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校园文化对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创新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目标都重要。”〔2〕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该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而校园文化所固有的理念可以帮助创新教育思想在高校文化群体中安营扎寨,对创新教育在高校的真正实施起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一、校园文化与创新教育的一致性
创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最起码包含这么几项内容:个性化、开放式、创造性、自主性、创新性。而校园文化的发展历程表明,校园文化理念从本质上也蕴含着以人为本、自主创新等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
(一)个性化
发展个性是创新教育本质目标实现的根本所在,个性是创造力的核心,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当然这种个性是指健康的个性、和谐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要根据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努力发展自己和完善自我。在这里,教育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应该是内化和外化两方面相统一的过程。秉持校园文化理念的教育形式,在内化和外化两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要使学生有效的内化社会经验,教育就应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单一的、程序化的、僵硬的教育形式,显然不可能使学生有效地内化社会经验为个体经验。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完全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将教育影响转化自己的内部动因。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个体经验外化的实质是学生的自我表现,学生只有在主动活动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表现自我。而校园文化教育形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在活动中得以表现并在活动中发展。校园文化有利于营造大学生个性张扬的氛围。承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仅意味着对学生的健康的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让其个性在不妨碍他人发展又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前提下尽可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还意味着对一些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出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在努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又不求全责备,不要求尽善尽美,以发挥其特长和优势。
个性化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方面,这是社会需要日益多样化的要求,我国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将进一步多样化,经济结构将更加复杂。这就迫切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克服单一和统一规格要求的积弊,逐步体现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特征,从而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个性化。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每一个学生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特长都有充分自由的发展。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又为每个学生不同能力、兴趣、特长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条件,因而,21世纪教育发展对人才的个性化要求空前提高,校园文化能不能适应这一时代的新要求,将决定其能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把之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酝酿开展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把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作为培养目标,从而把个性化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针对我们的现实情况,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者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寻找适合大学生成才的规律,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条件,使我们的教育更富有创造力。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注重自身的个性和个体潜能的挖掘,发现自己的特殊价值,从而让自我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人性化
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教育过程的人性化,只有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校园文化理念是以人性化为宗旨的,这体现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和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适应性两方面。一方面,校园文化理念强调教育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爱的“生活关系”。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理念强调教育的内容、环境、方法形成的教育影响,应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和找出能使他们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的欢乐那条‘含金的矿脉’……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学校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从事一件使自己感兴趣的事。”〔3〕校园文化理念强调学校的教育活动应适应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有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
与传统的工业文明相适应,传统的教育是种格式化的教育,在学校里学习的人们要为将来进入工厂和机器化的社会做准备。在这种格式化的教育模式下,人是作为机器而被锻造着,而人性色彩在服从、死记硬背与重复练习中逐渐暗淡无光。但是,即使在这种制度环境下,校园文化活动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依然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和尊重。正是在这个校园文化活动所营造的氛围中,使得置身于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庄严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正如刘智运教授所说的,“在一流的大学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师生都不知不觉地发生着一种变化;它永远改变着一个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学习以及自我的关系;在这里,创生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分享方式,创生着一种朝着进一步面向未知之境地开掘与迈进”。〔4〕
(三)开放性
按照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开放式的学校课程模式,是实现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重要手段。构建开放式的学校课程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和教育空间的开放性四个方面。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放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也表明,它能为构建开放式的学校课程模式在理念和实践操作上提供全方位的借鉴和支持。按照校园文化教育理念的观点,在课程目标方面,学校课程应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作为核心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而且使学生乐于学习。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关注社会问题,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尽可能吸纳社会非教育组织提供的教育内容,把社会作为大课堂、大学校。在教学方式方面,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单一的传授性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使学生从以封闭的教师思路为唯一指南的学习过程中解脱出来。在教育空间方面,要求走出课堂,面向社会,使学生不断接收书本以外的信息,产生创造的欲望,找到创造的切入点,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自主性
常规的传统教育方法在促进学生自主活动方面有欠缺之处,革新常规的传统教育方法,就应该把促进学生自主活动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1997年在美国召开的“未来的学校”国际教育大会上,主讲专家们不约而同地认为,今后需要的是能够自己主导学习与工作的人才,而不是等候上级指示的下属。所以,学校教育的趋势也应该成为由学生主导学习的过程及方向,而不是由旁人指示与安排,更不应该受制于既定的课程或制度。〔5〕自主创新是校园文化的显著特征。秉持校园文化理念的教育活动无论是德育活动,还是智育活动,或是体育、美育等活动,都强调把激励学生自主地活动放在首位,使学生在活动中能表现自我,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如在德育活动中,校园文化理念排斥教师空洞的说教,排斥道德知识的重复灌输,而推崇情感陶冶、实际锻炼等教育方法。这种教育理念反对把学生仅仅作为道德知识的内存,而坚持把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
(五)创新性
一般来说,教育学意义上的创新性不仅是指表现为某种特殊才能的创新性,而且更多的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包括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模拟思维等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发现新关系相关的学生的动机因素和情意因素以及智能因素。动机因素是由发现新关系的需要转化成的推动人们发现新关系的力量,这种力量大的学生往往对新事物格外敏感,垂青言行的独到之处。情意因素,就是在发现新关系上表现出的肯定的情感体验与坚忍的意志品质。创新比常规性解决问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在排难除险的过程中,如能累中得乐、苦中知甜、锲而不舍,那就具备了创新必要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智能因素,涵盖操作因素与调节因素。操作因素即加工创造对象信息的因素,如记忆、想象、思维等;调节因素即通过纠正失误等控制操作因素正常活动的因素如元认知(metacognition)。”〔6〕从长期的实践来看,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创新的动机因素、情意因素和智能因素等方面都发挥着很重要的直接的作用。校园文化既可以像所谓的“情境课程”一样,为学生创设一种真实的或模拟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当前情形下积极观察、主动思考、及时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迅速反应能力,积累经验,增强创新的信心和能力;又可以像所谓的“潜在课程”一样,以课程展开的暗示性、习得过程的愉悦性、效果显现的长期性,在学生品德修养、人格塑造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的人文教育功能对创新教育的意义
校园文化对创新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们的一致性上,还在于它能解决“为谁创新”、“创新什么”的问题,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
我们知道,创新教育如果没有解决“为谁创新”的问题,也就不能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假若我们通过所谓“创新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才能的“优秀人才”,而由于我们的科研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尚不尽如人意,而这些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又较多地受到利己主义的影响,那么结果大部分“优秀人才”流向国外,为他人去创造财富。同样,如果没有解决“创新什么”的问题,创新教育的前景如何也是令人担忧的。要知道,象征破坏者的魔鬼总是与象征建设者的浮士德为伴的。人们之所以把希特勒称为“邪恶的天才”,是因为他虽然有创新才能,但却把这种才能运用到对人类文明的破坏上。要解决“为谁创新”和“创新什么”的问题,就有赖于人文素质教育。
培根说过:“史益人知,诗益人慧。”自然科学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人文科学则侧重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通过想象、联想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能促进思维的求异和创新,推动想象和联想,触发创造的火花。纵观科技发展史,凡是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都不仅精通自然科学,而且在人文科学方面也有良好的修养。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名出色的小提琴手,他说:“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个方面我都一事无成”。物理学家杨振宁的人文知识也十分丰富,他对中国的历史、古典文学、音乐和摄影都有浓厚的兴趣。有的专家指出:“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既受制于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也受制于人的情感水平和人文精神。创新人才往往拥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崇尚科学的精神,往往具有远大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往往追求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存的哲学价值。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课程的严重缺陷表现为:自然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割裂,轻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虽受到重视,但强调的是传授高度分化的科学知识本身而忽视科学精神培养。这导致学自然科学的人不关心社会和人本身,学社会科学的人缺乏科学精神,不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没有远大理想、没有责任感、缺乏道德观念和人伦精神,甚至还有一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信封建迷信。这样的高等教育课程当然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7〕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和掌握专业学科前沿知识,具有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创新能力,而且还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具有由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精神支柱和追求卓越的理想,具有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完善人格。大学生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文化成果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世,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自主解决自身在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只有解决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创新教育才是完整的。但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不是只是多开几门文化素质教育课,多加几节文化素质教育的课时呢?事实上,课堂教育或是传统的显性课程教育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的是强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过程,其教育方式、教育渠道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显性课程的教育,也包括隐性课程的教育;既包括校园内的文化活动,也包括校园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包括活动文化、课堂文化的影响,也包括环境文化的熏陶等。因而,校园文化所固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