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习方式 让课堂更精彩——《克和千克》教学片断及反思
湖北省天门市竟陵西关小学 杨少兵
背景与导读
《克和千克》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节内容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它内容上的独特性——游离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知识观在课堂教学中能得到充分体现。然而游离于生活之外,因学生于书本之中的教学情形依然存在,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依然存在,背书包——进课堂——学知识,仿佛是学生生活的全部,这些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课例试图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自主建构,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乐学与真学齐飞。
案例与反思
[片断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手提一袋水果表情自然而又夸张地说道:好沉啊!
生:(好奇)老师,上数学课,水果是干什么用的?
师:(微笑)这些水果今天用处可大了,它来帮助我们认识新朋友——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反思]
课的引入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故设悬念,引起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片断二]
动手动脑,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多媒体课件出示三种秤。
师:这些秤你认识吗?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
生:(讨论)可用来称物体的重量。(其他学生补充)
师:我明白了,要想知道物体的质量,必须用秤来称。
(师生一起用秤来称1千克的苹果,让学生来掂一掂有多重,数一数有几个充分感受1千克的质量,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生1:一棵大白菜。(用手比画出大小)
生2:一个大茄子。(比画茄子的大小)
生3:10个鸡蛋。
师:可以肯定那棵大白菜有1千克重,但那个大茄子肯定没有1千克重,10个鸡蛋也没有1千克重,大约是1千克的一半,但这些都是老师的经验,同学们在下课后可以咨询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亲自实践一下,我们下一节课再交流。
[反思]
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是没有意义的,应该与学生交流对话,把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学生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而亲切的话语,流露出的真诚,则起到了助推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自然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2.合作交流,再度感知
让学生拿出学具——一袋食盐,再次感受1千克。
学生先读一读包装上的说明,再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重量。
师:一袋食盐有多重?两袋食盐有多重呢?
生:1千克。
(学生自觉合作,再次充分感受1千克有多重。)
[反思]
在这里,学生不仅再次亲身感受了1千克有多重,而且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激情互动,深化认识
师:(拿出两枚硬币,一枚1元的,一枚1角的)这两枚硬币都很轻,怎样知道它们的重量呢?
生1:用手掂一掂。
生2:用秤称一称。
师:(让学生到前面用秤来称,可是秤的指针一点变化也没有,又有几个学生到前面来称,还是没有结果。)怎么办呢?
生:老师,有没有天平呢?我记得爸爸的实验室里有天平,用它可以称出很轻很轻的物体的重量,爸爸说就是连一根针也能称,只是我没试过。
师:你真是一个有心人。(学生掌声鼓励)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天平是用来称较轻物体的质量的,常用克作单位,然后让刚才发言的同学上台称出两枚硬币的重量。
生:1元的硬币重6克,1角的硬币重1克。(学生再次掌声鼓励)
师:1元等于10角,一枚1元硬币等于10枚1角硬币的质量吗?
生:点头,又赶紧摇头,众生大笑。
师:多少枚1元硬币重1千克呢?
生:(思考计算)160多枚!
师:我们刚学过有余数的除法,同学们就用上了,真棒!那么多少枚1角的硬币重1千克呢?
生:1000枚。
师:真棒!(板书:1千克=1000克)
[反思]
这一环节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巧妙地制造悬念,让学习成了学生自己的迫切需要,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实践,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1千克=1000克,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就这样,新思维、新方法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片断三]
巩固深化,运用新知
小组活动:(1)以食盐为标准,通过合作,感受1500克、2000克、2500克、3000克的质量。(2)以身边所能接触的物体为感受对象,估计其大致质量,如果分歧较大可到讲桌前用秤或天平“检测”。
……
[反思]
这一环节,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将数学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家庭,同时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掀起了一个新的学习高潮,达到“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境界。
点评与拓展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实践,给我们如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帮老师称1千克的苹果,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1千克的物体,让学生手掂1千克的食盐,让学生估计身边物体的质量并验证等,学生感知充分,记忆深刻,让知识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事和物,所以1千克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第二,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认识,了解他们的已有经验。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而不是紧紧地抓住他们的手不放;不要仅仅局限于让他们“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发现其所以然”,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印象最清晰,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设意识。本案例中,教者放手让学生到实物上去感知,让他们自由地找1千克重的物体,让他们估计身边的物体有多重,然后自己去验证,留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后来的一切活动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第三,发挥合作优势,改变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小组内可以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具体感知1千克时,学生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做到,凸显了合作意识。
第四,教师还要注重不断地增强课堂活动的开放度。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应及时鼓励和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且为他们的探究活动创设广阔的活动背景,力求做到: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提示;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的,教师绝不示范;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教师绝不代替。充分发挥适时评价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第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课例中教师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
(点评:湖北省天门市教研室 魏文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