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校—院—学科三级联动机制,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 负责人:马淳安
联络人:潘海天
参加部门:科研处、组织部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是高水平大学的共同特征。浙江工业大学创建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必须在为国家和浙江省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服务过程中才能实现。深化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既是学校参与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也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我校作为浙江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理应同经济活跃、区域经济与我校学科对口的浙江省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密切的政产学研合作,为浙江省区域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先后走访了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走访了浙江省有关地市科技局;分别召开多个层面的座谈会,听取科研管理人员、教师、学校驻外科技服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梳理查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工作思路。
一、科研工作回顾和经验总结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高校作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其功能和定位各不相同。就地方高校而言,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科研工作回顾
1978年底,学校与浙江黄岩胜利试剂厂签订了第一个技术有偿转让合同。自此,科技开发、产学研合作开始列入学校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内容;在1979年3月召开的浙江省科技大会上,我校9项科技成果获奖。这一消息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学校科技开发工作开始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的前15年,学校先后与省内外500家工矿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协作项目达575项,其中外省科技合同127项,占22.1%,遍及20个省市;本省合同448项,占77. 9%,遍及全省50个市县。
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浙江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学校不失时机地提出把我校建设成为“浙江省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研发的创新基地”,主动将自身的发展纳入地区社会发展规划。在立足浙江的基础上,主动将自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和经济建设发展的格局中,通过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国内知名度。
2000年以来,学校科研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承担了“973”、“863”、国家支撑计划(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等完整项目系列,实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零的突破;先后获6项国家技术大奖(其中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58项省部级科技奖,至今学校先后有2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2007年度科研经费到款达2.78亿元,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数分别达到318、207、218篇(2003年以来SCI、EI、ISTP分别达到825、505、497篇),国内排名分别为第46、54、40位,专利授权20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8件,在教育部直属院校专利授权排名榜上的排名是第22位;近五年累计科研到款达11.41亿元,其中纵向3.12亿元,横向8.23亿元。2003年以来,学校与30多个市、县(区)政府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科研开发联合体共37个,先后为3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4000多项技术服务,为地方的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努力建设成为浙江省科学研究重要基地。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5个、校级工程研究中心11个、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心9个,为有效开展科学研究,增强科学研究综合能力,构筑面向区域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三大索引收录论文、专利授权等情况见下图。
图1 2003—2007年科研经费情况
图2 2003—2007年学术论文收录情况
图3 2003—2007年专利授权情况
(二)经验总结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进步的源泉”,这是学校的深切体会和共识。30年来,浙江工业大学积极探索对外科技合作的新形式,在“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的办学理念引领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和国家经济建设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工大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
总结近年来我校产学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经验:
1.以企业技术需求为牵引,支撑区域经济建设
首先,学校将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根植于浙江省支柱产业、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区域块状经济,形成一批能够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的学科群。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积累,在绿色化工、工业催化、机械电子、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信息工程、环境工程、生物与制药工程等领域确立了省内优势地位,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次,以市场为导向,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需求,到企业中寻找课题,选择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展开研究,逐步将“先科研、再转化”的研发模式转变为“以产品为主线”的研发模式,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打下良好基础。我校先后与省内外一批大型企业和100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的技术咨询和技术开发服务。近三年,签订校企技术研发合同达2300多份,为企业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以重大攻关项目为纽带,形成校企协作创新合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两者在创新要素上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使高校创新要素与企业创新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技术创新合力,从而加快项目研发进度,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我校近年来的一些高水平研究成果大多都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完成的。
进入“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启动实施了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项目,更加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鼓励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承担重大课题。学校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寻求与省内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长期以来学校与企业已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优势,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研究基础,整合资源,组成创新团队,开展联合科技攻关。
3.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
学校根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要求,多渠道集成资源,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抓住制约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共性因素,结合优势学科特色,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集中优势力量,整合资源培育“大平台”。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区域产业经济的实际需求,积极参与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包括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现代五金科技创新平台、绿色精细化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科技创新服务实体,为浙江省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学校还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了激光加工技术、脉动工程、催化剂工程、塑料工程、加工技术与装备、环境工程、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工程、绿色结构与岩土工程、智能信息处理与嵌入式系统工程等11个校内工程研究中心,主动对接我省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发展。目前我校已形成了由国家、省(部)、学校三个层次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行业创新平台所组成的科技创新平台,以研究所为主体的研究群体,以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三部分组成的创新体系。为有效地保障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活动的开展,积极探索多位一体的平台管理机制与“开放、共享、创新、服务”的内部运行机制。在思路上,将学科、学位点、重点实验室与科技创新平台多位一体共同建设与管理,创新平台重点解决企业技术需求,凝练出科学问题,在解决科学问题的同时,又较好地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形成了技术服务—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功能协调发展的良性共同体。
4.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产学研合作共建创新载体
学校近年来在产学研合作的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着力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创新载体的建设,提高载体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成效,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加强与地方政府共建创新载体。有效发挥校府合作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的主导作用,通过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扶植重点项目计划等多种措施,推动创新载体的建设。学校先后与省内30多个市、县(市)的政府部门建立科技全面合作关系,按照“合理布点、稳步推进、注重成效”原则,先后共建了浙工大丽水联合研究院、衢州技术转移中心、嵊州技术转移中心、洞头技术转移中心、富阳技术转移中心,加入了温州国家大院名校联合研究院、绍兴纺织产学研战略联盟、上虞精细化工战略联盟、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温岭工作站等一批产学研创新载体。通过设立工作站、派驻地方科技部门挂职人员等方式,实质性地开展服务地方对接活动。
加强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高校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是科技合作的新模式,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市场,利用学校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建立起校企之间稳固、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为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升级提供技术支撑,而且可为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共建企业的开发项目,保证一部分稳定的研究经费来源,还可为高校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中试基地、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我校近五年的实践情况表明,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无疑是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有效形式,关键是如何确保其运作实效。为此学校出台相关文件加以引导和规范管理,并设置一定的标准要求,要求共建企业具备一定技术力量和稳定的经费投入,并通过设立学术委员会、技术指导团队等方式加强对中心的技术指导,提高运行成效。学校近三年共设立了20多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运行情况总体良好。
二、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一)面临的机遇
1.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济与科技相互渗透和融合,科技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特征。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和主导力量。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均生产总值由5000美元向8000美元至10000美元迈进的重要阶段,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我省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减趋势,而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素质性、资源环境性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今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趋紧,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劳动工资成本上涨、环境治理成本上升、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等困境。事实上,现在这种要素制约、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将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国家特别是浙江省,已经结束了低成本扩张,进入了高成本生产的时代。所以,要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现阶段,要破解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推动经济发展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资源依赖向科技支撑转变,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在此环境下,地方政府、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加快新产品的研发,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品质和企业竞争力。
2.政产学研中参与的各个主体自身发展的要求
政府作为创新的主导,必须对企业的创新活动给予积极鼓励和引导,使各种创新资源相互聚合,使各个创新环节紧密相连,促使企业自主创新从自发转向自觉。随着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将为自主创新提供更加有效的体制保障,创造更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将通过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实行政府采购等措施,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坚实保障。政府的重点将着力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提供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和促进,加快创建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行业和专业创新平台,为科技人才、信息和成果集聚提供有效载体。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最终必然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得到落实,也必须通过企业的技术应用得到实现。在市场竞争推动下,企业通过引入新的生产要素或改善生产工艺,使生产方式不断趋于节约集约;通过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企业与科学研究力量的结合,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很多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已经或正在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
高校作为创新的主力,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要依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指导思想,积极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围绕国家目标,面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努力产出原创成果,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科技创新既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自身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也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的主要手段。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对于提高地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地方高校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浙江工业大学而言,在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充分对接政府企业的需求,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特色,围绕区域块状经济,从行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入手,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施展“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服务社会功能有了更大的舞台。
(二)存在的问题
我校的产学研合作伴随着国家和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从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要求和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看,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产学研项目合作的形式
现有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主要以技术服务、委托开发为主,缺少以学校成熟项目和技术转化为主的产业化合作。近年来我校签订的横向合作项目合同中,科技成果和成熟技术的转让项目不多,绝大部分都是企业委托的“点对点”项目,未形成项目技术创新链,不利于重大成果的培育和形成。合作项目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来自教师个人与企业的联系,依托自主技术专利技术主动设计项目少。
2.产学研项目合作的内容
现有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总体研究方向比较分散,缺乏方向上的凝聚和特色;教师中自由探索的项目较多,但形成不了系列研究的项目、技术和产品;与我省块状经济、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结合的较少,没有形成以高新技术取代传统工艺和技术的研究氛围,从关键共性技术提炼出符合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少能力弱,与浙江省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工程技术类合作较多,人文社科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科学决策和文化有影响的引导不多。2007年我校签订的780份横向合作项目合同中,人文社科类项目仅占11%左右,项目经费的比重更小,只占7.4%。需要建立科学评价、分类指导、重点扶植的机制,引导我校人文社科研究深度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深度参与文化大省建设,促进人文社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协调发展。
3.参与产学研项目研究队伍
项目研究中以教师个体为主,共同合作的团队少。绝大部分校企合作项目都是教师“单打独斗”开展的,真正以课题组、科研团队共同承担重大合作项目的少之又少。加上学科协同作战能力较弱,有实力的年轻骨干偏少,学校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略显不足。教师队伍中高端的创新人才偏少,学科梯队不够整齐,尤其是缺少旗帜型的、有战略思维经验的高水平研究人员,重大项目的组织纽带作用较弱。我校已有一些研究群体的基本雏形,但不够强,不够稳定,以松散结构为主。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培养创新人才,建立以任务为纽带、方向特色明显、学科有效汇聚、符合产学研合作新要求的科技创新群体。
4.产学研项目的质量
合作项目都比较小,2007年单个项目的经费5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55项,只占总项目数的7%;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数只有16项(其中有一个团队就承担了7项)。学校基础研究的能力虽有进步,但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比,发展速度较慢,因此在全校范围内技术储备不多,有影响力的项目较少,能与企业直接对接的项目,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影响的重大成果更少。
5.产学研合作的条件
学校现有的创新研究平台层次还不够高,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数量太少,同时对高层次研究机构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经验不足。目前我校已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但我校这些标志性的研究机构的实际研究水平、运作水平和管理水平与兄弟单位比较,差距还较大,缺乏凝聚效应,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研究机构基础实力还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尤其是服务地方产学研合作的综合能力需要增强。
三、对策与思考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校具体实际,以科学发展建名校为目标,学校科研工作要继续坚持以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指导,深入贯彻浙江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战略,根据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着力于“打造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工作重点,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探索校地政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以平台建设为基础,融入区域产学研创新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内核,充分调动教师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着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积极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围绕国家目标,面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努力产出原创成果,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在产学研合作进程中,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服务中求发展,增强学校自主创新的能力和综合实力。
针对我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结合现阶段和今后我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提出“探索一种模式、完善两套机制、促成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
(一)探索“学校布点、学院蹲点、学科团队建点”的三级联动模式
1.学校布点
根据学校特点,做好布局规划,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的联系,争取地方的支持,在区域经济特色产业与我校学科紧密的地方共建科技服务地方载体,充分利用政府的公共资源和政策引导展开对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支撑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
2.学院蹲点
科技服务地方载体的日常建设依托相关学院,由学院牵头,重点围绕学院学科优势与地方的主导产业经济形成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努力形成对地方经济的强大科技支撑。同时,还要了解学校其他学科的技术优势,成为推广、联系的中介,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地方载体的作用,成为服务团队的有效组织者。
3.学科团队建点
学校、学院要根据地方需求支持引导相关学科团队围绕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研究,通过与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共建联合研发机构等合作形式,要在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主要龙头企业建立若干个科技服务示范点,共建创新战略联盟,成为重大技术成果转移和培育的基地。
(二)完善校地产学研合作的工作体系和保障机制
1.完善工作机制
要健全组织,进一步完善校地产学研合作的工作体系。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建议成立校地产学研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对我校的校地产学研合作工作做好规划;学校科研处是学校开展校地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统筹协调机构,负责对校地产学研合作重要事项的统筹协调,指导各学院的校地产学研合作工作。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大力推进校地产学研合作网络建设。要加大力度建立与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探索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大力推进科技干部交流与挂职工作,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大力推进各类地方科技服务的基地和载体建设,努力把校地产学研合作深入到各个领域。
要建立与合作地方的校地会商机制,每年围绕地方的需要共同商讨工作方案,共同设计组织关键技术的攻关。
更好地发挥各类地方科技服务载体的作用。要加强在各地设立的联合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各类地方科技服务载体的管理和指导,切实制定有关载体的设置、报批和运行的制度。要加强对载体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努力形成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善于面向企业开展推广服务的专兼职结合的科技服务人员队伍。
2.完善保障机制
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探索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和考核办法。对从事应用研究、试验开发、技术推广等工作的教师,将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所作出的贡献及取得的成果作为考核和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通过学校前期支持、向地方政府和企业筹集、加强中介服务等多种渠道,建立校地产学研合作专项经费,保证地方科技服务载体的运作和产学研合作活动的开展。学校要制定相关参与地方科技服务载体建设工作的教师的选派和管理办法,落实相关的工作生活待遇,保证有一大批教师活跃在学校和地方及企业之间。
每年评选一批在校地产学研合作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对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实施者和组织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促成三个转变
1.从被动的技术服务向面向区域经济产业特色的主动设计转变
学校要围绕“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的办学宗旨,把服务我省区域创新体系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努力体现我校作为省属重点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地位和特色。结合我省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和区域产业集群(块状经济),通过建立校地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搭建合作平台,使零散的小项目整合成系统的大项目。学校与地方政府把国家目标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顶层设计,在整合已有研究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推出若干项地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学校要面向我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从现实的紧迫需要出发,切实解决生产、生活中大量的科技问题,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在解决现实生产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省内的主导产业、主流产品,深度挖掘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组织团队联合攻关,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符合国家战略和我省发展需求的重大课题,积极争取国家和我省重大项目,培育重大科技成果,打造科学研究特色优势方向。
人文社会科学要围绕区域发展需要,开展宏观政策研究,努力当好区域发展的“智囊团”、“思想库”。
充分利用“希望之光”的平台,集中力量在衢州市的合作中重点突破,建立若干个产学研合作的示范点,并在此基础上推而广之,带动全局。
2.从原先的单一个体的服务向学科团队多学科汇聚的服务转变
学校要从服务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对我校面向地方区域经济开展产学研工作进行规划部署,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引导相关学院合理配置资源,重点在若干个区域的相关行业寻求合作,组织团队协同攻关。
学院要围绕自身的研究基础和条件,组织相关学院团队选定若干个行业领域进行设计优化研究方向,发挥学院的组织协调作用,提高组织重大项目的协同作战能力,加强与重点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合作,积极推进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布点。
学科团队要凝练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要起到纽带和引领作用,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共建战略联盟,围绕行业的若干个共性技术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群体是承担产学研重大项目的基本单元,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工作,推动人力资源的有效结合,以人为本,建设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或团队,以此提升学科竞争力,增强组建大项目和培育大成果的基础和能力。
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要充分发挥平台的集聚效应,促进创新要素的集成。建设以国家、省、学校三个层次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跨学科军工研究院所形成的科技创新平台,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地方政府和规模企业合作建立的技术中心构成的产学研服务平台,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创新体系。在现有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重点平台的布点培育,充分发挥我校参与的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抓重点布新点,对接我省主导产业的技术需求。在学校军工技术研究院建设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水平科研平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模式,推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和研究人员的全员聘任的机制,集聚创新要素,形成特色品牌,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实现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创新人才集成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3.从单项技术转让向构建长远的战略合作转变
学校要与地方政府建立长效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产学研合作中政府是调控主体,对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合作能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要素的有效组合,使学校的研究力量逐步向企业转移。要充分运用好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在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系中,为产学研合作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鼓励学院、学科团队与行业、企业建立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等产学研合作载体,围绕行业和企业的市场需求开展基础技术的预研工作。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式应当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一体的机制。基础研究不仅要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创新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的收入还应积极反哺基础研究,使产学研的结合更加紧密,真正做到科研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加强国际化学术交流,拓宽科技合作新视野。积极开展国际化领域的科研合作与交流,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平台启动海外引智计划,建立柔性引进国际科研力量的机制,推动与国外学者的直接交流和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支持组建联合研发机构,开拓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国际化合作的渠道,服务于校地产学研合作,培养一批国际对话能力强的科研力量。
此外还应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政策综合效应。以政策为导向,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努力营造宁静致远的学术氛围。建立分类分层的评价奖励政策,明确学校目标导向和科研发展导向;完善学校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绩效;制定专利申请与许可实施等管理细则,鼓励教师创造发明,促进专利成果的产业化,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管理等。配合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重大任务引导、分类指导、科学评价激励的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技工作中恒久的主题,学校要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和深入实施与时代、区域背景相适应的合作模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进一步提高我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浙江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