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案例
辽宁省北镇市高级中学 石 云 刘晓玲
一、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课标细化:
①熟知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②熟知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和线路;
③熟知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课标细化:
①熟记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港口和航空港;
②理解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和城市交通网络的形成;
③理解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识记中国主要的商业中心、世界主要的贸易金融中心;
④理解交通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交通在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史上有重要意义。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中生产活动的纽带,是形成社会分工的根本保证。因此教材在讲授第三章《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第四章《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后,安排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本章分两节,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主要阐述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其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是难点,需要根据实际,兼顾客、货的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此外,由于受制于教材篇幅,对基础知识处理非常精炼,对案例处理也点到为止。尤其是“交通运输布局都受到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更是精练,因此要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本节内容,还要通过一些案例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三、教学方
情景教学、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四、教学过
1.情景教
多媒体播放《天路》,学生可以一起唱。
问题:天路是指什么?为什么要称为天路呢?它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纷纷回答问题:青藏铁路,海拔高。带着问题一起学习本节课。
铁路就属于交通运输方式的一种。
展示图片:明确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区分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工具。
出示——合作探究题:列举不同货物以及起止点,判断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现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根据探究及教材明确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学生讨论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会越来越怎样?
引导:不同的运输方式对上述的要求程度是不同的,我们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区别对待,灵活掌握。
出示图片:磁悬浮列车、集装箱、巨型油轮。
问题:交通工具发生巨大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2)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交通运输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①高速化——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教材79页图5.1)。
②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③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可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教材79页图5.2)。
(3)交通运输布局。在一些经济发达、人流较大的地区,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相互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出示教材80页图5.3投影片)。
综合分析、讲解: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关系网图。图表中的上面一列表示的是“项目”,中间一栏的“运输方式”是最基本的,可以此为中轴,由此向左,表现运输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由一种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由此往右,表现的是综合运输网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
①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
②影响和制约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
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课本图——南昆铁路。
通过这个案例,应掌握以下问题:
①南昆铁路起止点: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贵州。
②克服的自然障碍有哪些?(地形区及特点)
③沿途有哪些资源?(矿产、物产、旅游资源等)
学生活动:通过以上读图,学生自己就容易归纳出南昆铁路修建的意义。(时间充裕些)
④意义:
• 可以把西南内陆的资源优势同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南昆铁路把资源丰富但无出海口的西南内陆,同有绵长海岸、便捷通道的华南地区连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
• 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南昆铁路的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石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及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政治意义。
该区包括了十多个少数民族。这里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
• 南昆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
• 我国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之一。(因经过的地区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这种条件下修铁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2.课堂小结
利用板书系统、扼要地进行总结: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特点比较
2.方式选择
二、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1.趋势:网络化、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2.各种交通运输网络
三、交通运输布局
1.基本要素
2.影响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
3.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活动题。
选择一条你熟悉的铁路、公路或一个车站,分析影响它们布局的因素有哪些?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案例教学、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图表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识要点。从交通方式的选择到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做到了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和发表意见、动手填图并完成习题,全程投入。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提升了能力,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