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成蜜后——骨干教师成长三部曲
锦州市古塔区保二小学 李庆平
“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唐代诗人罗隐的咏蜂诗,然而在我看来它也是广大教师的辛苦写照。我们和蜜蜂一样,是勤者,更是智者,因为我们知道酿成佳蜜要采百花。从教已经整整十五年了,在这期间,我不知疲倦,永不满足,在教育教学的百花园里不断耕耘,同时也收获颇丰。看着自己的学生如桃李般茁壮成长,体味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日臻成熟,感到无比的充实与快乐。
下面我来讲讲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把它称为“成长三部曲”。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
回忆教学之初,我也曾乱花渐欲迷人眼,也曾迷茫与困惑。一路走来,才克服了浮躁之气,从教之初,我也曾无比虔诚地手捧名师教案,把它奉为“神明”生搬硬套地教给学生。但却出现了“低效率”“兜圈子”的现象,不是虚晃一枪两张皮,就是明知故问走形式,要不然水上浮萍,不到位。为什么名师的教案到我的手里却变得不再神奇,不再灵光了呢?满腹狐疑的我找到主管语文的行家里手吴彬校长,吴校长一语点醒梦中人:“庆平,语文教学要‘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教者要有驾驭课堂的智慧,以情动人……”领导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是啊!光靠名师的教案上课还远远不够,自己不钻研,不琢磨,不参悟,如何能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从而驾驭好课堂呢?痛定思痛,于是深夜台灯下有了我手捧于永正、孙双金、李吉林等教育名家的专著潜心苦读的身影;午休时,教室里有了我与窦桂梅、贾志敏、薛法根等名师名课亲密接触的专著神情;闲堂时间,校图书馆有了我求知若渴不断汲取教育营养的足迹……我不断地请教优秀教师,不断地向同行取经。功夫不负有心人,假以时日我觉得自己的教学一点点成熟起来了。2004年,在区进修的联合视导中,我执教的《广告词创编》受到了语文教研员的特别好评。在保二这个名师如云的优秀集体中获此殊荣,我心里觉得特别高兴。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倍感鼓舞。之后我执教的《草船借箭》一课,受到市语文教研员的一致好评。作为重点培养的青年语文教师,在领导的悉心培养下,在市区教研员的着力打造下,经过一番痛苦磨砺,我多次在区教研课上执教,教学如一颗小沙粒一般,日益闪耀着一丝珍珠般的光润。
二、江流曲似九回肠
诗人柳宗元曾写道:“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意思是:眺望远方,重峦层林,遮住视线,不经愁肠百转,宛如眼前江流曲折。我的从教之路也亦如这“九曲江流”一样,“几多欢喜几多愁”。
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如徐徐春风般迎面吹来,但如何避免与新课程理念形似宗异、貌合神离呢?我又遇到了棘手的难题。
《马背上的小红军》讲述了一位红军小战士为了能让陈赓同志顺利地走出草地,拒绝他的几次帮助,最后牺牲的感人故事。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精美的课件,感人的配乐,妙语连珠的教案,自信满满的我,走上了讲台。然而,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怎么会出现学生笑场的情形呢?虽已是阳春三月,但我却心灰意冷,阴霾笼罩。坐在电脑前许久,时钟已经指向深夜十一点,我却毫无倦意。究竟哪里出现问题了呢?一个念头闪过,对,“长征”这一历史史实,对孩子们来说距离太遥远,他们不了解,进而也无法走进文本,无法解读红军小战士的种种表现。于是针对问题,我巧妙设计,加强渲染,补充材料。课堂上情到深处,我哽咽了,学生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不矫情不造作,尽是真情流露。
这节课受到市区领导的一致好评,就连听课的老师也不禁为之动容。教学之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无限风光在险峰
“无限风光在险峰”,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我的课堂教学日益走向成熟,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我的语文课渐渐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了。正如孙双金老师所说:“好课不是散步,好课不是放羊,好课像登山,引领学生登山,登知识的山,登情感的山,登人格的山,登语文的山,登思维的山。一堂好课,教师要引领学生从山脚走向山顶,无限风光在险峰。”
“小脸通红”说明孩子兴奋了,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小眼发光”说明孩子的智慧之门开启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说明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不断地表达他的所闻、所疑、所获。
教学中我或如奔马驰骋,一气呵成;或若闲庭信步,满目繁花。渐渐与学生浑然一体,若羚羊挂角,无踪可觅。润物无痕。渐渐地我将书中静止的文字化作“柔柔的春风”“绵绵细雨”“润物无声”。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无痕,在全国小学语文学法会上,我执教的《老人和海鸥的故事》一课获一等奖。在“09之春”锦州地区语文研讨会上,我执教的《小狮子爱尔莎》一课,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2010年在全市教学八项技能大赛上,我执教的《抓阄》一课获得特等奖。我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市、省、国家评比中获奖,参与并主持课题研究,相继被评为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市教坛新秀、市级骨干教师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虽然取得这些成绩,但我深深地知道,教育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课堂的精彩在于细节的处理,一句无心的话,一个忽略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一种惯常的态度……课堂教学中微不足道的细微之处,反映了教师的水平,折射了教师的思想,表达了教师的风格,体现了教师的实力和功力。点滴微末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课堂效率的质量,今后,我将关注教学细节,追求教学品位,增长教学智慧,提升教学能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让我们在情智共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创设充满绿意的课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