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方法论探索:课程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注意把理论研究和调查分析的成果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注意结合“校园文化学”的课程特点,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作用,以期建立研究式、开放式、参与式的创新教学模式。具体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研究性教学内容
校园文化学的理论体系至今并不是很完备,还在研究探索之中。过去,我们在介绍某门课程时,往往会郑重其事地指出该课程体系和内容如何系统,如何逻辑严密,实际上这样等于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使学生觉得这门学科很高深,只有老老实实地认真听老师讲课,不然就掌握不了该学科知识。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结果是把学生定位在被动学习的位置上,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讲授“校园文化学”时,我们告诉学生这门学科并不成熟,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讲授内容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希望和学生们一起来思考、研究。大学生是富有探索精神的,当他们被领入未知世界时,他们的求知欲就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二、热点引导法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时而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引起学生们的关注。我们在教学中就注意把这些热点问题的发生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如《北京人在纽约》、《刮痧》等影视片反映出的东西方文化冲突问题,世界政坛上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与西方国家如法国、美国关于文化价值观的争吵等热点,都适时加以利用。再如,校园里出现的“经商热”、“创业热”、“考证热”等热点问题及“课桌文化”、“卧谈文化”等现象,也进入课堂教学中予以分析,增加教学的现实针对性。
三、疑点解析法教学
关于文化问题,青年学生由于历史知识和人文素质的缺乏等原因,有很多困惑,如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建设到底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怎样的文化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应对网络文化的冲击等问题困扰着人们的思想。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回避这些问题,而应在课前充分的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不厌其烦地和学生一起探讨、辨析,使教学真正起到授道、释疑、解惑的作用。运用疑点解析法要切忌讲课时平铺直叙,而要巧妙地运用提问式的讲课方式。提问式的讲课方式可让学生在听课时积极思考问题,同时也能了解到研究工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这样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开放式考评方法
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尝试:一是思考题不定标准答案;二是小论文考查法。作为人文科学知识的习题训练,应该引入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思考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更好的答案。还可以提供一些从科研课题中选出来的问题,并明示学生,这些都是正在研究而没有共识、定论的问题,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而且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参与科研工作。关于课程考试也是让学生写一篇具有一定研究性质的小论文。考试论文的命题一般都不在教材和笔记之中,而是从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课题中分解出来的。这些题目并不是考试时才给,而是在平时讲课过程中就提出来的,而且同学可以自己建议考试的论文题目。这样,通过平时的教学,围绕论文题目,学生就可以有目的地分析校园里发生的丰富的文化现象,包括有组织的文化活动,如社团文化和个体文化现象,如宿舍卧谈文化,评价其正负意义,探讨工作对策。实践证明,开放式的考评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颁布,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高师院校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在高师院校开设“校园文化学”课程,适应了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院校课程建设的要求。但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做的教学研究工作还只是初步的,还有许多问题需深入研究,如中小学校园文化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活动体系的互动机制等课题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还有待于同仁们继续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