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位一体”好习惯 促进学生发展
锦州市凌河区锦铁小学 贺 坤
开展生活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德育、探究德育的课题实验工作一年多来,我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德育工作,加大了课题实验研究的力度,以德育科研引领德育实践,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树立了德育的新理念,坚持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基本原则。力求实现德育工作的新突破。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我校把培养学生好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的特色活动,并重点以“十个好习惯培养月自检卡”为载体。通过6大刺激变量,即班队会系列、各学科渗透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系列、报道系列、家庭系列、社区系列,做到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共同为学生搭建良好习惯形成的教育平台,为学生营造了健康的成长空间。我直接参与了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有一些点滴的体会,现与同行一起分享这份收获,同时也希望各位同行指出不足。
一、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我们要育人,培养学习的良好习惯,必须认清习惯培养过程中的特点,在生活中,每当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总会在重复完成之后,产生自觉不自觉的潜意识,一旦周围环境有所改变,我们仍旧被潜意识影响,而以旧有的方式去完成这项活动,这就是我们“习惯”了。当然,习惯有好有坏,课前预习的习惯有利于我们接受新的知识。因此,这种习惯理所应当算是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基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形成好的习惯,这个过程应该有计划。
在综合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生活经验等之后,我对习惯所涉及的方面有初步的归纳。我认为,良好习惯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1)学习;(2)卫生;(3)言谈举止;(4)遵规守纪;(5)劳动;(6)日常起居;(7)饮食;(8)体育运动。对于这众多方面良好习惯的培养,必须遵循一定的计划,做到按计划行事,切不可偏废某一方面,否则我们的“产品”依旧不会形成健全的人品。各种习惯是互相影响的,同时它们的形成又各需时日,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专家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需要21~30天的时间。因而,在培养学生习惯时,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分阶段、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
我们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习惯培养体现了“有计划性”。从学校的整体工作布置上看,有计划地安排填写“十个好习惯自检卡”活动。下面是《安富小学2007年四月份十个好习惯自检卡片》(节选):
(1)每天早上6:30起床,7:40到校上学,不迟到,午睡40分钟,三餐按时吃。
(2)出门前整理好个人卫生。
(3)入校后向值周教师行鞠躬礼,向大队旗行队礼。
(4)不在校门外地摊上买小食品或文具、玩具。
…………
学校的自检卡片上清楚地写清了在当月中应注意培养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数量不多,但却有侧重点,代表着习惯的某些方面,只要在当月中得到切实的落实,在日积月累之后,在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方面就会卓有成效。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召开一些相关的班队会,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会习惯对今后的影响。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健康,以及周围对其的总体印象。在小学生中,不爱理发,不剪指甲,不常洗澡、换衣服的学生大有人在,“黑脖圈儿”常常出现在我们身边。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到星期五放学时,我们学校对全校学生提出要求,要求每人必须在周日洗澡,并整理个人卫生,到了星期一早晨对全校每个人的个人卫生进行检查。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如早晨扫除签到制度等。在整个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始终贯穿着有计划进行的思想。
二、“好习惯自检卡”,开辟家庭教育阵地
对学生好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庭教育更是一块不可不争的阵地,而通常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脱节的。我校利用“十个好习惯自检卡”为载体,建立起家庭与学校的桥梁。
“十个好习惯自检卡”中列出了学生每月应注意培养的好习惯,这些条目较为全面概括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学生每天做到了哪一条,就在相应的格内打“√”。最后,每月都要求学生和家长作出评价。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家长主观上都愿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有的是不知从何入手,有的是教育不得法,通过自检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约束,另一方面也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供了依据。我校学生从一开始填写自检卡是被动地完成任务,到现在已经成为约束自己行为的一种手段,学生愿意如实地、自觉地填写自检卡。通过家校合作,已经使我校的学生自觉养成了好习惯。
我从学生反馈回来的自检卡中看到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表现好的学生我们给予充分的表扬,对和自己相比有进步的学生我们也给予表扬。为此,我校专门开辟了“好习惯英雄榜”栏目,把受表扬学生的照片贴进“英雄榜”。孩子们看到自己上了“英雄榜”,相互比拼,看谁做得好的劲头更足了。
三、兴趣活动,让好习惯教育更活泼
“好习惯,有十条,小朋友,要记牢……”这首我校专门为让学生记住应有的好习惯而专门编写的“好习惯三字歌”我校人人都会背。大部分学生也都能按照其中的要求去做。对学生进行说教是枯燥的,怎么能让学生对此有兴趣呢?我们绞尽脑汁。喜爱活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活动既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又能使他们长知识、增才干,对他们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活动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源泉与基础,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而寓教于乐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方法。围绕规范开展好活动,让学生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在游戏中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在比赛中找到不足,逐步改正。例如,根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校开展了“我是劳动小能手”系列活动;根据不尊敬长辈、不团结同学的现象,我校开展了“这是你吗?”的讲座活动。格言、警句虽文词简短,却力量无穷,它可以使人奋进,使人振奋,又给人指导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各班开展了每天送一句格言给全班同学活动,并写在黑板一角“我喜爱的话”中,这样每天能点亮一盏学生思想的明灯,如热爱劳动方面写上:“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珍惜时间方面写高尔基的“不知道明天该做何事的人是很不幸的”或鲁迅的“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还是有的”。尊敬人方面写:“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关于什么是美,写“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等,格言、警句许许多多,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这样每天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日久天长,学生的精神世界一定会比昨天更明亮。在老师的带动下,班中的好多同学都喜欢在课外收集名言了,我们召开了各中队主题队会,相互交流学习格言的体会,为良好习惯的养成指明了航标。
四、充分肯定,好习惯校园展风采
我们必须牢记:“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充满朝气和未脱稚气的青少年,一味地指责不免影响他们的热情。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上,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努力需要得到老师及时的认可,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面对儿童,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 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被激励。因此,我们在对学生加强常规训练中,注意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运用学生典型教育启发学生,激励学生,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校一名学生,平时被同学们称为“小气鬼”,因为他从不花零用钱。然而在“手拉手”活动中,他却拿出了自己的零用钱,捐给了贫困生。我们及时表扬了他,把他树为典型,引导全校学生向他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诱导他们从自己的行为中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同时,应注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监督和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感,帮助学生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困难,无论在是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方式。现在,我校很多学生的良好习惯已逐渐养成。下面几句话是从自检卡“家长的话”一栏里摘抄出来的:家长周刚说:“孩子的自理能力明显加强,减少了对家长的依赖。原来孩子最让家长头疼的挑食的毛病没有了,我们做家长的非常感谢学校。”家长李校伟说:“孩子能自己穿衣了,不让大人插手,睡前从不刷牙到忘不了刷牙。这种转变多亏了这自检卡!”
总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需要教师特别是德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它,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守规范的好习惯。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棵小树苗只有在我们的辛勤浇灌、不断扶持下才能长成栋梁之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