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问题行为与矫正的学习心得

小学生问题行为与矫正的学习心得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言语水平很有限,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因此,具体生动的、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以词为基础的第二信号系统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具有一定抽象水平的材料的注意也逐步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为学生在教室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融入氛围,进入学习与表现的良好状态。

第二章 小学生指导

第一节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

一、小学儿童的认知特点

(一)小学儿童知觉的特点

小学儿童知觉的特点是:

首先,表现在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明显发展。具体表现为知觉的选择性以及知觉的持续性。

其次,知觉的精确性不断提高,即知觉的准确程度不断上升。

最后,知觉的顺序性发展。随着儿童知觉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掌握了对事物的观察方法,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

(二)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

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是:

首先,小学儿童有意记忆逐渐占优势。

其次,意义识记逐渐超过机械识记,即随着经验积累,小学生开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识记。在整个小学阶段,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都起着各自重要的作用。

再次,小学儿童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不过,具体形象记忆在整个小学阶段还是起主要作用。

最后,在记忆策略方面,小学儿童主要使用复述、组织和精细化等策略。并且小学儿童的元记忆也有一定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思维的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的特点是:①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②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③在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的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④在从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变”。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概括能力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其发展一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7~8岁),直观形象概括水平;阶段二(8~10岁),形象概括水平思维开始转向抽象概括水平思维;阶段三(10~12岁),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水平。小学生思维形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时期一般是10~11岁,这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

(四)小学儿童想象的特点

小学儿童想象的特点是:①有意性迅速增长;②内容逐渐符合客观事实;③还存在一定的直观性和具体性;④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随着小学生想象中创造性成分的增多,促进了他们幻想的发展,并表现出以下特点:由直观性和虚构性向抽象性和现实性发展;由笼统性和肤浅性向分化性和深刻性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发展;由非社会性向社会性发展。

(五)小学生注意的特点

小学上注意的特点有3点:

1.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这与他们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发展起来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不断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协调起来,同时,由于教学提出的要求和教师的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起来。四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2.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在发展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言语水平很有限,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因此,具体生动的、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以词为基础的第二信号系统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具有一定抽象水平的材料的注意也逐步发展起来。

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小学生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充分发展,一个兴奋中心的形成往往波及其他相应器官的活动,面部表情、手足乃至全身都会配合活动,所以注意表现出明显的情绪色彩。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如果听得入神,就会表现出庄重的样子;如果听得高兴,就会露出欣喜的笑脸,甚至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人们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良好的休息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等。通常,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儿童明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儿童的行为受自己认识和观念的调控,家长和老师要做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有心人,让孩子形成清晰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认识、观念和意向,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落到实处。

(2)根据儿童实际情况,逐步提出要求。良好的学习习惯既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统统形成。要区分主次、难易,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关键是激发孩子兴趣。

(3)要指导具体的学习方法。为了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给以切实而具体的指导,甚至需要手把手地一点一点地教。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利用模仿、暗示等心理机制,家庭和学校良好的生活气氛、学习气氛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4)通过规范的制约,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儿童之所以能够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原因就在于学校里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奖励机制。若家长在家中能够维持这样的严格要求,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会非常有帮助。

(5)反复实践与外部强化结合。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反复强化、奖惩结合。适当的外部强化对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者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它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培养学生兴趣,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给学生学习自由发挥和表现的空间,无形中也扼杀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无味,造成不良的学习结果。因此,教师应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新颖,形式多样,通过课改探索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具体方法如情境教学,即让学生动手操作,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等。

(二)良好的氛围及环境的营造

良好的学习氛围及环境的营造可以使人情绪饱满,思维敏捷。因此老师要为学生在教室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融入氛围,进入学习与表现的良好状态。营造良好的氛围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要求

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2.欣赏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中最初的成功,能使学生产生一些积极,甚至强烈的情感,并成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激起新的学习动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赞美他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

(三)良好的教师素养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提升自己的基本教师素养,具体应做到:①用渊博的学识吸引学生;②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学生;③用真诚的笑脸面对学生。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

老师必须要加强与家长沟通,尽可能让家长配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向家长讲解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讲座、咨询等形式,引导家长提高认识,及时扭转家长中的错误思想,指导家长正确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提出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4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是儿童的无道德阶段。因为他们尚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他们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的规则,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2.权威阶段(6~8岁)

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重和顺从。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改变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3.可逆性阶段(8~10岁)

这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此阶段的儿童已经意识到规则具有一种保证相互行动、相互给予的可逆特征。

4.公正阶段(10~12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儿童认识到公正与平等应该考虑到他人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做出他们的道德判断。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是单纯的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他将道德判断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是指个体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第一阶段为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第二阶段为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是一种朴素的利己主义,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大多数9岁以前的儿童属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是指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第一阶段为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认为凡是社会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是错的。第二阶段为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权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大部分青年和成人属于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个体不但自觉地遵守某些行为公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第一阶段为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同时也认识到,契约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社会大众权益。第二阶段是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正义、公平、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后习俗水平一般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小学时期学生逐步开始形成系统的道德认识以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但是,这种系统的认识能力带有很大的依附性,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具体表现为:第一,对道德的理解从具体、肤浅逐步过渡到抽象、本质,但其中具体成分较多;第二,对道德品质的评价从只注意行为结果到全面考虑动机与结果的统一关系,但判断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第三,掌握道德原则从简单依附于社会、他人的规则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但道德判断还会受到具体的、外部的影响。

(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在品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小学生言行不一致的现象是初步的,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协调性占优势。他们品德言行不一致主要不是来自于内在的道德动机,而是受制于道德的组织形式及道德结构的发展水平。

(三)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在小学生品德发展中,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显著的地位,它是小学生的道德知识系统化及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表现形式,也是小学生表现出外部和内部动机相协调的标志。

自觉纪律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要求转化为内部的要求。具体要经过3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要求教师制订具体规定并检查;二是过渡阶段,此阶段体会到纪律要求并遵守,但尚未形成自觉纪律;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段。

第三节 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

一、小学生的卫生保健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是:教给学生初步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预防疾病,保证和促进学生的身心正常发育,保护和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一)教学卫生保健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课堂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卫生保健工作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卫生主要指学生的用脑卫生和用眼卫生。小学生的大脑处在发育阶段,易于兴奋,也易于疲劳。如果违背大脑活动规律,有可能会损害学生健康。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下不仅会损害大脑发育,更对视力有所损害。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预防和克服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

(二)个人卫生保健

学生个人饮食起居卫生也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多数小学生都住在家里,做好个人卫生的关键在家庭。学校除同家长配合好外,也应向学生提出合理的卫生要求和必要的指导。

(三)环境卫生

学校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要不断美化校园,搞好学校建筑设备的清洁卫生。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制度,一般应每天一次小扫除,每周一次大清理。

(四)合理的作息制度

合理的作息制度是保证学生有规律地学习、劳动和休息,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学校生活作息制度的制订,要根据教学计划,兼顾学生的学习、娱乐、睡眠、休息等方面,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用餐规律,这样才能使学生更高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小学生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一)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其流行即可终止。

1.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要及时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 的抵抗力。

(二)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

预防传染病有下列具体措施: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3)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浊的场所休闲。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是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休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

(7)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出现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三、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尤为重要。

(一)课间活动的安全

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有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也有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因此,需要要求学生们下课时注意教室及楼道中的活动安全。

(二)劳动卫生活动时的安全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同学们如果不遵守劳动纪律,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如站在窗台上擦玻璃时,不注意安全就容易失手摔下来;擦门窗桌椅时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铁钉、玻璃割伤手指,严重的可能引起破伤风。在劳动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如下事项:①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牢记安全;②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③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④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三)交通安全

道路是为了便利交通而建造的。道路上车辆,行车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学生随意在道路上玩耍、追逐,不仅影响交通,而且非常危险。老师们要时常提醒、监督,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先向左看,再向右看)、三通过,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

(四)食品卫生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

教师应提醒同学,不在路边小摊点、无证无照的店买东西,不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食品;在校外时,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碰到有人问路时,学生们只能指路不能带路。遇到坏人时应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紧急情况可向警察求助。

第四节 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候,也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加关注学生的学,当学生掌握了科学的、适合自己实际发展水平的学习方法,学习起任何知识来都会更加容易,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兴趣大增,求知欲也会大大增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就是指学生学习时习惯用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常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学生在学习活动、生活中长期、不断练习、运用就成为习惯。小学教师要做好这一工作就得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了解学生学习时所采用的实际方法和技巧;二是有目的性、方向性地训练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好习惯可以塑造成功的人生,但坏习惯往往也会误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培养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第二,及时强化,强化可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使之逐渐养成习惯;第三,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二、有效预习

预习指的是上课前的自觉,也就是对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的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快速预习是一个好学生的普遍做法。有效的预习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抓住自己不会的地方有所突破,课下会觉得轻松愉快。预习时学生要按照教师设计的预习提纲阅读书本知识,边读、边思,把难理解和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做上记号。阅读完了之后,考考自己,看看哪些懂了、会了,哪些不懂、不会,从而确定第二天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只要预习得法,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对于预习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律,有的同学是边读书边思考,对新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同学是在预习时读、画、圈、点,在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注意。当然,预习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一种方法不可能适合于所有学生,但在预习过程中还是要注意两点:

(1)刚刚开始预习的学生,先要选择一门自己学得比较费力、成绩不大理想的学科做起点,一直坚持下去,收到一定效果后,再适当扩展预习的科目。

(2)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预习时间及内容。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之后,根据余下时间的多少来决定预习的深度与广度。实际上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预习花的时间会相应减少。

三、注重家庭学习

家庭学习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双重指导下的学习。因此,学生在家庭学习过程中采用什么学习方法既与学校教师的指导有关,也与学生家长的指导有关,具有双重制约性。如果学校教师对小学生的家庭学习没有提出明确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没有对学生家庭学习的结果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评价,也就无能保证小学生家庭学习的有效进行,学生的家庭学习方法也就很难有所长进;另一方面,如果家长对小学生的家庭学习不闻不问,或是对学校教师的学法指导不屑一顾,同样不能保证小学生家庭学习任务的成效。反之,如果家长对小学生的家庭学习干涉过多,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使学生养成过分依赖父母和成人的监督下完成学习任务的坏习惯。例如,有些孩子在做作业时,喜欢有大人陪着,否则就不愿学习。碰到这种情况,可以让孩子在比较安静的环境里独立地做功课。不过,家长应提醒他注意学习的姿势和作业的整洁,以及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提示。家庭学习方法不同于课内外学习方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小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效果,既与家庭环境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的个性心理特点有关,从而使得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小学生的学习方法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具有差别性。小学生的家庭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水平。

四、善于问问题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不问。”新课程要求学生善于提问,敢于质疑,有问题提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才是会学习的学生。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但大多数学生或是由于胆小害羞、或是没有仔细思考,不善于问,不懂得如何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提问,善于质疑,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来,在比较分析中,追根问底,做到事事明白,不仅要问其然,还要问其所以然,促使学生乐问、敢问、勤问、善问,真正把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出来。

五、做作业原则

做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和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中从理论到应用的一种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使学生足够重视。做作业时应坚持几个原则:

(1)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做作业之前,应先复习所学知识,熟悉之后,再运用其解决作业,不要拿起作业就去做,一定要经过认真复习,消化理解,掌握实质,变难为易,使问题想得透,难题能突破,思路能畅通,作业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2)做到独立思考,做作业应尽量独立完成,如果遇到问题就问人,会对别人产生依赖习惯,难以有长进。

第五节 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一、德育实施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品德教育的任务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思想品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方法:一种是以说服教育为主,正面启发引导和注意实际锻炼的方法;另一种是以压服为主,以力服人的方法。

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等。

1.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情感陶冶

情感陶冶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方法。陶冶法的基本理论基础是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一般来说,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两方面的作用机制。

3.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榜样人格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特别希望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学习,去模仿,所以教育意义更大。

4.实际锻炼

实际锻炼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的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

5.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含表扬与批评),是小学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表扬与奖励是对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批评与惩罚是对学生不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使学生克服缺点。

二、美育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

(一)美育的基本策略

1.通过艺术手段进行美育

艺术教育在美育中居主要地位,艺术手段是美育的主要方法。艺术美是反映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美育的不竭源泉。艺术美比现实美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带着普遍性。它不仅能增进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美的鉴赏能力,而且能发展美的创造才能。

2.通过自然进行美育

自然是实施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也是最易为学生接受的一种审美对象。自然的美表现在它的无限多样性,它的色彩、声音、形状的和谐,无机界和有机界不断更替的规律性等。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情感,使他们认识自然美,欣赏自然美。

3.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日常生活中的美是美育的又一重要源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是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感受和鉴别社会生活中的美丑,体验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的美。由于提高了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便能更深刻地感受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也就是创造美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他们的审美才能。

(二)美育的方法

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美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地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育的资源。其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

(2)努力寻找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创造合乎美的规律的教育活动中介形式。

(3)努力发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对象美,并且努力促进学生以自己的活动为审美对象。

(4)科学美也是教育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美的形式之一。发掘并展示科学美不仅是美育的需要,而且对各科教学本身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方法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作出良好的适应。其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点:

(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例如,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并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耐心解答,这个学生以后就能更多地向老师请教。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的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代币疗法的实施步骤:第一,确定所要矫正的目标行为;第二,确定实质性强化措施的性质,如代币的用途等;第三,让学生相信代币的作用;第四,固定完成各项特定行为时给予代币的量、实际强化物的价值以及发生不良行为是否要扣回代币等。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行为反应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具体操作一般有5个步骤:①由教师与学生一起确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行为;②选择为实现最终目标而需要塑造的靶行为;③确定行为塑造的起点;④设计逐步逼近最终目标应采取的步骤与每一步骤的子目标;⑤确定达到每一子目标的有效强化物或奖励。

4.示范法

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1967年由班杜拉等人建立。其基本原理是:人的各种行为,无论是适应性行为还是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因此,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不良行为,或重新学习适应性行为。

(二)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系统脱敏法

此法为美国心理学家沃尔帕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如对减轻学生考试表现的恐惧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适用于其他以焦虑为主导症状的行为障碍。具体做法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出一个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表,然后要求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想象恐惧事物同时放松,等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象更恐惧的内容。按恐惧事物分级表想象完成后,再过渡到真实事物的逐级训练。

2.肯定性训练

也称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的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请求。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事,以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

(2)拒绝。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

(3)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实际生活中,许多学生表现出的是不肯定的行为。如谈话时眼睛不敢看对方,不敢提出合理要求,不敢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不敢表示自己的不满情绪;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敢正面解决问题,而是找老师等。

(三)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学生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认知疗法中比较著名的是理性情绪疗法(情绪ABC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一切错误的思考方式或不合理的信念是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症结。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人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而人的想法来源于人的信念,合理的信念能使个体对事物作出恰当的反应,产生恰当的情绪,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使人产生不恰当的情绪和反应。因此,理性情绪疗法主要是对求诊者不合理信念的诘难,一般采用有针对性的、直接的有系统的提问方式,使求诊者逐步认识信念或信念系统是引起情绪或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使之对直接不合理的信念产生动摇,进而取得疗效。

第六节 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性差异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教育意义

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由其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造成的。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是指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场依存型认知方式是指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沉思型与冲动型

沉思型是指在解决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的认知方式;冲动型是指解决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和精确性。

3.辐合型与发散型

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而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

(二)智力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智力的个体差异与 体差异。智力的 体差异是指不同 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智力的个体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智力发展类型的差异。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类型方面存在着差异。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即智力超常或智力低常的人是少数,大部分属于智力中常。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的人智力表现较早,出现人才早熟的现象。研究表明,30~45岁是人的智力最佳年龄阶段,其峰值在37岁。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

(一)性格的特征差异

性格的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它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等。

(2)性格的理智特征。这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性格的情绪特征。这是指个体在情绪活动时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4)性格的意志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的特征。

(二)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性格有不同类型。

(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三、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21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21世纪,人类将进入多极化、多元化冲突的时代。我们要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要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我们就必须花大力气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已是全党全民的共识。

为此,基础教育应遵循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小学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阵地之一,宏观到素质教育的原则,微观到课堂教学的要求,都要靠学校去操作、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学校也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对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既要以本地区的历史与现状为基础和出发点,同时也要进行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在其他县市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本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

小学教育作为培养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基础阶段,应着力转变以往把基础教育作为选拔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小学教育应遵循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特点,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因此,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的特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将学生内在的潜能挖掘出来,并为他们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的基础上,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以期将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点运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小学某班,有一伙“小捣蛋”爱玩足球。为了玩球和看球赛,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甚至有几次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班同学发生冲突。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并制订了队规。此后,每天组织练球,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请用德育原则分析这一案例。

案例二

一位小学自然课教师在给学生讲“磁铁”之前演示了一个“魔术”:一盆水中游着一只“鸭子”(标本),教师手中拿着一块馒头戏逗“鸭子”,“鸭子”果然紧紧跟着馒头转。学生感到惊奇。教师边演示边问:“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教师就从“鸭子”的嘴里取出一块铁片,又从馒头中间拿出一块磁铁。接着,他向学生演示了磁铁的两端分别对不同的物体的作用,让学生观察,讨论,并总结出磁铁的特性。然后,又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运用了磁铁,学生纷纷举手,教师请两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回答并表扬了他们。最后,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思考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并将设计方案制作出来。

试分析这位教师在教“磁铁”这一课时,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案例三

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伊尔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2立方厘米= 8,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得硬梆梆的,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伊尔定律”。

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

案例四

阅读以下材料,说说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

某学校组织公开课,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向学生提问。去听课的家长发现,老师每次提问时,自己的孩子都把手举起,但老师每次都是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不会叫自己的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