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边区校园文化

边区校园文化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边区教育事业在艰苦的环境下蓬勃发展,边区校园文化也迥异于过去任何时代的校园文化。边区校园文化的特点可以从抗大、鲁艺等名震遐迩的学校活动中得到集中的体现。边区校园文化的另一特色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及艰苦创业的精神。

第三节 边区校园文化

在抗战时期,中国西部高原上一个贫瘠荒凉的地方——陕甘宁边区,神奇般地成为全中国人心目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奔赴边区,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边区教育事业在艰苦的环境下蓬勃发展,边区校园文化也迥异于过去任何时代的校园文化。

边区校园文化的特点可以从抗大、鲁艺等名震遐迩的学校活动中得到集中的体现。这些学校自诞生起,就重视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为抗战、边区政治文化服务。当时,大批知识分子涌到延安报考抗大等学校,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是海外侨胞,年龄从13岁到50岁都有。他们之中有学生、科学家、文学家、新闻记者等。在战争频繁环境艰苦的情况下,他们通过紧张的学习教育,很快成为坚强的抗日干部,单抗大总校就培养了1万多名军政干部,奔赴抗战前线。鲁艺也派出一批由戏剧工作者、歌咏工作者、美术及文学工作者组成的混合性文化纵队前往前线“实习”。

边区大学被喻为“真理园圃”和“革命的大家庭”,民主风气很浓。师生之间团结友爱,在自由阅读、民主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学习实践中,形成了严肃活泼、民主自由、联系实际、追求真理的良好风尚。

边区校园文化的另一特色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及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敌人封锁的严酷环境下,为坚持抗战,边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一切机关学校部队,必须于战争条件下励行种菜、养猪、打柴、烧炭、发展手工业和部分种粮。”“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社会财富的劳动对教育改革和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产生了深远影响。著名作家茅盾曾满怀激情地在其散文名篇《风景谈》中形象地描写了从“生产”归来的知识分子:“兴奋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方言。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他们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14〕在另一篇散文《记“鲁迅艺术文学院”》一文中也写道:“生产运动在‘鲁艺'简直是一道美妙的牧歌呵!”〔15〕

边区办学条件相当艰苦,鲁艺的校舍大礼拜堂就是延安唯一的西式建筑。但是边区校园文化活动却是丰富多彩的。茅盾在他的文章中这样不厌其烦地记载:在“大礼堂内,昨天是讲演会,有学问有经验有斗争历史的‘老干部'讲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形势,或者是从前线回来的老战士作一个华北抗日根据地文化动态的报告,或者是‘长征的英雄'演述长征的故事,青草地、猓猓国、雪山大渡河。但今天则是怡心悦目的晚会了,‘鲁艺'的‘实验剧团'演出了果戈里的、莫里哀的、莎士比亚的不朽名作。或者是曹禺的《雷雨》和《日出》……那时候,你会惊异,哪里来的这么婀娜潇洒的都市风的摩登姑娘?然而这是‘鲁艺'戏剧系的学生。昨天也许她还身上是灰布制服,脚上是草鞋,在‘生产队'中抡起了锄头……”〔16〕

在贫寒的祖国西北角,校园文化如此充满朝气和活力,可称得上是校园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边区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充满时代特征的精神内涵,简言之,就是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地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一种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一种胸怀大志,忠贞不渝的理想境界;一种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这种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校园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