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行跳远——小学四年级(水平二)
锦州市太和区大薛乡流水小学 仇玉城
一、教学内容分析
跳跃是人体基本活动,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受学生喜爱。急行跳远简单易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弹跳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超越自我的精神。根据(水平二)三、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跳跃与游戏的教学所选的内容都是以游戏形式为主,以发展跳跃活动能力为重点。此前学生进行过单脚跳跃的相关内容,如单脚起跳摸悬挂高物,为本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本课又为以后学习的跳高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力量、灵敏性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进一步增长,女生身体活动能力与男生差距缩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较一、二年级有了更高要求,并通过教学进一步发展跳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急行跳远的能力,使80%的学生掌握助跑与踏跳相结合并轻巧落地的动作方法。
四、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弹跳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能做出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发展学生的协调素质和弹跳力,增强学生的身体平衡控制能力。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养成勇敢面对困难、自信、果断以及与人合作的集体精神。在踏跳时,用于展示自己,大胆、自信地做出动作,体验完成动作的愉悦感。
六、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助跑与单脚踏跳结合和轻巧落地。
学习难点:做动作过程中,全身协调。
七、教法、学法
采用讲解示范法和游戏竞赛法、纠正错误法、练习法等。
(1)利用讲解和示范法,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因为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生动、直观的方式和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2)采用游戏竞赛法,不断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以达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3)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动作,提高学习的信心。
(4)游戏法,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教师只注重讲解和示范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探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逐步掌握要领,所以利用游戏辅助练习。
八、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两个内容(5分钟)
(1)课堂常规:①体委整队;②师生问好;③检查服装;④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与任务。
(2)准备活动。
①跳短绳。设计意图:通过跳绳感受跳跃过程中的“前脚掌发力蹬地”“屈膝”。
②反应练习“弹钢琴”。以四列横队分别代表多、来、米、发,叫到的蹲下,没叫到的站立。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为了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受伤,同时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基本部分(30分钟)
利用语言、挂图导入本课主题——急行跳远。
首先出示挂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的技术动作,见图1,再通过教师的示范及讲解,使学生更直观地领悟和理解跳远的重难点。
图1
(1)慢跑三步,做踏跳,腾空后屈膝缓冲落入沙坑的动作。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轻巧落地的感觉
(2)助跑5~ 6步,在助跳板上踏跳后,使身体充分腾起,再轻巧落地。设计意图:使学生体验积极踏跳和身体充分腾起,最后一步踏跳腿快速蹬伸同时向前上方积极摆动并保持上体正直的踏跳动作的身体感受。
(3)教师示范完整的急行跳远动作,让学生重点观察助跑与踏跳的结合瞬间动作。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急行跳远的动作,并引导总结出:加速助跑,踏跳腿积极蹬地,髋、膝、踝关节充分蹬直的动作要领。
(4)进行游戏:看谁跳得远,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①全班同学分为两组进行比赛。
②按助跑距离分为12米、16米,两轮比赛,达到优秀人数多的小组获胜。
安全提示:必须一人练习完毕回到位置后才能开始。
设计意图:这是本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学生比赛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助跑和踏跳的结合技术以及轻巧落地的动作要领。
(5)对抗游戏:跃过障碍。将体操垫贴上数字(1~ 10),分两排摆放,中间摆放障碍物,见图2。
图2
①全班分为两组(按体能);
②按规定的数字顺序完成;
③按照路线先完成的获胜。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助跑和踏跳相结合的能力以及轻巧落地,并适当调节学生身心,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群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3.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带领学生共同做放松操,进行有效地调整身心,消除疲劳。
(2)小结。用概括性语言总结本次课的动作要领,并对本次课的情况做小结。
(3)下课。
(4)回收器材。
九、预计教学效果
1.掌握知识
80%~85%的学生掌握了急行跳远的方法。
2.运动量密度
全课练习密度35%,平均心率为120次/分。
3.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情况
能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使学生能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最后完成了教学内容。
十、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燃起了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展示出良好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急行跳远对于水平二的同学来说,完全掌握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项目。想学习好急行跳远,要有充分的弹跳,并且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讲,还必须要有一定的胆量(尤其是女同学)。在教学过程中,开始的学习是在沙坑之外的,让学生练习起跳,找到跳的感觉,并建立充分起跳的概念;然后就是跳沙坑的练习,因为学生在跳沙坑时普遍有恐惧心理,所以开始的跑动距离不宜过长,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慢跑三步起跳落到沙坑里,然后逐步增加跑动的距离,这样学生的恐惧心理就会逐步消失,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比赛看谁跳得远以及破自己的跳远纪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对于动作有误的同学,我组织学生对急行跳远和立定跳远的动作进行比较,找出立定跳远和急行跳远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两跳相同之处:都要求踏跳有力,双脚落地,落地轻巧,屈膝缓冲等。不同之处:立定跳远是原地、双脚蹬地起跳;急行跳远则是助跑、单脚起跳等。这样进行相同和不同的动作比较,学生对跳远的动作技术要领更明了,更利于动作错误的学生尽快纠错,尽快掌握正确动作。
在教学急行跳远“助跑与起跳”动作技术的时候,助跑由走到跑,由近距离到远距离,这样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指导。即一步练习开始,到三步、五步、七步练习;从走三步、五步、七步,到跑三步、五步、七步进行练习。每一次练习前,先做一个示范,学生则观察、模仿、练习。示范的时候,要求学生保持安静、认真观察。学生散点练习的时候,合理分组,合作互助,觉得可以了,就到老师那里“过关”;也可以在老师巡回观察指导的时候“过关”。老师把握“过关”的人数,80%以上的学生过关了,再进行下一个练习。这样,学生愿意学,积极练;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因此,学生掌握跳远动作的技术也更快更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