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识你真好

认识你真好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沟通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是班主任责无旁贷的义务。因此,教育的重点不光是教会学生认识到错误,而且要督促学生改正错误。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日趋重视,现行教育体制中的许多问题与缺陷被提了出来,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小学教师阅读的价值取向明确——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的阅读种类结构中教参读物高居榜首。调查表明,教师阅读状况与教师个人的成长关系密切。

第二章 打破人际交往的障碍——沟通游戏

一、师生沟通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关键,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以及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大有裨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则有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它不仅是促进教育产生效能的重要手段,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育哲学家认为,教育的全部意义都包含在师生关系中,教育过程甚至可以看做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因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并不是单纯地传授文化知识,而是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更是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学生获得人际交往技能和建立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础。美国教育家季洛特说:“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关系,要能夺得每个学生的心。”

二、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在当今讲究团队合作的社会中,拥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能受到社会的真正欢迎,而怎样才算拥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呢?一个人拥有团队合作的能力不是靠他说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展现出来的,行动中最能体现团队合作能力的就是有效沟通和认真聆听。试想一个不能将自己说的话表达清楚,也不能将别人说的话理解清楚的人又何谈拥有团队合作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沟通和认真聆听呢?

所谓有效沟通,自然有别于普通的沟通,与人进行有效沟通时应首先和对方确立共同的目标,这样才能达成最好的沟通效果。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不应以自我为中心,而应在沟通的时候仔细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才能使沟通的双方在更好的氛围下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

而认真聆听就更富技巧性了,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那些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将关键的部分进行有效的记录,而对没能及时记下的或不确认的部分不应当重复询问,应当进行有效的确认,这样做不但更容易被对方接受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理解上的偏差。

因此,同学之间出现的很多误会、摩擦、纠纷,绝大多数都是沟通不畅引起的。让学生们认识到沟通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是班主任责无旁贷的义务。

第一节 班级沟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典型表现

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是大部分教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方法。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使交流的效益最大化?要知道,交流是否有效、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效果和教师的水平。一次不成功的学生谈话不是零效果,而是负效果!

一些老师很有耐心,工作也有热情,学生无论犯错还是违纪,他一律作为思想问题看待,在办公室里总要苦口婆心、长篇大论地说个没完没了,总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不要说学生,就是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其他老师听着也都不耐烦了。这些老师的动机无疑是好的,努力的精神也值得肯定,但就是没有认真分析教育的对象。要知道,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与我们年龄差距并不太大的中学生,在某些事情上懂的道理也很多,我们不能总以一种无知幼儿的眼光看待他们。实际上,学生违纪多数不是认识问题,而是素质问题,懂道理而不去做,才是学生的问题所在。因此,教育的重点不光是教会学生认识到错误,而且要督促学生改正错误。

另一些老师,当学生犯错后一进办公室,就不问缘由、不听辩解地劈头盖脸一顿狠批,情绪激动、语言尖刻。时间一长,学生都能准确把握这个老师的规律了。从人的本性来说,对于表扬的话语,不管是否符合实际,都是先接受了再说;对于批评的话语,也不管正确与否,都会不自觉地生出抗拒之心。可以说,批评越严厉,抗拒之心越强烈。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当时就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应。尤其是有的老师会气急迁怒学生、抛开事情针对个人、直斥学生的品德,甚至牵累学生的家教,这些都会伤害学生感情,造成师生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鸿沟!结果就是,事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师生关系却又搞僵,而且老师自己也生气的不得了!实践证明,老师在任何情况下的情绪失控除了降低自身威信之外,不会有什么积极作用。

还有一些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一开始还是很严肃地批评教育,但很快,或者由于学生“健谈”,或者由于老师自己的性格原因,批评教育转为闲聊。刚刚还是界限分明的师生关系,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久别重逢的朋友。这样的教育方法也是不合适的。

这里强调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主要不是针对交流的时间和频率,而是针对交流的有效性。老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把握好交流的目标,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二、原因分析

1.师生沟通不畅的原因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和老师之间仿佛隔着一堵高墙,谁也猜不透谁的心思。学生有学生的牢骚和不满:老师为什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老师这么凶”?老师也有老师的不满和失望:为什么学生不好好学习?为什么学生不配合自己?为什么学生不喜欢自己?这样的不满和对抗在师生关系中表现得很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较重的职业压力。“现在做老师太不容易了,压力非常大!”这是许多老师谈起自己职业时的感受。教师从来就不是轻松的职业。教师的日常工作量远超过了八小时,而且近年来推行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对教师的学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日趋重视,现行教育体制中的许多问题与缺陷被提了出来,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把教育问题的矛头都指向了教师,教师成了僵化了的应试教育体制的象征。老师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2)阅读量少、阅读面窄。1999年,中国教育报社曾组织过一次有关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结果发现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的阅读面比学生窄。

2001年,中国教育报又组织实施了“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情况调查”。调查显示:在回答“是否经常阅读”时,91.2%的教师肯定了自己,但七成教师每天业余的阅读时间只有半小时到1小时。关于不常阅读的原因,有80%的老师选择了“没有时间”。中小学教师阅读的价值取向明确——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的阅读种类结构中教参读物高居榜首。调查表明,教师阅读状况与教师个人的成长关系密切。特级教师、高学历教师、教师个人获奖情况都与各项阅读指标明显相关。师生沟通不同于其他人际沟通,它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引导性,这是教师的教育职责。师生沟通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政治、思想、心理、生活;等等。因此,教师一定要博览群书,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教师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必然会导致师生沟通的种种问题。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和途径日趋多样。很多情况下,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在某些方面的信息掌握情况已超出了他们的老师。教师们只有不断地去掌握和探索新的知识,才能继续与学生沟通,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3)“网络时代”学生的特点。许多老教师都说:现在的学生比以前难教多了!从某些方面来讲,的确如此。以前的学生视教师为权威,他们愿意听老师的话,用心上课、读书,因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教师更是知识的象征。“网络时代”的学生呢?网络世界中的处处平等使他们无视权威,对自我、对民主非常重视。他们经常接触数字科技,在某些方面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信息已超过了自己的老师,他们看到了老师的不足,这更加强了他们的反权威意识。因此,老师们常说现在的学生不听话、叛逆……

老师们也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们没心思读书。当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获得知识与信息时,他们当然会喜欢在网络上利用各种搜索器、新闻网站、学术网站取得相关的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这种较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十分新颖的学习方式也更符合学生们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如果教师们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那么“网络时代”的学生们会比从前的任何一代学生都更加厌学。

(4)缺乏沟通技巧。事实上,许多教师都十分想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如何与学生沟通的教育理论,而且非常愿意学以致用。但是实际的问题往往太灵活、太琐碎,系统的理论很难具体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们常常埋怨他们的老师不理解、不尊重自己,其实老师们大多都能了解学生们的需要,也想要去满足他们,但是在表达上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在季洛特的《师生之间》一书中,一位教师的话可能道出了许多教师的心声,他说:“我也已知道学童的需要,由衷的知道。他需要你予其接纳、尊重、喜欢、信赖,需要你予其鼓励、支持、打气、使其高兴;他还需要自己有能力去探询、实验、获得成就。……我所欠缺的是所罗门的智慧、弗洛伊德的洞察力、爱因斯坦的知识和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难道要成为一个好老师真的要具备这些苛刻的条件吗?当然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教师们真正需要的是记住沟通的原则并掌握一些具体而实用的沟通技巧。

2.学生之间沟通不畅的原因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前期”向“青春中期”过渡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及接受能力较强。但是他们也有较强的失落感和无助感。他们的基础知识还未打牢,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未养成,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甚至打骂,无法倾诉自己的想法,颇感无助。他们的自尊心强,意志力弱,学习无目标,对于个人前景找不到方向,遇到困难不敢知难而进。他们的逆反心理强,在校老师不让做的事情偏想尝试,且不计后果。这些现状说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有效沟通,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不回避现实、不顺应现状,通过有条件的接受,师生通力合作,因人、因材施教,并持之以恒,勇于创新,才可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章沟通游戏要让同学们在游戏中正确地沟通,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理解和信任。

第二节 理解沟通的重要性

叉 手

目的:演示强迫性的改变可能引起的不自在和随之而来的抵触情绪,让大家了解互相沟通、取得共识才是改变的最好方法。

步骤:

1.请全班同学按照平时的习惯双手交叉握在一起,并请他们注意看看自己的拇指和各个手指是怎样交叉的(是左手大拇指在上,还是右手大拇指在上)。

2.请大家松开手后重新合拢,这次手指交叉的顺序要正好相反(例如本来左手拇指在上的改为右手拇指在上)。

3.向学生指出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个身体上的小小变动并不会引起任何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即使只是很轻微的身体变化,也会产生不自在的感觉。

讨论:

A.当手指采取与平时不同的习惯姿势时,你们有没有觉得异样或不自在?为什么?

B.为了减轻对改变的抵触情绪,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技巧?

分享心得:游戏继续,请按照你所不习惯的叉手动作连续做20遍,然后请准备好最后再做一遍叉手动作(提示:随便哪只手在上面)。有多少人改变了刚才的叉手习惯?这说明了什么(提示:习惯是可以改变的)?怎样去改变(提示:有意识地去练习——思想上的接受,行动上的参与)?

沟通过程中,最易引起误会的就是人们的习惯思维和习惯做法,人们总是会想当然地把别人的想法认为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其实你的习惯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个麻烦。

穿衣服

目的:沟通的一大误区就是假设别人所知道的与你知道的一样多,比如下面这个游戏就以一种很喜剧的方式说明了这一点给人际交往带来的不便。通过游戏可以使学生明白沟通中经常存在误区,每个人的知识范围都是有局限的。

步骤:

1.班主任挑选两名志愿者——A和B,其中A扮演老师,B扮演学生,A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B怎么穿西服(假设B既不知道西服是什么,又不知道应该怎么穿)。

2. B要充分扮演出当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弱的时候,老师的低效率。例如,A让他抓住领口,他可以抓住口袋,让他把左胳膊伸进左袖子里面,他可以伸进右袖子里面,极尽夸张娱乐之能事。

3.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全班同学辅助A来帮助B穿西服,但注意只能给口头的指示,任何人不能给B以行动上的支持。

4.班主任推荐给A一种卓有成效的办法:示范给B看怎么穿。以下是工作指导的经典四步培训法:①解释应该怎么做;②演示应该怎么做;③向学生提问,让他们解释应该怎么做;④请学生自己做一遍。

讨论:

A.对于A来说,为什么在游戏的一开始总是会很恼火?

B.怎样才能获得A与B之间的更好的沟通?

分享心得:

1.在游戏的开始阶段,A总是会觉得很恼火,这主要是因为A的预期与B的实际能力不一致所导致的。A认为一般人都应该会穿西服,而B恰恰不会穿西服,两者之间产生了落差,自然会让A觉得B很笨。

2.对于反应比较慢或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老师们应该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要将其调整到与学生相符的状态上,千万不要对学生表现出不满和鄙视,应该多和学生沟通,帮助他们确认自己的能力。这一点也可以推广到同学之间的日常人际交往中。

3.在沟通的过程中,微笑和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要肯定别人做出的成绩,即使它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因为那样可以帮助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心,更快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蒙眼作画

目的:人人都认为睁着眼睛画画比闭着眼画得要好,是这样吗?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都是睁着眼的,但为什么总有些东西我们看不到?当发生这些问题时,我们有没有想到可以借助他人的眼睛?试着闭上眼睛,也许当我们闭上眼睛时,我们的心敞开了。本游戏可以使学生明白单向交流方式与双向交流方式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说明当我们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步骤:让所有的学生用眼罩将眼睛蒙上,然后分发纸和笔,每人一份。要求每人蒙着眼睛将他们的家或者其他指定的东西画在纸上。完成后,让学生摘下眼罩欣赏自己的大作。

讨论:

A.为什么当他们蒙上眼睛时,所完成的作品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那样(任何两个人之间语言的沟通都不可能100%准确,误会往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B.怎样使这一工作更容易些(提高语言沟通的技巧)?

C.在学习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说明:老师可以用语言描述某样东西,让学生蒙着眼睛画下他们所听到的,然后比较他们所画的图并思考为什么每个人听到的是同样的描述,而画出的东西却是不同的。

有模有样

目的:让学生明白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误会往往来自于自己的习惯思维。

步骤:

1.全班同学两人一组,每组成员先共同订出一些标准动作,如一方说出在棒球场”,另一方即以“挥棒”的动作代替口语回答。

2.两人面对面坐着,猜拳赢的一方先提问,另一方则要针对对方的问题用动作回答,错的人就算输了。

3.例如,问:“在棒球场?”答:(作挥棒姿势)。问:“在教堂?”答:(做祷告的姿势)。问:“在照相馆?”答:(作搔首弄姿状)……

4.如此反复,再加快速度,回答的人稍不留神,就会输了。

5.输的一方淘汰,赢的人再继续两人一组,一直到决出谁是胜利者。

分享心得:

1.输的人为什么会输?而且老是输(因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本游戏也适用于挑战人们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思维)?

2.误会往往就在习惯思维中产生。因此,要想做到有效沟通,就必须学会仔细倾听别人的语言,领会别人的想法,尽量克服由于自己的习惯造成的不便和曲解。

遵照命令行事

目的:让学生练习如何按要求做事,以及如何倾听、如何阅读是成功沟通的前提条件。

步骤:

1.将全班同学分组,每组5~6人,每人发一张命令指示单(见下页)。

2.在老师表示开始后才能翻开命令指示单看。

3.学生要在3分钟内完成指示单上的指令。

4.先完成的学生可以为本小组加分。

指示单:

01.请务必阅读完再做。

02.在这张纸的右上角写下你的尊姓大名。

03.将你在右上角写下的“大名”圈出来。

04.在这张纸的左上角画五个正方形。

05.在刚才所画的正方形中各画一个十字。

06.连接正方形的四周画一个圆圈。

07.在这纸的右下角签上你的名字。

08.在签名下写三个“好”字。

09.在右上角所写的大名下画一道直线。

10.请在这张纸的左下角画一个十字。

11.把刚才所画的十字周围加上一个三角形。

12.在这张纸的背面,算一下70乘以30的答数。

13.在第八句中的“好”字上画一个圆圈。

14.当你做到这儿的时候,大声喊一声“我最快”。

15.如果你认为已遵行指示,请大声说“我最好”。

16.再在这张纸的背面计算23加32,再加23的和。

17.从你刚才的答数减去23,再减去13等于多少?

18.请你把所得的答数和旁边的人比较一下。

19.用你的笔尖在左上角五个正方形中钻五个小洞。

20.假如你是第一个做到这里的赶快大声喊:“我是第一。”

21.在以上所有题目旁的数字,请把双数圈出。

22.现在你已仔细读完了,请只做第一题、第二题的工作。

分享心得:

1.游戏结束时,是不是大多数同学的纸上已经破烂不堪了?画满了线条,充满了折痕,甚至出现了很多可笑的场面。要告诉同学们因为这里出现了大家在互相沟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自以为是、断章取义;在没有充分了解对方的目的、意图之前,就假定自己已经懂得了说话者的意图和想法,于是开始自行其是。

2.人与人在沟通中常常出现类似的情况,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喜好、受教育程度等来判断别人的想法和动机,并将其视为不可动摇的真理。但是那些往往并不真实。因此,充分沟通、有效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礼貌和感谢

目的:让学生理解到要在同学有准备的情况下布置工作,根据一定的程序进行,并对自己所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是正常沟通应遵循的方法。

道具:数量与人数相等的球、玩具等,大小应适于在手中抛接。

步骤:

1.班主任让所有的学生站成一个圈。

2.学生A拿着一个球,问学生B:“B,你准备好了吗?”

3.学生B要回答:“是的,我准备好了。”

4.学生A把球扔给学生B,学生B接到后要对学生A说:“谢谢。”

5.然后学生B按以上步骤把球扔给学生C。

6.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最后一位学生接到球并说谢谢。

7.要求学生回忆和记住扔球的路径。

8.重新开始,要求学生把手中的球按照上面的路径传递,但这一次每位学生在把球扔给下一位同学后,把另一个球也扔给下一位同学。

说明:可能许多学生都只顾着扔东西而忽略了询问和致谢。

分享心得:当你从同学手中得到任何的帮助时,都应表示感谢。当你要给同学交代任务前,一定要确认对方已经准备好了,不要产生沟通上的误会。

第三节 教你如何正确地沟通

撕 纸

目的:为了说明我们平时在沟通过程中经常使用单向的沟通方式,结果听者总是见仁见智,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执行,结果通常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如果使用了双向沟通之后,结果会怎样呢?差异依然存在,虽然有改善,但增加了沟通过程的复杂性。所以什么方法是最好的?这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作为沟通的最佳方式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及环境而定。

道具:准备总人数两倍的A4纸(废纸也可)。

步骤:

1.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纸。

2.由班主任发出单向指令:大家闭上眼睛→全过程不许问问题→把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把右上角撕下来,转180°,把左上角也撕下来→睁开眼睛,把纸打开。这时,我们会发现各种答案。

3.这时班主任可以请一位学生上来,重复上述的指令,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学生们可以提问题。

讨论:完成第一步之后可以问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结果(提示:因为大家的反应是单向沟通,不许提问题,所以才会有误差)。

完成第二次之后又问大家,为什么还会有误差(提示:可以对学生说明的是,任何沟通的形式及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它依赖于沟通者双方对彼此的了解、沟通环境的限制等,沟通是意义转换的过程)。

做正方形

目的:让学生练习如何进行合作和有效沟通。

道具:一根20米的绳子、每人一个眼罩、室外草地或没有柱子和障碍物的大厅(须100平方米以上,长与宽都要大于10米)。

步骤:

1.班主任让所有的学生都先蒙上眼睛。

2.每位学生手中被班主任放上一段绳子。

3.学生的右手不能离开绳子,左手可以随意。

4.所有的学生要使整个绳子拉出一个正方形。

5. 10分钟后,班主任让所有的学生停下并把绳子放在地上。

6.只有在游戏结束后并得到班主任的允许学生才能拿下眼罩。

7.让学生围成一圈讨论感受。

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在游戏开始前多问问题,并声明游戏开始后将不再回答任何问题。

分享心得:在蒙眼的情况下,人失去了基本的方位感,个人判断必然不到位。此时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实现目标。语言的沟通尤其是有效沟通、正确沟通会显得尤为重要。

你说我做

目的:让学生练习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道具:每个小组两袋同样的积木。

步骤:

1.班主任请全班同学三人一组坐在一起,每组发两袋积木。

2.请每组中的两位学生背对背坐(A和B),另一人(C)做观察者。

3.请学生A用积木做一件东西。

4.请A描述自己的作品,B则根据A的描述做同样的东西。

5. A和B可以交谈但不能相互看,观察者不能说话。

6. 15分钟后,可以请三人互换角色再进行练习。

讨论:如何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可以是如下的结果:打破语言的障碍、面对面、重复和校对、问准确的问题、把工作和程序做得简单、好的环境(安静一些)。

走 路

目的:让学生理解给其他人正确反馈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

道具:在地上贴点,如下图所示。

步骤:

1.班主任请三位学生站在教室外面,不能看到教室内的情况。

2.与教室内的学生商定在这几个点间的行进路线。

3.请第一位学生进来,让他在点中行走,要求下面的学生没有任何反应。

4.请第二位学生进来,当他路线走对了,其他学生鼓掌,走错了,其他学生发“嘘”声。

5.请第三位学生进来,当他路线走对了,其他学生发“嘘”声,走错了,其他学生鼓掌。

说明:最后看哪一位学生走对了。这时可以讨论反馈的重要性和正确反馈的重要性。

瞎子摸号

目的:让学生体会沟通的方法有很多,当环境及条件受到限制时,你是怎样去改变自己的,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道具:摄像机、眼罩及小贴纸和空地。

步骤:

1. 14~16个学生一组,让每位学生戴上眼罩。

2.给他们每人一个号码,但这个号码只有他们本人知道。

3.让各小组根据每人的号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4.全过程不能说话,只要有人说话或脱下眼罩,游戏即告结束。

5.有条件的可以对全过程录像,并在点评之前放给学生看。

讨论:

A.你是用什么方法来通知组员你的位置和号码的?

B.你在沟通中都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C.你觉得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商店打烊时

目的:通过一个简单的倾听测试使同学们认识到分析他人的话语,从中获得有用、有效的信息是沟通成功的关键。

步骤:

1.先将习题(一)的内容发给学生,教师说一段故事(故事内容见“商店打烊时”),让学生去回答下面的12道判断题。

2.最后公布答案。

故事:

“商店打烊时”

某商人刚关上店里的灯,一男子来到店堂并索要钱款。店主打开收银机,收银机内的东西被倒了出来而那个男子逃走了,一位警察很快接到报案。

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故事的提问,并在“对”、“不对”或“不知道”中做出选择,画圈。

答案:

分享心得:

1.这是一个简单的听力游戏,然而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从一句简单的话语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因此,分析他人的话语,从中获得有用、有效的信息是沟通成功的关键。

2.人类语言是丰富和复杂的,一句话里蕴涵着非常丰富的信息,不能用线性思维来看待一句话,而应该全面看问题和分析问题。

旁若无人

目的:考验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最终带出旁若无人的坏处。

步骤:班主任说:“两个人在你面前讲暗语,对你视若无睹,你感觉如何?”

1.两人一组,秘密地在教室中选一件物品作为讨论目标。在众人面前讨论时,不可提示物品的名称。其他学生听后尝试寻找出答案。

2.轮流讨论竞猜,完结时,班主任要指出旁若无人的沟通方式是令别人难受的。

复述练习

目的:体会倾听和复述的技术,感受说者与听者之间思想的距离。

步骤:

1.全体学生围圈坐下,讨论一个切身的问题。例如:青年男女在中学时代应不应该谈恋爱?

2.待学生们热烈发言时,班主任请大家安静片刻,并规定从现在开始,在发言前必须重述前一位发言者所说的大意,直到同学们满意为止。

3.大家继续讨论问题,留意观察发言的学生有没有细心聆听别人说话(约20分钟)。

4.结束复述实习,开始关注复述本身的讨论。

讨论:

A.在复述练习中,你对倾听或复述的感受如何?

B.在练习中同学们有没有发觉人与人之间思想的差别?如何能减少误会?

C.复述练习能否将同学们训练成为主动的听众?

聆听三角

目的:提高学生的敏感性及练习聆听的技巧。

步骤: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人一组,分别扮演讲者、听者和观察者。

2.讲者选择一个题目,例如:“我如何使用空闲时间”、“假如我是总统”等,发表意见的时间为2~5分钟。

3.听者不可以发问、回应、写笔记,但之后必须简要复述讲者说过的话。

4.观察者在旁安静地聆听,若发觉听者复述的错漏,可更正或补充。

5.三人轮流调换角色。

讨论:

A.你能集中精神聆听别人的说话吗?为什么?

B.一面要组织思想,一面又要聆听,你感觉困难吗?听后会不会随即忘掉,或者大脑已被自己的思想占据,接收不到别人的信息?

C.除了聆听对方说话,你有没有留意他的神情、语调、动作?那些神态表达了什么?

D.当你发表意见时,是否觉得别人很难了解你的意思?别人在重述你的话时,是否表达得更精简?

第四节 有效沟通的目标——了解、理解、信任、友情

谁是密友

目的:让同学们了解谁是好朋友,了解自己在朋友心中的位置。

步骤:

1.大家围圈站,一人站在中间。

2.班主任问:“当你想找人倾诉时,在这个小组中,你会找谁?”此时,所有人都要闭上眼睛。

3.站在中间的人,就要走到他心中的密友前,当他说“OK”时,大家便可睁开眼睛。

4.站在中间的人要分享他为何选这个人?被选的人也要分享他的感受,未被选中者如果不满,可提出抗议,并陈述理由。

说明:请站在中间的人闭眼,请大家按自己与他的适当距离而站(在他面前画3~5条线,表示感情的距离)。请他看看这距离适合吗?是否如他所希望的一样(可能有些他以为关系很亲密的人却站得很远)?

温暖的表情

目的:让同学们学习彼此欣赏。

步骤:

1.在班级某位同学过生日的当天全班同学围圈坐,过生日的同学坐在圈中间。

2.大家轮流说出圈中人值得欣赏之处,直至每人都被提及。

3.最后以合唱结束。

说明: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看人不要总看人消极的一面,更要看积极的一面。被欣赏者也可以感知自己的一点儿优缺点,别人都会牢记在心,所以切不可任性妄为。

甜 心

目的:让同学们表达对同学的欣赏,懂得沟通的前提在于了解、发现别人的优点。

道具:糖(每人10粒)。

步骤:

1.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三组,每组12~15人。

2.每人有10粒糖,每人每送出一粒就要向对方说出你欣赏他/她的一样特质。

3.每个人都要参与,并且直至把糖全部送完。

4.班主任事先要强调规则,不允许自己手中留有原属于自己的糖果。游戏结束后手中的糖果必须都来自于别人的赠予。

分享心得:

1.有没有人手中的糖无法送完?为什么?是因为其他同学缺少这种特质还是你缺乏发现的眼光?

2.谁得到的糖果比较多?是因为他/她确实有着某种大家都了解的特质还是仅仅因为他/她人缘好?

认识你真好

目的:融洽班级气氛,增进交流。

步骤:

1.全班同学两人一组自由组合,用5分钟的时间了解对方,不拘形式。

2.约5分钟后,各组说出交谈的主题,班主任将内容记录在黑板上。

3.接着班主任可简略地说一番话:人的一生中都有几位互相信任的知己,若现在这位同伴成为你的知己,你想了解他什么呢?要维持知己关系,你觉得什么最重要?再用5分钟讨论这个问题。

4.大家再集合分享,可能这次谈得更深入。班主任把这次讨论内容记录在前次记录的旁边。

5.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前后两次的记录,分享感受。

听我细诉

目的:发泄情绪,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

步骤:

1.将全班同学围成半圆形,每人发一张白纸。

2.让同学们写出目前所遭遇的三件不如意的事情,并写出心目中的倾诉对象。

3.请一位倾诉者站在小组中央,请他描述他的倾诉对象。

4.找出一位符合条件(或是条件最接近)的倾诉对象,向他诉说心声。

5.旁观者可自动轮流在倾诉对象的背后,说他所不敢吐露的感受。

分享心得:讨论是否达到了发泄情绪的效用。

人格特质回响

目的:使同学们关心自己,提出自己拥有但自己并不喜欢的人格特质,并聆听他人所提供的改变建议。

步骤:

1.全班同学围圈坐下,班主任提供15种心理需求项目。例如,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谦逊、慈善、变异、坚强、攻击等。

2.请学生写出其中三项自己认为太高或太低,而自己不喜欢的人格特质。例如:秩序性太低,自主性太低,攻击性太高等。

3.各人轮流念出所写的,简略述说不喜欢的原因,其他学生回应,并给予建设性的具体建议。

4.大家轮流完毕,讨论感觉。

你有什么感受?

目的:协助同学间更有效地沟通。

步骤:

1.班主任预先在卡片上分别写下:“让我成为领袖!”“不用理会我!”“我说什么都取笑我!”“反对我的意见!”“我说什么都打断我的话柄吧!”等等。卡片的数目视学生的多少改变。

2.将全班同学分为4~5人一组,围圈而坐,用5分钟讨论一个题目,例如“小组下一次该有什么户外活动。”讨论之前,班主任将先前预备好的卡片贴在每个人的额头上,但千万不要让学生本人看见那些字!

3.所有人在讨论时要根据对方额头卡片上的指示作出反应。

4. 5分钟讨论时间过去后,所有人拿下额头上的卡片,述说刚才的感受,或问他们能否猜到自己额头上的卡片写了什么字。

5.班主任可自己问学生刚才没有人理会他给他的感受,继而带出沟通技巧及基本礼貌。

说明:卡片上也可以写“我很易动怒!”“我是个大话精!”“请相信我,我是诚实的!”“我需要你的关心!”“我的意见一向都是有建设性的!”所写的指示最好是一半好的,一半差的。

分享心得:

1.其实,游戏如人生,人生如游戏。这个游戏实际上就是模拟了同学们的生活场景。当你在生活中有刚才那些感受时(诸如别人不爱理你,不尊重你的意见等时),很可能你就是卡片上所说的那种类型的同学。

2.一分付出,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别再抱怨别人如何对待你,先做好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