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推进学科会聚,努力提升高水平研究基地的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学科会聚,努力提升高水平研究基地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在调研国内多所重点院校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工业大学的科研基地建设提出了若干思考,旨在积极推进学科会聚,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提高科研基地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学校的科研基地建设近年有了较快的发展。

积极推进学科会聚,努力提升高水平研究基地的创新能力

□孙 毅 潘海天 钱晓峰 曹耀艳

内容提要:高层次科研基地是高校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深入探讨这些科研基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学术会聚等要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研国内多所重点院校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工业大学的科研基地建设提出了若干思考,旨在积极推进学科会聚,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提高科研基地的创新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研究基地;学科会聚;创新能力

为积极推进浙江工业大学科研基地建设的良性发展,提升科研基地的创新实力与作用,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创新点,提升科研基地的系统工程能力,学校科研处组织有关研究基地负责就科研基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学科会聚的推进等内容,先后对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等学校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分析,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对高水平研究基地建设提出若干思考。

一、高层次科研基地是我校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学校的科研基地建设近年有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以来,以优势学科为牵引,着眼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开展多层次的科研基地建设,努力争取各种机会进行重点科研基地的建设布局,通过条件培养建设、政策支持、资源有效配置与环境营造等方面的措施,科研基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国家、省、学校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的科技基地体系架构,现已拥有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制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净化与生物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创制科技服务平台等5个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校工程研究中心,9个人社科研究中心。此外,由我校牵头的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则承担着学科建设、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链接互动的重任。

学校高水平科研基地大多数是通过工程中心培育建设,由多学科共同建设发展而来。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学校科研基地纵向到款4961万元,横向到款3649万元,100万元以上项目有22个,SCI、EI论文分别有191篇和218篇,授权发明专利114件。这些科研基地在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批年富力强,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技术转化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与学术团队。

然而,学校高水平科研基地的建设时间还较短,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还不充分,许多由多学科共建的国家及教育部科研基地开展实质性多学科交叉融合活动较少,共同承担大项目、大工程缺乏有效的机制与纽带。同时,还存在着重申报、轻建设管理的现象,跨学科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团队难以真正形成,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不多,优秀人才、高技术集聚效应显现不足。突出表现在5年来获浙江省科技一等奖及国家奖项不多,具有产业影响力的专有技术十分匮乏,面向国家及省科技需求的新兴前沿学术研究缺乏系统性的组织规划与学术影响力,直接影响到申报重大项目的学术积淀。

为了充分发挥科研基地的创新高地作用,有效增强高层次基地承接大项目与培育大成果的创新能力,有必要积极推进高水平科研基地的学科会聚与交叉融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制度性条件为保障,加强科研基地的特色品牌建设。

二、国内高校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设状况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的学校,具有很好的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优势。为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北京大学把前沿交叉学科作为发展重点,组建了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前沿交叉研究院为学校直属的研究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有统一的行政管理队伍,设一个院长,若干个行政编制,负责日常的管理和协调,下设若干交叉学科的科研中心,每个中心又由若干实验室或方向组成,关系简单且紧凑。研究院的管理体制以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和创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基本准则。队伍建设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学术带头人以双聘方式由各学科教授担任,专职研究员采用专聘方式担任学术骨干,另有部分国内外知名学者以学术兼职的形式担任兼职研究员。各中心主任能上能下,谁好谁来做。研究生招生政策向交叉研究院倾斜。

前沿交叉研究院非常重视开展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定期组织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内容涉及物理学、化学、数学、工程学、信息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地质学、医学、哲学、管理学等学科。增进了学科间的了解,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促成了不同学科专家之间科学思维的碰撞,形成了一批跨学科的“973”和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前沿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工科性为主的高校,在航空器领域具有较高的学科积淀,现有的直升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难加工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现了人权与财权的相对独立,拥有十分明显的领先技术,如难加工材料装备、磁悬浮及航空器等。近年来随着军工技术的民用化推广,显现出强大的专有技术优势,不仅推进了重大项目的产学研合作,且为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拓展了空间,为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提供了技术与产业储备。如南航与无锡市之间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利用科研基地的专有技术将“磁悬浮技术”应用于风力发电技术及其电机产品中,不仅获得企业与无锡市政府各1000万元的资助,还申报成功“973”项目。该校认为现在可能技术领先的“点”不一定多,项目数也不多,但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持续性与专有技术可以奠定申报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基础。由于持续的研究积累,有利于凝练学科方向,更利于形成重大科技成果。为促进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发展,南航针对无人机等新兴学科领域专门成立了高技术研究院的实体研究机构,具有比较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为培育新兴学科发展,进院研究人员在考核上给予三年的“孵化期”,期间高技术院的科研人员不承担本科教学,不进行科研工作的量化考核,采用与学院制不同的考核管理方法。同时,学校相对集中配置有限资源培育新兴学科的发展(投入1亿元资金进行无人机的预研),保证新兴学科从一开始就具有高起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东南大学具备更加明晰的工科院校特征,在产学研项目研发与技术成果推广方面成绩显著,科研基地建设特色明显。学校正在开展“争先进位,全面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科技创新年活动。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这些基地完成了东南大学“十五”期间科研项目的45.5%,50%的“杰青”与全部的创新群体都形成于此。国家级基地主要采用完全的实体化运作,从学科、团队、高水平科研成果串起成一条线,学校在政策上对基地给予优先保障,国家与省的政策性条件保障要求学校严格执行,资源调配中优先保证,并给予基金、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基地内部管理主要采用主任全权负责的管理模式,即使由多个研究方向组成的基地,各研究方向也保持一个“出口”(基地的整体性较强)。因主任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带动了学术氛围的建设,如每周召开的教授碰头会、项目申报会,纵横向项目的产学研融合程度较高。

该校对跨学科研究团队从学校和基地两个层次进行行政干预的程度较强,前期虚拟的跨学科组织做大做强后,进行“实化”(由学校组织申报科研基地或成立实体化机构),学校上下达成统一的认识——“科研基地要么不建,要建就一定要建好”,同时深切地认识到,要建设名校,建设后强势学科,高水平科研基地是产生“大师与大成果”的摇篮。

南京工业大学规模及科研总量与我校比较相似,该校由南京化工学院发展而来,作为一所非“211”和“985”的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博士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自己培养了3位院士,有7人次的“973”首席科学家,令人瞩目。另有30余项“863”项目与国家支撑计划,200万元以上的横向项目20多项。该校材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由材料、生物、化工等多学科融合而成的跨学科研究基地,3位院士均位列其中。该实验室2004年申报成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列入江苏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四个培育点之一,2007年10月经科技部论证正式立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迅速发展与其深厚的学术积淀有关,强调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开放性的学术交流,以基地组织为纽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有成长前景的研究方向,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坚持大师引领,“有所为有所不为”地持续凝练研究方向,营造良好的团队创新文化,内部开展“站队”(明确团队方向)、“排队”(绩效考评)工作,不断提升基地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与水平,用大项目凝聚人才,实现良性循环。

三、学校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校的高层次科研基地在建设初期,许多基地仅出于申报时的需要,由多学科共同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校高水平基地的发展速度。在“十一五”科技创新大发展的时代机遇面前,既要有大思路,又要有实措施,要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来推进科研基地的学科会聚与可持续发展。

(一)“深悟”学科会聚的现实意义

要积极地推进学科会聚,鼓励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首先,科技创新的很多机会孕育在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中,所以要创建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首先要拥有“名校”的内涵——高水平的科研实力与教学质量。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坚持大科学观念,发挥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积极鼓励学科渗透、学科交叉,强强联合,在适应社会科技需求、促进新兴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打破条块、部门分割界限,通过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相结合,促进跨学科团队的学科间交叉融合,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提高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能力。其次,学校现有资源还相对紧缺,科研基地由学科所属学院二级管理,而现有的院系设置是相对静态的,易产生小而全的封闭思想,导致科技资源共享难,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投资效益不高,需要通过跨学科建设的方式来集成配置。

学科交叉研究属于原创性、创造性的科学活动,活动的结果往往是知识发展中的质变环节。对于这种原创性的活动,无疑应该给予特别的鼓励和扶持。高水平研究基地作为学校的智力中心,拥有众多水平较高的学科专业,肩负科学研究的职能,最有基础也最有必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二)“实化”科研基地的组织体制

上述几所高校中运行情况良好的高水平科研基地均有比较显著的实体化运行模式,不仅在资源配置与人员考核等方面,更在科学研究中结合已有研究基础与学科优势方面,做到了科学规划目标、凝练方向,妥善处理长远与眼前的关系。事实上,许多基地的项目申报均是基地的整体行为,申报内容一般都紧密围绕基地的主要方向,学术组织对申报书进行集体审阅与交流,因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内容前沿,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东南大学某重点实验室2009年组织申报的6个“863”项目中有5个项目申报成功。许多国内外的成功重点实验室运行经验表明,相对独立运行,具有一定的人事权、财权等“实化”的科研基地有利于开展系统性的长远规划与预研工作,营造出相对宽松的科研人员考核机制。我校科研基地运行管理中,应倡导这种“实化”的整体性组织与制度保障。

(三)“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们调研的高校在建设名校的过程中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十分重视高水平科研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给予良好的政策支撑。不仅重点关注硬件资源的配置,而且重点关注基地的科研氛围与人才建设,必要时给予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与支持。许多重点院校利用“985”经费重点建设科研基地,对科研基地在给予政策性支持的同时,也承担着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学科团队建设的使命。

为此,在制度设计与政策设计上要逐步建立起技术平台、仪器平台、信息平台和软件平台来支持学科交叉,从根本上优化科技资源,集成优势,增强原创性创新性研究能力。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建设,目的是通过由相当数量的研究人员组成创新团队,努力营造“集思广益、互相启迪、激烈碰撞、产生灵感”的文化氛围,重点培育和关心具有独创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逐步形成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北京大学的前沿科学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技术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的材化工程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的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十分强调“组织和引导重大研究项目、重大工程项目的多学科综合项目”,且持之以恒,培育出大批的创新成果,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大奖。将基地作为一个整体,从申报项目的组织到研制均有统一的组织机制,辅之以“教授沙龙、科技沙龙”的学术文化与和谐的人际环境,这是他们成功的经验。

要切实强调科研的三大面向——国家目标、学术前沿和市场需求,用需求推动科研基地的学科会聚与发展,时间、空间上最合理、经济、有效地完成预定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目标。改变目前单兵作战、各自研究的状态,通过学科交叉找到创新点,将项目做大,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

四、建设高水平科研基地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在政策与机制上重点支持高水平科研基地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

学校应成立高水平研究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处室参加,统筹协调学校高水平研究基地的资源配置与指导。基地内部成立由相关学科负责人或学术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规划基地的学术活动与研究方向,围绕基地研究方向组织开展跨学科研究。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都有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人才资源与硬件基础条件。学校要集中精力和财力有重点地建设好几个高层次的科研基地。

探索建立虚拟的学科交叉研究院,作为校一级非常设机构挂靠科研处进行工作,主要以课题、项目形式资助学科交叉工作的开展,并为各种学科交叉研究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采取任务牵引和目标导向方式进行组织。前期可以是虚拟,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进行实化,我校的军工研究院在这方面已开展了一些探索,但由于受制于资金、用房、人员聘岗等方面的条件限制,不利于稳定研究项目的开展,更无法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与集团式研究团队。目前的困难是缺少有效抓手,缺乏重点大学那样的“985”建设经费作为纽带,来推进科研基地开展学科交叉。

(二)高水平的科研基地要相对实体化运作

成功的重点实验室都有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和长远规划,这样才能形成深厚的学术积淀。这就需要科研基地的实体化运作,需要拥有一定的资源调配能力,将基地作为一个整体考核,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和人财物支配权。学校在政策上应该对这些基地进行支持,优先配置资源,让进入基地的研究人员具有稳定与良好的软硬件研究条件。同时具备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在人员考核上采取基地整体考核与基地内部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让基地具有一定的自我调配能力,有能力真正地组织有效力量开展大项目及大工程的联合攻关。保证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基地具有稳定的运行经费,是科研基地实体运行的基本条件。

要给予基地负责人更多的权力,对实验室负责人统一管理。方向负责人采用竞聘上岗的管理模式,每五年一届,方向负责人负责所在方向固定研究人员的选聘,研究人员要统一服从基地负责人的安排。方向负责人在聘任时要确定研究的方向并制定计划,在聘期内集中精力在该研究方向上作出成绩。聘期结束后,方向负责人可以继续参与下个聘期的竞聘。

(三)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科研基地开展跨学科交叉创新研究

以实现科研基地建设目标为主导,以创建科技管理新机制为保证,来鼓励开展跨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工作。基地的建设目标就是培育、营造具有国内竞争力,能承担高水平科技工作和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科研基地。围绕基地建设目标,机制上推进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将项目团队和课题组作为绩效考核的基本单元。激励交叉学科创新平台的持续发展,对建设状况良好的基地,根据承担国家重大项目需求而组建实施团队或项目课题组。人事编制给予单列,设立长期固定研究人员、短期研究人员和实验员。长期固定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具有重大意义、周期较长的国家项目,学术水平高,在平台内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其人事考核在平台内部;短期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研究周期较短的项目,遵循“随项目研究需求进出平台”原则,研究团队和课题组的组成人员可根据项目需求或发展需求进行重组、调整和流动,研究人员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和研究人员的全员聘任机制,实行双聘岗制。

要让基地真正成为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高地,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国家已开始启动这方面的政策性引导,如教育部的优秀人才工程、国家级重大项目等均对高水平研究基地给予了倾斜政策。学校下一步有必要深入探讨高水平基地的政策性支持。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科学定位,突出重点。学科交叉不是各学科机械组合,而是通过多学科综合凝练创新学科方向,形成新的学科优势。要加强技术会聚,提升能力。学科必须在精细化的基础上走综合化的道路,才能产生新科学和新知识,当前科学研究需升华到宽视野、多角度、多学科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层面上来。在关注学科交叉,凝聚集成化研究力量的同时,提倡“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机制上鼓励科研人员长期坚持研究的系统性与创新性的有机融合。

第二,加强平台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的功能,构建学科交叉的持续活力。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联盟,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大型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扩大科研规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将原有零散的、小型的、短期的和项目式的合作转化为系统的、有规模的、中长期的和机构性的合作。在实际科研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在解决科学问题中培养人才,在高水平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质量完成科研成果,最终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应用的“三赢”。

第三,整体提升基地承担的项目层次、科研经费和高水平科研论文的数量,培育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使优秀的科研创新群体不断增加,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院(中心)、研究基地和全校性科研平台等基地。

第四,加强国际化学术交流,拓宽科技合作新视野。积极开展国际化领域的科研合作与交流,依托科研基地建立柔性引进国际科研力量的机制,推动与国外学者的直接交流和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支持组建联合研发机构,开拓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国际化合作的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