异化定位。“人文绿都”的灵魂是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望,是南京对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理解。
二、国际传播方法与途径
(一)国外主流媒体
近几年,随着中国热的升温,国外媒体加大了对中国的关注力度,而随着中国报道热的升温,国外媒体对南京的报道也屡见于国外各大媒体。
以2007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竣工事件为例。2007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竣工,引起国际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根据江苏省外办统计,报名参加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采访的外国媒体有三十多家,分别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西班牙等国家。
其中日本媒体对这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开馆尤其关注,日本经济新闻社、朝日新闻社、读卖新闻社、共同社、产经新闻社、NHK、名古屋电视台、每日新闻社、东京新闻社及赤旗报社等16家主要媒体的55名记者来到南京,并就日本国内关心的有关南京大屠杀事件的问题展开了采访,在南京市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显得特别活跃。
此外,来自欧美的媒体,如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社、美联社、洛杉矶报社,英国的路透社、BBC,法国的法新社,德国广播协会、《欧洲新闻》,西班牙的《世界报》,以及半岛电视台的七十多名记者也都加入到这场新闻大战。
(二)影视作品
以南京大屠杀为内容的纪录片不仅屡屡震撼国人,而且在国外也影响巨大。特别是媒体从业人员对南京大屠杀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南京未来的宣传。《时代》、《好莱坞报道》、《波士顿环球报》、《纽约时报》、《纽约邮报》及《芝加哥先驱报》等多家媒体的人员都在网上积极评价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比尔·古登泰格(Bill Gultentag)和丹·史度曼(Dan Sturman)执导的《南京》(Nanking,2007)在美国产生较大的影响,不仅网络电影库IMDb(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雅虎电影等多个网站可以在线或者下载观看。YouTube网站发布由美国人制作的纪实片《南京梦魇——南京大屠杀》(Rape of Nanking:Nightmare in Nanking),也有很多的讨论帖跟进。由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于2009年1月上映,此片引起了日本媒体很高的关注。《产经新闻》、《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都先后对其进行了报道。
(三)书籍报刊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杂志刊登了《南京噩梦》(Nightmare in Nanjing)一文,报道了美籍华人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60周年纪念前出版《南京大屠杀——忘却的二战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The Forgotten Holocoust of World War II)一书的缘由经过。Faber and Faber出版了叶兆言写的《南京1937》(Nanjing 1937)一书。《时代杂志》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纪念日后不久,于2008年1月4日刊出《南京噩梦》(The Nanking Nightmare)的文章。《国际先驱论坛报》2007年6月19日刊登了一则日本法律制定人士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新闻。而在google图书搜索敲入“nanking”,可以搜到599种关于南京的图书。
(四)互联网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一个城市的了解已不局限于书籍、影视作品等大众媒体的介绍。网络上也出现了对南京的介绍。如在维基百科(wikipedia)上,只要轻轻点击nanjing(南京),关于南京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交通、艺术、教育等信息一应俱全。不仅如此,在维基百科还能找到关于南京大屠杀翔实的英文介绍。
网上经典百科全书(Classic Encyclopedia)有关于南京的详细介绍,类似南京的简史介绍。在联合人权委员会(United Human Rights Council)网站上也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信息。
一些国外高校的电子图书馆里也可以看到关于南京的专题介绍,如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网上专题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这个电子档案中的文件和照片来自当年亲历这场劫难的美国人。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一位艺术研究生就南京大屠杀的课题,在网上建立了一个在线南京大屠杀的档案,其中列举了其在其他大学或者报刊获得参考文献的出处,由此可以判断南京借助历史教育的途径进行宣传具有可行性。
此外,在目前国外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可以找到标题为“China National Games 2005,Nanjing”这样一类视频,而在历史地带(The History Place)这个非营利网站上也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介绍。
传统报纸杂志也借助新媒体的平台,推出电子报纸和电子杂志,像新加坡《联合早报》和英国《金融时报》都推出中文版网站,可以非常便利地搜集到有关南京的最新报道数据。
三、新传媒环境下南京国际形象的舆论塑造
(一)积极策划全球性媒介事件
奥运会和世博会的聚焦效应,使主办城市北京、上海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为它们更好地参与世界竞争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1996年奥运会前期,主办城市亚特兰大投资10亿美元,在整个城市范围内进行基础设施改建。由此亚特兰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成为“美国新南方象征”。在亚洲,韩国首尔为承办1988年奥运会扩建了国际机场、整修了公路、治理了汉江、改善了城市环境,并开展了防治公害等工作。在奥运会举办之后,首尔一跃成为国际化都市。同样,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也提高了大阪和东京的国际知名度。前期会馆建设带来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机遇,后期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能够成为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主办城市毕竟是少数,南京应努力探索自身独特的历史、人文和经济资源,借助媒体挖掘全球注意力资源。由中国新闻社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于2001年9月16至18日在南京举办。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近百家华文媒体的高层与会,拉近了海外华文媒体与南京的距离,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媒体业内的大聚会。借此机会,南京也很好地宣传了自己。
由南京市委宣传部牵头,南京市政府和江苏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Worl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Expo),是一个展示南京城市风采的高端政治文化交流盛典,突出了南京历史名城的特点。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口号是“汇聚世界文化 共享世界和谐”,博览会每两年在南京举办一次,截至2008年已举办了三届。博览会邀请的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有巴黎、佛罗伦萨、巴塞罗那、莱比锡、维也纳、圣彼得堡、京都、墨尔本和马六甲等,国内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杭州、西安和开封等也接受了邀请。南京将借助这一文化盛会,向世界弘扬自己的历史文化,打响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文化南京”品牌。
本土媒体与境外知名媒体携手对金陵大报恩寺千年铁函开启的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2008年8月6日至7日,香港凤凰卫视与南京电视台携手制作了一期金陵大报恩寺千年铁函开启的节目,通过考古专家对大报恩寺出土的宫鎏金阿育王塔为迄今中国地宫考古出土七宝阿育王塔之最的认定,集中对南京的文化历史进行了一次浓妆重彩的外部宣传。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南京在构建国际形象的效果上,相比国内外一些城市还存在差距。2008年10月6日联合国人居署把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颁给了南京,这是人居署第一次将这一最高奖项颁发给一个城市而非个人。联合国人居署技术评估考核组组长唐·奥克帕拉在实地考察后表示,南京是一个美丽的宜居城市,南京对环境改造的努力也令人印象深刻。但是遗憾的是,儒雅低调的南京在获奖后,并没有借此机会,通过中央电视台、VOA、BBC等主流媒体进行强势的宣传。笔者只在当地的《金陵晚报》上看到了一则简讯,区区百余字,不经意间南京人自己都可能会忽略这则信息。在新传媒环境下,城市形象的打造,不仅需要酒香的实力,也需要响亮的吆喝!
(二)重视文化交流与传播,区别受众,突出亮点
后冷战时代,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新媒体的崛起,使文化交流和传播作为一种提升软实力的方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业界人士的认可,甚至有学者提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传媒文化领导权”的争夺。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22]概念,并逐渐将之发展完善为一套影响甚广的理论体系。2007年12月,他在北大讲座中提到:“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主要体现在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建设成就、改善国际形象三个方面。我们相信对于一个城市,借力传媒传播城市的文化内涵、展示城市建设成就,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国际形象,提高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重新认识和挖掘南京千年文化的精华并进行现代化公关的推广,这既是一次政府、学界和业界的联手出击,也是对城市精神的寻找和市民自信心的一种重建。
在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中,要注意交流技巧,根据受众的不同,传播内容和重点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对国际受众来讲,历史牌更具吸引力,这需要突出南京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这里有原生态的江南文化的样本;而对于亚洲受众,特别是对近代历史比较感兴趣的学者和游客,和平牌更有历史的警醒意义,日本大屠杀纪念馆就是一个重点的推介单位;对于内地的受众,儒雅牌和绿都牌可能更有吸引力,在全国经济实力首屈一指的长江三角洲地带,工作压力大是大家的共识,但是继承六朝文化和民国文化遗风的南京却一枝独秀,政府体察民情,市民处事平和宽容,颇有魏晋士大夫的儒雅之风。对台湾受众,民国牌最富有吸引力,南京作为原国民政府首府,安葬着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一直都是台湾政要访问大陆的首访地,现在南京也是两岸直航的首批城市之一。
(三)对外传播方式与国际媒体对接
媒体不同,其受众也不同,立场和影响力也有较大的区别,掌握其规律对外传播,就会达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1996年1月,南京在全国较早开办了《侨报·今日南京》(美国)专版,十年间《侨报·今日南京》发表一万余篇新闻。《欧洲时报》是欧洲最大的华文报纸之一,主要读者为旅居欧洲的华人及中国驻外的外交、商务人员。2006年1月25日,南京开始在《欧洲时报》上开辟“中国南京”专版,意在为欧洲地区读者提供更权威、系统、丰富的南京资讯,扩大南京在欧洲的影响。[23]
南京市政府在这方面有很多积极的尝试,但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间。2008年3月27日,南京16名市管副职官员通过电视直播演讲答辩,公开PK,竞争4个局长职位,以公推公选的方式产生南京市政府的正局长。这应该是中国内地首次以直播的方式,举行局长候选人的电视辩论,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进步。这是落实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有益尝试,改进了传统选举模式中不合理的地方,拉近了官员与群众的距离。与此同时,能增强官员的责任意识。
本来这是一个宣传南京非常正面的例子,然而有些官员却婉言谢绝了凤凰卫视采访的请求,失去了一个良好的宣传契机。这里援引新华社高级记者熊蕾女士的一个观点:有的时候,有些部门因为担心“国家利益”或“国家形象”受损,而拒绝接收采访,保持沉默,反而加深了国外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使我们在国际交往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四)地方政府宣传与中国政府对外宣传战略相结合
近几年,中国政府与美国、法国政府等开展双边文化年等大型宣传活动,南京市政府借此契机加大自身宣传,对外推介城市形象。2009年中央主流媒体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媒体公关的战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提出计划,力推国家全面启动公关战略。据媒体披露,若“三大国有媒体”计划得以推行,国家将投资450亿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改善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以央视为例,现有的4个国际频道,分别以普通话、英语、法语及西班牙语播送,到2012年之前计划实现7种语言11个频道的国际化战略。[24]南京市政府应当将地方宣传与中央政府对外宣传战略相结合,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提升城市形象。
【注释】
[1]参见宁曙光:《2005年上半年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分析》,《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
[2]参见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参见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李仍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参见张卫国、何宛夏:《城市形象设计理论探讨》,《重庆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5]参见张宏:《世纪之交的大连城市形象建设》,《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6]参见张学荣:《论城市形象建设》,《城市问题》1996年第2期。
[7]参见刘玉成:《论成都城市形象的塑造》,《城乡建设》2002年第10期。
[8]参见黄景清:《城市营销》,海天出版社2003年版。
[9]参见张咏华、殷玉倩:《框架建构理论透视下的国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以英国〈卫报〉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为分析样本》,《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
[10]刘华宾、陈颖、袁凌灵:《借助互联网,看海外媒体眼中的上海国际形象》,《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4期。
[11]《经济实力成关注义乌的关键》,新华网浙江频道,http://www.zj.xinhuanet.com/special/2008-09/04/coutent_14312721.htm
[12]国家文化网南京文化,http://www.nationculture.com/regional-windows/NANJING/fengjing/fmain.htm
[13]《南京城惊心动魄的历史演变》,中华网,http://kaiyun.china.com/zh_cn/ml/ms/11063465/20080617/14913334.html
[14]何惜薇:《南京成全新航点 陈云林亲往见证》,联合早报网,2008年7月5日,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taiwan/pages11/taiwan080705d.shtml
[15]《亚洲周刊评连宋大陆行:“台独”走向衰败的开始》,中国日报网,2005年5月18日,http://www.chinadaily.com.cn/gb/doc/2005-05/18/content_443694.htm
[16]《大马媒体密切“陈江会”》,大公网,2009年4月26日,http://www.takungpao.com/news/09/04/26/chen_jiang01-1072190.htm
[17]《台湾观光旅游说明会在南京举行》,中国江苏网,http://www.jiangsu.gov.cn/shouye/jsyw/200810/t20081017_272696.html
[18]观点来自易中天教授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所作《城市与性格》的讲座。
[19]《三大非遗集中亮相“名城会”展现非遗独特风采》,2008年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官方网站,http://www.nanjing.gov.cn/mch/mchjc/200811/t20081106_254063.htm
[20]《14个国家华文媒体记者看江苏》,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6/36358/2930842.html
[21]《南京定位为人文绿都生态城市不仅仅是种种树》,龙虎网,http://www.longhoo.net/gb/longhoo/news/nanjing/dushi/userobject1ai586000.html
[22]参见〔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南京在〈欧洲时报〉开辟专版》,新华报业网,http://www.xhby.net/xhby/content/2006-01/26/content_1125881.htm
[24]《2009听央视讲俄语与阿拉伯语 2012实现国际化》,新华网,2009年2月3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9-25/content-10106886.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