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跌宕与教育财政政策(—)

财政跌宕与教育财政政策(—)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6]1958年至1960年期间,虽然教育财政经费总额有所增加,但是政府教育财政的努力程度下降。财政部党组、文化部党组、教育部党组、卫生部党组关于全国文教财务工作会议的报告中预计1959年全国文教经费将结余3亿元左右。换言之,即在“多”和“快”的高指标重压下,以最“省”的教育财政经费完成任务;相继出台的教育政策一步步反映以“最少的资金”的教育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财政跌宕与教育财政政策(1958—1962)

一、财政跌宕与教育财政经费

1958—1960年期间是“大跃进”时期,财政形势似乎很好,三年间财政资金结余3.75亿元。但这个结余是虚假的,财政资金背后,没有相应的物资作保证;一部分财政收入购买的是废品,一部分财政收入是银行的放贷。财政的真实情况是出现“假结余、真赤字”,1958年至1960年间,实际财政超支169.39亿元。[26]

1958年至1960年期间,虽然教育财政经费总额有所增加,但是政府教育财政的努力程度下降。1958年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从1957年27.98亿元下降为25.57亿元;在1959年和1960年分别急速上升为33.36亿、46.34亿元。但是国家用于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1957年的9.20%下降为1958年的6.25%,1959年的6.03%,1960年的7.08%。(见表3-1)

1958年1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指出: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以多招些学生,但是不要国家增加经费。[27]同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李先念作《关于一九五七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一九五八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他指出1958年基本建设投资,缩减了社会文教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增大了经济建设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28]

同年4月,邓小平曾提醒:“成都会议已经确定,教育经费整个不减,分到各省的也不减少。各省再想想办法,争取拿这么多钱办更多的事,但要保证原有的教学质量。必要的教学器材不能减少。经费使用不宜过紧。我们节约经费有个原则,不能因为节约经费而影响教学质量。如果教学质量降低了,过几年就能看出来,那时大学招生就要发生困难。”[29]

1958年文教经费决算是预算的88.9%,与之相反,国家整个决算超过预算的123.4%。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李先念在《关于1958年国家决算和1959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1958年国家财政收支规模和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1958年国家收入418亿,相当于原预算数的126.1%;支出409亿,相当于原预算332亿元的123.4%。1958年的支出决算中,社会文教费43.5亿元,为原预算的88.9%。1958年文化、教育、科学和卫生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些方面的经费所以没有用完,主要是执行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执行了勤工俭学和勤俭办事业的方针。财政部党组、文化部党组、教育部党组、卫生部党组关于全国文教财务工作会议的报告中预计1959年全国文教经费将结余3亿元左右。[30]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新轨道。1962年初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业生产开始回升,国家财政实现收支平衡。在国家预算整体紧缩状况之下,教育预算经费也不断压缩,1960年国家教育经费为46.34亿元余,1961年后持续下降。1961年为33.21亿元,1962年为27.91亿元,1963年为30.01亿元。(见表3-1)

但是,教育经费在预算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李先念指出:1960年社会文教和科学事业费在预算支出中的比重是13.2%,1961年提高到16.7%,1962年提高到16.9%。过去一个时期文教事业曾经发展过快,这两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作了一定的紧缩。从目前国家的财力看,负担这样数量的文教费,可以说是尽了很大努力的。[31]

1961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上,中央指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真地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办学的方针,协同财政部门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完成削减教育经费30%的任务,充分利用现有资金,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事业办好。[32]1962年4月,教育部开始缩减教育事业规模和精简教职工。周总理也指出在教育事业方面,过去有过急、过早、超阶段的现象,都由国家包下来,包得太多。[33]

二、“少花钱、多办事”的教育财政政策

多、快、好、省是这一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多、快、好分别代表了发展的数量、速度和质量的要求,对于经费的要求则是“省”。换言之,即在“多”和“快”的高指标重压下,以最“省”的教育财政经费完成任务;相继出台的教育政策一步步反映以“最少的资金”的教育财政政策。

1958年2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在《关于一九五八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按照勤俭办学校、勤俭办文化卫生事业和依靠群众自办的原则,积极地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有步骤地实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凡是有条件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实验工厂、实验农场和实验牧场的,都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一面从事教学,一面从事生产劳动;不能举办的,可以同当地的工厂、作坊和服务行业订立生产实习合同,进行实习,或者参加当地的定期义务劳动和农业合作社劳动,使学习和劳动相结合。工业学校,都应当像西安第一航空技工学校那样,逐步地设立附属工厂或者参加有关的工厂劳动。农业学校,不论中等的或者高等的,都要逐步地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合同,经常使学生和教员适当地轮流到农业合作社去劳动,帮助农业合作社进行技术改革,并且尽可能地吸收一部分由农业合作社保送的学生参加学校学习。凡是有条件附设生产单位的学校,应当力争在一定时期以后使学校经费达到自给、半自给或者部分自给,以便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1958年2月,《周恩来、康生在教育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发表于《人民日报》,康生在文中指出:各地群众自办中、小学都注意贯彻勤俭办学的方针,四川新繁县新民农业合作社用100元办了一所中学。群众自己起来办学,弥补国家办学的不足,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很大的好处。西南地区有些高等学校学生主动要求减少助学金,高等教育部原拟减至68%,学生提出减少50%。教育与生产结合,有很多好处。从经济上说可以大大节约,事情可以多办,经费可以大大减少。总而言之,教育事业大有希望;人可改造,事可多办,钱可少花。[34]

政策执行的结果显而易见。1958年11月,财政部、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全国文教的财务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的报告提出:教育事业发展很快,财政开支却只比去年增长5%。一年来,事业发展速度快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一年来,文教卫生事业是执行了党的勤俭办事业、少花钱多办事的方针的,体现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精神。报告没有披露严峻的形势,而是认为:“学校大办工厂以后,收入增加了,有的提出经费自给自足或者部分自给。对此,会议认为应该鼓励,但是现在暂不规定具体的经济任务。”[35]由于1958年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人数大增,据此,苏珊娜.佩珀认为国家预算的主要部分继续用于正规的全日制学校。[36]

“两条腿走路”的教育发展政策受到充分肯定。1960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李先念指出:国家预算拨款发展文教卫生和科学事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还必须依靠各地方、各部门、各机关、各企业和各人民公社,大家动手,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来发展文教卫生和科学事业。只有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才有利于以最快的速度,用最少的资金,发展更多的文教卫生和科学事业,不断地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持续跃进的需要。[37]

总之,通过学校与基层单位联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勤俭办学和勤工俭学,削减正常教学时间和教学项目,等等;这些措施力图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减少对于国家财政经费的要求,是以“最少的资金”发展教育的财政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