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关注师生员工需求,着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 负责人:张志军
参加部门: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学工部、研工部、工会、公管处、团委
按照“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和和谐校园建设的要求,重点调研和着力解决几件师生员工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着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在调研过程中,本着注重实效、减少师生员工负担的原则,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梳理、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调研成果——学校第五次党代会报告、2008年上半年省委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学校改革发展研究小组调研总结、近几年教代会和团学代会提案、2008年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教学督导组建议等多个材料中关于师生员工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师生员工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期望。二是向各职能部门征求意见,总结近五年来为师生员工办实事的情况和目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议对策。三是召开宣讲会和座谈会,进一步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此次调研,主要采用资料整理、个别访谈、会议访谈的方法搜集资料,以不特定的师生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对最近师生员工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把握。
一、关注师生员工需求、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
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以及人自身和谐”,师生员工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发展的和谐校园,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建设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一项需要举全校之力才能扎实推进的系统工程。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已经从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成长为一所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经达成了共识:学校要实现“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关键在人,需要广大师生员工同心协力、心齐气顺,把学校的事业发展与实现自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学校要充分关注师生员工的发展需求,深入研究影响学校发展的焦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齐心协力谋发展;需要将教育、管理、服务和关心、关爱、关怀相结合,及时了解和切实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切的问题,真正使师生员工能够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得到实惠,鼓足干劲,增强信心,着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
二、学校近五年来在关注师生需求、建设和谐校园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平安工大”建设,以稳定保和谐
建设“平安工大”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前提。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创造稳定有序的环境,对创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是全体师生的根本利益所在。学校十分重视“平安工大”建设。2006年,学校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将建设“平安工大”列入学校“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要认真做好控制环境污染以及卫生防疫等工作,建立清洁、卫生、健康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创造治安良好、校园稳定的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建立健全学校稳定工作机制,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创建平安工大。
1.加强安全管理
对重点环节、重点场所进行定期安全隐患大检查。针对南北门存在的安全隐患,学校保卫部门多次与交警部门协商,在南北门增设了交通信号灯;校内增添了减速带、转弯反光镜等交通设施。
2.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建立行之有效的应对预案和预警机制,通过五年来的建设和实践,成效显著。
3.加大技防设施建设和管理
充分发挥技防设施在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作用,近几年学校投入1000多万元加大技防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采取网络、手机短信平台、宣传展板、温馨提示宣传单等多形式、多途径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突出教职工办学的主体地位,关注工作生活需求,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1.加大投入力度,关心教职工身体健康
关心教职工身体健康是真正体现学校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
(1)提高了教师体检标准和检查频次,普通教职工体检标准从2004年的260元/人,增加到2008年的487元/人,体检时间间隔也从两年缩短为一年;高知体检每年进行一次,标准从2003年的169元/人,增加到2008年600元/人,新增了乙肝三系、肿瘤全套、电解质等体检项目。容大集团的后勤职工也参加相应的体检。
(2)2007年成立教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会,加大对患大病、重病教职工的帮扶力度,对符合帮扶条件的教职工给予1万~3万元的大病补助。到目前为止,已有3人享受了大病医疗互助基金的帮助。
2.完成“04-6”工程,切实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
学校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学校发展的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实施并完成了“04-6”工程。五年来,学校从杭州市政府争取到北景园、都市水乡50套的经济适用房,争取到教育厅统一建造的小和山翰墨香林苑、滨文苑657套教师专用房,并完成分配工作。“04-6”工程的顺利实现,有力缓解了教职工住房难问题,为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动力。
3.按计划实施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
目前已完成1931—1937年出生的175位退休人员396万元的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完成申请杭州市北景园、都市水乡50套专项经济适用房的52位教职工436万元的住房货币补贴申报工作;完成1999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525位教职工964万元的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完成离休人员配偶职级差及补足配偶一次性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发放31人,资金60万元。其他人员的货币补贴发放工作学校也按照省里的统一计划正在抓紧实施中。
4.逐步提高收入待遇,让教职工共享学校事业发展的成果
教职工是学校发展的建设者、创造者,也是学校事业发展成果的拥有者和享有者。
(1)提高工资待遇:2003年至今在职在编教职工人均增加工资541元;岗位津贴增加1136元。
提高教职员工工资待遇:2003年人均同城同待遇提高了314元/月,调整工资标准后人均工资提高了64.7元/月;2006年7月工资制度改革后人均工资标准提高了163元/月。
提高岗位津贴:2003年7月前人均岗位津贴约1612元/月,经过调整后人均岗位津贴为2115.4元/月,提高了503元/月;2007年7月,学校决定年底一次性发放年终奖金人均500元/月。
(2)调高公积金标准:学校在2007年1月和2008年1月两次调整公积金比例,人均公积金分别提高了165元/月和155元/月。
(3)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2004年起,离退休人员校内共享费逐年增加,退休人员每人每年3800元提高到5500元,离休干部提高到7500元。
5.创新管理服务,搭建教职工事业发展平台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兴校”和“人才强校”战略,注重管理服务创新,努力使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服务更加优质,为全体教职工工作学习创造优良的平台和环境。
(1)实施教授和中层干部学术假制度。为长期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的教授和中层干部提供相对集中的学术假时间,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到国内外著名大学一流学科进行交流与合作。
(2)积极争取引进人员购房政策。2008年7月后新引进人员,经学校多方争取,凡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的我校教师可以申购杭州市引进人才专项经济适用住房。
(3)协调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努力解决新引进教师子女就学问题,基本解决到周边中小学就读,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4)开设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为适应多校区办学格局,开发了自动化办公系统,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教职工可通过该系统查询各类管理文件,规范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6.实施“青蓝工程”,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
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想方设法,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实施“青蓝工程”,积极搭建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五年来,学校关心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成长的举措有:
(1)帮助中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扩大出国进修访问渠道,出台相应政策支持,2003年来已派出教师206人次;开展短期研修计划;支持、鼓励教师到重点高校攻读学位,自2003年来,有86名教师在职进修取得博士学位,208名教师取得硕士学位。
(2)实施“浙江工业大学主讲教师资格制度”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新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2003年来,有227名青年教师受益于“青蓝工程”制度。
(3)科研政策向青年教师倾斜。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启动科研工作,学校除了给引进的博士一定的科研启动金外,还每年出资50万元,设立面向青年教师的校基金;在推荐教育厅等厅局级项目的申报中也主要向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倾斜;资助青年教师发表论文,五年来共资助336名无项目资助的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资助额达10余万元。
(三)突出学生教育的主体地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是否牢固确立会影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投入、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五年来,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贯彻“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工作主线,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大教学投入,创造更好的教学和实践条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全员育人体系、学生思想教育与引导体系、素质拓展与培养体系、学生成长成才援助体系,促进学生和谐成才。
1.建立适应弹性学制学分制管理机制,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分制、复合型专业、特长学生和优秀学生转专业等多项改革举措,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推动、实施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计划,加强学生的校际交流与合作。
2.完善学生奖助学金体系
学校将每年事业收入的4%作为各类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学费收入的4%作为学生困难补助金、勤工助学金和助学贷款风险保障基金。积极争取社会资助,通过大学生助学计划、肯德基阳光助学基金、“希望工程圆梦大学”宋都和大江助学基金、可口可乐助学金等共争取近650万元助学金,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组织学生勤工助学,每年校院两级勤工助学工作体系为学生提供超过1万个工作机会,约500万元工作收益;2008年55周年校庆时,成立了150万元的张子良学生帮困基金。
3.组织开展送温暖工作
学校领导每年都走访困难学生代表,送去学习、生活用品,关心鼓励困难学生安心学习。从2004年开始,学校安排专门的场地和经费,建设“留家庄”,为不回家过年的同学提供一个温暖的家;推出了免费的亲情电话,帮助每位留校过年的同学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与家人通上一个亲情电话;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陪学生吃年夜饭,包饺子,看春晚直播。
4.提供优质就业服务
积极构建校内就业市场,形成了每年2场大型招聘会(春季招聘会和冬季招聘会)、10余场中型招聘会、150场小型专场招聘会的就业市场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为我校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5.增加学生活动场地
针对屏峰校区的师生反映新校区的活动场所太少,不利于广大师生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问题,学校通过协调把新食堂三楼、四楼约4000平方的场地腾空作为活动场地。2008年还投资近100万元,改建了朝晖校区篮球场,积极为师生员工开展体育锻炼创造条件。
(四)充分关注师生员工的民主诉求,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工作
1.不断推进校院两极教代会制度建设,引导教职工参与学校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
学校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注重发挥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不断推进校院两极教代会制度建设,深化校务、院务公开。
2.注重发挥各类非常设机构的决策咨询作用
学校建立健全了各类决策和咨询机构,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非常设机构的决策作用和决策咨询作用。
3.认真做好教代会、学代会提案工作
专门成立了提案工作委员会,规定提案委员会工作职责,明确了提案工作的办理、答复、落实、反馈各个程序。近年来,学校各职能部门处理提案的满意度超过90%,这些都较好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有力促进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4.积极拓宽师生申诉渠道,认真做好校内申诉工作,化解矛盾,消除异议
2007年制定了学校章程、教职工申诉处理办法、学生校内申诉处理办法,分别成立了教师、学生申诉受理委员会;设立校长信箱,开通热线电话,及时解决师生员工的投诉。
四、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备受师生员工关注,需要集思广益、着力解决的问题和对策
(一)教职工对于改善生活、工作条件的要求
1.教职工对提高薪资待遇、减轻教学科研压力的呼声较大
我校与在杭同类高校相比,教职工的待遇偏低,特别是青年教师,提高待遇的呼声较高。
对策及建议:增加公积金缴存比例和继续发放年终奖金;结合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参考省内各兄弟院校的情况,建立学校新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待遇留人;适当提高离退休人员校内共享费,使教职员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规范合同用工和合同工的薪酬福利问题。
由人事处牵头会同研究生院、教务处等部门,结合学科建设规划,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降低生师比;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等效评价体系。
2.本校教职工和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
杭州的高房价已经成为我校引进人才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对策及建议:学校积极向浙江省和杭州市争取政策,争取资源,为科教兴省留住最宝贵的人才资源;视学校财务状况,优先开工建设青年教师公寓。
3.公用房紧缺问题和使用效率的问题
公用房比较紧张,新引进人才、各类平台需要大量科研用房。
对策及建议: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省政府把我校屏峰校区建设列入拉动内需重点投资项目的有利时机,加快推动校园基本建设,进一步拓宽办学空间;认真总结原公用房管理办法实施三年来的情况,广泛听取各学院关于公用房管理及公用房绩效评估办法的意见,进一步修订《浙江工业大学公用房管理办法》,做好公用房绩效考评工作,制定《浙江工业大学公用房绩效评估办法》,提高公用房的利用率;加快改造,力争信息学院按计划搬迁,使朝晖校区公用房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
4.建议将离退休副处以上人员列入年度高知体检范围。
(二)师生员工对改进学校管理服务水平的关切
1.完善研究生帮困、奖励体系
目前我校研究生的奖、助体系不够健全,需要完善。
对策及建议:完善研究生的奖、助体系建设,建立与本科生奖助学体系相对应的研究生奖助学体系,为他们潜心治学、顺利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2.加强危险品仓库的建设及其管理问题
目前我校还没有统一存放危险品的仓库,使得危险品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策及建议:有关部门着力研究剧毒品、危险品贮存、流通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尽快在朝晖校区设立临时危险品存放点;加快危险品仓库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确保校园平安;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员队伍的建设,规范实验室安全工作。
3.加强校园交通和治安管理
开放式校园管理越来越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防范;校园内存在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南北门高峰期的安全隐患还没有完全消除。
对策及建议:进一步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加快朝晖校区弱电工程改造;加强停车管理,有效控制校外车辆到校内停放,减少不必要的车位资源占用,解决校园内停车难、乱停车问题;继续加强与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加派人手,消除南北门上、下班高峰期的安全隐患。
4.加强延长学制学生的教育管理
实施弹性学制管理以来,目前全校共有438名延长学制的学生。这些学生平时与学校联系不紧密,容易成为学校管理服务的盲区。
对策及建议:学校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制定相关管理政策,督促学院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规范管理工作。
5.解决活动场所偏少,体育设施开放不够的问题
此次调研显示,校内师生员工活动场地,尤其是屏峰校区的活动场地匮乏,现有活动场所和体育设施潜力发挥尚不够充分。
对策及建议:加快新资源的投入使用;对已有体育设施进行改造;制定有关制度,促进现有场馆的充分开放,为师生员工健身活动提供更多的场所。
6.解决学生医疗保障问题
对策及建议: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在校大学生将逐步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认真做好接轨工作。
7.其他问题
朝晖校区班车候车地点没有候车棚、教室讲台没有电扇、两校区交通班车、多媒体设备维护等。
对策及建议:尽快列入有关部门2009年工作计划,尽快解决。
(三)师生员工对于学校发展的期望
1.学校资金紧张的问题
我校新校区建设启动时间较晚,2002年正式开始建设,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目前还有一部分没有完工,事实上这些贷款也支撑了前几年学校办学能力的迅速扩张以满足浙江人民日益增加的高等教育需求。省政府2007年度一次性资金支持缓解了一定压力,但是贷款和继续建设的压力仍然很重。资金压力制约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部分地块可研红线多次到期,面临土地收回的困境。
对策及建议:积极争取省政府把屏峰校区建设列入拉动内需重点投资;盘活学校存量资源,拓展既有投入渠道,调整投入结构,规范资金流向,优化财务资源配置,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学校上层次、上水平的内涵发展带来的发展平台的局限
相较于上海、江苏等周边经济实力相似的省份,我省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很匮乏。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很重视这个问题,在《浙江省教育强省和“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浙江工业大学等若干省属高校按照国家“211工程”标准进行建设,跻身全国高校先进行列。“211工程”从学校上层次、上水平的内涵发展阶段来看,无论是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做好高层次旗帜型人才的引进工作,提高教师的事业平台和收入待遇,真正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还是加大教学投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毕业生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都需要学校争取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在争取更大投入的同时,增加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对话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对策及建议:继续争取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进入“211”建设序列;按照国家“211工程”要求,加强内涵建设。
3.之江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定位问题日益凸显
根据教育部26号令,举办独立学院,必须有500亩以上的独立土地,有总资产不少于3亿元的社会组织参与,在五年时间内完成过渡。
目前情况:学校和之江学院都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一方面,对杭州周边土地和氛围较为合适的地点进行实地勘察,与当地政府开展前期对话,商讨合作的可能性。选址已有几个初步意向,有多家投资公司表达了合作意愿,学校正在进行认真的评估。
4.对“开放大气、包容谅解”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标志,在建设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征程中要坚持“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价值取向,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要特别强调营造宁静致远的学术环境,形成“开放、大气、共享、包容”的学术文化。
对策及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校园文化的宣传、引导力度;继续做好校园文化的载体建设工作,推进学校V I识别系统的设计、推广;逐步完善有关措施,从制度上保证团队协作和包容大气的校园文化逐步成为师生共识。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知,让师生员工得实惠,既要从大处着眼,统筹规划;又要从小处入手,抓好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建设真正和谐的校园,实现我校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当然,全校师生员工的需求会随着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在上层次上水平的内涵发展过程中,继续充分关注师生员工生存发展的各种需求,通过事业的发展来进一步关注和满足师生员工的需求,着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